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7)
- 2023(8556)
- 2022(7119)
- 2021(6557)
- 2020(5477)
- 2019(12333)
- 2018(12089)
- 2017(24315)
- 2016(13076)
- 2015(14059)
- 2014(13593)
- 2013(13733)
- 2012(12745)
- 2011(11352)
- 2010(11342)
- 2009(10609)
- 2008(10205)
- 2007(9178)
- 2006(8308)
- 2005(7165)
- 学科
- 济(58341)
- 经济(58279)
- 农(44949)
- 业(42583)
- 管理(29913)
- 农业(29805)
- 方法(23112)
- 数学(21456)
- 数学方法(21353)
- 企(21244)
- 企业(21244)
- 业经(16261)
- 财(15500)
- 中国(14163)
- 地方(12107)
- 贸(11857)
- 贸易(11851)
- 收入(11674)
- 易(11629)
- 制(11555)
- 学(10181)
- 农业经济(9929)
- 发(9680)
- 银(9148)
- 银行(9108)
- 村(8975)
- 农村(8969)
- 行(8640)
- 融(8456)
- 金融(8456)
- 机构
- 学院(184424)
- 大学(180274)
- 济(84410)
- 经济(83142)
- 管理(71218)
- 研究(63536)
- 理学(62675)
- 理学院(62092)
- 管理学(61183)
- 管理学院(60892)
- 农(59663)
- 中国(51826)
- 农业(46136)
- 科学(39547)
- 业大(38477)
- 京(35883)
- 财(35398)
- 所(33077)
- 中心(30969)
- 研究所(30232)
- 农业大学(28694)
- 财经(28323)
- 江(27401)
- 经济学(26179)
- 经(26108)
- 经济学院(24124)
- 业(23418)
- 经济管理(23222)
- 省(22785)
- 北京(21440)
- 基金
- 项目(129035)
- 科学(101205)
- 基金(96070)
- 研究(90278)
- 家(86137)
- 国家(85321)
- 科学基金(71952)
- 社会(61189)
- 社会科(57720)
- 社会科学(57703)
- 基金项目(51770)
- 省(50943)
- 自然(46088)
- 自然科(45061)
- 自然科学(45046)
- 自然科学基金(44278)
- 划(41757)
- 教育(38350)
- 资助(37601)
- 编号(35499)
- 农(33774)
- 发(28998)
- 部(28907)
- 重点(28483)
- 创(27031)
- 成果(26785)
- 国家社会(26571)
- 业(26419)
- 创新(25293)
- 科研(24955)
- 期刊
- 济(92986)
- 经济(92986)
- 农(63507)
- 研究(50732)
- 农业(42197)
- 学报(35401)
- 中国(34420)
- 科学(30797)
- 大学(26806)
- 学学(26148)
- 财(24810)
- 融(24735)
- 金融(24735)
- 业经(21981)
- 业(19984)
- 管理(19979)
- 农村(14270)
- 村(14270)
- 问题(14167)
- 经济研究(13939)
- 财经(13563)
- 农业经济(13450)
- 技术(11962)
- 版(11602)
- 经(11586)
- 世界(11576)
- 业大(11077)
- 经济问题(10162)
- 农业大学(10075)
- 技术经济(9294)
共检索到270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闫啸 牛荣
采用陕西、宁夏1771户农户金融情况的调研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以考察农户借贷对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农户个体特征、创收能力和社会地位等变量后,农户借贷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平均使农户人均收入提高21.24%。从动态角度看,农户借贷对收入也存在正向影响,且影响呈递增趋势。农户借贷对农业收入的影响,与借贷对农户总收入的影响基本一致。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农户借贷 农村金融监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喜
本文使用2003年对中国3000个农户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对农户借贷的福利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收入模型和消费模型的研究表明,不论是正式借款,还是非正式借款,对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增长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改善农户的福利水平。这些结果进一步揭示了为农户提供合适的融资服务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户借贷 农民收入 农民消费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琳 廖东声
对广东241户农户借贷调查发现,多数农户从无借贷经历、贷款金额较小且多用于生活用途、借贷对象以农信社为主、信贷信息不对称影响农户申请贷款、申贷环节影响农户贷款决策,表现出农村金融供求不均衡特征。运用风险报酬模型,模拟农村金属市场供求发展路径,发现满足农户融资需求的金融创新是农村金融供求均衡的必然逻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曲小刚 池建宇 罗剑朝
本文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微观面板数据,研究了正规借贷与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正规借贷还是民间借贷对农户的生产都具有显著影响,尤其是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远远大于正规借贷的影响。正规借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在各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但是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的正向效应在各地区之间不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应该加大信贷支农力度,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有序发展,实施差异化的区域金融发展政策。
关键词:
正规借贷 民间借贷 农户 生产性支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安希伋 柯炳生
农民的收入问题,是农业经济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我国的农业政策目标中,长期以来一向特别突出强调的是农产品的生产,是产品目标显著地优先于其它目标一包括收入目标。这是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食品的消费水平很低,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国内的食品供给能力很低,而由于外汇有限又难于大规模进口农产品。近几年来,尤其是1990年以来,随着农产品生产的不断增长,食物的供给情况获得了很大的改善。尽管现在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国强 薛守刚
文章基于天津市2003年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数据,探讨了农户的人力资本对农户就业选择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受教育程度和农户收入具有正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户的收入水平越高,农户越容易在非农产业就业,从产业构成来看,农户越倾向于第三产业就业;农户劳动力受培训率越高,农户收入和非农就业率也越高。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元红 李静 张军
依据中国8省份1882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层面民间借贷的市场边界,研究发现民间金融市场相对封闭、交易半径较小,且主要发生在以血缘关系为主的熟人社会。农户民间借贷存在不对称现象,可能是资金流入农户、农村的一条渠道。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存在市场交融和区分,相互之间既有竞争也有互补,应该重视和发挥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民间借贷 市场边界 封闭 交融 农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尤亮 申洲尧 霍学喜
本文以陕西富县两个整村的610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元Logit模型探讨家庭决策者的经济自我效能感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未发生借贷行为的农户相比,家庭决策者的经济自我效能感越高,越不倾向于借贷农业生产性投资。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经济自我效能感会通过影响家庭决策者的经济压力、自尊心,进而影响农户借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发生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经济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与未发生借贷行为相比,中青年家庭决策者越不倾向于借贷农业生产性投资,而中老年家庭决策者更倾向于借贷消费性支出;家庭资产少的家庭决策者越不倾向于借贷非农生产性投资;家庭资产多、风险偏好高的家庭决策者更倾向于借贷非农生产性投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童馨乐 褚保金 杨向阳
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是制约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将农户借贷行为分解为两个层次——有效借贷机会与实际借贷额度,基于八省1003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考察了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社会资本变量中,政治关系和邻里关系仅对农户有效借贷机会具有显著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关系和正规金融机构关系对农户有效借贷机会与实际借贷额度均具有显著影响,而亲戚关系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农户文化程度、外出打工经历、专业技能、借贷信誉、家庭收入、家庭固定资产等特征变量也显著影响其借贷行为。社会资本在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对于培育本土化的农村金融力量,拓展农村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振红 曹俊杰
利用山东省1440个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通过建立二元Logit模型和计数模型分别考察了影响农户借贷可能性和实际借贷数额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的文化程度、家庭支出、家庭余钱使用、在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的次数、借款用途均显著影响农户的借贷可能性和实际借贷数额;户主年龄与借贷可能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倒U形,表明受教育程度高且年富力强的户主更容易获得数额较大的借贷。此外,户主的打工经历、家庭人均收入、借贷利率和借贷规范仅对实际借贷数额有着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农户借贷 借贷可能性 实际借贷数额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晓红
农户声誉是一种显示农户内在特征的信号机制。农村借贷市场中,农户声誉能揭示其偿还能力、偿还意愿等信息。贷方可以经由声誉信号判断借方农户的还款能力与意愿,并据此进行贷款决策,从而影响农户的借贷结果。研究中利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构建变量间关系模型,实证分析显示,代表农户声誉的偿还历史、人缘关系、经营效果与代表还款特征的偿还能力、偿还意愿总体是正相关的,而后者又对农户借贷结果有显著影响。由此证明,农户声誉具有信号传递功能,可以降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实现借贷交易的帕累托改进。
关键词:
信号传递 农户声誉 农户借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磊玲 杨睿
基于河南郑州、濮阳和南阳等地区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农户借贷规模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不同投资倾向的农户进行了差异性研究。研究发现:河南省农户借贷规模偏小,家庭土地资产、投资意愿对农户借贷规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符合理论预期;农业收入占比对农户借贷规模呈现负向影响,原因与农业比较收益偏低、农户自身投资意向及金融机构借贷意愿不强烈密切相关。分样本研究结果显示,借贷用途、农户收入占比对进取型农户与保守型农户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进取型农户能获得较高规模的生产性和生活性借贷,而保守型农户仅能获得较高借贷规模的生产性借贷。基于此,从分类引导农户、激发农户内在动力、增强自我投资意识、加快农村地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等角度提出助推传统农区产业升级、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松林 杜辉
从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借贷特征看,高收入水平农户表现出更强的农业投资积极性,其作为农村金融借贷主体的事实体现了借贷"效率";中低收入农户作为弱势群体,主要是周转、救助式的生活性借贷,具有"金额小、频率多、周期短"特点,满足其借贷需求更多体现的是借贷"公平"。因此,当前农村金融制度的变革既不能打压高收入水平农户借贷行为,又不能继续漠视中低收入农户借贷需求,实质上应是一个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均衡过程,关键是根据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借贷特征增加增量供给,而非在现有存量框架内调整,从而实现金融支农尚未落到实处。
关键词:
农户收入水平 借贷需求 金融支农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荣 罗剑朝 张珩
基于包头市东河区14个农村250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分层模型对不同收入层次下农户借贷需求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得出村庄层和家庭层均对农户借贷需求意愿产生影响,村庄类型、村庄所处地理位置、周边金融机构数量,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稳定性与政府重视程度对整体农户借贷需求意愿有显著影响;从收入分组结果看,村庄类型和收入稳定性是影响不同收入层次农户借贷需求意愿的共同因素,而农户家庭收入来源和优惠政策激励对不同收入层次农户的借贷需求意愿均无显著影响,其他因素对农户借贷意愿影响存在差异,处于收入层次
关键词:
农户 收入层次 借贷需求 差异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宏 张月君
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网络支持下的农户民间借贷或金融机构贷款的融资条件存在差别,进而会影响农户收入水平。通过对中国6个省份的14个乡镇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显示:社会"强关系"网络规模可以提高民间借贷和金融机构贷款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系数;"弱关系"网络规模在提高金融机构贷款对收入的影响系数方面发挥更积极的效应;社会关系成员地位对于提升金融机构贷款和民间借贷的收入效应都具有积极的影响;社会弱关系网络可以帮助农户获得更多的民间借贷,但不利于其收入的提高;相对贫穷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难以发挥显著提高借贷收入效应的积极作用。因此,应该采取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社会关系网络,选择不同类型社会关系网络支持的借贷,规范发展民间金融等措施,从而使社会关系网络发挥出对借贷收入效应的积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