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3)
2023(13937)
2022(11751)
2021(10695)
2020(9330)
2019(21165)
2018(20732)
2017(39984)
2016(22199)
2015(24542)
2014(24291)
2013(24054)
2012(22597)
2011(20291)
2010(20532)
2009(19414)
2008(19530)
2007(17975)
2006(15781)
2005(13910)
作者
(68103)
(57641)
(57172)
(54441)
(36243)
(27583)
(25994)
(22569)
(21607)
(20417)
(19697)
(19254)
(18140)
(17961)
(17807)
(17785)
(17583)
(16787)
(16650)
(16454)
(14544)
(14126)
(14122)
(13167)
(13143)
(12832)
(12795)
(12696)
(11707)
(11693)
学科
(90793)
经济(90694)
(68026)
管理(57016)
(47718)
(44190)
企业(44190)
方法(41481)
数学(37171)
数学方法(36814)
农业(31381)
中国(24233)
(23496)
业经(23225)
(19558)
(19537)
(18505)
贸易(18502)
(18052)
(17183)
银行(17114)
地方(16958)
(16189)
(15405)
金融(15401)
(14486)
财务(14469)
财务管理(14429)
企业财务(13709)
技术(13307)
机构
学院(322626)
大学(322459)
(131561)
经济(128966)
管理(121698)
研究(110084)
理学(105400)
理学院(104207)
管理学(102231)
管理学院(101654)
中国(88455)
(82452)
科学(71700)
(67186)
农业(64542)
(59967)
业大(59159)
(58235)
中心(53406)
研究所(53396)
(49450)
财经(48289)
(44097)
北京(41327)
经济学(40647)
(40506)
农业大学(40332)
师范(39951)
(38898)
(37825)
基金
项目(220412)
科学(171748)
基金(161074)
研究(153671)
(143692)
国家(142417)
科学基金(119923)
社会(98245)
社会科(92815)
社会科学(92783)
(86618)
基金项目(85877)
自然(79307)
自然科(77546)
自然科学(77514)
自然科学基金(76160)
(73262)
教育(69015)
资助(65277)
编号(61639)
重点(49820)
成果(49692)
(48753)
(47444)
(45688)
科研(43484)
(43061)
创新(42843)
计划(42709)
国家社会(41351)
期刊
(142704)
经济(142704)
研究(89676)
(81742)
学报(62042)
中国(60381)
农业(54310)
科学(53124)
大学(45650)
(44803)
学学(43731)
(39455)
金融(39455)
管理(36966)
业经(28633)
(26962)
教育(25473)
技术(23627)
财经(23356)
经济研究(21324)
问题(20387)
(19857)
(19388)
业大(17375)
世界(15934)
技术经济(15878)
农村(15743)
(15743)
理论(15638)
统计(15434)
共检索到472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任劼  孔荣  Calum Turvey  
本文基于Boucher、Carter和Guirkinger关于风险配给的研究观点,依据陕西省730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直接诱导式询问方法(DEM)对农户信贷过程中的风险配给进行了识别,并运用二元Logit模型对风险配给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农户中风险配给型农户比例为6.16%;风险规避程度和谨慎程度越强、购买保险种类越多,农户越倾向于风险配给型,保险市场缺失是导致农户风险配给的一个充分但不必要条件;年龄、务农时间、从正规信贷渠道贷款、曾经创业和同意土地使用权抵押均对风险配给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户总资产与风险配给无关;信贷需求价格弹性变量不显著,大多数风险配给型农户信贷需...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澎  吕开宇  
以信贷配给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依据浙江和黑龙江两省466份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影响中国农村信贷市场中农户的正规信贷交易成本配给的因素。结果表明:样本地区14%的农户受到了交易成本配给。对于这部分农户来说,相比于社会资本,与银行的高强度关系以及当地金融服务供给的高水平能够显著降低其面临交易成本配给的概率。这是因为,较高的金融服务供给水平不仅可以降低农户贷款的交易成本,还能强化其对于正规金融的正确认知,而稳固的银农关系则可以通过缓解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来提高农户主动申请贷款的意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澎  吕开宇  
以信贷配给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依据浙江和黑龙江两省466份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影响中国农村信贷市场中农户的正规信贷交易成本配给的因素。结果表明:样本地区14%的农户受到了交易成本配给。对于这部分农户来说,相比于社会资本,与银行的高强度关系以及当地金融服务供给的高水平能够显著降低其面临交易成本配给的概率。这是因为,较高的金融服务供给水平不仅可以降低农户贷款的交易成本,还能强化其对于正规金融的正确认知,而稳固的银农关系则可以通过缓解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来提高农户主动申请贷款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马乃毅  蒋世辉  
本文以451份调研问卷为基础,运用Probit模型,分析研究了新疆农户民间借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据此,提出引导民间借贷规范化,增加区域正规农村金融供给,增加农户收入途径,降低农户家庭负担等政策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根丽  魏凤  赵敏娟  
基于陕西省关中地区4市544份农户调查数据,从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形成原因和表现形式等五个方面对农户气候变化认知进行了测度,并从农户个体基本特征、农户家庭生产条件、社会关系网络及信息获取四方面选取12个变量,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农户气候变化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受教育程度、务农年限、非灌溉农地占比、农业劳动力占比、是否种植经济作物、村民关系、气候信息获取渠道数目和互联网使用频率对农户气候变化认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彭澎  吴承尧  肖斌卿  
本文结合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实际问题,以信贷配给理论为基础,利用4省1014户农户样本数据,采用Probit、Tobit等方法考察了银保互联贷款模式对中国农村正规信贷市场中信贷配给的影响。研究发现,银保互联可以缓解农户面临的需求方配给和来自于供给方的数量配给。一方面,银保互联使得原本不愿意向银行申请贷款的农户将名义信贷需求转变为有效信贷需求;另一方面,银保互联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得性,其完全数量配给和不完全数量配给都得到了缓解。总之,通过跨行业合作实现信贷和保险耦合的银保互联贷款模式对中国农村正规信贷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斐  徐璋勇  罗添元  
针对保险能否支持农户融资的问题,基于2014年陕、苏二省82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四元Probit模型,在有效分离信贷、保险供需行为的前提下,对保险之于农户信贷供给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总体上保险的存在显著提高了农户获取正规信贷的能力,但与信贷损失挂钩的农作物保险相比其他类别的商业保险更能发挥作用;同时,陕西样本地区相比江苏样本地区保险对信贷的支持作用更加明显,而这一差异来源于陕西样本地区政策性的银保互联支持。研究为信贷保险互联的制度安排提供了进一步经验支持。着眼于缓解农户信贷配给,应当进一步支持构建多样化的信贷保险关联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樱  王静  
根据陕西省324户农户的实际调查数据,对信贷配给类型按数量配给、价格配给、风险配给、交易成本配给和自我配给进行识别,并运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了不同信贷配给类型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信贷配给类型之间的相对风险比(RRR)。结果表明,有50%的农户受到信贷配给;教育、借贷渠道、家庭变化和家庭总收入对数量配给有显著影响;购买保险数量对价格配给影响显著;年龄、教育和信贷需求对风险配给影响显著;购买保险数量、贷款需求和加入农民合作组织对自我配给影响显著;各因素对交易成本配给影响不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樱  王静  
根据陕西省324户农户的实际调查数据,对信贷配给类型按数量配给、价格配给、风险配给、交易成本配给和自我配给进行识别,并运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了不同信贷配给类型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信贷配给类型之间的相对风险比(RRR)。结果表明,有50%的农户受到信贷配给;教育、借贷渠道、家庭变化和家庭总收入对数量配给有显著影响;购买保险数量对价格配给影响显著;年龄、教育和信贷需求对风险配给影响显著;购买保险数量、贷款需求和加入农民合作组织对自我配给影响显著;各因素对交易成本配给影响不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樱  王静  
根据陕西省324户农户的实际调查数据,对信贷配给类型按数量配给、价格配给、风险配给、交易成本配给和自我配给进行识别,并运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了不同信贷配给类型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信贷配给类型之间的相对风险比(RRR)。结果表明,有50%的农户受到信贷配给;教育、借贷渠道、家庭变化和家庭总收入对数量配给有显著影响;购买保险数量对价格配给影响显著;年龄、教育和信贷需求对风险配给影响显著;购买保险数量、贷款需求和加入农民合作组织对自我配给影响显著;各因素对交易成本配给影响不显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秦建国  吕忠伟  秦建群  
诠释农户的性质、行为及其生存环境是讨论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的逻辑起点,本文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利用农户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对西部地区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个人与家庭特征、经济特征、环境特征均是影响西部地区农户借贷行为的因素,尤其是农户的家庭年收入、农户的家庭规模、家庭主要支出、户主年龄、家庭劳动负担率、2008年是否发生重大事件等因素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越  崔红志  
让老人生活幸福、安享晚年是各项老龄政策的最终目标。本文基于山东省、河南省和陕西省111名农村老人的福利调查数据,系统分析了农村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农村老人的主观幸福感较强,但同时存在着群体性差异。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较高并不能掩饰其客观生活质量较差的事实,"多子"也不一定意味着"多福"。基于此,本文从居住空间、代际关系、医疗保障、社会保障、文化服务等几个方面为改善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提出了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金焱  张博  
本文在对山东省济南市周边县、镇213户农户家庭情况、信贷需求及资金来源渠道等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异方差probit模型对农户信贷需求、信贷资金获得渠道与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常住人口数、债务水平的提高倾向于提高农户的信贷需求,收入来源、债务水平会对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信贷起到积极的作用,债务水平越高越需要非正规渠道资金;而农户户主年龄、家庭最高受教育程度、所处区位及居住村是否设有正规金融机构网点等因素对农户信贷需求及其资金来源渠道影响不明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芳  罗剑朝  Yvon Martel  
以陕西省铜川市286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Probit计量经济模型,对农户金融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户主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收支情况及农村金融供给市场特征等因素对农户的金融需求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特征组农户金融需求的影响因素差异性显著。论文认为:应鼓励社会资本向农村金融市场转移,充分调动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的积极性;在农村金融供给上,要针对不同特征农户金融需求特点,优化供给资源,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效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雯  严静娴  陈昭玖  
基于江西和广东两省30个县的1 134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禀赋和土地流转、劳动力流动、资金借贷等要素流动两个维度,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的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农户约为30%,外包环节数较少(均值为2.11);种植规模与生产环节外包存在倒"U"型关系;种植规模和劳动力的老龄化抑制农户选择"服务外包",农业技术培训和农机设备价值促进农户选择"服务外包";要素流动中土地流转、就业转移和向别人借贷行为都会使得农户更倾向于"自己操作",而非"服务外包"。由此可知,要素的流动可以带动农村要素市场的发育,引导农户基于资源禀赋条件理性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