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50)
2023(14667)
2022(12324)
2021(11451)
2020(9523)
2019(21973)
2018(21576)
2017(40911)
2016(22797)
2015(25457)
2014(25091)
2013(25169)
2012(23576)
2011(21488)
2010(21677)
2009(20114)
2008(20288)
2007(18464)
2006(16424)
2005(14344)
作者
(70671)
(59760)
(59333)
(56230)
(37418)
(28956)
(26880)
(23480)
(22442)
(21086)
(20398)
(19977)
(18998)
(18609)
(18573)
(18551)
(18140)
(17276)
(17256)
(17064)
(15108)
(14753)
(14548)
(13685)
(13646)
(13304)
(13226)
(13121)
(12202)
(12141)
学科
(93794)
经济(93692)
(64159)
管理(58151)
(51490)
(41904)
企业(41904)
方法(38188)
农业(34108)
数学(33597)
数学方法(33252)
业经(25055)
中国(24570)
(22468)
(21567)
地方(20789)
(18350)
(17790)
贸易(17784)
(17260)
(14869)
环境(14306)
(13816)
(13738)
银行(13667)
技术(13179)
(13000)
(12695)
金融(12688)
理论(12657)
机构
学院(332992)
大学(331357)
(130805)
经济(127970)
管理(122323)
研究(117583)
理学(106068)
理学院(104727)
管理学(102720)
管理学院(102103)
中国(88975)
(85556)
科学(78985)
(70377)
农业(66806)
(62853)
业大(61817)
研究所(57783)
(57498)
中心(55259)
(52225)
财经(45998)
(45405)
师范(44822)
北京(43248)
农业大学(42067)
(41805)
(41089)
(40935)
(40780)
基金
项目(228386)
科学(176897)
基金(164222)
研究(159764)
(147493)
国家(146186)
科学基金(121824)
社会(100185)
社会科(94383)
社会科学(94349)
(91109)
基金项目(88455)
自然(80847)
自然科(78815)
自然科学(78779)
自然科学基金(77375)
(77051)
教育(71120)
资助(65006)
编号(64928)
成果(52075)
重点(52052)
(50765)
(49506)
(46936)
(44790)
计划(44725)
科研(44633)
课题(44072)
创新(43953)
期刊
(148407)
经济(148407)
研究(89333)
(85656)
中国(67076)
学报(66117)
农业(57702)
科学(57561)
大学(47880)
学学(45536)
(43030)
管理(37587)
业经(30577)
(29875)
金融(29875)
教育(29088)
(28784)
技术(24854)
财经(21818)
问题(21465)
经济研究(21197)
(21103)
资源(19447)
(18706)
业大(18609)
图书(16790)
科技(16434)
农业大学(16066)
世界(15924)
技术经济(15659)
共检索到490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桦  
[目的]基于村级尺度从农户自身出发探究影响山区劳动力自身特征的因素,以期为充分利用山区劳动力资源进而提高农业收益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重庆市武隆县4个村部分村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有关劳动力的年龄、数量、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家庭收入等数据,应用熵权法结合灰色关联法分析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因素。[结果]由于目前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理性农户不单单是考虑农业活动带来的收益,他们更多考虑的是选择从事非农活动所带来的收益。这样一方面促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使得土地资源与劳动力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就模型结果来看,文化程度、年龄对于劳动力来说影响是最大的,该地区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但是调查统计得知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劳动力会从政、或者选择从事非农活动。[结论]影响劳动力资源自身特征因素重要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劳动力者文化程度、年龄、劳动力人数、劳动力身体状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桦  
[目的]基于村级尺度从农户自身出发探究影响山区劳动力自身特征的因素,以期为充分利用山区劳动力资源进而提高农业收益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重庆市武隆县4个村部分村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有关劳动力的年龄、数量、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家庭收入等数据,应用熵权法结合灰色关联法分析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因素。[结果]由于目前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理性农户不单单是考虑农业活动带来的收益,他们更多考虑的是选择从事非农活动所带来的收益。这样一方面促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使得土地资源与劳动力资源得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曹飞  邵景安  邓华  王金亮  谭少军  
针对山区劳动力数量短缺、农业活动收益低下等问题,文章选择位于重庆"一圈两翼"交汇的地方武隆县,并以该县2个镇4个村部分村民为调查对象,调查统计有关农业劳动力以及农业收益等微观数据。首先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将所选取指标提取为4个主因子,在4个主因子与年人均纯收入之间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山区农业活动收入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主因子F1(经济作物所占比例、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政府补贴、培训比例、文化程度、银行是否贷款)、F3(灌溉比例、粮食单产、农作物的收购价格)、F4(务农比例、养殖业净收入)对农业收益有正向作用,且F1、F3、F4与年人均纯收入比分别为1:2.162、1:0.982、1:0.34...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唐鸿铃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同时,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代表了重庆市的"大农村",本文集中研究了库区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与基本特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黄映晖  张正河  
本文以河南省为例 ,深入分析了农村改革后二十年来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 ,得出如下结论 :1 983~ 2 0 0 3年 ,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成本总量呈显著上升的趋势 ;生活费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稳步下降 ,文教娱乐费、医疗保健费和工时费的比重却明显提高 ,其中文教娱乐费上升幅度最大。比较而言 ,城乡劳动力再生产成本仍存在较大差距 ,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成本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宗益  王卫  张成翼  
我国的劳动力迁移问题一直是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不可回避的国情,对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的研究较多。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非农业劳动力在空间上的迁移也越来越普遍。文章通过对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重庆市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描述了非农劳动力迁移的人口特征,同时基于LOGISTIC回归方程方法,研究了非农业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非农劳动力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单位性质对迁移意愿都有显著的影响,并且与农业劳动力的迁移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永丽  
本文利用西部地区农村社会调查获得的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家庭劳动力资源配置行为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特别是外出打工提高了家庭收入水平,增加了农业投资,提高了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在小范围内推动了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不确定性影响。因此,为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平稳转型,必须在城乡关系及产业政策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引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胜杰  韩树林  
本文运用传统建模和现代协整建模理论 ,以重庆市为例 ,对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行业分布作了较为客观的分析 ,并提出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力  
分析了重庆市部分县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概况、区域分布及规模,论述了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增加收入的贡献,产生的非农化效应,以及对输入地和输出地的经济影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天培  陈科颖  田书芹  
目前,学术界和各级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较多,而对作为与其密切相关的新生代农业劳动力的关注显得很薄弱。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观点,相信这将会引起更多关注。因此,本文站在两者协调发展的视角,基于重庆市的调研数据分析,揭示了重庆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和问题。然后从就业渠道、基础教育、职业培训、社会保障和自主创业等关键环节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期望可以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特别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些经验借鉴和现实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英  李秀彬  宋伟  史铁丑  
在农地流转市场日趋完善的背景下,农户间的耕地流转无疑会缓解因部分农户劳动力不足造成的耕地撂荒现象,但仅从农户尺度上分析难以揭示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耕地撂荒间的关系。运用重庆市武隆县17个乡镇40个自然村的308份农户调查数据,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从农户和村庄两个层次上探讨农业劳动力对耕地撂荒的影响程度及农地流转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①农户尺度上亩均农业劳动力对耕地是否撂荒的影响不显著,而在村庄尺度上显著。②亩均务农劳动力与耕地撂荒规模的偏相关回归分析中,控制耕地流转和不控制流转条件下,农户尺度上两者的偏相关系数和简单相关系数分别为-0.138和-0.027,前者在1%水平上显著,而后者不显著;村庄尺度上,控制流转和不控制流转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3和-0.294,均在5%水平上显著。③在农地流转市场较为完善的地区,选择在村庄尺度上进行农业劳动力对耕地撂荒影响分析研究是比较合理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文荣  郑黎义  
本文使用近期的农户调研数据考察了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分析表明,这种影响必须从劳动力流失的消极作用和汇款的补偿作用两个方面解释。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从总值上看会因成员外出务工而减少,但这主要是源于非农生产收入的下降,农业收入并未受到明显的消极影响;而如果外出者是家庭的户主,农户的家庭经营就会萎缩得更为明显,甚至是农业生产也受到了威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步宇  
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是加快城镇化,确保社会稳定的有效手段。解决中国规模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包括城市再就业等问题,是今后数年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以重庆市为例,研究城乡统筹视野下的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也可为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旗  张冬平  
本文利用河南省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性别差异在文化程度、年龄、务工区域、从事行业、务工时间及收入水平上的表现,认为两性差别在收入上的表现最为明显,建议政府创造更好的农民工外出就业环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丽  章忠明  
在利用农村社会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一般统计分析与计量估计,旨在揭示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农户面临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及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风险与不确定性不仅来自农户家庭外部,而且也来自于家庭内部,成为影响农户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主要障碍。形成政府、社会、农户一体化的风险分散与防范机制,是降低农户面临的各种风险、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