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57)
- 2023(17707)
- 2022(15363)
- 2021(14339)
- 2020(12104)
- 2019(27502)
- 2018(27239)
- 2017(52490)
- 2016(28451)
- 2015(31839)
- 2014(31590)
- 2013(31005)
- 2012(28464)
- 2011(25480)
- 2010(25395)
- 2009(23226)
- 2008(22539)
- 2007(19786)
- 2006(17480)
- 2005(14827)
- 学科
- 济(114351)
- 经济(114227)
- 业(81970)
- 管理(79229)
- 企(60158)
- 企业(60158)
- 方法(50552)
- 农(50182)
- 数学(43726)
- 数学方法(43120)
- 农业(33553)
- 财(28992)
- 中国(28286)
- 业经(28022)
- 地方(25077)
- 学(24933)
- 制(21400)
- 贸(18961)
- 贸易(18951)
- 务(18472)
- 易(18409)
- 财务(18401)
- 财务管理(18354)
- 环境(18284)
- 理论(18079)
- 企业财务(17406)
- 技术(17060)
- 和(16595)
- 银(16547)
- 银行(16486)
- 机构
- 学院(397873)
- 大学(395186)
- 管理(156347)
- 济(154247)
- 经济(150875)
- 理学(136288)
- 理学院(134789)
- 研究(134163)
- 管理学(132126)
- 管理学院(131443)
- 中国(100806)
- 科学(87405)
- 农(84834)
- 京(83873)
- 财(68723)
- 业大(68178)
- 所(67898)
- 农业(65941)
- 中心(62591)
- 研究所(62278)
- 江(58710)
- 财经(55197)
- 范(52584)
- 北京(51989)
- 师范(51962)
- 经(50466)
- 院(48862)
- 州(47515)
- 经济学(45116)
- 省(42550)
- 基金
- 项目(281716)
- 科学(220601)
- 基金(203998)
- 研究(201903)
- 家(180264)
- 国家(178759)
- 科学基金(152643)
- 社会(126435)
- 社会科(119431)
- 社会科学(119396)
- 省(111703)
- 基金项目(108898)
- 自然(101374)
- 自然科(98962)
- 自然科学(98931)
- 自然科学基金(97118)
- 划(93527)
- 教育(91489)
- 资助(83655)
- 编号(82483)
- 成果(65196)
- 重点(63582)
- 发(61205)
- 部(61159)
- 创(58162)
- 课题(55893)
- 科研(54618)
- 创新(54344)
- 计划(52198)
- 国家社会(52018)
- 期刊
- 济(169297)
- 经济(169297)
- 研究(109196)
- 农(82944)
- 中国(74695)
- 学报(69951)
- 科学(62875)
- 农业(56635)
- 管理(53231)
- 大学(52983)
- 财(51574)
- 学学(50349)
- 教育(40271)
- 融(34159)
- 金融(34159)
- 技术(33540)
- 业经(33110)
- 业(27511)
- 财经(25465)
- 经济研究(24858)
- 问题(23075)
- 版(21777)
- 经(21735)
- 科技(19815)
- 业大(19702)
- 图书(19200)
- 资源(19063)
- 技术经济(18174)
- 理论(18092)
- 现代(17041)
共检索到573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耿飙 罗良国
[目的]过量施用化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是造成洱海流域上游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分析农户减少化肥用量和采用有机肥的意愿有助于了解其调整施肥结构的行为。当前研究忽视了农户减少化肥施用强度和采用有机肥的意愿间的替代性,未能开展联立研究。[方法]基于洱海流域上游397个水稻种植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Bivariate-Probit模型对农户减少化肥用量和采用有机肥两种意愿进行分析。[结果]年龄负向影响农户减少化肥量的意愿,农户对有机肥好处的认知正向影响其减少化肥量的意愿,农户参加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其减少化肥用量和采用有机肥的意愿均产生正向影响,相比之下,对农户采用有机肥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大。[结论]引导农户参加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及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户对有机肥作用的认知可能是加强其减少化肥用量和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意愿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耿飙 潘亚茹 罗良国 王娜娜 尼雪妹 刘宏斌
[目的]农户土地流转对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治理流域的面源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高效利用洱海流域土地资源,急需探究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云南省大理州395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参与洱海流域土地转出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1)49.87%的农户愿意参与洱海流域上游的土地转出,高出全国17.8%的土地转出比例,且越年轻或越年长的农户越愿意流转土地;(2)户主的年龄、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认知和对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态度3个因素对农户的土地转出意愿影响非常显著(P农户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认知>户主的年龄;(3)性别、户主学历、家庭年收入、非农业收入、务农劳动力、耕地规模和有机肥使用情况等变量对农户的土地流转。[结论]最终提出有利于洱海流域上游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农业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新蕾 蔡银莺 张安录
农田生态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利用对武汉市农民实地调查所得数据,分析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的生产意愿,并运用Log istic模型对农户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孔令英 王云
基于农户分化的视角,以2002—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支撑,采用EKC模型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探究了山东省农业化肥面源污染与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结构、技术进步、种植面积等因素的关系,以期在农民收入结构不断改善的背景下找到破解化肥面源污染的途径。实证结果表明:山东省的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结构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均存在倒"U"型的EKC曲线关系,即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结构越过拐点之后,农民会自发减少化肥投入量。因此,农户分化背景下,有效缓解化肥面源污染,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非农就业收入,改善农民的收入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卫卫 张应良
[目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地力和农产品品质。但实践中不同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差异较大,意愿与行为之间也存在悖离。该文从农户规模分化视角探讨这些现象背后的缘由,并提出有效激励异质性农户替代行为的对策建议。[方法]基于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属性,构建经营规模影响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的分析框架,利用川渝柑桔主产区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不同规模农户替代意愿、行为差异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1)规模分化对替代意愿及行为有显著影响,相较于小农户,规模户替代意愿及行为发生率更高。(2)由于影响因素的差异,农户替代意愿与替代行为存在一定偏差。相较于规模户,小农户替代意愿与行为缺口较大。(3)不同规模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影响因素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农户规模分化带来的异质性是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及行为差异的重要原因,规模户的培育有利于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的推进。不同规模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影响因素不同,应在充分尊重异质性农户意愿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引导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余志刚 王笑田 崔钊达 孙子烨
实施保护性耕作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其中秸秆还田技术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中技术转化率较高的一项技术。因此,本文基于我国2000—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秸秆还田技术应用对化肥面源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秸秆还田技术应用率的提高确实可以显著降低化肥面源污染排放强度,且对化肥面源污染的削减效应存在滞后性。经替换因变量、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方法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2)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秸秆还田技术应用对化肥面源污染的影响在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之间存在差异,仅在粮食主产区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具备减污效果;3)从作用机制看,秸秆还田技术应用主要是通过减少含有氮磷元素的化肥施用强度,优化化肥投入结构,从而减少化肥面源污染。据此,建议为秸秆还田技术应用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促进技术落地,更充分的发挥秸秆还田技术应用的环境效益。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洪松 李现康 王晓南 鲍巧凤
[目的]推进农业有机肥施用代替部分化学化肥,对于减少农业污染,实现黄河流域生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1490户农户微观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以技术推广强度为调节变量,生态认知为中介变量,政府管制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1)政府管制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影响正向显著;2)生态认知在政府管制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3)技术推广强度在生态认知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过程中存在负向调节作用。[结论]基于以上结论,该文也针对性的提出以下建议:1)政府管制应当继续加强,监管机制与管制措施要恰当完善;2)继续加强提高农户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升农户对生态污染造成的不良后果的认知水平;3)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优化技术推广方式,有针对性的调整技术推广强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兴位 闫辉 倪明 李技武 王炽 胡靖 胡万里
为了解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洱海流域蔬菜地生产力的影响。通过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详细对比分析了连续10茬作物在不施肥处理、有机肥处理、习惯施肥处理和优化施肥处理的产量数据和0~2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洱海流域蔬菜地地力肥沃,在不施任何肥料的条件下作物的产量仍然能达到优化施肥产量的40%以上;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实现作物持续稳产,同时提升土壤肥力,洱海流域蔬菜当前的习惯施肥量为579 kg/hm2,超过了作物吸收量,施肥量降低30%也能满足作物的正常生长。长期施用有机肥具有扩充土壤氮库、活化土壤磷素的作用,对提升蔬菜地的生产力具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蔬菜地 有机肥 生产力 经济产量 土壤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立康 赵伟 周霞
为推进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转化为行动,促进我国化肥减施政策实施,本研究构建了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山东省16地市404份调查问卷,运用Logit和Probit模型,从感知价值、政策规制探究了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与行为一致性,基于政策规制和感知价值的交互效应以及有机肥替代试点参与意愿中介效应做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感知经济价值、感知生态价值及激励性政策规制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与行为一致性;政策规制在感知价值对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的影响中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有机肥替代试点参与意愿在感知经济价值对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的影响中起到遮掩作用,在感知生态价值对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推广过程中,可以通过激励政策提高农户的感知价值水平,进而促进农户将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付诸行动;在实施惩罚政策的过程中应注意力度,切忌过度的惩罚政策让农户出现逆反心理,反而出现抑制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炎忠 罗小锋 刘迪 余威震 唐林
针对农户有机肥施用的高意愿低行为现象,利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当阳市的372个果菜茶种植户样本,基于技术环境视角,运用系数集束化方法探讨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行为表达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产生偏离,仍有31.45%的样本农户在具有意愿的前提下并没有真实的有机肥施用行为;(2)技术环境对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施用行为的影响极显著,其中地块要素和原料获取是阻碍有机肥施用行为表达的两大主要因素;(3)农户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行为主要受农业劳动力数量、地块土壤肥力、农产品销售难易度、有机肥获取成本、地块平均坡度、农产品价值认可度、政府宣传力度、是否养殖畜禽和有机肥补贴政策的影响。因此,要重点发展种养协调与土壤修复区域的有机肥技术推广,关注农户利益,营造良好的政策与市场环境,加强有机肥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提高技术环境与技术属性的匹配度,促进有机肥技术的推广和使用。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中辉 余斌 张辉 杨振
随着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与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湖泊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该文利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和相关统计、调查数据,计算了2006年2014年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度了农业面源污染与洱海水环境变化的关联性.研究揭示:1)2014年流域农业污染的总排放量为8 303.63t,折算成等标排放量COD、TN和TP分别为325.85、1371.29和420.10m3/a,表明TN为污染超标的主要影响因子;2)畜禽养殖关联度为0.71,种植业关联度为0.63,表明农业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阿倩 罗小锋
基于我国非农就业不断加深的现实背景,利用湖北省5个县(区)753份样本农户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进行实证,探讨了务农意愿对农户采纳有机肥技术的影响。研究表明:务农意愿对农户采纳有机肥技术有显著的激励作用,也即务农意愿越强的农户采纳有机肥技术的可能性越大。在具有务农意愿时,不同的规模调整预期也会导致农户有机肥技术采纳行为差异。有机肥技术采纳的概率会随着农户的预期规模缩小而降低,而预期规模增大时农户采纳有机肥技术的概率会增加。研究进一步发现,年龄较小、家庭收入较高、家庭劳动力较多、耕地面积较大的农户务农意愿对其采纳有机肥技术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建议对农户进行差异化的技术培训和推广,优先考虑对相对规模种植户等主体进行有机肥推广应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阿倩 罗小锋
基于我国非农就业不断加深的现实背景,利用湖北省5个县(区)753份样本农户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进行实证,探讨了务农意愿对农户采纳有机肥技术的影响。研究表明:务农意愿对农户采纳有机肥技术有显著的激励作用,也即务农意愿越强的农户采纳有机肥技术的可能性越大。在具有务农意愿时,不同的规模调整预期也会导致农户有机肥技术采纳行为差异。有机肥技术采纳的概率会随着农户的预期规模缩小而降低,而预期规模增大时农户采纳有机肥技术的概率会增加。研究进一步发现,年龄较小、家庭收入较高、家庭劳动力较多、耕地面积较大的农户务农意愿对其采纳有机肥技术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建议对农户进行差异化的技术培训和推广,优先考虑对相对规模种植户等主体进行有机肥推广应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左巧丽 杨钰蓉 李兆亮 李晓玲
化肥减量替代是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湖北、山东、河南三省403份农户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究价值认知、制度情境对农户化肥减量替代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价值认知是影响农户化肥减量替代意愿的重要因素,经济价值认知、生态价值认知对农户化肥减量替代意愿的影响均正向显著;制度情境因素中政府监管力度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政府补贴力度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化肥减量替代意愿;价值认知和制度情境对农户化肥减量替代意愿的影响存在分化,在不同代际、不同经营规模方面,政府监管力度对老一代农户有正向影响;政府补贴力度对小规模农户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要重点关注农户经济价值认知、生态价值认知的提高,对农户购买绿色农业生产物资提供补贴,加强化肥减量替代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农户参与化肥减量替代意愿,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姜立康 赵伟
[目的] 阐明合作社加入对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行为转化的影响路径,突破农户绿色生产“高意愿低行为”困境,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方法]文章基于山东省464份实地调研数据,利用二元Probit模型和PSM倾向得分匹配,检验了合作社加入对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向行为转化的诱导作用及影响机制。[结果]研究表明:(1)仍旧存在40.9%的农户没有将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转化为行动,意愿向行为转化还有很大推进空间;(2)仅有21.3%的农户参加过有机肥替代化肥相关技术培训;(3)合作社加入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向行为转化,在通过增加控制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仍旧成立;(4)是否加入合作社与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向行为转化之间呈现出显著性差异,ATT效应值为0.139,控制了干扰因素后合作社加入对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向行为转化仍起到正向诱导作用;(5)合作社加入可以通过技术培训和认知水平两条路径影响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向行为的转化。[结论]因此,政府应当继续推广合作社,发挥它的辐射带头作用;通过举办有机肥相关知识讲座,提高农户对有机肥的认知水平;加强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的培训,促进农户将有机肥替代意愿向行为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