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9)
- 2023(7039)
- 2022(5192)
- 2021(4794)
- 2020(3939)
- 2019(8624)
- 2018(9045)
- 2017(18138)
- 2016(9682)
- 2015(10912)
- 2014(11005)
- 2013(10612)
- 2012(9497)
- 2011(8559)
- 2010(8718)
- 2009(8434)
- 2008(8260)
- 2007(7685)
- 2006(7215)
- 2005(6710)
- 学科
- 农(44206)
- 济(41805)
- 经济(41765)
- 业(36980)
- 农业(29428)
- 管理(23342)
- 企(16729)
- 企业(16729)
- 业经(16442)
- 中国(12530)
- 方法(11647)
- 发(10354)
- 数学(10037)
- 数学方法(9951)
- 农业经济(9898)
- 制(9774)
- 财(9224)
- 地方(9140)
- 发展(8964)
- 展(8958)
- 村(8939)
- 农村(8931)
- 体(7486)
- 银(7431)
- 银行(7422)
- 策(7316)
- 土地(7286)
- 及其(7049)
- 行(7048)
- 人口(7041)
- 机构
- 学院(139217)
- 大学(135098)
- 济(59485)
- 经济(58349)
- 管理(56201)
- 理学(47995)
- 理学院(47638)
- 管理学(46967)
- 管理学院(46741)
- 研究(45654)
- 农(45646)
- 中国(40161)
- 农业(34453)
- 京(27792)
- 业大(27451)
- 科学(26864)
- 财(25497)
- 中心(24219)
- 所(22853)
- 江(22486)
- 农业大学(20729)
- 研究所(20471)
- 财经(20046)
- 经(18262)
- 经济管理(18188)
- 州(17982)
- 范(17554)
- 师范(17412)
- 经济学(16885)
- 业(16884)
- 基金
- 项目(91166)
- 科学(72233)
- 研究(70772)
- 基金(66480)
- 家(57103)
- 国家(56525)
- 科学基金(48906)
- 社会(46202)
- 社会科(43282)
- 社会科学(43271)
- 省(36465)
- 基金项目(35419)
- 编号(32468)
- 教育(29528)
- 自然(29184)
- 划(28692)
- 自然科(28527)
- 自然科学(28523)
- 自然科学基金(28030)
- 农(27371)
- 成果(26382)
- 资助(25270)
- 发(20909)
- 部(20045)
- 国家社会(19582)
- 重点(19325)
- 课题(19111)
- 创(18373)
- 制(18325)
- 业(18307)
共检索到217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陈小知 米运生 张轶之
收入增长与农户借贷渠道正规化同步发展是一个普遍性规律,但中国却呈现出不同的演化模式。基于农户分化背景,以信息联结为视角,使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运用Order Probit模型探究收入增长与农户借贷渠道选择的关系,并采用eoprobit模型纠正多重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中国存在"正规化悖论",即随着收入增加,农户的借贷渠道发展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借贷渠道的倒U型发展并不是金融市场萎缩或结构性互补所导致的,而是农村金融市场出现了两部门的信息联结。厘清中国农户借贷渠道演变规律,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诱导创建内生于符合中国国情和农情的农村金融发展新模式和新路径,也为政府如何实施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曲小刚 池建宇 罗剑朝
本文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微观面板数据,研究了正规借贷与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正规借贷还是民间借贷对农户的生产都具有显著影响,尤其是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远远大于正规借贷的影响。正规借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在各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但是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的正向效应在各地区之间不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应该加大信贷支农力度,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有序发展,实施差异化的区域金融发展政策。
关键词:
正规借贷 民间借贷 农户 生产性支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米运生 廖祥乐 吴怡
农地产权变得日益强化而完整,农地流转也正在常态化;农地流转既标志着农户要素配置结构的变化,也可能影响着农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农业结构的优化也可能产生金融影响:既提升农户信贷可得性,也改变其融资渠道。利用广东、江西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地流转对于农业的转型升级及其对于农户融资渠道选择等金融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从几个方面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经营格局从细碎化转变为规模化;生产目的从自给自足转变为商品生产,种植品种从以消费为主的大宗农产品升级为利润导向的经济作物。此外,农地流转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加快了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进而从改善供给与增加需求方面提升了农户的信贷可得性,并促使农户在选择融资渠道时更偏向于正规金融机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丽鹤 Nico Heerink
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是当前我国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是否显著影响农户的支出总量及其结构需要实证的检验。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本文考虑了融资需求,重新定义信贷约束,使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检验发现,正规金融显著提高了农户的支出总量。相反,民间借贷的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得知,正规贷款通过增加农业生产投入,降低储蓄的持有度,不仅提高了农户的食品消费,而且提高了教育投资,进而拉动了支出总量。然而,生产性的民间借贷和非生产性借贷对农业投资存在相互抵消作用,使得家庭总体民间借贷对消费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借贷 信贷约束 支出 农户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韩国栋
针对当前我国民间借贷日益活跃并积聚风险的现状,本文通过建立二元金融结构下民间借贷正规化的经济模型,以民间借贷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为核心指标,定量研究其正规化路径的可能选择。以此为我国民间融资关系正规化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政府监管和引导民间借贷服务于金融领域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民间借贷 风险管理能力 正规化模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烨 李宏彬
本文基于来自中国8个省的农户家庭贷款的微观数据,对农户贷款需求以及分别向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情况进行计量分析。主要研究了家庭特征对于农户贷款行为的影响,并发现除了农户的家庭经济状况之外,农户的家庭结构和人口特征也会对贷款需求以及农户在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渠道之间的选择有所影响。此外,法制环境也会影响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法制意识较强的农户更加倾向于选择正规机构。最后,我们发现相比于一般农户,有特殊地位的农户更容易从正规机构获得贷款。
关键词:
农村信贷市场 非正规金融 农户家庭借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阮锋儿 罗剑朝
本文利用1979—2002年中国农业银行(ABC)、农村信用社(RCC)农户贷款等数据,对农户消费、生产性投资与农民纯收入、正规金融借贷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79—1989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向农户提供的贷款对农户非资本性消费支出、住房消费支出和资本性生产投入具有显著影响,相比之下,农民纯收入的影响不及正规金融借贷。而1990—2002年正规金融借贷对农民家庭消费和住房支出产生影响,以及农户收入增加导致对资本性生产投入支出的影响明显高于前一时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米运生 曾泽莹 高亚佳
农地转出不仅是资本对土地的要素替代,更是农户职业选择的深刻变迁,这就促进了资本深化并衍生出巨大的融资需求。信贷需求升级既促进农户的信贷可得性,也深刻影响融资渠道和信贷契约的模式选择。使用广东等9省份465个农户调查数据,本文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职业的非农化以及相伴而来的创业活动激活了农地转出者的信贷需求,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得性;与此同时,农户的融资行为也趋于正规化,融资渠道更倾向于正规金融机构,契约类型更倾向于基于制度信任的正式契约。相应的政策建议是中国需要推进农村金融供给侧的结构转换,要积极探索宅基地、房屋和农地承包经营权等新型抵押品,通过产品设计和流程再造,使农村金融能通过供给侧转换而有效地满足土地转出者的信贷需求。
关键词:
农地转出 信贷可得性 融资模式 正规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米运生 曾泽莹 高亚佳
农地转出不仅是资本对土地的要素替代,更是农户职业选择的深刻变迁,这就促进了资本深化并衍生出巨大的融资需求。信贷需求升级既促进农户的信贷可得性,也深刻影响融资渠道和信贷契约的模式选择。使用广东等9省份465个农户调查数据,本文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职业的非农化以及相伴而来的创业活动激活了农地转出者的信贷需求,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得性;与此同时,农户的融资行为也趋于正规化,融资渠道更倾向于正规金融机构,契约类型更倾向于基于制度信任的正式契约。相应的政策建议是中国需要推进农村金融供给侧的结构转换,要积极探索宅
关键词:
农地转出 信贷可得性 融资模式 正规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易小兰
本文以江苏、河南和甘肃三省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户贷款为例,根据2010年8月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户正规借贷需求及其正规贷款可获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借贷政策的认知程度、家庭生产经营总支出和家庭房产与耐用消费品总折价对农户正规借贷需求有正向影响,而家庭总收入对农户正规借贷需求则有负向影响;②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总折价和家庭总收入对农户,其正规贷款可获性有正向影响,而贷款规模对农户正规贷款可获性有负向影响;③不同地区的农户,其正规借贷需求不同。要提高农户正规贷款的可获性,首先,政府部门与相关农村金融机构应对具有不同正规借贷需求情况的地区提供不同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政策;其次,应创...
关键词:
正规借贷 需求 可获性 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江振娜 谢志忠
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借贷市场二元结构,探讨了农村借贷市场供给主体的构成、形式与运行机制,并对农户在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和非正规金融市场中借贷的交易费用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的金融组织形式有着各自的约束机制,因此在借贷中对农户产生的交易费用也各不相同。但发挥合作社金融中介的作用、推广互联网金融模式、规范银行借贷程序、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则有助于降低农户借贷的交易费用,提高农户融资能力。
关键词:
农户借贷 交易费用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小刚 陈熹
本文在社会资本视角下,基于江西省726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关系强度、融资渠道与农户借贷福利效应之间关系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农户借贷行为的发生更多地依赖于其关系网络中的关系强度,关系网络在农户借贷交易中发挥重要作用;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在关系强度对组织型正规借贷和关系型民间借贷的影响中均具有显著作用;人际信任对关系型民间借贷的作用大于对组织型正规借贷的作用,制度信任对组织型正规借贷的作用大于对关系型民间借贷的作用;虽然关系型民间借贷的发生频次大于组织型正规借贷,但由于信贷资金数量和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小刚 陈熹
本文在社会资本视角下,基于江西省726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关系强度、融资渠道与农户借贷福利效应之间关系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农户借贷行为的发生更多地依赖于其关系网络中的关系强度,关系网络在农户借贷交易中发挥重要作用;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在关系强度对组织型正规借贷和关系型民间借贷的影响中均具有显著作用;人际信任对关系型民间借贷的作用大于对组织型正规借贷的作用,制度信任对组织型正规借贷的作用大于对关系型民间借贷的作用;虽然关系型民间借贷的发生频次大于组织型正规借贷,但由于信贷资金数量和用途上的差异,正规信贷更有利于提高农户借贷福利效应。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元红 李静 张军
依据中国8省份1882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层面民间借贷的市场边界,研究发现民间金融市场相对封闭、交易半径较小,且主要发生在以血缘关系为主的熟人社会。农户民间借贷存在不对称现象,可能是资金流入农户、农村的一条渠道。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存在市场交融和区分,相互之间既有竞争也有互补,应该重视和发挥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民间借贷 市场边界 封闭 交融 农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喜
本文使用2003年对中国3000个农户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对农户借贷的福利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收入模型和消费模型的研究表明,不论是正式借款,还是非正式借款,对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增长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改善农户的福利水平。这些结果进一步揭示了为农户提供合适的融资服务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户借贷 农民收入 农民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