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91)
- 2023(14744)
- 2022(12779)
- 2021(11914)
- 2020(10005)
- 2019(22792)
- 2018(22636)
- 2017(43857)
- 2016(23965)
- 2015(26652)
- 2014(26378)
- 2013(26329)
- 2012(23967)
- 2011(21718)
- 2010(21529)
- 2009(19759)
- 2008(19214)
- 2007(16839)
- 2006(14947)
- 2005(12815)
- 学科
- 济(94988)
- 经济(94879)
- 业(72892)
- 管理(64524)
- 企(51278)
- 企业(51278)
- 农(48474)
- 方法(42389)
- 数学(37162)
- 数学方法(36820)
- 农业(32121)
- 业经(24705)
- 财(23921)
- 中国(23437)
- 贸(22000)
- 贸易(21992)
- 易(21511)
- 学(20985)
- 地方(19077)
- 制(18630)
- 技术(15294)
- 环境(14719)
- 务(14381)
- 财务(14321)
- 财务管理(14294)
- 银(13901)
- 银行(13833)
- 策(13692)
- 企业财务(13525)
- 理论(13419)
- 机构
- 学院(339589)
- 大学(338319)
- 管理(136226)
- 济(134971)
- 经济(132241)
- 理学(119204)
- 理学院(117949)
- 管理学(115974)
- 管理学院(115405)
- 研究(112929)
- 中国(85036)
- 农(79750)
- 科学(73697)
- 京(71196)
- 业大(62260)
- 农业(62013)
- 所(57800)
- 财(57651)
- 研究所(53141)
- 中心(52019)
- 江(48905)
- 财经(47063)
- 北京(44041)
- 经(43135)
- 范(42819)
- 师范(42330)
- 院(40005)
- 农业大学(39715)
- 州(39376)
- 经济学(39107)
- 基金
- 项目(241035)
- 科学(187776)
- 基金(175194)
- 研究(171394)
- 家(155166)
- 国家(153829)
- 科学基金(130740)
- 社会(108085)
- 社会科(102134)
- 社会科学(102103)
- 省(94723)
- 基金项目(94528)
- 自然(86936)
- 自然科(84861)
- 自然科学(84837)
- 自然科学基金(83337)
- 划(79424)
- 教育(76267)
- 资助(70902)
- 编号(70061)
- 成果(54644)
- 重点(53373)
- 部(52682)
- 发(51454)
- 创(50008)
- 创新(46637)
- 科研(46386)
- 课题(46295)
- 计划(44982)
- 国家社会(44378)
- 期刊
- 济(147774)
- 经济(147774)
- 研究(93199)
- 农(79439)
- 学报(62487)
- 中国(62201)
- 科学(54750)
- 农业(53614)
- 大学(46638)
- 学学(44560)
- 管理(44135)
- 财(41392)
- 业经(30331)
- 教育(30138)
- 融(30037)
- 金融(30037)
- 技术(25922)
- 业(25915)
- 财经(21880)
- 经济研究(21316)
- 问题(21160)
- 版(18906)
- 经(18516)
- 科技(18062)
- 业大(18054)
- 图书(16426)
- 技术经济(16076)
- 资源(15931)
- 理论(15929)
- 世界(15194)
共检索到485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丽双 王春平 孙占祥
研究目的:分析农户分化对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方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职业分化程度对农户农地经营权退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农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不显著。收入分化程度对农户农地经营权退出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农地承包权退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在其他控制变量中,家庭劳动力数量、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农地流转难易程度对农户农地经营权退出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农地流转难易程度、城镇定居意愿对农户农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依据农户分化的程度,制定适合的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方式,引导有条件的农户从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佳 李世平 宋戈
鼓励部分农户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已成为有效提升农村地区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途径,为研究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并考虑到农户退地意愿同时受家庭特征和所处村庄特征的共同影响,利用广义多层线性模型和陕西省关中地区583户农户调研数据,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受村庄特征和农户特征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受所处村庄特征影响;2)除农户家庭特征影响其退地意愿外,农户所处村庄的交通便利程度、土地流转的顺畅程度对其土地退出意愿有负向显著影响,村集体是否经常举办非农技能培训对农户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必良 何应龙 汪沙 尤娜莉
本文将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分为经营权退出与承包权退出。分析表明:第一,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与其资源禀赋密切关联,而以农为业和以农为生的农户显著依赖土地;第二,与已发生土地经营权退出的农户相比,尚未发生土地经营权退出的农户存在过高估计交易费用的"虚幻认知";第三,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表现出"厌农"、"离农"与"恋农"情绪的纠结;第四,对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替代,并不能够强化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第五,政府扶农政策与土地流转政策的目标冲突,抑制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意愿倾向。本文认为,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不仅是一个经济要素的流动问题,也不仅是一个预期收益与机会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廖洪乐
本文兼顾日本和我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兼业标准,提出了划分农户兼业的新标准。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户兼业的地区差异和阶段性差异两大特征,将农户兼业分为前期成长、中期平稳发展和后期分化3个阶段,并据此推断我国农业生产的兼业化与专业化并存会成为一种常态。文章认为我国农地流转呈现流转规模逐年增长、地区差异明显和流转主体趋向多元等3大特征,并利用Log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重点分析了农户兼业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简单地认为农户兼业会妨碍农地流转是不妥当的,有些地区兼业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概率并不必然显著低于纯农户和非农户;农户农地转出比重与农户兼业程度呈现U型曲线关系。模型结果显示一些地方农地转出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盈盈 冉瑞平 尹奇 刘云强 戴小文
[目的]研究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偿退出,对解除农民与土地的传统捆绑关系有重大意义。[方法]文章通过对成都市120户农户的访谈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农户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受偿需求进行了分析归类和权重确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按人补偿的退地补偿标准,并将其与成都现行补偿标准进行了对比。[结果]研究发现农户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受偿需求有收入补偿需求、养老保障需求、失业保障需求、情感补偿需求、技能提升需求、家庭发展需求6个类属,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6个需求类属可归纳到生理需求、保障需求、情感需求、发展需求4个层次中,各需求层次权重分别为0. 48、0. 37、0. 08和0. 07;基于农户需求构建的补偿标准约为5. 3万元/人,高于成都市现行补偿标准,高出部分为对农户保障需求、情感需求、发展需求的补偿。[结论]要建立完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补偿机制,应适当提高现行的补偿标准,充分考虑农户养老、失业、情感、发展等问题,并因人制宜地考察农户的退地申请条件,同时保留退地农户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其他权益。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卫忠 李勇
研究目的:探讨农地流转价格分别为固定和随效用最大化曲线动态调整时农户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愿,为农地承包经营权的顺利流转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农户效用最大化,构建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型。利用嘉兴市"两分两换"的实证数据分析理论模型的科学性。研究结果:(1)当农地流转价格固定,农户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补偿达到高度满意时,农地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完全流转;(2)当农地流转价格固定,并要求完全流转时,大部分农户对流转补偿无法达到满意;(3)当农地流转价格随效用最大化曲线动态调整时,农户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补偿达到满意,并实现农地承包经营权完全流转。研究结论:基于农户效用最大化的农户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丁涛
农地"三权分置"政策的制定实施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农村土地经营权制度改革的又一创新之举,在这一背景下,文章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然后解释了农户进行农地流转时选择去向的原因;最后阐述了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模式和运行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贻芳 钟涨宝
建立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转移,农民群体逐渐分化,农民分化导致农民在土地产权认知、流转意愿、养老保障需求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差异,建立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引导部分有条件的农户从农村有序退出成为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农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而享有,它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权力,更与成员身份紧密结合的社会保障权。建立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需要保障农民的自由选择权和土地权益的实现,重点是建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应斌 辜磊 韩佩松
有偿退出机制是构建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核心环节,是顺利推进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进程的关键步骤,也是统筹协调退出过程中各方利益的重要手段。基于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发展现状,基于“人—地—钱”视角对有偿退出机制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构建农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机制实现路径,以期助力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改革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叶朋
课题组对江苏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农民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认知不高,主体意识不强,直接影响了其参与流转的程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体现为法律或制度的供给不足与模糊,应从农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限制国家公权力等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
承包经营权 流转 认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丁玲 钟涨宝
农村生源大学生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对于防止农村土地撂荒,实现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推动农村生源大学生市民化,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农村生源大学生是否愿意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对武汉4所部属院校的调查,应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村生源大学生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生源大学生不愿意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对未来的不可控性。农村生源大学生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主要受到性别、学生类别、专业、对土地未来价格预期、进城工作的意愿等微观个人特征影响;受到家庭收入来源、家庭住所距离远近、家庭承包地灌溉情况等中观家庭基本情况的影响;受到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国力 孔荣 杨文杰
本文以供求均衡原理为指导,立足农户意愿,依据陕西省三县(区)721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分别构建了农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意愿需求曲线和意愿供给曲线估计方程式,进而推算出农地承包经营权均衡转让意愿价格为33855.09元/亩,并结合收益还原法,估算出农地理论流转价格是实际流转价格的8.2倍,表明现行的土地流转价格严重偏离了农户的意愿。
关键词:
农地承包经营权 转让 意愿价格 供求均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广财 何东伟 顾海英
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户间逐渐发生分化,不同农户经济社会地位的差异必然造成其对土地处置行为不同。基于长三角地区微观调查数据,本文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农户分化对农户农地承包权退出决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农户分化并未引起农户土地承包权的退出意愿,反而抑制其土地退出行为,即分化程度越高的农户,越不愿意放弃农地。第二,农户分化通过家庭收入和土地流转两个中介机制作用于农地退出决策。一方面,农户分化会引起家庭收入的变化,家庭收入越高的农户农地退出意愿越低,家庭收入越低的农户更倾向于退出农地以换取经济补偿;另一方面,农户分化会引起土地流转的差异,土地流转程度越高的农户越愿意退出农地,土地流转程度越低的农户越倾向于持有土地。因此,若想优化农村"人地"资源配置,政策制定者应根据异质性农户的需求,为农户有偿退出承包地提供差异化的制度安排。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强 宋洪远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出现新的变化,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属内涵由债权转化为物权后,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显得尤为紧要。尽管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基本前提已经具备,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面临诸多制度与现实约束,近年来一些试点地区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承包地退出可以有政策性退出、合作性退出和市场性退出等不同形式。国家、集体与个人在这三种退出形式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存在"强—中—弱"三重张力关系,也对集体与农户产权边界产生影响。同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不仅有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承包地退出 集体经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强 宋洪远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出现新的变化,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属内涵由债权转化为物权后,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显得尤为紧要。尽管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基本前提已经具备,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面临诸多制度与现实约束,近年来一些试点地区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承包地退出可以有政策性退出、合作性退出和市场性退出等不同形式。国家、集体与个人在这三种退出形式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存在"强—中—弱"三重张力关系,也对集体与农户产权边界产生影响。同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不仅有多种层次,还应遵循一个渐进式路径。现阶段,在制度与现实的双重约束下,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应重在机制探索,并需要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撑。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承包地退出 集体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