- 年份
- 2024(11242)
- 2023(15153)
- 2022(12946)
- 2021(11858)
- 2020(10073)
- 2019(22919)
- 2018(22883)
- 2017(44619)
- 2016(23890)
- 2015(26700)
- 2014(26307)
- 2013(26387)
- 2012(24037)
- 2011(21506)
- 2010(21576)
- 2009(20113)
- 2008(19871)
- 2007(17826)
- 2006(15861)
- 2005(13856)
- 学科
- 济(101639)
- 经济(101517)
- 业(100549)
- 企(82408)
- 企业(82408)
- 管理(80896)
- 农(48019)
- 方法(46080)
- 数学(36874)
- 数学方法(36550)
- 业经(33362)
- 农业(32034)
- 财(30382)
- 中国(24222)
- 制(22089)
- 务(21988)
- 财务(21928)
- 财务管理(21902)
- 企业财务(20771)
- 技术(19893)
- 地方(18189)
- 贸(17680)
- 贸易(17672)
- 和(17559)
- 理论(17490)
- 学(17306)
- 易(17200)
- 策(17139)
- 体(16777)
- 划(16666)
- 机构
- 学院(346802)
- 大学(341370)
- 管理(146789)
- 济(144127)
- 经济(141309)
- 理学(127318)
- 理学院(126124)
- 管理学(124391)
- 管理学院(123776)
- 研究(108061)
- 中国(85570)
- 京(71215)
- 农(68726)
- 科学(65628)
- 财(64544)
- 业大(55709)
- 所(53287)
- 农业(52698)
- 财经(52225)
- 江(51266)
- 中心(50656)
- 研究所(48314)
- 经(47639)
- 北京(44015)
- 经济学(41943)
- 范(41383)
- 师范(41060)
- 州(40969)
- 经济管理(40353)
- 商学(38595)
- 基金
- 项目(236066)
- 科学(187600)
- 研究(175317)
- 基金(173438)
- 家(149436)
- 国家(148049)
- 科学基金(129566)
- 社会(112854)
- 社会科(106711)
- 社会科学(106684)
- 基金项目(92982)
- 省(92892)
- 自然(83467)
- 自然科(81579)
- 自然科学(81563)
- 自然科学基金(80154)
- 教育(77654)
- 划(75811)
- 编号(72449)
- 资助(69783)
- 成果(56637)
- 部(52279)
- 创(51131)
- 重点(51055)
- 发(50478)
- 课题(47077)
- 创新(47057)
- 业(46495)
- 国家社会(46401)
- 人文(45050)
- 期刊
- 济(162935)
- 经济(162935)
- 研究(98641)
- 农(69160)
- 中国(61779)
- 管理(54141)
- 学报(51179)
- 财(50108)
- 科学(49368)
- 农业(47049)
- 大学(39943)
- 学学(38177)
- 融(33333)
- 金融(33333)
- 业经(33095)
- 技术(30126)
- 教育(29637)
- 财经(25153)
- 业(24322)
- 经济研究(23636)
- 问题(21877)
- 经(21477)
- 技术经济(19314)
- 现代(17227)
- 理论(16880)
- 版(16868)
- 科技(16743)
- 商业(16351)
- 世界(16000)
- 实践(15300)
共检索到502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郝点点 王雅楠 胡德胜 乔梅 王博文
[目的]农业生产托管作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农户在劳动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对农户福利变化及差异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农户参与的诱因及福祉效应,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托管推广应用,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2021年陕西省关中地区1169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文章通过熵值法对农户的主客观福祉水平进行测算,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参与全程托管的诱因及对其福祉效应的影响。[结果]总体来看,农业全程托管对农户的主客观福祉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不仅在收入与物质需求、选择与行动自由两个维度上增进农户的客观福祉,也有助于农户主观福祉中“三生空间”满意度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全程托管的福祉效应在不同群体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对老龄化程度高、经营规模10亩以下及粮食作物种植的农户和家庭福祉效应的提升效果较佳。农户全程托管是其理性决策的结果,个人及家庭特征、农业经营特征及组织支持等是农户全程托管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继续加大农业生产托管的推广普及,扩大全程托管覆盖面。结合农户特征,制定差异化、精准化的支持举措,提高托管服务供需匹配的精准性,促使生产托管的新模式更加有效的惠及于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寻舸 刘嘉欣
从农户视角出发,农业生产托管是农户购买专业化服务的交易行为,交易行为效用改善有利于提高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和福利增进。本文基于交易效用理论视角,在探讨农户参与农业生产托管模式的基础上,阐释交易效用和参考价格对农户参与行为的影响机理,发现在不同情况下,农户托管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不同。要从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市场细分推广、调节农村内部分工和建立农户与托管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促进农户参与农业生产托管行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恒 郭翔宇
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基于1882户农户调查数据,通过考察在不同情境下全程托管对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结构与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探求全程托管优化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的机制与效果。研究发现:相比于农户自我经营,全程托管通过改变农户两部门劳动时间配置、家庭劳动力就业身份、畅通女性劳动力流动、稳定非农就业等,提高了农户劳动生产率,进而优化了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有效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虽然全程托管增加非农部门劳动配置、减少农业部门劳动配置的效果稍弱于土地转出,但以土地转出为对照时,全程托管所增加的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收益大于减少的非农部门的劳动边际收益,使得相比于土地转出,全程托管同样提高了农户劳动生产率,优化了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在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提高农户劳动生产率、优化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等方面,全程托管对土地流转可以进行初步替代。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全程托管形式的引导推广、做好托管“挤出”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适当延长服务链条、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飞 翟伟娟
本文首先基于农户行为视角构建解释农地流转诱因的微观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中的农村家庭数据,分析农户土地流转决策行为并评价福利效应。研究发现,租入和租出土地均有利于提升农户收入并降低贫困发生率,但福利效应在不同家庭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土地价值、农业补贴以及涉农贷款对农户租入土地决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城市工资水平和就业机会是农户租出土地从事非农生产活动的主要诱因。此外,对福利效应的分解结果表明:土地租入户的净收入效应依次来源于耕地规模扩大、技术效率提高和中间投入增加,租出户的净收入效应主要来源于非农收入增加,部分来源于土地租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洪燕 陈俊红 刘宝印 龚晶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对农业生产托管及农户经营方式变化提出了新的解释。从生产力的发展角度,分析了农业生产托管的形成与演变;从生产方式的变化角度,探讨了农业生产托管的发展前景;从生产关系的演进角度,分析了农业生产托管的全局意义以及农户权利的拓展。本研究有助于各界从理论层面上深入理解农业生产托管这一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关键词:
农业生产托管 农户 农业经营方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安然 李谷成 罗斯炫 盖豪
农业生产托管是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力手段。本文利用湖北省水稻主产区1565份农户的调查数据,根据索洛增长核算理论,构建了“农业生产托管—要素投入—水稻单产”和“农业生产托管—全要素生产率—水稻单产”双渠道分析框架,并运用2SLS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系统论证了农业生产托管的增产效应,并进一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农业生产托管能够显著提升水稻单产,并且在收割环节的增产效应最为显著。农业生产托管的增产效应主要通过投入要素和全要素生产率两个渠道实现。农业生产托管可以通过增加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两个渠道提升水稻单产。对比两条渠道,全要素生产率渠道作用效果更强。此外,包括收割环节在内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和采用中稻种植模式的农户农业生产托管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显著。不同环节农业生产托管增产效应中全要素生产率渠道作用也存在差异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雅婷 吕亚荣 蔡键
近年来,农业生产"非粮化"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那么,农地流转是否是"非粮化"的诱因呢?基于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似不相关回归(SUR)和Tobit模型检验了农户农地流转与非粮作物种植比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面积与非粮作物种植比率呈倒"U"型关系,与主粮作物种植比率呈正"U"型关系;农地租金、农户家庭劳动力禀赋、资金禀赋、亩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否专业型农户等变量和非粮作物种植比率正相关;自有承包地面积、地块平均面积、劳动力年龄和非粮作物种植比率负相关。研究认为,农地流转不必然导致农业生产"非粮化"问题。基于结论,提出完善农地流转市场、抑制农地租金过快上涨,提高农业劳动力质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户种粮补贴、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鑫 韩青
当前,农业生产托管补贴分为三种形式:只补农户、同时补贴农户与服务组织、只补贴服务组织。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对三种类型的补贴对不同规模服务组织的经济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不同经济特征的托管环节补贴对农户经济效应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三种农业生产托管补贴模式在提高大服务组织服务规模经济效应程度上补贴模式三最高,补贴模式二次之,补贴模式一最低;在对小服务组织利润损害程度上补贴模式二最高,补贴模式三次之,补贴模式一最低;不同经济特征的托管环节补贴对农户生产成本和收益的影响也有不同。依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创新补贴模式、避免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垒大户"、动态调整补贴环节和区域三项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生产托管 补贴 经济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建英 张长立 陈龙乾 周珊珊
文章选取江苏省三个市为样本总体,调查农户参与土地托管的意愿。运用定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农户参与土地托管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进行检验。调查发现,农户参与土地托管的积极性亟待提高,多数人认为参与土地托管存在信息不对称、托管技术不成熟、托管体系不完善等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家庭人口数、务农收入比重对农户参与意愿产生负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对农户参与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参与土地托管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变量对农户参与意愿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土地托管 参与意愿 计划行为理论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玉斌 李乾
农业生产托管能够实现服务组织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共赢,而合同是保障这一共赢利益分配格局得以稳定实现的关键。基于典型案例分析,将农业生产托管利益分配模式划分为无收益约束型、监督主体介入型、保底产量型、"保底产量+分红"型以及合同外附加收益型,五类利益分配模式中服务监督主要形式、服务监督强度、剩余控制权归属以及利益分配模式普适性等要件各异,特定的产生背景决定着各类模式存在的合理性。监督主体介入型与"保底产量+分红"型相结合的利益分配新模式具有其他不同利益分配模式中的优势属性,更具发展潜力。利益分配模式选择应视地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托管作物种类等而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托管 利益分配 规模经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洁 夏显力 王婷
文章利用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752户农户调研数据,构建农地转出行为的微观经济模型,运用Double Hurdle模型分析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和转出规模两个阶段的影响因素,在测算农户生计能力五个维度各指标组合权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农户农地转出决策、转出规模对其生计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和转出规模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农业生产能力、土地投资意愿、农地流转价格了解程度、谈判时间、有无固定期限合约、流转纠纷和地区虚拟变量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农业生产能力、土地投资意愿、谈判时间、流转纠纷和地区虚拟变量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出规模。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对农户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农户农地转出规模对农户的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童婷 李谷成 廖文梅
本文利用2021年湖北省水稻种植户调研数据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生产托管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能提高农户生产托管程度,在解决内生性问题和替换变量后结果仍然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不同环节生产托管参与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促进效果主要体现在植保环节;相较于服务专业户,互联网使用更显著地促进了农户参与专业化服务组织提供的生产托管服务;另外,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生产托管行为的正向影响主要体现在年轻农户、小规模农户及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农户。机制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主要通过降低信息搜寻成本、监督成本与控制成本促进农户生产托管行为。基于上述结论,应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产托管互联网平台建设,关注不同农户对互联网使用的差异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小燕 刘雍
本文基于2018年11月~12月对河南、山东、安徽、河北、江苏5个小麦产量大省1126个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了土地托管对托管农户绿色生产的带动效果。研究发现,土地托管不仅可以提高有绿色生产意愿托管农户从事绿色生产的可能性,而且还可以向有生产性服务需求但无明确绿色生产意愿的托管农户导入绿色生产要素,带动无绿色生产意愿农户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同时,土地托管针对不同的绿色生产技术带动效果存在差异,对于不同生产要素禀赋的托管农户带动效果也不同,对小农户的带动效果更好。因此,本文提出,要通过各种补贴、项目倾斜、政府购买等措施大力支持土地托管发展,更好发挥土地托管对托管农户尤其是小农户的绿色生产带动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向敏 岳永兵
从农户视角分析利用新、老宅基地建房的成本效用,找出农民偏好利用新宅基地建房的经济学诱因,探寻增加利用新宅基地建房的成本和增加老宅基地建房效用的措施,达到遏制农村居民建房时利用新宅基地的冲动,促使对老宅基地的利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健 李忠旭
土地托管是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必经之路。采用Ordered-Probit模型,对辽宁省玉米主产区辽中、海城、彰武和昌图等地区的农户土地托管数据进行研究发现:首先,从农户的兼业水平看,随着农户兼业程度越高,农户选择土地托管的可能性越高;其次,从不同兼业类型下农户土地托管决策的影响因素看,决策者的健康水平和是否拥有农业机械是影响土地托管的关键性因素,且并未因兼业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政策认知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土地托管行为,但在具体表现上,不同兼业类型的农户有所不同。除此之外,非农劳动占比对纯农户的土地托管行为有影响;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一兼农户的土地托管行为影响显著;除年龄和非农劳动占比之外,二兼农户的土地托管行为还受到耕地细碎化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政策制定上要因地制宜,对兼业农户的土地托管决策行为进行分析,引导其选择合理的经营形式;在推行农业社会化服务过程中,为农户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促进非农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为土地托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