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57)
2023(22198)
2022(18948)
2021(17471)
2020(14839)
2019(34123)
2018(33629)
2017(64451)
2016(35244)
2015(39589)
2014(39434)
2013(39112)
2012(36266)
2011(32733)
2010(33038)
2009(30994)
2008(30168)
2007(27257)
2006(23971)
2005(21133)
作者
(106350)
(89163)
(88474)
(84305)
(56388)
(42926)
(40246)
(34920)
(33872)
(31849)
(30187)
(30178)
(28198)
(28010)
(27774)
(27589)
(27046)
(26271)
(25704)
(25563)
(22396)
(22002)
(21965)
(20362)
(20172)
(19913)
(19843)
(19766)
(18267)
(17893)
学科
(140903)
经济(140745)
(101628)
管理(98427)
(79208)
企业(79208)
方法(64492)
数学(56400)
数学方法(55650)
(53527)
中国(39273)
(38216)
农业(35421)
业经(34519)
(32604)
(31074)
金融(31069)
(30653)
银行(30555)
(30342)
地方(29408)
(29242)
(26379)
贸易(26361)
(25608)
(24739)
财务(24652)
财务管理(24595)
企业财务(23404)
理论(22968)
机构
大学(509326)
学院(509053)
(199744)
经济(195389)
管理(193788)
研究(172260)
理学(168410)
理学院(166474)
管理学(163126)
管理学院(162226)
中国(134286)
科学(111339)
(107447)
(106060)
(91907)
(89230)
业大(85212)
农业(82928)
研究所(81853)
中心(81377)
(76048)
财经(74267)
(67667)
北京(67080)
(65996)
师范(65161)
(61596)
(61314)
经济学(60630)
财经大学(55211)
基金
项目(349120)
科学(271900)
基金(252364)
研究(246254)
(223712)
国家(221843)
科学基金(188178)
社会(153843)
社会科(145592)
社会科学(145546)
(137733)
基金项目(133596)
自然(125510)
自然科(122637)
自然科学(122594)
自然科学基金(120434)
(116251)
教育(113374)
资助(104955)
编号(99167)
成果(80340)
重点(79112)
(76080)
(74309)
(71737)
课题(68886)
科研(67739)
创新(67105)
计划(65833)
大学(64196)
期刊
(216156)
经济(216156)
研究(142989)
(101113)
中国(95186)
学报(93342)
科学(81137)
(70226)
大学(69530)
农业(67534)
管理(66337)
学学(66219)
(58742)
金融(58742)
教育(50245)
技术(41732)
业经(39003)
财经(36230)
经济研究(33433)
(33379)
(31025)
问题(29418)
(28078)
业大(25304)
科技(24680)
技术经济(23915)
理论(23709)
图书(23687)
统计(23439)
商业(21961)
共检索到742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建群  吕忠伟  秦建国  
本文基于来自中国12省市的农户家庭信贷的微观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在正规金融渠道与非正规金融渠道相互独立和相互影响下,高收入与低收入农户信贷渠道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解析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特征下的农户分层信贷渠道选择行为。本文研究发现,家庭特征、经济特征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对高收入与低收入农户信贷渠道的选择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基于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二元金融结构特征下的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建群  吕忠伟  秦建国  
采用Probit模型对中国12个省(市)农户家庭信贷的微观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高收入、中等收入与低收入农户在正规金融渠道与非正规金融渠道相互独立和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其信贷渠道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解析了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特征下的农户分层信贷渠道选择行为。研究发现,家庭特征、经济特征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对高收入、中等收入与低收入农户信贷渠道的选择行为有着不同影响,高收入农户的正规金融渠道与非正规金融渠道的选择行为相互独立,而中等收入与低收入农户的正规金融渠道与非正规金融渠道的选择行为相互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天芸  李杰  
自从20世纪80年代新结构主义学派提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结构问题后,国外很多学者开始注意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并存的现象,并运用各种方法研究二元金融结构的宏观原因和微观基础。本文基于理论的开放性,采用农户借贷数据,运用概率单位模型,检验中国农村的二元金融结构,并根据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因素,解析正式金融、非正式金融在中国农村的运行特点。基于经验结果,本文试图证明,与中国农村特定发展阶段相适应,二元金融结构具有制度安排上的合理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秦建群  秦建国  吕忠伟  
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基于我国12省(市)农户家庭信贷的微观数据,在正规金融渠道与非正规金融渠道相互独立和相互影响的前提下,运用Probit模型对农户信贷渠道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解析了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特征下农户信贷渠道的选择行为,并提出了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红丽  
在农村金融体系中,普遍存在着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并存的现象,即"农村二元金融结构"。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在特征、所占比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运行机制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农村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势必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产生影响。通过构建农户期望收益模型,分析不同市场结构下农户的信贷决策行为,结果表明农户选择何种贷款渠道与该贷款渠道的贷款利率和成本有关。最后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红丽  
在农村金融体系中,普遍存在着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并存的现象,即"农村二元金融结构"。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在特征、所占比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运行机制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农村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势必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产生影响。通过构建农户期望收益模型,分析不同市场结构下农户的信贷决策行为,结果表明农户选择何种贷款渠道与该贷款渠道的贷款利率和成本有关。最后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乐柱  曹俊勇  
通过经济发达地区广东农村268份农户问卷的相关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户进行细分,并添加了金融机构服务等因素对农村弱势群体信贷需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农户的家庭人口数、户主的年龄对信贷需求的影响较为显著,而户主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信贷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农户的期望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贷款经历、对土地和房屋抵押意愿、金融机构服务的改善、农户信用等级和农业保险等对农户的信贷需求都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曙光  王东宾  
破除二元金融结构、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及时调整非均衡增长模式是克服金融危机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11省14县市的田野调查数据,对农户信贷意愿和信贷可及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运用统计数据揭示了我国农村系统性负投资和双重二元金融结构的制度特征与经济后果。本文最后对未来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中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战略以及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提出了系统的政策框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信凯  刘刚  
正规金融失灵为非正规金融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两者并存的二元化结构是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主要特征。本文在Besley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农户收入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等假设条件,以我国南方农村广泛存在的轮会(合会的一种形式)为例,分析了农户收入不确定的情况下民间合作性金融组织在减少农户为得到耐用消费品的等待时间,扩大当期消费,缓解流动性约束,提高效用水平方面的优势;分析了轮会的违约风险以及相比正规金融的独特优势,得出了轮会和正规金融机构共存时农户消费信贷行为选择的边界。最后,在结论性评述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田雅群  范亚辰  
运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普惠金融调查"数据,就"大五"人格特征对农户信贷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为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新的经验证据。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开放性、严谨性和外向性等积极人格特征对信贷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顺同性和神经质等消极人格特征对农户信贷行为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因开放性人格特征对农户信贷行为的边际贡献更明显,运用处理效应模型,就开放性人格特征对信贷行为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发现高开放性农户的信贷需求更强,获得正规信贷的可能性更大、额度更高。同时,以"是否使用移动互联支付工具"作为开放性人格特征的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一致结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天芸  李杰  
自新结构主义学派提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结构问题,学者对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二元金融结构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基于理论的开放性,本文运用概率单位模型,检验正式金融和非正式金融在中国农村的运作,分析影响农户与正式、非正式金融发生借贷的因素,基于微观基础论证二元金融结构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所具有的合理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方超  董继刚  
基于泰安市220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从户主特征、家庭特征、认知特征、贷款特征、国家政策五个方面选取13个变量,运用Logistic-isM模型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层次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家庭收入水平、收入来源、借贷经验、贷款公平性以及金融机构对贷款申请人的资格条件限定等对农户信贷可得性有显著正向影响;贷款额度、贷款用途对农户信贷可得性有显著负向影响。分析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金融机构对贷款申请人的资格条件限定是表层直接因素,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借贷经验、贷款额度和贷款用途是中间层因素,农户收入来源、贷款公平性以及国家的优惠政策是深层根源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剑  黄宗煌  
本研究通过对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三个县市农户的典型调查,从农户户主背景特征视角分析了农户农业服务购买渠道选择的总体现状以及渠道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农户户主具有明显的背景特征差异,农户户主基本特征(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与农户农业服务购买渠道选择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并且农户农业服务购买渠道选择总体呈现趋同现状。但农户的收入变化、收入来源、地区分布、购买方式等特征变量是影响农户农业服务渠道选择趋同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秦建群  吕忠伟  秦建国  
农户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体,也是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主体。农户的年龄与信贷需求(即是否发生信贷行为)之间为倒"U"型关系;农户家庭生命周期、受教育程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贷需求;农户的家庭收入、家庭规模、家庭负担率以及是否购买养老保险对农户的信贷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另外,以兼业农户为参照,纯农业农户对信贷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非农业农户对信贷行为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金融支农要根据农户需求特征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通过信贷制度创新解决农村信贷市场分割、交易成本过高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小川  陈晓明  李国祥  
农村信贷约束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已成为阻碍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学者通常认为,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利率扭曲、信用工具不足、交易成本过高、信贷配给严重,致使农户受到供给型信贷约束,信贷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然而,作为借款主体的农户,在供给型信贷约束的长期影响下,其认知和行为发生变化,引发需求型信贷约束,这是导致农村信贷约束的另一方面原因,却一直被忽视。论文基于对3省33个村538户农户的调查,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不同信贷约束的产生机理及结构,并对影响不同信贷约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此提出解决我国农村信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