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54)
- 2023(11074)
- 2022(9399)
- 2021(8686)
- 2020(7378)
- 2019(16867)
- 2018(16546)
- 2017(32190)
- 2016(17842)
- 2015(19763)
- 2014(19632)
- 2013(19631)
- 2012(18257)
- 2011(16483)
- 2010(16567)
- 2009(15635)
- 2008(15582)
- 2007(14468)
- 2006(12638)
- 2005(11014)
- 学科
- 济(76094)
- 经济(76018)
- 业(55357)
- 农(46809)
- 管理(45177)
- 企(33801)
- 企业(33801)
- 方法(32805)
- 农业(30803)
- 数学(29595)
- 数学方法(29377)
- 业经(20064)
- 中国(19355)
- 财(18259)
- 贸(15706)
- 贸易(15704)
- 学(15659)
- 易(15329)
- 制(15312)
- 地方(15064)
- 银(11376)
- 银行(11319)
- 发(11133)
- 技术(10942)
- 行(10732)
- 环境(10550)
- 体(10495)
- 策(10287)
- 农业经济(10283)
- 务(10259)
- 机构
- 学院(261998)
- 大学(259069)
- 济(109647)
- 经济(107585)
- 管理(99682)
- 研究(89153)
- 理学(87253)
- 理学院(86288)
- 管理学(84869)
- 管理学院(84403)
- 农(72813)
- 中国(67740)
- 科学(58294)
- 农业(56956)
- 京(53195)
- 业大(51154)
- 所(47439)
- 财(46111)
- 研究所(43520)
- 中心(42326)
- 江(39462)
- 财经(37385)
- 农业大学(35883)
- 经(34104)
- 经济学(33340)
- 范(32437)
- 北京(32401)
- 师范(31981)
- 省(30826)
- 州(30663)
- 基金
- 项目(179744)
- 科学(139745)
- 基金(130614)
- 研究(125525)
- 家(116615)
- 国家(115555)
- 科学基金(97008)
- 社会(80694)
- 社会科(76096)
- 社会科学(76068)
- 省(71782)
- 基金项目(70514)
- 自然(63723)
- 自然科(62243)
- 自然科学(62218)
- 自然科学基金(61133)
- 划(59870)
- 教育(55529)
- 资助(51543)
- 编号(50892)
- 重点(40236)
- 成果(39951)
- 发(39710)
- 农(39621)
- 部(39569)
- 创(37395)
- 科研(35203)
- 创新(35027)
- 计划(34915)
- 业(34652)
- 期刊
- 济(120774)
- 经济(120774)
- 农(74273)
- 研究(67906)
- 学报(50605)
- 农业(49828)
- 中国(49499)
- 科学(43698)
- 大学(37246)
- 学学(35937)
- 财(34219)
- 管理(29164)
- 业经(26529)
- 融(24902)
- 金融(24902)
- 业(24398)
- 技术(19440)
- 教育(18446)
- 财经(17985)
- 问题(17965)
- 经济研究(17728)
- 版(16356)
- 经(15388)
- 业大(14755)
- 农村(14420)
- 村(14420)
- 农业经济(13965)
- 世界(13616)
- 技术经济(13273)
- 农业大学(13033)
共检索到374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肖慧婷 谢芳婷 朱述斌
基于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项目2011—2016年的连续监测数据,考虑非农就业的内生性,采用IV-Probit模型及其估计方法,分析集体林区农户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对林地流转的影响。结果显示:集体林区农户劳动力迁移程度对林地转入有抑制作用,但对林地转出具有促进作用,且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在如何推动农村劳动力实现长期、有效、稳定的非农就业转移这一问题上做出相关努力,以促进农户间的林地流转,最终实现林业规模经营的目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贺振华
本文分析了劳动力外出周期对农户长期投资的影响,发展了一个存在完整的土地产权和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时的农户长期投资模型,分析说明,农户的长期投资依然少于社会最优。并且,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周期越明显,农户长期投资越少。因此,解决农户长期投资减少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户外出的稳定性,使得农户能够永久性的获得城市工作和身份以及相应的社会福利。
关键词:
劳动力迁移 迁移周期 土地流转 长期投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郭云南
基于2009年中国农村金融调查数据,本文建立多项Logit就业选择模型,识别劳动力迁移对返乡农民工非农就业的影响,并利用2008年9月之后返乡农民工样本考察劳动力迁移的潜在内生性及可能导致的估计偏误。本文发现:由于内生性的存在,导致劳动力迁移效应被高估约8.5个百分点。相比从未迁移的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迁移促使农民工返乡后更多地受雇于非农工作,而对自主创业的影响不大。在中国转型经济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后提高了非农产业技能,为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积累了人力资本。返乡农民工具有更多的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将在中国独特的城市化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廖文梅 孔凡斌 林颖
【目的】劳动力是林业经济增长的主要生产要素。本文试图回答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林业投入和产出水平带来的具体影响,这对于提升林地投入产出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江西省1 178户农户调查数据,利用定量分析模型分析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就地与异地转移程度对农户林地投入产出的影响。【结果】劳动力转移程度对农户林地投入产出水平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其影响系数为-0.099;劳动力就地和异地转移程度对农户林地投入产出水平的影响存在差异,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负向影响程度高于异地转移,尤其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通达程度、人口聚集度低的区域负向影响更为明显。【结论】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完毕,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赖俊明 徐保红
基于浙江西部山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对劳动力迁移的定量数据进行计量验证,探索了参与不同的务工方式对农户选择参与各类生产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劳动力参与外地务工虽然有利于家庭的资金积累,但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流出地非农生产活动的参与和劳动力供给;本地务工在促进资本积累的同时,对参与林(经济)作物种植、养殖和自营等生产活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过多的劳动力迁移仍然会减少本地其他活动的收入水平。
关键词:
贫困脆弱性 农户 劳动力迁移 农业经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欣欣 黄祖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良悦
土地流转的根本目的在于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城市化的大力发展,劳动力迁移和土地流转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中国目前的制度约束下,户籍制度成为劳动力迁移的退出和进入壁垒。户籍制度之所以成为城市化的一个障碍,就在于附着于其上的福利价值,所以,要消除这一障碍必须交换其福利价值。本文认为,在农村劳动力城市化迁移中,通过户籍对价来解决迁移劳动力的土地退出和城市安置,不仅能够鼓励劳动力迁移,而且也有利于土地流转。这是一种可行的户籍改革措施和城市化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城市化 户籍对价 劳动力迁移 土地流转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丹 任远 戴严科
本文研究农地流转及其制度安排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分别选取"是否打算外出务工"和"是否想获得城市户籍"来衡量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意愿。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会影响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转移意愿,但对不同群体和不同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农地流转的制度安排会影响农村劳动力不同的乡城迁移意愿;农地的保障性功能对劳动力迁移意愿的影响依然存在,但由于缺乏完整的退出权,农地流转的财产性功能对长期迁移意愿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农地流转提出相关思考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乡城迁移 迁移意愿 城镇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丹 任远 戴严科
本文研究农地流转及其制度安排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分别选取"是否打算外出务工"和"是否想获得城市户籍"来衡量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意愿。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会影响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转移意愿,但对不同群体和不同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农地流转的制度安排会影响农村劳动力不同的乡城迁移意愿;农地的保障性功能对劳动力迁移意愿的影响依然存在,但由于缺乏完整的退出权,农地流转的财产性功能对长期迁移意愿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农地流转提出相关思考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乡城迁移 迁移意愿 城镇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蓝红星 曹羽茂 李晓丰
劳动力迁移已成为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对四川省6个县的调查数据,试图更好地解释西部农村劳动力迁移动机和约束机制。通过Pr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家庭人口特征及成年男性构成比例对劳动力长途迁移及长期迁移产生较大影响;短途迁移与家庭人均土地面积呈负相关;家庭和村级网络在促进迁移上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它们在降低迁移人员成本方面互为补充手段。
关键词:
劳动力迁移 迁移网络 长途迁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金华 陈丽华 应瑞瑶
本研究基于福建省498位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问卷分析,测度了"网络规模"、"名义强度"、"实际强度"、"行业异质性"、"地区异质性"、"职位异质性"等6个个体社会网络维度。实证分析表明,除了"名义强度"之外,其他个人社会网络变量对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和回流行为存在着显著的影响,"网络规模"越大、"实际强度"越紧密、"行业异质性"越弱、"地区异质性"越强、"职位异质性"越强,该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概率就越高,进城后回流的概率越低。个体社会网络对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外出)、融入城市(不回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农村劳动力转移 回流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本刊承蒙广大作者的踊跃赐稿,为使作者们能更方便地与本刊联系,特作如下说明:一、本刊主要刊登经济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文章,着重刊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以及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等方面的文章。赐寄本刊的文章无论采用规范分析研究方法还是采用实证分析研究方法均可。二、本刊秉承"前沿性、前瞻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建平 邓翔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家庭迁移决策模型,分析了我国劳动力迁移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户籍制度、地区因素和劳动力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对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作用;进一步,在稳态系统中分析了地方政府政策这一外生冲击对资本存量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我国近十年的统计数据,本文估算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劳动力迁移率的作用,绝大部分影响因素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表明我国劳动力迁移率的确与收入差距和户籍制度等因素存在显著的关联。
关键词:
迁移决策 户籍制度 集聚 外部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洪炜杰 陈小知 胡新艳
现有关于劳动力转移能否促进农地流转的研究形成了两种分歧的观点。本文从理论层面论证指出存在观点分歧的原因在于: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即农户劳动力转移需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促进农地流转,由此对应出现"人动、地不动"与"人动、地动"两种结果;进而运用Probit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iV-Probit,2SLS)对理论假说进行验证,计量结果支持理论假说。由此认为,农户劳动力的规模转移是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基本条件,农户劳动力的稳定转移是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支持条件,需要寻找辅助和推进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农外"政策工具。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农地流转 门槛值 工具变量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子成
文章在Mendola(2008)和Wouterse(2010)的研究框架下,采用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进一步估计了农民工流动的异质性即流动模式差异对农户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劳动力外出对农业生产和非农经营活动均具有负面影响,不过对非农经营活动的影响并不显著,而迁移异质性对农户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差异较大。具体来说,常年在外会带来较强的劳动力流失效应,对农业收入和非农经营活动的负面冲击都要强于循环流动;跨省流动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要高于省内流动,不过,跨省流动对非农经营活动产生的负效应要小于省内流动。
关键词:
流动模式 农业生产 非农经营活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