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4)
- 2023(12896)
- 2022(10927)
- 2021(10027)
- 2020(8686)
- 2019(19976)
- 2018(19763)
- 2017(38233)
- 2016(21016)
- 2015(23673)
- 2014(23990)
- 2013(23878)
- 2012(22284)
- 2011(20178)
- 2010(20826)
- 2009(19703)
- 2008(20330)
- 2007(18997)
- 2006(16898)
- 2005(15285)
- 学科
- 业(93237)
- 济(92134)
- 经济(92009)
- 企(75593)
- 企业(75593)
- 管理(72442)
- 农(47171)
- 方法(40883)
- 数学(31958)
- 数学方法(31658)
- 农业(31139)
- 业经(30956)
- 财(29364)
- 中国(21541)
- 务(21194)
- 财务(21166)
- 财务管理(21119)
- 制(20753)
- 企业财务(19959)
- 技术(18098)
- 贸(17334)
- 贸易(17326)
- 理论(16954)
- 易(16824)
- 学(16516)
- 和(16470)
- 策(16450)
- 地方(15836)
- 体(14986)
- 划(14912)
- 机构
- 学院(319489)
- 大学(312500)
- 济(132310)
- 经济(129618)
- 管理(126465)
- 理学(108353)
- 理学院(107248)
- 管理学(105588)
- 管理学院(104999)
- 研究(100668)
- 中国(80814)
- 农(68073)
- 京(65346)
- 财(62049)
- 科学(61660)
- 农业(52485)
- 所(52364)
- 江(52087)
- 业大(50473)
- 财经(49097)
- 中心(48015)
- 研究所(46963)
- 经(44269)
- 州(40740)
- 北京(40513)
- 范(39548)
- 经济学(39367)
- 师范(39164)
- 经济学院(35836)
- 经济管理(35785)
- 基金
- 项目(201083)
- 科学(158712)
- 研究(149326)
- 基金(145697)
- 家(125614)
- 国家(124349)
- 科学基金(107426)
- 社会(94974)
- 社会科(89529)
- 社会科学(89501)
- 省(80874)
- 基金项目(77918)
- 自然(68837)
- 教育(67619)
- 自然科(67267)
- 自然科学(67245)
- 自然科学基金(66130)
- 划(65851)
- 编号(62734)
- 资助(58505)
- 成果(50541)
- 部(44766)
- 重点(44429)
- 创(44123)
- 发(43776)
- 业(43218)
- 课题(41611)
- 创新(40476)
- 国家社会(38569)
- 制(38299)
- 期刊
- 济(158196)
- 经济(158196)
- 研究(90329)
- 农(68468)
- 中国(61989)
- 财(51869)
- 学报(47927)
- 管理(46455)
- 农业(45790)
- 科学(45762)
- 大学(36758)
- 学学(34885)
- 业经(32441)
- 融(31872)
- 金融(31872)
- 教育(29440)
- 技术(28942)
- 财经(24628)
- 业(24342)
- 经济研究(22470)
- 问题(21462)
- 经(21202)
- 技术经济(18465)
- 版(17256)
- 世界(16397)
- 商业(16212)
- 财会(15503)
- 农村(15423)
- 村(15423)
- 现代(15355)
共检索到480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郝海广 李秀彬 辛良杰 田玉军
本文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分析认为,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之间的劳动力收益差别是造成农户兼业的根本原因,农户家庭成员人力资本的比较优势是农户兼业的基本条件。本文基于农户调查数据建立了农户兼业的二元Logistic模型进一步考察了农户之间的劳动力资源差异、土地资源禀赋差异和经济收入结构差异对农户兼业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劳动力数、家庭成员最高文化程度、小型农业机械的拥有与否对农户兼业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劳均耕地面积、种植业收入占比和畜牧业收入占比大的农户兼业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户主年龄对农户兼业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句芳 高明华 张正河
农业生产的本质特征为兼业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农户兼业化必然是中国农户家庭内部分工的长期组织均衡形态。本文利用实地调研数据,运用Tobit模型判断影响农户兼业时间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户 兼业时间 劳动力转移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林政 唐梦
从农户生产动机行为的研究文献来看,农户的生产动机行为被划分为"理性动机"型、"消费(生存)"型、"半无产化"型等几种类型。本文通过广东样本农户对农业生产力的适应性分析,发现农户的生产动机行为并不是用"某种类型"就能概括的,而只能由农户所面对的农业生产力状况来决定。农户的生产动机行为因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并随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农户的生产动机行为愈成熟,农户对农业生产力的适应性就愈强,农户就愈能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农业生产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欣 李世平
从农户行为与农业面源污染的相互关系出发,构建了基于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的面源污染"压力-状态-效应-响应"机制框架。农户农业生产行为压力在客观方面主要来自土地产权制度、土地产出、农业政策、环境法制及宣传教育等方面,主观方面来自农户自身的家庭收入、劳动力状况、环境意识及受教育程度等。各种压力下农户在种植方式及化肥、农药、农膜等方面表现出相应的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的状态,从而引起农地肥力的下降与环境污染、地下水的污染等效应,而政府则可以通过广泛宣传、技术支持及法律法规等手段对农户的农业生产行为进行监管和指导,从而有效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晓红 汪朝霞
从微观上看,兼业是农户在一定条件下合理配置家庭要素的理性选择;从宏观上分析,农村普遍的兼业现象则可能导致农业投入要素质量下降、土地粗放经营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调查发现,苏州地区农户兼业现象相当普遍,决定农户兼业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经营农业用地面积、家庭劳动力结构、当地非农产业发展情况等。政府可以通过对农户兼业行为的干预,引导兼业程度较高的农户尽快离农,推动农业的规模经营和结构调整。
关键词:
农户 兼业行为 因素分析 农户分化 苏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静 李小建
根据对河南省农区11村1000余户农户的入户调查资料,分析了地形条件、交通条件、农业生产类型、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地理环境约束下的外出务工行为,构建农户外出务工行为模型,分析外出务工行为对农户经济的贡献。结论表明,地理环境对农户外出务工影响的顺序为经济发展水平>地形条件>交通条件>农业生产类型。
关键词:
外出务工行为 农户 地理环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兆林 杨庆媛
研究目的:探讨各类农户兼业行为对其耕地流转方式影响及重要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共同影响纯农户与Ⅰ兼农户对耕地流转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素质、农户耕地资源禀赋、农户农业技术培训、农户低保覆盖;(2)共同影响Ⅱ兼农户与非农户对耕地流转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户主年龄、户主非农就业地点;(3)影响纯农户与Ⅰ兼农户选择不同耕地流转方式的农户兼业行为特征,显然多于Ⅱ兼农户与非农户。研究结论:提高纯农户与Ⅰ兼农户文化素质,强化耕地流转认知,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以及提高农户的低保覆盖率,对于促进耕地流转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流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应当加快建立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章政 祝丽丽 张涛
运用1993—2016年中国农户家庭收入构成相关数据,分析中国农户兼业化的时空分布及其演变过程。更进一步采用2010—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建立biprobit模型研究农户兼业化对土地流转市场的影响,细分探讨了农户兼业化对土地转出、土地转入概率的中介效应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全国农户兼业化程度逐年加深,其中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农户兼业进展缓慢;②存在以非农就业、理财投资为中介变量影响土地转出概率和以农机投入、农业补贴为中介变量影响土地转入概率的显著中介效应;③土地转出、土地转入概率随着农户家庭平均年龄增加分别呈正U形和倒U形关系。因此,政府应对不同兼业化程度的农户采取分类管理、针对施策,以激发土地流转,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茂伟
一、日照市农户农业投资的基本情况(一)近年来,农户农业投资总额呈现出先扬后抑的整体趋势据调查,2002年以来,日照市农户人均农业生产费用现金支出整体呈先扬后抑的趋势。其中,2002-2005年,呈逐年增长态势,年均增长12.01%。2002年日照市农户人均农业生产费用现金支出为1643.73元,占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的86.81%,占总支出的41.69%;到2005年,日照市农户人均农业生产费用现金支出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增长到1870.22元,占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的80.12%,占总支出的38.42%。2006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建欣 张忠根
农户的农产品供给行为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要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就必须认识和把握农户安全农产品的供给机理。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了影响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行为意向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控制认知,并结合目前农户的实际情况揭示了影响中国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行为的最终决定因素——预期收益、风险因素、制度环境、社会舆论和农户禀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为目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行为 农产品 质量安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轩 赵志强
粮食安全是国家稳定的物质基础,在粮食单产很难提高和耕地面积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引导农户科学储粮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加大储粮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探索建立农村储粮的新机制,积极想办法有效控制农村储粮损失。
关键词:
农户 粮食 储存 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明秋 李滢 牛海鹏 张梦琳
耕地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均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自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已经成为耕地利用和投资的主体,是耕地利用最基本的利用决策单位。农户生产经营和投资决策行为对于耕地质量影响显著。本文基于农户决策行为,从耕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入手,在分析耕地产权制度与耕地质量保护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耕地质量保护机制的设想,即明晰耕地产权、有效的耕地产权保护、耕地产权的可转让性及允许耕地承包经营权抵押。
关键词:
农户 决策行为 耕地质量 保护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浩 毕永魁
农户兼业行为演化的实质是由家庭成员个体就业行为决策和家庭集体劳动分工决策共同决定的,而人力资本通过影响非农就业对农户兼业决策具有内生作用,但这种作用机制既包括农民个体层面,更涉及农户整体层面。基于家庭整体视角分析了农户人力资本的理论特性,提出了农户人力资本对家庭兼业行为及其离农决策存在双重影响效应的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运用长三角地区1036户农户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劳动成员平均人力资本数量水平提升和成员间人力资本结构差距缩小,对提升农户非农化兼业程度以及增强其主动离农意愿具有积极意义,其中农户人力资本结构效应对农户离农决策更为显著;进一步比较发现,教育和迁移人力资本对长三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黎毅 罗剑朝 曹瓅 房启明
文章选取宁夏平罗501户农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对不同兼业程度农户和金融机构土地抵押联立选择行为及其供求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地普遍存在信贷需求,由于信贷供给抑制原因,农户土地抵押贷款可得性比例偏低。相较于纯农户和一兼农户,二兼农户土地贷款意愿可能性高,贷款可得性也更大;影响农户土地抵押既有共同因素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农户教育程度、产品期限合理性和对抵押政策认知是影响不同农户参与土地抵押的共同决定性因素;金融机构土地抵押供给更多是考虑不同农户的年龄、教育程度和信用记录等变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绩效、原因、对策——农户经济行为理论视角的分析
对我国农户参与农业生产托管行为研究——兼析交易效用和参考价格对农户参与行为的影响机理
农业产业化中“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探析
不同兼业程度农户耕地利用行为及其效率研究——基于甘肃、青海两省部分市县的实证分析
非农就业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实证分析:配置效应、兼业效应与投资效应——基于2005年江西省农户调研数据
农户经济行为视角的财政农业投资:绩效、原因、对策
农户过度放牧行为产生原因分析——来自黑河流域肃南县的农户调查
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和效率分析——基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证研究
经济发达地区农户兼业及其因素分析——来自苏州农村的实证调查
农户订单农业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