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57)
- 2023(12090)
- 2022(9991)
- 2021(9407)
- 2020(7833)
- 2019(17821)
- 2018(17612)
- 2017(34640)
- 2016(17711)
- 2015(19719)
- 2014(19399)
- 2013(18868)
- 2012(16987)
- 2011(15029)
- 2010(15066)
- 2009(14255)
- 2008(12783)
- 2007(11128)
- 2006(9763)
- 2005(8548)
- 学科
- 济(76070)
- 经济(75998)
- 业(61630)
- 管理(50338)
- 农(46581)
- 企(41477)
- 企业(41477)
- 方法(34152)
- 农业(31083)
- 数学(30072)
- 数学方法(29699)
- 融(26304)
- 金融(26303)
- 银(24400)
- 银行(24393)
- 中国(24126)
- 行(23544)
- 业经(22542)
- 财(21343)
- 制(17605)
- 地方(15424)
- 务(14505)
- 财务(14457)
- 财务管理(14429)
- 企业财务(13888)
- 理论(12972)
- 贸(12941)
- 贸易(12930)
- 易(12662)
- 学(12304)
- 机构
- 学院(245274)
- 大学(241301)
- 济(107558)
- 经济(105664)
- 管理(102808)
- 理学(89682)
- 理学院(88970)
- 管理学(87668)
- 管理学院(87218)
- 研究(72314)
- 中国(64004)
- 农(51717)
- 财(48294)
- 京(47105)
- 科学(40575)
- 财经(39464)
- 农业(39186)
- 中心(39042)
- 业大(38755)
- 经(36201)
- 江(34472)
- 经济学(33601)
- 所(33004)
- 经济学院(30510)
- 研究所(29872)
- 经济管理(29786)
- 财经大学(29397)
- 范(28766)
- 师范(28514)
- 州(28269)
- 基金
- 项目(169881)
- 科学(136395)
- 研究(128930)
- 基金(126642)
- 家(107792)
- 国家(106847)
- 科学基金(94768)
- 社会(85388)
- 社会科(80852)
- 社会科学(80833)
- 基金项目(67484)
- 省(66475)
- 自然(58914)
- 自然科(57606)
- 自然科学(57595)
- 教育(57511)
- 自然科学基金(56585)
- 编号(54015)
- 划(53778)
- 资助(50160)
- 成果(42193)
- 部(38317)
- 重点(37128)
- 发(36957)
- 国家社会(36371)
- 创(36320)
- 创新(33863)
- 人文(33838)
- 课题(33751)
- 教育部(33641)
- 期刊
- 济(113011)
- 经济(113011)
- 研究(65398)
- 农(55266)
- 中国(42990)
- 融(38124)
- 金融(38124)
- 财(37243)
- 农业(37012)
- 学报(33024)
- 管理(32356)
- 科学(31286)
- 大学(27063)
- 学学(25813)
- 业经(24606)
- 技术(21433)
- 财经(19286)
- 教育(18191)
- 业(16798)
- 经(16454)
- 问题(16106)
- 经济研究(15993)
- 农村(14552)
- 村(14552)
- 农业经济(13652)
- 理论(13610)
- 图书(12726)
- 实践(12515)
- 践(12515)
- 世界(12355)
共检索到353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小知 米运生
为探索农户分化背景下,信息分割是否促使金融两部门在信息领域自发合作而形成一种新的金融联结即信息领域的水平联结,基于农户分化及其信息结构变化的现实背景,通过信号传递博弈模型,逻辑演绎农户分化—信息分割—金融联结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户呈现亲缘小型化、地缘远距离化以及业缘多元化等特征;农户分化导致还款能力信息和还款意愿信息在金融两部门分割,诱使金融两部门通过信号传递形成水平的信息联结模式。因此,建议以新型金融联结模式发展为着力点,创新农户贷款模式,助推农村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小知 米运生
为探索农户分化背景下,信息分割是否促使金融两部门在信息领域自发合作而形成一种新的金融联结即信息领域的水平联结,基于农户分化及其信息结构变化的现实背景,通过信号传递博弈模型,逻辑演绎农户分化—信息分割—金融联结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户呈现亲缘小型化、地缘远距离化以及业缘多元化等特征;农户分化导致还款能力信息和还款意愿信息在金融两部门分割,诱使金融两部门通过信号传递形成水平的信息联结模式。因此,建议以新型金融联结模式发展为着力点,创新农户贷款模式,助推农村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樱 王静
信誉机制是缓解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制度补充。从信誉机制中的信誉传递环节出发,建立信号传递博弈模型,探究金融联结中信誉传递的制度优势。基于金融联结信贷模式的信息传递均衡分析,提出研究假设:金融联结的信誉传递机制可以改善农户信贷可得性和信贷数额;金融联结的信誉传递机制可能存在中介效应。利用陕西省725户农户实际数据进行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农户+农民合作社+银行”的金融联结模式,并运用逐步检验回归系数法和Bootstrap方法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证明通过农民合作社向正规金融机构传递农户信誉信息,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用评级反馈,金融联结的信誉传递机制能使农户信誉起到抵押品替代作用,对改善农户信贷配给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性玉 任乐 赵辉 姚唯一
本文通过建立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分析信誉作为农户还款意愿的抵押品替代与农户信贷可得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并根据信号传递博弈的均衡分析结论提出研究假设,进一步以农户获得各类荣誉称号、表彰以及他人评价情况作为农户信誉的替代变量,利用河南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通过Logit回归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农户具有高信誉特征能够有效增加其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额度,表明农户信誉可以作为一种抵押品替代缓解农户所受信贷配给。此外,农户是否获得信用评级、家庭总收入也显著影响农户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额度。研究结论对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推进金融扶贫工作,振兴乡村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晓红
农户声誉是一种显示农户内在特征的信号机制。农村借贷市场中,农户声誉能揭示其偿还能力、偿还意愿等信息。贷方可以经由声誉信号判断借方农户的还款能力与意愿,并据此进行贷款决策,从而影响农户的借贷结果。研究中利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构建变量间关系模型,实证分析显示,代表农户声誉的偿还历史、人缘关系、经营效果与代表还款特征的偿还能力、偿还意愿总体是正相关的,而后者又对农户借贷结果有显著影响。由此证明,农户声誉具有信号传递功能,可以降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实现借贷交易的帕累托改进。
关键词:
信号传递 农户声誉 农户借贷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惠 王静
在有限理性假设下,构建"银行+农户"和"银行+合作社+农户"两种借贷关系的演化博弈模型,对比分析金融联结前后借贷双方的策略选择变化情况,探讨影响借贷双方决策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农户的决策选择主要取决于抵押资产的金额和贷款所能获得的收益以及信用社的监管力度。(2)银行的"贷款"决策主要取决于农户选择"还款"策略的比率。(3)合作社使得银行以及农户之间的决策行为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其作用主要体现为提高农民的贷款金额、减轻贷款难度、保证银行的收益和减少银行的监管成本等。(4)通过提高农户归还贷款的初始概率y,增加银行的贷款收益r来增加银行贷款的可能性,同时提高抵押资产数额、套现比率以及合作社的惩罚来由此提高农民的还款意愿,使得农户和银行二者形成的系统向(银行贷款,农户还款)的决策状态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性玉 杨涛 王开阳
本文以信号传递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号传递博弈分析框架,研究农户信贷中社会资本的信号传递机制,并讨论了如何依据社会资本来区分不同农户的风险类型。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资本可以作为一种抵押替代传递出农户的风险状况;(2)当社会资本处于一定区间内时,农户与金融机构间的信号传递博弈达到分离均衡,此时社会资本可以准确的传递出农户的风险类型;否则会出现混同均衡,无法传递有价值的信号;(3)金融机构可以在信贷业务中设置社会资本门槛,以规避信用风险;农户可以调整所提供的社会资本,以增加获得贷款的可能性。
关键词:
博弈论 信号传递 社会资本 农户贷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尹 刘千里 章蕾
[目的/意义]弱信号是发送者在对外部环境进行观察之后的主观判断,具有将其传递给接收者的过程,为了加深对弱信号的理论研究,需要对传递过程中的两者的博弈行为,以及包含的甄别机制和效用变化进行探究。[方法/过程]以传信博弈理论作为基础,通过对传信博弈相关研究进行梳理获得灵感。在Lewis传信博弈模型框架下引入协调参数ξ和佐证信息e,形成具有甄别机制的弱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均衡求解与算例分析。[结果/结论]在弱信号传递博弈过程中存在混同均衡和局部分离均衡。混同均衡中,β1-α时易形成"坦言约定";当接收者的策略选择不依赖佐证信息e时,存在一个μ~R值使发送者能够保持混同。局部分离均衡中,发送者和接收者都存在相应的混合策略概率表达。均衡结果也反映出:信任在弱信号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佐证信息和先验概率的质量是接收者进行策略选择时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弱信号 传信博弈 甄别机制 模型构建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陈小知 米运生 张轶之
收入增长与农户借贷渠道正规化同步发展是一个普遍性规律,但中国却呈现出不同的演化模式。基于农户分化背景,以信息联结为视角,使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运用Order Probit模型探究收入增长与农户借贷渠道选择的关系,并采用eoprobit模型纠正多重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中国存在"正规化悖论",即随着收入增加,农户的借贷渠道发展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借贷渠道的倒U型发展并不是金融市场萎缩或结构性互补所导致的,而是农村金融市场出现了两部门的信息联结。厘清中国农户借贷渠道演变规律,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诱导创建内生于符合中国国情和农情的农村金融发展新模式和新路径,也为政府如何实施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段小燕 王静 彭伟
以陕西省309个农户为样本,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农户金融联结行为与金融联结效率的互动效应,并分析影响农户金融联结行为和金融联结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的联结行为和联结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促进关系;农户的年龄和教育程度与联结行为呈正相关关系;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的评价与农户联结行为呈反向关系;农户的种植面积、农业收入占比、社会资本、对专业合作社的评价与联结行为及联结效率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农户对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的认可是金融联结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农户 联结行为 金融联结 金融联结效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董四平 方鹏骞
基于商业信贷融资成为现阶段非营利性医院最主要外源性融资方式的现状,为防范医院经营风险和银行信贷风险,本研究应用博弈论理论对医院商业信贷过程进行了分析。首先,构建了医院商业信贷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信号传递模型;其次,给出了该博弈的精练贝叶斯纳什均衡解;最后,提出了博弈双方及政府在医院信贷过程中的博弈策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肖英
采用博弈论的方法——信号传递模型和无限重复博弈模型,对互联网消费金融中由于信贷双方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自身特点,引入信用共享机制,分析得出了不同参数变化对博弈均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次贷款的利率越低,单次信贷额度越低,低收入消费者的伪装成本越高和对消费者违约的信用惩罚越重时,可以有效地防止逆向选择的发生,使信用贷款流入高收入群体;而随着信息共享程度越深,消费金融服务的频次越高,由消费者主观意愿导致的道德风险就会越低,互联网消费金融活动开展就越顺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士华 郭雨林 杨涛
针对信息不对称下的农村信贷市场,本文基于金融联结机制模型,分析农户信贷资金配置策略问题,认为,在金融联结机制下,贷款违约的惩罚力度将对信贷资金配置策略产生重要影响,实证证实了在高惩罚的配置策略中,贷款人发放贷款时,其可能更加关注借款人未来偿还因素的甄别和监督;在低惩罚的配置策略中,贷款人发放贷款时,其更多注重有关借款人履约特征方面的甄别和监督。政策含义在于设计有效的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部门之间合作的激励机制,强化农村信贷合约有效履行的制度设施,以及在既有的农村金融存量基础上,通过类似于金融联结的农村信贷制度创新,来整合与深化农村金融市场。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金融联结 信贷资金配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慧贤 肖一鸣
贫困地区农户社会网络资本有助于农村信贷市场金融机构对贷款农户进行筛选,缓和农村信贷市场中常见的信息不完备和不对称问题。本文主要探求社会网络资本对农户信贷信号的传递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地区农户社会网络资本能够作为传递农户风险状况的信号、反映农户还款能力的一项指标。同时,合理设置农户的社会网络资本,可以分离农户风险类型,既有助于低风险的农户获得贷款,也有助于正规金融机构规避信用风险。
关键词:
社会网络资本 信号传递机制 农户信贷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斯蒂芬·A.罗斯 袁增霆
金融市场信息披露的规制是各国政府监管部门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新兴市场国家和转轨经济国家市场制度建设的中心问题之一。本文运用现代金融理论与信息传递理论分析了金融市场中的披露管制问题。文章一部分讨论了古典经济学对信息披露的研究,提出了建立信息竞争市场的诸多难题。第二部分通过激励—信号传递的分析,认为经济力量能够驱动和实现内部信息的发布。第三部分考察了在传统的和新的观点下披露立法的意义。最后部分概述了有关这些立法的政策性和措施性建议。
关键词:
金融市场 信息披露 政府规制 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