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01)
- 2023(8828)
- 2022(7470)
- 2021(7141)
- 2020(5923)
- 2019(13429)
- 2018(13348)
- 2017(26067)
- 2016(14141)
- 2015(15740)
- 2014(15891)
- 2013(15528)
- 2012(14309)
- 2011(12974)
- 2010(13574)
- 2009(12630)
- 2008(12273)
- 2007(11345)
- 2006(10288)
- 2005(9219)
- 学科
- 济(61504)
- 经济(61462)
- 业(52246)
- 农(45847)
- 管理(40313)
- 企(31094)
- 企业(31094)
- 农业(30335)
- 方法(25678)
- 数学(23701)
- 数学方法(23230)
- 业经(16667)
- 技术(15346)
- 中国(15141)
- 策(12888)
- 财(12711)
- 制(12414)
- 地方(11639)
- 贸(11258)
- 贸易(11252)
- 易(10956)
- 及其(10191)
- 农业经济(10080)
- 发(9903)
- 学(9652)
- 政策(9263)
- 村(9168)
- 农村(9158)
- 银(9092)
- 银行(9081)
- 机构
- 学院(205270)
- 大学(197938)
- 济(88689)
- 经济(86894)
- 管理(82884)
- 理学(71815)
- 理学院(71198)
- 管理学(69706)
- 管理学院(69335)
- 研究(67926)
- 中国(53592)
- 农(52705)
- 京(40533)
- 科学(40296)
- 农业(40117)
- 财(37108)
- 业大(37069)
- 所(34158)
- 中心(33284)
- 江(32413)
- 研究所(30700)
- 财经(28715)
- 经(26109)
- 范(25309)
- 经济管理(25307)
- 州(25238)
- 师范(25071)
- 北京(25008)
- 经济学(24989)
- 农业大学(24629)
- 基金
- 项目(135725)
- 科学(107745)
- 研究(102435)
- 基金(98117)
- 家(84588)
- 国家(83801)
- 科学基金(72574)
- 社会(64718)
- 社会科(61132)
- 社会科学(61120)
- 省(55321)
- 基金项目(50883)
- 教育(46503)
- 自然(46070)
- 自然科(45077)
- 自然科学(45071)
- 划(44683)
- 自然科学基金(44241)
- 编号(43703)
- 资助(40743)
- 成果(34633)
- 部(30495)
- 发(30431)
- 农(30217)
- 重点(29793)
- 课题(29064)
- 创(28949)
- 创新(26995)
- 国家社会(26476)
- 教育部(25804)
- 期刊
- 济(103397)
- 经济(103397)
- 研究(57554)
- 农(57421)
- 中国(43811)
- 农业(39069)
- 学报(28988)
- 科学(28801)
- 管理(28234)
- 财(25413)
- 大学(23517)
- 技术(23205)
- 融(23197)
- 金融(23197)
- 业经(22734)
- 学学(22464)
- 教育(21396)
- 业(18066)
- 问题(14335)
- 农村(14133)
- 村(14133)
- 农业经济(13943)
- 经济研究(13925)
- 财经(13212)
- 技术经济(13033)
- 统计(11683)
- 世界(11549)
- 经(11302)
- 策(11282)
- 版(11083)
共检索到312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涛 赵敏娟 乔丹 姚柳杨 颜俨
农户"两型技术"采用是实现传统农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转变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表现。以膜下滴灌技术为例,基于选择实验法设计由设备补贴形式、工时补贴标准、耕地整理与技术指导4个属性构成的多种补贴政策情境,结合调研数据运用RPL模型,估计了反映农户政策偏好的效用函数。结果表明:受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所限,农户更偏好于不参与补贴政策;农户更偏好于较高的工时补贴标准,以及补贴政策与耕地整理项目的配套实施,两者对农户政策参与均有正向影响;农户对设备补贴形式与技术指导存在异质性偏好,且这种偏好差异可能表现为"反向性",并导致两者系数均值不显著。据此建议:注重技术适应性的提升与保险机制的完善;技术采用的学习成本与额外劳动力投入也应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不仅仅是设备成本;尝试与耕地整理等相关配套措施的有机结合;根据农户实际需要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服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彦君 郑少锋
基于陕西省小麦生产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的良种补贴方式偏好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对良种补贴的发放方式具有明显的货币直补偏好,导致这种偏好的主要因素为补贴政策设计本身,与农户自身特征和生产行为的关系不大。因此,应以农业项目的具体目标作为选择良种补贴方式的依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娜娜 王志刚 罗良国
本文基于离散选择实验,以绿色农业技术与配套政策为主要内容创设农业环境计划方案,利用对宁夏和黑龙江两省(区)195户稻农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混合Logit模型和潜在类别模型分析稻农选择农业环境计划方案的行为规律、受偿意愿,并创设最佳农业环境计划方案。本研究得到四点结论:第一,稻农整体上偏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田间技术培训,抵触秸秆还田、高效低毒生物农药、生态沟渠和生态缓冲带技术。第二,稻农在对绿色农业技术和培训方式的选择上呈现显著的异质性,本文依其选择偏好分为体力节约型和时间节约型两类。两类稻农农业环境计划方案的参与率分别为45.11%和49.59%,与国际同类研究相比处于较高水平。第三,对于体力节约型稻农,测土配方施肥、参加田间和村部技术培训能够显著促进其参与农业环境计划方案,而秸秆还田、高效低毒生物农药和生态沟渠技术对其参与农业环境计划方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于时间节约型稻农,测土配方施肥、侧条施肥、30%有机肥替代无机肥等技术对其参与农业环境计划方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生态缓冲带技术和三种培训对其参与农业环境计划方案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第四,因偏好异质性的存在,稻农受偿意愿有很大差异。本文根据稻农偏好异质性计算出差异化且更具针对性的受偿意愿。对于两类稻农偏好的技术,即使放弃一部分补偿他们也愿意采用这些技术;而对于两类稻农非偏好的技术,政府给予稻农更高的补贴激励就显得尤为重要。最终,本文创设了最佳农业环境计划方案,方案由必选部分、可选部分、培训要求、补贴额度与其他要求构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国志 江梦滢
[目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缓解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方法]基于选择实验法和山东省978个农户调研数据,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偏好问题进行研究。[结果]结果发现,第一,随着农户经营规模增加,其对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意愿将不断增强,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农户选择“愿意”的比重分别为54.9%、77.7%和82.8%。第二,秸秆禁烧政策、农户直接补贴、技术培训和完善市场等政策能显著提高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率。第三,是否参加合作社、便利性认知、污染认知、政策认知和资源化利用意愿对农户秸秆处理行为有显著影响。第四,不同规模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偏好优先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小规模农户对农户直接补贴的接受意愿最高,其次为技术培训;中规模农户对农机购置补贴的接受意愿最高,其次为技术培训;大规模农户对完善市场的接受意愿最高,其次为农机购置补贴。[结论]要提升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积极性,必须制定多元化、综合性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同时强化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和设备支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涛 赵敏娟 李二辉 乔丹
探究农户节水技术采用的阶段性特征,对促进其持续采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滴灌技术为例,结合民勤县354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技术认知与补贴政策认知对农户采用节水技术的不同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初始采用阶段到后续采用阶段,农户感知技术的易用性有所提升,而感知技术的有用性与感知补贴政策的合理性有所下降;感知有用性对农户采用意愿的影响相对于感知易用性有所增强;补贴政策认知对农户采用意愿的影响有所提升,并成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据此建议:技术宣传、培训与田间示范在技术推广中仍有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从而提升农户技术采用的效果与持续性;适当调整补贴标准与方式,提高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连翠 陆文聪
基于粮食主产区安徽省塘溪村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数学规划方法,构建农户模型,并根据调查地区的现实状况,设置补贴强度、农资要素价格、农产品价格以及土地经营规模变化等情景条件,模拟研究粮食补贴政策在不同情景条件下对农户粮食生产和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粮食补贴政策的增产增收效应与农产品价格变化呈现出正比关系,但与要素价格变化呈现反比关系,且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的负面影响明显超过粮食补贴政策的激励效应;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有助于发挥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增产和家庭增收的乘数效应。建议提高粮食补贴标准,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逐步建立粮食补贴与农产品价格、尤其是...
关键词:
粮食 补贴政策 绩效 农户模型 联动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涛 郝瑞艳 乔丹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防范和化解农业风险的重要工具,探究农户投保行为及影响因素对完善和优化相关支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海南省507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Double-Hurdle和ISM模型分析风险偏好对农户投保行为的影响,以及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研究发现:风险偏好对农户投保决策有负向影响,对投保程度有正向影响;影响农户投保决策的中间层因素是种植规模、种植年限和社会网络,深层因素是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政府支持;影响农户投保程度的中间层因素是种植规模和网络信息搜索,深层因素是受教育程度、村干部引导和灾害冲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双 黄和亮 陈思莹 范夏敏
从行为经济学决策理论出发构建分析框架,研究农户森林保险决策,设计包含保障额、保险费、财政补贴率、获得补贴及时性和赔付的难易程度5个属性的森林保险方案,利用选择实验法获取福建省和湖南省共20个县的745个农户的样本数据,通过RPL模型对异质性森林经营主体的森林保险支付意愿及其政策偏好进行研究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从随机参数均值估计结果来看,保障额、保险费、财政补贴率、获得补贴及时性和赔付的难易程度的均值系数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2)对设计方案中农户各属性边际价值的计算结果表明,属性的边际价值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保险费、财政补贴率、获得补贴及时性、赔付的难易程度、保障额。
关键词:
森林保险 属性价值 选择实验法 政策偏好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潘丹
本文基于全国5省754户生猪养殖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选择实验方法,借助多元Logit模型和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了农户对牲畜粪便处理技术支持、牲畜粪便排污费、牲畜粪便排污技术标准、沼气补贴和粪肥交易市场5种牲畜粪便污染治理政策的偏好。结果表明:沼气补贴、牲畜粪便处理技术支持、牲畜粪便排污费和粪肥交易市场4种牲畜粪便污染治理政策对农户提高环境友好型牲畜粪便处理率影响显著,牲畜粪便排污技术标准政策对农户提高环境友好型牲畜粪便处理率影响不显著。农户对不同的牲畜粪便污染治理政策的偏好程度具有较大差异,对沼气补贴政策的偏好程度最高,其次是牲畜粪便处理全面技术支持政策和牲畜粪便排污费政策,之后是牲畜粪...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连翠 柳同音
粮食补贴政策旨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随着国家粮食补贴资金投入力度的逐年加大,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家庭劳动时间分配很可能因此而产生调整。本文首先通过构建嵌入粮食补贴政策的农户劳动分配决策行为模型,理论分析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非农就业行为的影响,然后基于粮食主产区安徽省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分析方法,实证分析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非农劳动时间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非农劳动时间供给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调动农民从事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然而,在农业内部工资率低于非农均衡工资率的情况下,这种由粮食补贴政策诱发的农户劳动就业行为...
关键词:
粮食补贴政策 农户 非农就业行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贺志武 胡伦 陆迁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风险特质的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需求异质性中的作用机制,为寻求农户最优风险管理策略以及为构建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政策激励机制提出政策建议。利用甘肃省张掖甘州区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示范区540份农户调查问卷,探讨了风险偏好、风险认知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意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节水灌溉技术具有降低干旱风险损失的功能,因此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意愿随风险认知水平的提升而增加,而随风险偏好程度增加而减弱;(2)农户风险认知、风险偏好交互决定了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意愿,即当农户感知到更大风险时,风险喜好型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意愿显著低于风险厌恶型农户采用意愿;当农户属于风险喜好型时,风险认知较高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意愿显著高于风险认知较低农户采用意愿;(3)农户风险偏好通过风险认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意愿,风险厌恶型农户随其风险认知水平的增加而对增加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意愿变得更加强烈和显著;同时,研究也发现风险规避型农户并未因风险认知水平提升而提升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意愿。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新建 韦圆圆
基于广西民族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田野调查和MPL风险偏好行为实验样本数据,对贫困农户的风险感知、风险偏好与农业风险管理策略选择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贫困农户具有强烈的风险规避态度,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对其风险管理策略选择均具有显著影响;风险感知越强、风险规避程度越低,贫困农户越倾向于采用事前风险管理策略,而风险感知越弱、风险规避程度越高,贫困农户则更倾向于采用事后策略应对风险;风险感知与风险偏好的交互效应进一步强化了贫困农户风险管理策略选择的事前事后差异。完善农业风险管理和实施精准脱贫,应采取积极措施提升贫困农户的风险感知水平,干预和缓解贫困农户的风险规避态度,建立贫困农户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佳 肖楠
本文以河北、辽宁两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户对我国奶牛补贴政策的评价与期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我国奶牛补贴政策的总体评价较高,但政策在增加产量、抵御养殖风险等方面的作用效果只对部分农户比较显著,未被广泛认可,不具有长效作用。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完善补贴政策的标准和操作流程,创新信贷担保和抵押方式,加强对奶牛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建立奶牛养殖业的长效发展机制。
关键词:
奶牛补贴政策 农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全忠 朱赛 周宏
基于苏皖两省农村入户调查数据,分析农地流转视角下的农户权责主体认知偏移对耕地保护技术选择偏好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流转视角下农户对耕地保护权责“各有所表”,“谁种谁保护”的实用主义和“是谁的,谁保护”的物权意识并存,农户耕地保护“角色—认知—行为”的多重偏离致使其技术选择偏好于短期和浅表型技术。(2)农户耕地保护权责主体非己认知对行为发生数、中长期行为和深入改进型行为均有负向影响。(3)农户权责主体偏移显著抑制耕地保护投资,但较长的流转租期能对冲非己认知对投资及行为偏好的负向影响。据此,未来引导农户参与耕地保护,应通过“政府宣传+技术推广”体系适度纠正农户对耕地保护权责主体的认知偏移,立足产品增值与流转制度保障协同增进农户对采纳耕地保护技术的经济预期,以及推进耕地保护补贴和农村“两权”抵押贷款等政策创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全忠 朱赛 周宏
基于苏皖两省农村入户调查数据,分析农地流转视角下的农户权责主体认知偏移对耕地保护技术选择偏好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流转视角下农户对耕地保护权责“各有所表”,“谁种谁保护”的实用主义和“是谁的,谁保护”的物权意识并存,农户耕地保护“角色—认知—行为”的多重偏离致使其技术选择偏好于短期和浅表型技术。(2)农户耕地保护权责主体非己认知对行为发生数、中长期行为和深入改进型行为均有负向影响。(3)农户权责主体偏移显著抑制耕地保护投资,但较长的流转租期能对冲非己认知对投资及行为偏好的负向影响。据此,未来引导农户参与耕地保护,应通过“政府宣传+技术推广”体系适度纠正农户对耕地保护权责主体的认知偏移,立足产品增值与流转制度保障协同增进农户对采纳耕地保护技术的经济预期,以及推进耕地保护补贴和农村“两权”抵押贷款等政策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