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9)
- 2023(9673)
- 2022(8154)
- 2021(7598)
- 2020(6242)
- 2019(13741)
- 2018(13470)
- 2017(25326)
- 2016(12887)
- 2015(13967)
- 2014(13372)
- 2013(13268)
- 2012(12563)
- 2011(11775)
- 2010(12142)
- 2009(11556)
- 2008(10969)
- 2007(10333)
- 2006(9591)
- 2005(8534)
- 学科
- 济(77045)
- 经济(76986)
- 业(50068)
- 农(47136)
- 管理(36226)
- 农业(32234)
- 企(27786)
- 企业(27786)
- 地方(20894)
- 业经(19712)
- 方法(19599)
- 中国(17970)
- 数学(17013)
- 数学方法(16915)
- 技术(16804)
- 学(14045)
- 制(12627)
- 地方经济(12563)
- 发(11704)
- 技术管理(11477)
- 财(10664)
- 农业经济(10319)
- 策(10300)
- 体(9996)
- 银(9848)
- 银行(9836)
- 收入(9761)
- 行(9589)
- 融(9565)
- 金融(9565)
- 机构
- 学院(191657)
- 大学(186112)
- 济(94806)
- 经济(93287)
- 管理(76034)
- 研究(67599)
- 理学(65270)
- 理学院(64673)
- 管理学(63917)
- 管理学院(63555)
- 中国(52937)
- 农(47295)
- 科学(37397)
- 财(37220)
- 京(36815)
- 农业(35469)
- 所(33060)
- 中心(31687)
- 业大(31210)
- 江(30248)
- 研究所(29572)
- 财经(29128)
- 经济学(28834)
- 经(26383)
- 经济学院(25636)
- 范(24627)
- 师范(24480)
- 经济管理(24223)
- 州(23430)
- 北京(22614)
- 基金
- 项目(123085)
- 科学(99142)
- 研究(96788)
- 基金(89301)
- 家(76046)
- 国家(75249)
- 社会(66127)
- 科学基金(65536)
- 社会科(62295)
- 社会科学(62281)
- 省(50588)
- 基金项目(47319)
- 教育(41564)
- 编号(39928)
- 划(39356)
- 自然(37174)
- 自然科(36329)
- 自然科学(36323)
- 自然科学基金(35712)
- 资助(33162)
- 成果(31998)
- 创(31630)
- 发(29909)
- 创新(28603)
- 农(28350)
- 国家社会(28080)
- 部(27218)
- 重点(27023)
- 课题(26525)
- 发展(25494)
- 期刊
- 济(119721)
- 经济(119721)
- 研究(60531)
- 农(52933)
- 中国(43425)
- 农业(35508)
- 管理(27327)
- 科学(26017)
- 财(25939)
- 学报(24979)
- 业经(23836)
- 融(21875)
- 金融(21875)
- 大学(20548)
- 学学(19564)
- 教育(18460)
- 技术(17880)
- 经济研究(17551)
- 业(16706)
- 问题(15947)
- 财经(14799)
- 农村(14282)
- 村(14282)
- 农业经济(14076)
- 世界(13108)
- 技术经济(13088)
- 经(12976)
- 经济问题(11832)
- 科技(10756)
- 版(9969)
共检索到303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学术
在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贫困依然是人类挥之不去的一个梦魇。实践中的种种困境似乎说明,现有的贫困经济学尚未抓住问题的本质。本文试图在对传统贫困理论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将主流经济学中早已受到倚重的创新概念引入其中,探究人类贫困的根源,寻求农村贫困地区经济主体—农户—创新的源泉,并进一步提出基于农户创新的反贫困战略。
关键词:
农户 创新 贫困 穷人经济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学术
作为"穷人经济学"的首倡者,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的经济思想对贫困经济学理论发展和人类反贫困实践的影响是深远的,但主流经济学中早已受到倚重的创新变量在舒尔茨的贫困经济学中却显得无足轻重。笔者通过细致的剖析后认为,这不仅是舒尔茨贫困经济学的一个理论缺陷,也是世界各国贫困缓解困难重重的重要原因。更进一步,笔者初步提出了基于农户创新的贫困经济学以及相应的反贫困战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铃 刘晓昀
本文运用多阶段分解方法和农户调查数据,重点分析了贫困农户和非贫困农户经济作物收入差距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农户与非贫困农户经济作物纯收入的差距主要来自要素投入量的差异和中间物质投入产出效率的差异。贫困农户劳动力、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以及中间物质的投入量较低,要素投入量差异对贫困与非贫困户经济作物纯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合计为62.1%,中间物质投入产出效率差异的贡献率为125.6%。贫困农户劳动力和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的产出效率较高,对缩小纯收入差距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贫困农户的经济作物收入,增加贫困农户的劳动力投入和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提高贫困农户经济作物生产中中间物质投入的使用...
关键词:
经济作物 贫困农户 非贫困农户 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力 彭瑞峰
文章基于2014年、2016年、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通过贫困测算指数识别相对贫困农户群体,分解政府引导的外部环境对农户脱离相对贫困的影响程度,使用二元选择模型测算政府引导的外部环境与农户经济行为选择的脱贫效应,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当农户处于弱相对贫困状态时,政府引导能够有效带动农户脱离相对贫困;农户经济行为选择是相对贫困减缓的关键因素;政府营造的外部环境改善可以有效引导农户经济行为选择。
关键词:
政府引导 经济行为 相对贫困减缓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邓一鸣
扶正贫困地区农户经济行为对策邓一鸣一、校正贫困地区农户生产行为偏差农户生产行为是经济行为结构的主体,消费和积累行为都以生产行为为基础。因此,农户生产行为是否合理,对农户经济乃至宏观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校正贫困地区农户封闭性自给半自给经济行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文平 卢新波
本文试图用经济学和法学的方法 ,分析了贫困的成因和贫困的测量。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一个代表性的非洲案例 ,本文认为 ,权利和资本在反贫困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贫困 权利 资本 经济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栋梁 宁晓青
贫困现象的存在是一个无法回避和难以消除的客观现实。贫困形成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 ,既有人文资源的又有自然环境的 ,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 ,…… ,常常是几种原因交错 ,需要“外力”援助。这种“外力”即来自于政府———扶持贫困是政府的天职。
关键词:
贫困经济学 贫困缘由 贫困困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贾春新 王婷婷
作者从波普的有关学说出发,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整体主义改革与渐进工程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包容关系。波普对整体主义的诘难可被理论和经验证伪。现代西方经济学与历史决定论有许多相通之处。波普关于问题意识、制度问题和零点研究方法的论述,值得经济学者借鉴与反思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瑜
电商参与主体的经济获得感是评估电商发展普惠性的重要方面。本文使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7年暑期调查数据中6242户农户数据,利用倾向值匹配法评估了电商参与对农户经济获得感的影响,并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进行了分组比较。具体地,"本户在村中收入水平的自评"用以度量横向现实经济获得感,"预期2018年家庭收入比2017年增(减)百分比"用以度量纵向预期经济获得感。结果表明,电商参与对样本农户横向现实和纵向预期经济获得感均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但分组比较结论有所不同:在横向现实经济获得感方面,电商参与对贫困户的提升效应更大;而在纵向预期经济获得感方面,电商参与对贫困户的提升效应则几近于无。由此反思,电商扶贫或同样面临扶贫进程中强外部政策性、弱内生动力性的普遍矛盾,贫困户横向现实经济获得感的可持续性及其质量有待进一步观察和分析,而如何破解贫困户的发展预期困境以提升其纵向预期经济获得感,则是包括电商扶贫在内的各类扶贫措施所需面对的普遍而关键的问题。
关键词:
电商参与 经济获得感 贫困户 非贫困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小刚 贾伟强 章帆
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其贫困主要表现在群体性贫困和阶层性贫困,具体表现为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心理贫困,知识贫困四大方面。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必然导致心理贫困,而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和心理贫困又可归因为知识贫困,即知识贫困已成为农民工最大的贫困和贫困的根源。就此,本文进行了农民工进城后的反贫困经济学思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学术
西部民族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人力资本积累不足等多重约束。这些约束不仅说明该类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而且还在客观上要求此类地区必须探索适合自己的建设路径。本文在既有的贫困经济学理论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贫困的本质是创新不足,进而指出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依靠创新的力量,并初步提出了建设创新型民族地区新农村的主张和思路。
关键词:
民族 贫困 农户 创新 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颖 吴惠芳
本文认为,嵌入在乡村社区背景下的贫困农户的生计创新活动,1在与社区人口、社区生活、社区发展的关系中,采取了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以促进农村社区的社会整合,并在农村社会整合的图景中体现出农民个体发展价值和社区发展价值统一的可能性。
关键词:
贫困山区 农户生计 社会整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玉萍
本文分析贫困地区农户对大病及其影响的认知,考察农户大病发生状况,估算农户大病经济成本。研究发现,农户从治疗方式、费用、患病严重程度、疾病类别和治疗疾病的医院级别等角度认知大病;农户大病经济成本超过8000元/年;贫困农户有更大的大病风险和更高的经济成本。本文建议实施"新农合"门诊补偿,推动大病照料的社会化服务,建立贫困户专项贷款和改革完善现行的贫困医疗救助制度,提高贫困农户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
农户 大病风险 经济成本 湖北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建英 何冰 毕洁颖
贫困脆弱农户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相对贫困治理的重点关注人群。文章基于消费视角,利用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8年数据,使用绝对贫困线(2300元/年)和相对贫困标准(每人每天3.2美元)下的贫困脆弱性指标,利用PSM-DDD模型分析新农保对贫困脆弱农户消费及其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根据参保状态、年龄展开群体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在绝对贫困标准下,参与新农保对贫困脆弱农户的人均总消费能力有促进作用;而对消费结构而言,参与新农保能显著增加衣着鞋帽、日常和文教娱乐的消费,但会明显降低医疗保健支出。上述影响在相对贫困线下并不显著。(2)群体异质性分析显示,在绝对贫困线下,缴费参与新农保显著增加了贫困脆弱农户的人均总消费支出,并提高了食品、日常和文教娱乐的消费;而领取新农保则显著降低了贫困脆弱农户的人均总消费水平,并对文教娱乐的支出产生抑制效应。上述影响在相对贫困线下则基本不显著。(3)年龄异质性分析表明,参与新农保对60周岁以上群体的人均总消费有促进作用,但由于低保障水平而不显著。新农保作为社会保障政策的重要抓手,在进一步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揭示的关于新农保对贫困脆弱农户消费影响的结论,可为该政策的改进提供具体方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沈红
一、不同的观察角度从人类睁开眼睛观察自己的群体形态开始,就发现了人类内部的差异性。从人类产生了资产所有权概念的时候起,贫困就产生了。人类发现贫困,是在学会比较之后,特别是近代以来,商品、货币和炮火迅速打开了不同国家的门户,使得全人类都卷入了经济战争。战后殖民地国家出现了广泛的经济发展竞争。当收入水平以压倒一切的优势成为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相互较量的第一指标时,在世界几十亿人口的序列中,农业人口排在了后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