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1)
2023(11280)
2022(9309)
2021(8440)
2020(7118)
2019(15547)
2018(15438)
2017(29497)
2016(16063)
2015(17270)
2014(16790)
2013(16915)
2012(15393)
2011(13502)
2010(13741)
2009(13184)
2008(13373)
2007(12271)
2006(11020)
2005(9767)
作者
(48633)
(40962)
(40676)
(37978)
(25787)
(19828)
(18022)
(16128)
(15507)
(14585)
(14183)
(13483)
(13064)
(12942)
(12784)
(12404)
(12125)
(11876)
(11865)
(11722)
(10509)
(10109)
(9778)
(9515)
(9252)
(9250)
(9104)
(9077)
(8275)
(8265)
学科
(85418)
(68576)
(68558)
企业(68558)
经济(68478)
管理(58615)
(45352)
农业(30112)
业经(28781)
方法(28625)
(23550)
数学(21199)
数学方法(21088)
(17849)
财务(17845)
财务管理(17830)
企业财务(16896)
技术(16103)
(15909)
中国(15662)
(14606)
(13807)
贸易(13801)
(13491)
(12951)
(12453)
(11593)
理论(10867)
经营(10783)
技术管理(10624)
机构
学院(237906)
大学(228542)
(101710)
经济(100083)
管理(97527)
理学(84719)
理学院(83984)
管理学(82915)
管理学院(82520)
研究(75039)
(66031)
中国(60203)
农业(51457)
科学(47139)
(46455)
业大(46216)
(44396)
(39298)
(37260)
财经(35698)
研究所(35644)
中心(35327)
(32523)
农业大学(32390)
经济学(29490)
经济管理(29402)
(28660)
(28350)
(28222)
北京(27561)
基金
项目(160519)
科学(126763)
基金(118327)
研究(112941)
(105080)
国家(103998)
科学基金(89521)
社会(75124)
社会科(70958)
社会科学(70935)
(65486)
基金项目(63869)
自然(58893)
自然科(57625)
自然科学(57605)
自然科学基金(56677)
(52712)
教育(48334)
资助(45993)
编号(44727)
(41114)
(36757)
(35548)
(35304)
重点(35105)
(34932)
创新(33527)
成果(33186)
国家社会(31386)
科研(30871)
期刊
(119824)
经济(119824)
(69231)
研究(60877)
农业(47106)
中国(44140)
学报(42728)
科学(38626)
管理(36182)
(36091)
大学(32395)
学学(31838)
业经(28064)
(24493)
(23490)
金融(23490)
技术(19180)
财经(17468)
经济研究(16837)
问题(16632)
(15055)
(14266)
农村(14065)
(14065)
技术经济(14010)
农业经济(13677)
业大(13553)
世界(13318)
商业(12517)
农业大学(12378)
共检索到347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奕山  钟甫宁  纪月清  
在非农就业扩大的背景下,参与非农就业的农户比例持续增加,兼业农户在务农的同时参与非农就业可能会不能及时施用杀虫剂,这导致农户间施药不同步。施药不及时不仅降低了兼业农户在自家田块上施用杀虫剂的效果,而且可能对其他农户造成负外部性影响。基于江苏省25个村组279户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考察农户间施药不同步的情况及其影响,结果表明:兼业农户的施药时间滞后于全职农户;村组内农户的非农兼业程度越高,农户的杀虫剂施用强度越强。农户兼业化增强是导致农户杀虫剂施用强度上升的一个不可忽略因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正琦  宋荣华  蔡阿兴  殷长锁  常运诚  汤其林  
国外对内吸式杀虫刑的杀虫机理、抑制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提高植物生长激素水平和水稻产量方面曾进行过诸多的研究,但缺乏稻田药肥施用方法及杀灭水稻害虫的试验研究,为此,我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3年连续试验研究。应用内吸式杀虫剂与氮素化肥等复混合制成的水稻专用(Ⅰ)号药肥,对毒杀水稻害虫和促进水稻生长,增加产量效果明显。施药处理与对照相比,对毒杀二化螟幼虫、稻象幼虫防效显著,对稻飞虱也有一定防效。每亩可增产稻谷39.1一108.7kg,增产幅度为8.3%一22.9%。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正琦  宋荣华  蔡阿兴  殷长锁  常运诚  汤其林  
国外对内吸式杀虫刑的杀虫机理、抑制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提高植物生长激素水平和水稻产量方面曾进行过诸多的研究,但缺乏稻田药肥施用方法及杀灭水稻害虫的试验研究,为此,我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3年连续试验研究。应用内吸式杀虫剂与氮素化肥等复混合制成的水稻专用(Ⅰ)号药肥,对毒杀水稻害虫和促进水稻生长,增加产量效果明显。施药处理与对照相比,对毒杀二化螟幼虫、稻象幼虫防效显著,对稻飞虱也有一定防效。每亩可增产稻谷39.1一108.7kg,增产幅度为8.3%一22.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书凯  李靖  
【目的】研究农民种植水稻的农药施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引导农民合理施用农药提供思路和实证依据。【方法】基于安徽省粮食主产区的实地调研数据,利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水稻种植农药施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农户之间农药施用强度差异较大,是否雇工施药、病虫害预防措施、农药施药设备、家庭收入结构、病虫害信息服务、农民的健康意识等是影响农户农药施用强度主要因素。【结论】培育壮大社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健全公益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信息传播体系、加大植保机械研发和补贴力度、发展基于病虫害控制和残留的粮食市场、扩散基于农民社区的病虫害预防措施、同时通过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引导农民合理施药等是降低农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生阳  胡瑞法  张超  
农户的农药施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已成为消费者、政府及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正确的农药施用技术信息可以引导农户科学适量施用农药,对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以水稻生产为例,本文利用江苏、浙江、贵州、广东和湖北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单次病虫草害防治时农药过量和不足施用行为及程度,利用两部分模型实证分析了技术信息来源对水稻农户过量和不足施用农药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的水稻农户不仅过量而且不足施用农药。就单次病虫草害防治而言,过量和不足施用农药行为的观测值占比分别为54%和32%。(2)农户的技术信息来源具有多元化特点。除了35%的农户根据个人经验决定农药施用量以外,以政府农业技术员和农药零售店为技术信息来源的农户的比例分别为23%和29%。(3)不同技术信息来源对水稻农户过量和不足施用农药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相比于根据个人经验决定农药施用量,政府农业技术员的农药施用技术信息使得农户过量施用农药的概率和程度分别显著降低4.1%和16.0%。农药零售店提供的技术信息虽然对过量施用农药的概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却使农药过量施用程度显著地提高了16.9%。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1)优化和落实农药管理政策,为引导农户科学适量施用农药奠定扎实制度基础。(2)深化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制度改革,建立一支专业稳定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有效供给。(3)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药零售店的管理以及技术指导与培训,促进其向农户提供科学合理的农药施用量的技术信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龙丽萍  
 对不同年份、不同世代和不同性别褐飞虱、白背飞虱成虫进行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褐飞虱对甲胺磷 1999年后为低水平抗性;对叶蝉散、西维因和混灭威 10年间的敏感性有一定波动,为低到中等水平抗性;对马拉硫磷 1995年后为中等水平抗性。白背飞虱对甲胺磷 1997年起为中等水平抗性;对叶蝉散和西维因 1998年后也达中等水平;对混灭威 2002年开始上升为低水平抗性;对马拉硫磷都处于高抗水平。褐飞虱对扑虱灵、甲胺磷和叶蝉散的敏感性变化规律年度内均为迁入代>迁出代>回迁代,年度间为翌年迁入代>头年回迁代。褐飞虱对扑虱灵敏感性下降的速度较甲胺磷和叶蝉散快。2种飞虱的雄成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高于雌成虫。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利国  
文章以江西省189户水稻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不同垂直协作方式下农户化肥施用的差异;采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不同垂直协作方式对农户化肥施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销售合同、生产合同、合作社、垂直一体化等更加紧密的垂直协作方式下,水稻种植农户化肥施用量与市场交易方式下施用量存在显著差异;销售合同、生产合同、合作社、垂直一体化等更加紧密的垂直协作方式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稻种植农户化肥的施用量;水稻种植农户对环境的关注程度、有机肥施用情况、参与农业技术培训情况对其化肥施用行为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燕媛   蔡荣  
为探究农业保险对农户农药过量施用的影响及其原因,基于2020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采用改进的损害控制生产函数对水稻种植户农药施用边际生产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采用工具变量模型判断农业保险对农户农药过量施用程度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农药施用的风险特征及风险来源视角揭示影响背后的深层原因。结果表明:1)从经济学角度看,样本地区绝大多数农户在农药施用中存在过量行为;2)农业保险不仅未带来农药减量效应,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户农药过量施用;3)这一影响与样本地区农药施用主要呈现出的风险增强效应有关,原因在于作物生长期遭遇的气象风险要超过病虫害风险。政府应考虑将农业保险补贴额度与农业生产技术选择相对接,积极引导、鼓励农户采用农药减量生产技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钟太洋  黄贤金  王柏源  
研究目的:分析非农就业对农户施用有机肥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农户问卷调查手段获得356份农户问卷,以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综合农户和负责农业生产家庭成员的信息,采用Logit模型,估计了农户施用有机肥决策模型。研究结果:有机肥可得性、区域差异、区位条件和农户参与非农活动均会对农户的施用有机肥的行为产生显著影响;饲养牲畜的农户施用有机肥的发生比约为不养殖牲畜农户的4.1倍;距离县城距离增加1km,施用有机肥的发生比提高6.7%;与泰兴的农户相比较,宿迁的农户施用有机肥的发生比约降低82.76%;就非农就业而言,负责农业生产家庭成员参与非农活动会降低农户施用有机肥的可能性,与负责农业生产家庭成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操敏敏  齐振宏  刘可  陈雪婷  黄炜虹  
基于湖北、江苏2省粮食主产区的603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检验了农户兼业对其施用生物农药行为的影响并着重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在二者间存在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农户兼业会显著降低其施用生物农药的可能性,且农户兼业的负向影响随着兼业程度的提高而增强;2)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不同兼业类型的农户及其施用生物农药行为间的调节作用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对于Ⅰ兼农户,农机雇佣服务在两者间存在显著正向调节作用,然而金融贷款服务则发挥了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对于Ⅱ兼农户,由于农业保险服务在两者间的正向调节作用,农户兼业对其施用生物农药的消极影响有所减弱。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借助农技人员推广生物农药、提升农户的生态认知水平;加大对生物农药的政策扶持、提高施用生物农药的直接补贴;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针对性的选择服务对象和提供服务内容等政策启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雷舜  刘少君  范亚霖  唐湘如  
为了探究壮秧剂对水稻秧苗形态及生理特征的影响,以‘玉香油占'为试验材料,壮秧剂的不同用量与施用方武为条件,研究了壮秧剂对秧苗成秩率、株高、干物质积累以及SOD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种方式(软盘底施壮秧剂)下秧苗成秧率普遍高于其它方式,其中以每盘施用10 g壮秧剂成秧率显著高于其它用量水平,达到73.77%,较CK显著提高17.16%;同时株高显著降低43.51%,苗高干重比显著增加50.53%;叶片SOD和POD活性均高于CK,但各用量水平间差异不显著。因此A种方式下每盘施用10 g壮秧剂,能够提高秧苗叶片SOD和POD活性,提高其抗氧化能力,降低株高,从而达到"壮秧"的目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玺  贾京京  张一帆  周钦  高聪芬  
为明确吡蚜酮等水稻田常用杀虫剂对水稻田天敌蜘蛛的安全性,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其对水稻田优势蜘蛛草间钻头蛛和八斑鞘腹蛛的毒性,并以安全系数(RQ)为标准进行室内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吡蚜酮、噻嗪酮、噻虫嗪、异丙威和氯虫苯甲酰胺对2种蜘蛛的RQ大于5.00,为低风险性农药;甲维盐对草间钻头蛛和八斑鞘腹蛛的RQ分别为0.14和0.08,为高风险性农药;毒死蜱对草间钻头蛛和八斑鞘腹蛛的RQ分别为0.07和0.88,为中等到高风险性农药;阿维菌素对草间钻头蛛和八斑鞘腹蛛的RQ分别为0.19和0.01,为高到极高风险性农药。此外,还对稻田用药策略进行了讨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兆农  姬志勤  祁志军  师宝君  吴文君  
 以粘虫为试虫,采用载毒叶碟法,根据不同症状指标研究了苦皮藤素 和 的互作毒力。结果表明,苦皮藤素 与 混用(体积比)比例在3∶1~1∶3时,苦皮藤素 对苦皮藤素 的毒杀作用具有增效作用,苦皮藤素 对苦皮藤素 的麻醉作用无明显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研究在症状学指标上有显著差异的杀虫剂间的相互作用时,应用"互作比值"的概念。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泽文  王荫长  韩召军  李国清  邓业成  田学志  Toru Nagata  
分别于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测定了桂林、安庆和东台 3地区褐飞虱、白背飞虱对 10种杀虫剂的敏感性 ,并分析了两种飞虱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 ,在年度间和地区间 ,其敏感性差异不显著 ,而药剂间的差异显著。吡虫啉和醚菊酯是毒力最高的两个药剂 ,但吡虫啉的个体一致性较差 ,明显低于醚菊酯。合理利用这两个药剂 ,可以作为避免单一药剂长期使用、延缓抗性发展和延长药剂使用寿命的良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小艺  沈佐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