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61)
- 2023(19613)
- 2022(16932)
- 2021(15771)
- 2020(13378)
- 2019(30484)
- 2018(30422)
- 2017(59333)
- 2016(32433)
- 2015(36593)
- 2014(36374)
- 2013(36221)
- 2012(33389)
- 2011(30058)
- 2010(30204)
- 2009(28682)
- 2008(28499)
- 2007(25793)
- 2006(22922)
- 2005(20380)
- 学科
- 济(133360)
- 经济(133205)
- 业(111841)
- 管理(100736)
- 企(92247)
- 企业(92247)
- 方法(60205)
- 农(51313)
- 数学(49775)
- 数学方法(49200)
- 财(40321)
- 业经(36962)
- 农业(33868)
- 中国(33743)
- 制(27174)
- 学(26138)
- 务(26070)
- 财务(25985)
- 财务管理(25938)
- 地方(25598)
- 贸(25399)
- 贸易(25389)
- 易(24661)
- 企业财务(24538)
- 理论(23071)
- 技术(22581)
- 和(22358)
- 策(22047)
- 银(20449)
- 银行(20392)
- 机构
- 学院(469789)
- 大学(464395)
- 济(190856)
- 经济(186743)
- 管理(186068)
- 理学(160020)
- 理学院(158361)
- 管理学(155783)
- 研究(155043)
- 管理学院(154945)
- 中国(118995)
- 京(98059)
- 科学(96019)
- 农(90328)
- 财(88579)
- 所(79504)
- 业大(73440)
- 研究所(71928)
- 江(71894)
- 中心(71553)
- 财经(70186)
- 农业(70177)
- 经(63662)
- 北京(61564)
- 范(60046)
- 师范(59531)
- 州(57412)
- 经济学(56264)
- 院(55205)
- 财经大学(51492)
- 基金
- 项目(310436)
- 科学(243285)
- 研究(228499)
- 基金(223807)
- 家(194428)
- 国家(192680)
- 科学基金(165087)
- 社会(143147)
- 社会科(135343)
- 社会科学(135302)
- 省(122868)
- 基金项目(118484)
- 自然(107023)
- 自然科(104463)
- 自然科学(104433)
- 教育(104168)
- 自然科学基金(102550)
- 划(102110)
- 编号(95494)
- 资助(91955)
- 成果(77345)
- 重点(69190)
- 部(68351)
- 发(67037)
- 创(65266)
- 课题(64532)
- 创新(60547)
- 科研(59205)
- 教育部(58177)
- 国家社会(57998)
- 期刊
- 济(217693)
- 经济(217693)
- 研究(136496)
- 中国(87566)
- 农(86943)
- 学报(73513)
- 财(69732)
- 管理(68161)
- 科学(67777)
- 农业(58778)
- 大学(55388)
- 学学(52495)
- 教育(47892)
- 融(44623)
- 金融(44623)
- 技术(40740)
- 业经(40112)
- 财经(34021)
- 经济研究(33098)
- 业(31221)
- 经(29139)
- 问题(29001)
- 技术经济(24572)
- 版(23416)
- 图书(22252)
- 现代(22125)
- 理论(21997)
- 商业(21875)
- 科技(21631)
- 世界(21217)
共检索到696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心源
农户兼业化是农村居民同时进行土地经营和从事非农务工的现象。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使得农户兼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户兼业化有利于农户增收,但短期内会对粮食安全造成威胁,使得土地利用率下降。基于以上背景,文章通过文献查阅、数据分析、计量分析、走访调查等方式基于农户兼业的角度对农村居民收入状况及粮食产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详细论述了农户兼业带来的两种不同的影响以及相互之间的矛盾,最后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并得出相关结论与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
农户兼业 农户收入 粮食产量 规模经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永强 张晓飞 周宁 蒲晨曦
农户资本投入行为的实质是农业资源在供给侧的重新配置,农户投资决策对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举足轻重。为了合理配置稀缺的农业资源、提高农民收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本文利用2004—2014年的平行数据并建立双函数模型,将粮食产量分为趋势产量和波动产量两个部分。从农户角度分析资本投入不确定性对粮食产量影响的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总体资本投入不确定性在东中西三大地区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相同的资本投入类型在不同的区域也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永强 张晓飞 周宁 蒲晨曦
农户资本投入行为的实质是农业资源在供给侧的重新配置,农户投资决策对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举足轻重。为了合理配置稀缺的农业资源、提高农民收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本文利用2004—2014年的平行数据并建立双函数模型,将粮食产量分为趋势产量和波动产量两个部分。从农户角度分析资本投入不确定性对粮食产量影响的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总体资本投入不确定性在东中西三大地区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相同的资本投入类型在不同的区域也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杰
农户粮作经营行为取向是对自身因素与外界环境变化的理性反应。研究表明,满足自家需要以及增加现金收入是农户从事粮作经营的主要动机所在,且随种植规模的扩大,农户满足自家需要的动机在减弱,而增加现金收入的动机在增强;较小规模粮作经营户有动态缩减粮食播种面积的行为取向,而较大规模粮作经营户则有动态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的行为取向;较大规模的粮作经营户更易于实现规模化经营收益,具有相对较高的内在动力从事粮作经营;在现行粮食政策下,政策对农户粮作经营行为的制度激励效应有限,因而亟需采取优化粮食政策目标、强化粮食政策手段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完善粮食政策传导机制等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红根 王雅鹏 翁贞林 陈昭玖 刘小春 康兰媛
在粮食安全战略背景下,以江西为例,分析粮食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及其政策评价,认为粮食扶持政策总体上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补贴力度小、补贴范围过大、补贴方法针对性不强、政策效应弱化等,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对该项政策进行完善完善补贴政策、明确补贴对象、规范补贴方式、加大补贴力度等。
关键词:
粮食扶持政策 效应评价 问题 对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斌 孙蓉
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为背景,通过文献梳理出我国未来仍需维持较高的粮食生产能力以保证"口粮安全"。农业保险作为应对自然灾害、维持收入稳定的重要风险管理工具,理论上有助于提高农户种粮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本文通过建构两组模型、四个方程,比较分析农业保险引致的耕地面积和农资投入各自变化对农业收入及其占比的影响效应;基于全国八大粮食主产区的微观调查数据,验证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实际作用效果;并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区域差异进行甄别。研究显示,现阶段农业保险促进了农户农业收入的增加,但对其种粮积极性的提升并不理想,收入结构不同的地区农业保险的效果亦存在差异。结合分析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和农业现代化趋势,尝...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奇修 黄迈 董志勇
本文从我国粮食主产区——湖南粮食市场的波动背景出发,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的激励机制的演进过程。我们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的激励功能。文中提出了在国际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各粮食主产国严控出口的背景下,政府应该尽快构建并完善我国粮食生产的激励机制,以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定和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彩华 余劲
基于粮食主产区山东、河南和安徽3省10县的调研数据,通过PSM模型和基尼系数的测算,综合分析了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水平、收入结构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从收入水平来看,土地流转提高了农民的总体收入水平,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家庭人均总收入比未参与的农户高26.11%;从收入结构来看,转入户的农业经营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显著提高,转移性收入显著降低;而转出户的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显著提高,农业经营收入显著降低;转入户和转出户的非农务工收入均没通过显著性检验;从收入差距来看,土地流转加剧了农户内部收入的差距,转入户和转出户的基尼系数较流转前分别提高了49.83%和24.93%。由此说明推进土地流转是促进农户家庭收入增长的一个新途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丽 霍学喜
粮食主产区是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农业经济区域。主产区农户从事粮食生产投入的决策行为,实质是在农户自身决策环境下,在对预期收益和风险的综合衡量基础上追求投入回报最大化的过程。一方面,农户在决定生产要素投入方向及结构时,要综合评价粮食产业和其他农业及非农产业的收益和风险;另一方面,由于粮食生产对农户来讲具有满足自身消费保障和获得经济收入的双重作用。因此,农户在进行粮食投入决策时是分类考虑的,对于消费保障功能的粮食生产和经济收益功能的粮食生产,农户分别进行不同的收益和风险评估决策。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粮食生产 投入决策 风险评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小睿 张光宏
本文选取河南省粮食主产县为研究区域,采用Logit回归模型,利用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对耕地细碎化背景下农户地块整合意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细碎化的生产经营方式不再适合农户的生产需求,农户地块整合意愿强烈;劳动力数量也对农户地块整合意愿产生负向影响,劳动力数量越少,农户越愿意参与地块整合;耕地产权调整是解决由制度导致的耕地产权细碎化问题的有效途径,推进农地整理需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保护农户权利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同山
城镇化必然伴随着进城农户与农村土地的"人地分离"以及土地资源的再配置。土地流转在部分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隐患,因此,中央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这一改革新方向。为了强化对承包地退出必要性的认识,本文利用河北、河南和山东三省62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处理效应模型(TEM)计量分析了农户承包地退出意愿对小麦和玉米亩均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承包地退出意愿对粮食亩均产量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与控制组相比,愿意退出承包地的农户,其小麦和玉米亩均产量分别低0.539%和0.763%,而且退地意愿对兼业程度较低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同山
城镇化必然伴随着进城农户与农村土地的"人地分离"以及土地资源的再配置。土地流转在部分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隐患,因此,中央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这一改革新方向。为了强化对承包地退出必要性的认识,本文利用河北、河南和山东三省62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处理效应模型(TEM)计量分析了农户承包地退出意愿对小麦和玉米亩均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承包地退出意愿对粮食亩均产量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与控制组相比,愿意退出承包地的农户,其小麦和玉米亩均产量分别低0.539%和0.763%,而且退地意愿对兼业程度较低农户造成的粮食产量损失更加明显。政府应将承包地退出作为"三权分置"的一种政策补充,支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整体转让,为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土地提供制度安排。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京栋 李先德 王士海
测算了2001—2015年马铃薯价格波动的农户生产福利效应、消费福利效应和总福利效应,并构建TVPSV-VAR模型来探究马铃薯种植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马铃薯生产价格、产量对农户生产福利的影响有结构性突变,货币流动性和马铃薯贸易对农户生产福利产生正影响,农产品期货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农户生产福利产生负影响;货币流动性对农户消费福利的影响具有结构性突变,马铃薯产量、人均消费支出和农产品期货对农户消费福利表现为正影响,马铃薯销售价格和马铃薯贸易对农户消费福利产生负影响;马铃薯产量、货币流动性、农产品期货及贸易对农户总福利影响的时变性显著,生产价格、产量和销售价格对农户总福利的影响都具有显著的结构性突变,货币流动性、人均消费支出和马铃薯贸易对农户总福利表现为正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农产品期货对农户总福利表现为负影响。因此,提出加大产业扶植力度,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发展马铃薯期货等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炎忠 罗小锋 李兆亮 刘迪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使得农户兼业已经成为我国农民分化的重要趋势。本文基于长江流域湖北、江西和浙江3省822份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利用IV-Tobit和门槛效应模型论证了农户兼业对粮食生产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并从时间、资金与技术要素投入解析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农户兼业对粮食生产效率具有非线性影响,农户兼业时长超过8.35个月时,兼业行为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方向会发生改变;(2)短期兼业与县域范围内近距离兼业将有助于粮食生产效率提升;(3)农户兼业行为主要通过增加农业生产资金与技术投入来提升粮食生产效率。因此,在客观认识和接受农户"农忙务农、农闲务工"兼业身份的同时,不仅要鼓励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农民就近转移就业,还要积极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长时间兼业农户退出农业生产。研究结论可为充分客观地评价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农户兼业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台德进 蔡荣
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使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回归及分解方法分别考察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以及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农户收入不平等差异的来源。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政策加剧了农户收入不平等,且使得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的农户收入不平等差距扩大;尽管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的农户收入不平等差异受健康状况、金融认知水平、人情礼收入等因素有关,但主要与系数效应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粮食主产区政策加剧了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不平等,但对工资性收入不平等具有削减功能;土地规模差异会强化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而社会公平、自由经济环境则会缓解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