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92)
2023(14096)
2022(11953)
2021(10988)
2020(9195)
2019(20983)
2018(20611)
2017(39537)
2016(21826)
2015(24248)
2014(24132)
2013(23939)
2012(22171)
2011(20232)
2010(20428)
2009(19323)
2008(19450)
2007(17888)
2006(15812)
2005(14075)
作者
(66149)
(56073)
(55762)
(52883)
(34956)
(27006)
(25198)
(21918)
(20993)
(19627)
(19069)
(18509)
(17785)
(17488)
(17437)
(17388)
(17113)
(16338)
(16108)
(15982)
(14179)
(13712)
(13617)
(12771)
(12658)
(12636)
(12521)
(12355)
(11386)
(11302)
学科
(90309)
经济(90168)
(69992)
管理(64009)
(50954)
(48685)
企业(48685)
方法(37232)
农业(33616)
数学(32600)
数学方法(32335)
业经(26344)
(25355)
(22977)
中国(22282)
(18553)
(17607)
贸易(17601)
地方(17320)
(17178)
(15790)
(15087)
银行(15027)
(14775)
财务(14745)
财务管理(14701)
(14253)
企业财务(13922)
(13605)
(13569)
机构
学院(321059)
大学(318861)
(131833)
经济(129169)
管理(122268)
研究(108605)
理学(106062)
理学院(104909)
管理学(103273)
管理学院(102685)
中国(83467)
(79658)
科学(68726)
(65865)
农业(62044)
(61082)
业大(57865)
(56701)
研究所(51470)
中心(51398)
(49430)
财经(48055)
(43630)
北京(40398)
(39734)
经济学(39717)
师范(39193)
农业大学(39162)
(38327)
(37577)
基金
项目(216113)
科学(169003)
基金(157306)
研究(153758)
(139348)
国家(138096)
科学基金(116810)
社会(98938)
社会科(93392)
社会科学(93361)
(86074)
基金项目(84390)
自然(75988)
自然科(74198)
自然科学(74171)
自然科学基金(72894)
(71798)
教育(68964)
编号(62106)
资助(62087)
成果(49993)
重点(48628)
(47956)
(46848)
(45283)
(42967)
(42438)
创新(42419)
课题(41958)
科研(41893)
期刊
(150147)
经济(150147)
研究(88172)
(81230)
中国(63855)
学报(58926)
农业(54506)
科学(51750)
(47726)
大学(44093)
学学(42334)
管理(40129)
(32018)
金融(32018)
业经(30759)
(26561)
教育(26318)
技术(24465)
财经(23692)
经济研究(21694)
问题(21340)
(20241)
(19714)
业大(16737)
世界(15974)
农村(15818)
(15818)
技术经济(15634)
科技(15394)
农业经济(15358)
共检索到472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相泼  孙小婷  李亚  胡新艳  
乡村治理有效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石,而"信"是"治"的必要条件,因此研究公平感知对村组织信任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利用微观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对村组织信任的基本情况,采用OLS估计和IV工具变量法,探讨农户公平感知对村组织信任的直接性和传播性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对村组织的信任水平处于模糊信任与比较信任之间;农户公平感知的两个维度中,结果公平感知正向促进农户对村组织的信任水平,程序公平感知对村组织信任的直接性影响并不显著;但程序公平感知与村组织信任之间的作用关系,会受到收入水平的正向调节影响。农户公平感知对村组织信任的传播性影响,依然表现出结果至上的特点,即村内感知结果公平的农户占比越多,越提升农户对村组织的信任水平,而且传播性影响强度高于直接性影响。研究表明,当前必须高度重视与农户利益直接性相关的结果公平。但从长远看,随着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必须强调程序公平对于正义伸张的重要性。同时需要避免因分配不公导致的羊群效应,影响其他农户对村组织的信任评价。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晨   郑永君  
嵌入与回应是组织振兴的两大机制,但两者的理论边界、逻辑关系、协同路径等仍待进一步探索。文章通过构建“嵌入-回应”分析框架,结合河南、广东、陕西省内3个乡村的案例比较,重点考察嵌入机制与回应机制不同组合下的乡村振兴效能,继而归纳总结“嵌入-回应”机制的运作逻辑和协同路径。研究表明:首先,嵌入侧重于党组织的自我调适,回应侧重于乡村社会的整体调适;其次,两者能够形成次序性、叠加态、耦合化的制度体系,其蕴含着以党组织的自我调适带动乡村社会整体调适的实践链条,以及结构重塑促进功能再造的理论内核;最后,两者的协同需要结合农村基层党建创新、乡村社会再组织化以及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的实践,依据实践要求实现嵌入对回应的带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成鹏  张雅欣  王亚军  郭沛  
为更好地化解农地细碎化问题,结合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基于山东省468个农户调查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村组内土地禀赋差异对“一户一田”实施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1)82.91%的农户愿意实施“一户一田”,实施意愿较为强烈;2)村组土壤肥力、排水能力和灌溉条件差异均对“一户一田”实施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土壤肥力、排水能力和灌溉条件存在差异村组的农户“一户一田”实施意愿较低;3)地块数量、距家均距离、户主年龄、非农收入占比、是否信任干部对“一户一田”实施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块均面积、家庭规模对“一户一田”实施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政府应允许村组实施“一户一田”,消除村组土地禀赋差异,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满足农户农地细碎化治理的迫切心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连杰  南灵  李晓庆  刘妙品  李萌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环境公平感知和社会信任与农户低碳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农户生产行为向低碳化方向转变提供对策建议。[方法]基于陕西和甘肃两省的村域调查数据,以农膜和秸秆处理为例,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讨环境公平感知和社会信任对农户低碳生产行为的影响,并结合分层回归分析了社会信任在环境公平感知和农户低碳生产行为间的调节效应。[结果](1)在环境公平感知维度中,人际公平感知正向影响农户的农膜和秸秆处理行为;(2)对社会信任来讲,人际信任对农户农膜和秸秆处理行为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制度信任仅对农户秸秆处理行为具有正向影响;(3)人际信任在种际公平感知和农户农膜处理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制度信任在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同样,人际信任在人际公平感知和农户秸秆处理行为之间具有正向调节效应,而制度信任弱化了人际公平感知对农户秸秆处理行为的影响。[结论]环境公平感知和社会信任是影响农户低碳生产行为的关键因素,且社会信任在种际公平感知和农户农膜处理行为之间以及在人际公平感知和农户秸秆处理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霍学喜  
 以农户与村级合作经济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乡村党政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的原则、方式、机理为主线,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农户运行中的微观组织机制。结果表明:(1)农户与现行村级组织之间联系的机理,同时受行政管理机制、村民自治机制、市场经济机制调节,这也是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程度较低、服务功能较弱的根本原因。(2)新形势下村级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行为存在差别,其根源在于农村经济体制方面;与此相对应,农户一直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体制性摩擦的微观环境中生存发展,因而农户自组织化程度难以提高。(3)村级组织的功能之所以错位,关键是村级组织和乡镇组织之间存在着组织人事和经济利益关系,而这种内在的关系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娟  李艳军  
本文从不同社区信任源的视角出发,探究和比较了社区感知、社区信任对农户品牌行为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社区感知对农户品牌行为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且社区感知会通过社区信任而对农户品牌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品牌感知对品牌信任、零售商信任和农户信任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互动感知对零售商信任和农户信任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品牌信任的影响并不显著;社区信任对农户品牌行为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其中品牌信任对农户品牌忠诚和口碑传播意愿的影响作用均最大,零售商信任对品牌忠诚行为的影响高于农户信任,而农户信任对口碑传播意愿的影响高于零售商信任;转换成本能正向调节品牌感知与品牌忠诚之间的关系,社会规范也能正向调节互动感知与口...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珺  
农户中往往缺乏领袖人物,从而使得农户自发组织兴办合作社的集体行动难以形成。依据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对于信任的分类,本文将信任划分为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在考虑农户的文化程度和乡村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法测度出影响农户对管理层信任的关键因素,为选拔与培养合作社带头人提供思路和参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汝峰  
农户缺乏有效的抵押品是制约农户获取贷款的因素之一,联保贷款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文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农户在选择联保贷款小组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分析农户在联保贷款中的信任选择趋向,为完善农户联保贷款制度和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卓   胡新艳   陈相泼  
农地确权的经济影响效应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但鲜有研究关注农地确权政策的政治效应。基于3期农地确权追踪调查数据,利用广义DID模型评估农地确权对农户政治信任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确权使农户的中央级政治信任、村级政治信任分别提升0.142个单位和0.215个单位。上述结果在考虑平行趋势、样本随机性、控制潜在遗漏变量、替换被解释变量、更换计量模型后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农地确权通过降低地权权益的保护成本、提升盘活农地产权收益两条途径对农户政治信任产生影响。进一步分析显示:农地确权执行规范程度越高,不影响农户的中央级政治信任,但会显著提升农户的村级政治信任水平。由此认为,农地确权除产生经济影响外,也是政府投资农户政治信任的有效途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卓   胡新艳   陈相泼  
农地确权的经济影响效应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但鲜有研究关注农地确权政策的政治效应。基于3期农地确权追踪调查数据,利用广义DID模型评估农地确权对农户政治信任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确权使农户的中央级政治信任、村级政治信任分别提升0.142个单位和0.215个单位。上述结果在考虑平行趋势、样本随机性、控制潜在遗漏变量、替换被解释变量、更换计量模型后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农地确权通过降低地权权益的保护成本、提升盘活农地产权收益两条途径对农户政治信任产生影响。进一步分析显示:农地确权执行规范程度越高,不影响农户的中央级政治信任,但会显著提升农户的村级政治信任水平。由此认为,农地确权除产生经济影响外,也是政府投资农户政治信任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庆海  吕小锋  李成友  何婧  
本文采用2013年苏鲁两省农户调查数据,从农户角度出发,采用具有异质性的基于工具变量的Probit模型,考察和比较正式和非正式社会资本对农户信贷违约的影响及其差异,并基于还贷意愿和还贷能力角度对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有效解决了以往研究忽略的由于内生性问题和多笔贷款异质性问题引致的估计偏误。研究发现,正式社会资本对农户信贷违约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非正式社会资本具有显著激励作用。进一步来看,正式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在于同时提高了农户的还贷能力和还贷意愿,最终降低信贷违约可能性;非正式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芳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从金融排斥的角度展开研究,能够进一步了解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状况。在本文中,笔者对农户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农户金融排斥现象多方面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应在惠普理念的指导下,加大农村地区的政策倾斜,构建多层次的金融结构体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殷俊  刘一伟  
农村贫困问题关乎中国精准扶贫与全面脱贫战略的有效实施。本文基于2014年和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检验互联网使用对农户贫困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无论采用家庭人均每日消费1美元作为贫困标准,还是采用家庭人均每日消费2美元作为贫困标准,互联网使用均显著降低了农户陷入贫困的可能性。同时采用稳健性估计与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问题后,该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影响机制检验的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通过增加农户的社会资本积累、提高农户的非农就业概率与非正规金融借贷水平进而改善农户的贫困状况。因此,在全面脱贫战略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芳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从金融排斥的角度展开研究,能够进一步了解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状况。在本文中,笔者对农户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农户金融排斥现象多方面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应在惠普理念的指导下,加大农村地区的政策倾斜,构建多层次的金融结构体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水太   陈美玲   袁北飞   顾东明  
农户是农村人居环境的缔造者和受益者,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顺利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保障。基于感知价值和刺激—机体—反应(SOR)模型理论,从社会资本和感知价值双重视角构建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江西省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及社会规范对农户参与意愿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社会网络效应最大;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及认知价值对农户参与意愿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功能价值效应最大。(2)社会网络显著影响功能价值、情感价值、认知价值水平。表明社会网络是影响农户感知价值最为关键的因素。(3)感知价值在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据此,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要大力培育农户的社会资本,提高农户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感知价值水平,进而提高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