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66)
2023(12442)
2022(11041)
2021(10471)
2020(8780)
2019(20274)
2018(20485)
2017(39895)
2016(21693)
2015(24577)
2014(24428)
2013(24363)
2012(22384)
2011(19994)
2010(19779)
2009(18129)
2008(17274)
2007(15300)
2006(13512)
2005(11496)
作者
(61359)
(51318)
(50647)
(48244)
(32277)
(24674)
(22854)
(20239)
(19516)
(17998)
(17499)
(17058)
(15990)
(15890)
(15552)
(15435)
(15358)
(14963)
(14619)
(14348)
(12761)
(12402)
(12328)
(11863)
(11510)
(11395)
(11312)
(11191)
(10250)
(10173)
学科
(87399)
经济(87302)
(64677)
管理(57365)
(48564)
(42987)
企业(42987)
方法(37199)
数学(32429)
农业(32409)
数学方法(32094)
业经(23030)
中国(22384)
地方(21237)
(19261)
(17727)
(16231)
(14520)
贸易(14512)
(14075)
技术(13476)
环境(13336)
理论(13196)
(12689)
(12607)
(11881)
(11537)
银行(11498)
(11458)
(11234)
机构
学院(301933)
大学(299609)
管理(124474)
(119053)
经济(116389)
理学(109033)
理学院(107886)
管理学(106148)
管理学院(105626)
研究(98033)
中国(73620)
(66137)
(63175)
科学(62354)
业大(52229)
农业(50641)
(50001)
(48688)
中心(46420)
研究所(44527)
(44426)
(40776)
财经(40603)
师范(40482)
北京(39082)
(37089)
(35963)
(34879)
经济管理(34603)
经济学(33417)
基金
项目(213045)
科学(167565)
研究(158307)
基金(153873)
(132830)
国家(131619)
科学基金(113753)
社会(98879)
社会科(93112)
社会科学(93087)
(85280)
基金项目(83822)
自然(74069)
自然科(72286)
自然科学(72270)
自然科学基金(70951)
教育(70925)
(69669)
编号(67351)
资助(61718)
成果(53189)
(46727)
重点(46363)
(45956)
课题(44163)
(43968)
创新(40864)
科研(40210)
人文(39743)
教育部(39651)
期刊
(134435)
经济(134435)
研究(84542)
(67838)
中国(58886)
学报(47879)
农业(46375)
科学(45092)
管理(40079)
大学(37015)
(35228)
学学(34883)
教育(31657)
业经(28142)
(25674)
金融(25674)
技术(25553)
(21462)
问题(19040)
财经(18233)
经济研究(17896)
图书(16890)
(15971)
资源(15858)
(15379)
科技(15298)
理论(14985)
农业经济(14659)
农村(14449)
技术经济(14449)
共检索到434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敏杰  应丽艳  
农户从业行为是在特定环境下农户家庭成员做出的行为选择,本文利用辽宁省农调队提供的1860户资料,在对辽宁省2005年农村实现转移的劳动力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农民微观的个人行为作为研究的起点,从经济、社会、制度、文化等四个方面来说明农户进行这一目的性行动的动因,找出影响农户决策的主要因素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素琼  李杨  张广胜  
将农户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劳动力转移农户,通过对辽宁省501个农户的调研数据,研究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显示,无劳动力转移的农户更倾向于土地转入,土地转出农户中所占比重更大的是有老一代劳动力转移的农户。进一步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外出务工人员比例、村到乡镇的距离对农户土地转入行为产生负向影响,而人均耕地面积则有利于农户土地转入行为的发生;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年人均收入水平、村到乡镇的距离均与农户土地转出行为成显著的正相关,而务农劳动力总量对土地转出行为产生负向影响。不同类型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关系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红艳  吴国秋  
辽宁省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迅速,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关乎到农民增收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在总结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转移所存在的问题,最终给出了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优化的程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宏飞  
利用辽宁省5个县农户2000、2006、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林改前后农户劳动力分配变化、产权安全对农户就业影响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林改后随着户均林地面积的增加,农户增加了对林业的投工,林业生产与非农就业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但随着农户年龄、教育水平的增长,非农就业,特别是工资性劳动的投工呈增长趋势;产权安全的增长对农户加强林业生产有正相关关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杰  王志刚  郗凤明  
本文以农户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农户秸秆处置行为差异形成机理分析框架,运用多项式Logistic模型分析方法,对辽宁省408户样本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农户秸秆处置方式仍以传统农业利用为主,综合利用程度较低。户主个体特征、家庭外出打工人数、人均耕地面积、家庭人均年收入、环境关注程度、技术指导、信息获取能力、公共基础设施以及村距县城距离因素显著影响农户秸秆处置行为方式。为提高农户对秸秆综合利用程度,要加大秸秆资源化利用综合补贴和资金扶持,强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和推广,加强农户环保宣传教育,完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文梅  乔金笛  伍锋  
劳动力转移仍是农户提高收入、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江西省贫困户数据,利用工具变量法探讨劳动力转移贫困户减贫效果。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人数对贫困户减贫有显著正向影响;转移距离对贫困户减贫有阻碍作用,转移距离越远,越不利于农户收入的增加。在户主年龄60岁以上的分组样本中,劳动力转移人数对家庭收入影响的边际效果更明显,更易摆脱贫困,而转移距离的阻碍作用相对较小。另外,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家庭中,劳动力转移人数对家庭收入的边际影响以及劳动力转移距离对家庭收入的阻碍作用均要高于其他致贫原因的贫困户家庭。因此,政府应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鼓励外出劳动力返乡创业、促进家庭收入多元化增长,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对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由振宇  杜乃凡  
当前,“三农”工作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实现农民增收是破解“三农”问题的主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带动了农村就业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的调整优化。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实现农民增收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明显,但与江苏、浙江、四川、重庆等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加以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振刚  
农村劳动力素质、数量以及就业结构的变化是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在耕地资源日趋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导致农村劳动力供给量也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配置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会  应丽艳  刘钟钦  
消费是农民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是农村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既要依托农户消费的带动,又要以满足广大农户消费需求为目的。本文采用辽宁省农调队对全省1890户样本农户的调查资料和2006年以普兰店、庄河和营口老边为代表的辽南地区的实地调研资料,在对分析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农户合理消费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刚  宋维明  陈建成  
林农增收、林业增效直接决定于林农林业生产投资行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得林农成为林业经营的主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的生产、投资和就业行为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辽宁省的调查显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的就业行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林改后,林农涉农劳动力投入人数和时间均有大幅增加;劳动力外出涉林打工下降,本地涉林打工增加;林业对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大大增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志刚  吕杰  郗凤明  
以农户行为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农户参与循环农业工程行为影响机理分析框架,采用Probit回归分析模型,利用辽宁省408户样本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大多数农户对循环农业的认知程度还比较低,仅有13.73%的受访农户参与了循环农业工程,循环农业工程建设还有待深入。研究还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人均耕地面积、家庭人均年收入、循环农业认知程度、技术指导、信贷支持是影响农户参与循环农业工程的重要因素。因此,文章认为要提高农户对循环农业工程参与程度,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户环境保护意识和对循环农业认知程度、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强农户循环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力度、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铮  刘洪彬  欧文影  李思怡  
利用辽宁省8个市县402个玉米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信息获取能力、种植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种植规模、技术认知、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政府补贴、技术培训以及土地流转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有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鑫  李丁  
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多要素联合决策的分析框架下,考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两种不同形式及其不同的劳动力损失效应,研究农户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决策的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包括非农就业报酬、土地流转租金在内的要素价格与农户要素禀赋对农户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决策具有显著影响;农户劳动力转移和土地转出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由于两种劳动力转移形式的劳动力损失效应不同,就地转移与土地转出之间的正相关性较弱,而异地转移与土地转出之间的正相关性相对较强。这一研究结论为推进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洪玉  翟印礼  
本文以辽宁省8个县305个农户的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建立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产权制度安排对农户造林投入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林地产权的不同安排会影响农户造林投入。同时,农户非农就业比例、经营土地面积、是否接受过林业社会化服务和年龄都影响农户参与造林活动,而木材价格、非农就业比例和是否自有资金也会影响农户造林投入。文章认为,政府应保持林地政策稳定连续并在林权流转和林业社会化服务方面加以改进,从而激励农户造林的积极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代兴梅  
结合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本文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给城市和农村带来的深层次问题研究,分析了大学毕业生投入农村建设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