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95)
2023(11486)
2022(9479)
2021(8531)
2020(7221)
2019(15856)
2018(15658)
2017(30481)
2016(16426)
2015(17766)
2014(17082)
2013(17289)
2012(15608)
2011(13798)
2010(13781)
2009(13272)
2008(13397)
2007(12068)
2006(10929)
2005(9628)
作者
(48360)
(40872)
(40488)
(37816)
(25366)
(19704)
(18057)
(15891)
(15287)
(14320)
(13918)
(13395)
(12846)
(12710)
(12548)
(12138)
(12104)
(11855)
(11649)
(11577)
(10397)
(9929)
(9679)
(9397)
(9133)
(9083)
(9046)
(8844)
(8117)
(8050)
学科
(87023)
(73563)
经济(73465)
(69853)
企业(69853)
管理(60699)
(46096)
方法(32601)
农业(30368)
业经(29177)
数学(25170)
数学方法(25022)
(24269)
(18223)
财务(18217)
财务管理(18202)
企业财务(17270)
技术(16587)
中国(16187)
(16056)
(14561)
(14186)
贸易(14181)
(13859)
(13370)
(12690)
(11850)
理论(10922)
技术管理(10898)
地方(10862)
机构
学院(244105)
大学(234317)
(108936)
经济(107359)
管理(102473)
理学(89592)
理学院(88843)
管理学(87754)
管理学院(87338)
研究(74996)
(64046)
中国(61439)
农业(49613)
(46720)
(46460)
科学(45818)
业大(45118)
(38006)
财经(37807)
(36941)
中心(35813)
(34533)
研究所(34524)
经济学(32214)
经济管理(31378)
农业大学(31006)
经济学院(29405)
商学(28528)
(28376)
商学院(28279)
基金
项目(165343)
科学(132073)
基金(123515)
研究(117716)
(108619)
国家(107523)
科学基金(93623)
社会(80000)
社会科(75702)
社会科学(75679)
基金项目(66607)
(66539)
自然(60792)
自然科(59481)
自然科学(59463)
自然科学基金(58514)
(53470)
教育(50219)
资助(48107)
编号(46251)
(41388)
(37959)
(36526)
(36297)
重点(36013)
(35301)
创新(34663)
国家社会(33800)
成果(33694)
(32153)
期刊
(124733)
经济(124733)
(66580)
研究(62476)
农业(45089)
中国(42454)
学报(39359)
管理(37750)
科学(37560)
(37081)
大学(30334)
学学(29818)
业经(29162)
(23813)
(23644)
金融(23644)
技术(20069)
财经(18628)
经济研究(18038)
问题(17483)
(16068)
技术经济(15073)
农村(14473)
(14473)
世界(14271)
农业经济(14223)
(13562)
商业(13011)
现代(12154)
经济问题(12120)
共检索到350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炎忠  罗小锋  李兆亮  刘迪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使得农户兼业已经成为我国农民分化的重要趋势。本文基于长江流域湖北、江西和浙江3省822份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利用IV-Tobit和门槛效应模型论证了农户兼业对粮食生产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并从时间、资金与技术要素投入解析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农户兼业对粮食生产效率具有非线性影响,农户兼业时长超过8.35个月时,兼业行为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方向会发生改变;(2)短期兼业与县域范围内近距离兼业将有助于粮食生产效率提升;(3)农户兼业行为主要通过增加农业生产资金与技术投入来提升粮食生产效率。因此,在客观认识和接受农户"农忙务农、农闲务工"兼业身份的同时,不仅要鼓励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农民就近转移就业,还要积极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长时间兼业农户退出农业生产。研究结论可为充分客观地评价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农户兼业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申淑虹  牛文浩  李贤  靳亚亚  张蚌蚌  
[目的]理清耕地细碎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提高粮食产量、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陕西省603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测算了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借助Tobit模型分析了耕地细碎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并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农户兼业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1)调研地区全体农户的平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值偏低且分化严重;(2)耕地细碎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呈现弱显著的倒U型关系;(3)农户兼业程度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影响的总效应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4)农户兼业在耕地细碎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结论](1)多管齐下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推行适度规模经营;(2)依托个体农户特征差异,针对性引导农户职业合理分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欧  杨进  
本文利用2011年和2012年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数据分析了农业补贴对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补贴对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和资本投入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当前中国农业"四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业补贴对粮食生产的正向影响在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相对于非贫困地区而言,农业补贴对贫困地区粮食生产的正向影响更大,尤其是在资本投入方面。这表明,农业补贴可以缓解贫困地区农户的资本短缺,使其改善生产条件,从而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庞英  李树超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商品粮产区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如何直接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以2800个粮农成本数据为基础,选择商品粮产区山东省作为研究的样本,构建了包括三层指标的评价体系,具体分析了商品粮产区农户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包括资源规模、要素生产力、粮食安全和耕地环境)及其区域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商品粮产区的农户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反而较低,这就直接影响着粮食商品率进而制约着国家粮食安全。研究的政策指向是:新时期中央政府在加大补贴力度的同时将有限的粮补资金全部投向商品粮产区,这将有利于在粮食收益相对下降的情况下进一步激励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民  夏显力  
本文基于河南粮食种植户调研数据,研究农户兼业对粮食生产环节外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群组间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兼业程度与粮食生产环节外包之间存在稳健的“倒U型”关系,且相较于劳动密集型环节,技术密集型环节外包的拐点值更低。第二,机制检验表明,在兼业初期,通过提高劳动力约束和扩展社会网络促进了农户对外包服务的需求,而随着兼业程度加深直至越过阈值后,农户对农业生产依赖性降低,会选择转出土地,从而减少外包服务。第三,兼业程度对外包服务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小规模农户样本中兼业程度与外包服务存在“倒U型”关系,大规模农户中不存在“倒U型”关系;不同务工距离农户兼业程度的拐点值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客观认识和接受农户“农忙务农、农闲务工”兼业身份的同时,不仅要完善外包服务质量、标准化建设及安全监管体制,以此鼓励低兼业程度农户采纳外包服务来兼顾粮食生产,也要引导土地由兼业程度高的农户向专门从事农业经济活动的农户进行有效流转,助其获得外包服务带来的分工经济与规模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欧阳金琼  王雅鹏  
基于江汉平原粮食主产区400户粮农的调查资料,通过对兼业户与纯农业户的比较分析,从粮农家庭视角出发考察了农户兼业行为选择的合理性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在利用Oacaxa-Blinder模型对家庭特征及其他影响因素的贡献率进行分解、分析后,结果表明:兼业户由于对家庭劳动力进行了优化配置,相比纯农业户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兼业户的家庭收入与粮食亩产水平都要高于纯农业户。因此,对江汉平原粮食主产区来说,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与农业规模经营的实现,须建立在纯农业户的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与进城农民待遇得到根本改善的基础之上,任何人为地将农民家庭驱向城市,导致农民家庭"被市民化"的政策,以及盲目集中土地,粮食生产"被...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金琼  王雅鹏  
基于江汉平原粮食主产区360户粮农的调查资料,运用Oacaxa-Blinder模型对兼业户与纯农业户进行比较,从粮农家庭视角出发考察了农户兼业行为选择的合理性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兼业户由于对家庭劳动力进行了优化配置,相比纯农业户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兼业户的家庭收入与粮食亩产水平都要高于纯农业户。因此,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与农业规模经营的实现,须建立在纯农业户的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的基础之上,任何人为地将农民家庭驱向城市,导致农民家庭"被市民化"的政策,以及盲目集中土地,粮食生产"被规模化"的行为,短期内既不利于粮农家庭收入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粮食生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逸文  霍学喜  
文章把环境和随机误差因素纳入到农户粮食生产效率评价体系中,使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不同规模农户粮食生产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环境和随机误差因素影响效率评估,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较生产要素调整之前出现明显下降,纯技术效率略有上升。调整之后粮食生产效率损失主要源自于规模非有效,并且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呈递增趋势,说明粮食生产存在规模效应。实证还发现,农户粮食种植经验对粮食生产效率影响显著,而受教育程度对粮食生产效率影响不显著,说明粮食生产仍然属于"经验农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逸文  霍学喜  
文章把环境和随机误差因素纳入到农户粮食生产效率评价体系中,使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不同规模农户粮食生产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环境和随机误差因素影响效率评估,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较生产要素调整之前出现明显下降,纯技术效率略有上升。调整之后粮食生产效率损失主要源自于规模非有效,并且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呈递增趋势,说明粮食生产存在规模效应。实证还发现,农户粮食种植经验对粮食生产效率影响显著,而受教育程度对粮食生产效率影响不显著,说明粮食生产仍然属于"经验农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逸文  霍学喜  
笔者基于农户家庭禀赋和微观农户数据,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影响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随机前沿分析。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户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分别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正向和负向影响;耕地单位面积越大,越有利于粮食生产的农业机械化操作,它对技术效率具有正效应;家庭农用固定资产的多少决定了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它对技术效率具有正效应;粮食生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反映了农户家庭收入结构,比重越大的农户越重视粮食生产,它对技术效率具有显著正效应。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宇  王莉  田国强  
日本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完成了农户变迁,农户数量大幅减少,农业生产出现了规模化、专业化趋势。根据日本历史经验,结合中国经济发展进程,政府应该为外出务工农民创造条件,助其在城镇安家落户,使有条件的农户率先脱离农业生产,为农村专业农户提供发展空间。此外,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培育种粮大户,扩大粮食生产规模,提高粮食生产力。扩大规模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之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晶  毕盛  李芸  吕开宇  
金融支持对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本文利用2015年四省粮食种植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分析了现阶段农村地区粮食种植户受正规信贷约束的状况以及正规信贷约束对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农村地区受正规信贷约束的农户比例约为30%,且以需求型信贷约束为主;尽管供给型信贷约束并非是制约农户贷款的主要类型,但两种信贷约束类型均会对农户粮食产出产生抑制效应;与需求型信贷约束相比,农户因受供给型信贷约束产生的生产损失更为严重;进一步地,如果农户的信贷需求能得到充分满足,粮食产出预计将提升14.6%。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忠明  钱文荣  
研究目的:确定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与粮食生产效率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关系,如果存在,则是怎样的一个关系。研究方法:访谈调查法,相关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DEA分析法——BCC(VRS)。研究结果: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与粮食生产效率之间不是简单的正向或负向的线性关系。研究结论:在一定规模范围内,农户粮食生产效率随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呈现U型曲线的变化规律;过于狭小的土地经营规模使得绝大多数粮农家庭规模报酬递增显著,其粮食增产增效具有较强的上升潜能;农户存在大量的劳动剩余,家庭从事非农产业用工量的适当增加反而对粮食生产效率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新  李成  白海洋  
文章基于农业基础设施类型差异视角,以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使用动态面板两步差分GMM和双重中介效应的方法,探究了不同类型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效率有正向影响,但不同类型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影响程度依次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和电力基础设施。进一步通过机制分析发现:一方面,农业基础设施通过提高粮食生产过程中技术水平,从而降低单位粮食生产资源消耗,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农业基础设施通过扩大粮食生产规模程度,从而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升粮食生产效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晓雨  石淑芹  石英  
本文综述近年来关于农户行为对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影响相关文献,回顾已有研究成果与趋势,为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提出建议。文中采用文献回顾法、比较研究法,得出研究结果:总结了农户行为经典理论和国内学者根据我国国情做出的理论修正,以及当前研究比较集中的农户行为对耕地质量影响、农户行为对粮食生产影响、农户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对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影响等问题。本文的相关研究还可以在耕地利用质量本质、有限理性农户行为影响、农户行为与耕地质量和粮食生产动态关系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