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70)
- 2023(11222)
- 2022(9495)
- 2021(8691)
- 2020(7461)
- 2019(17050)
- 2018(16640)
- 2017(32385)
- 2016(17983)
- 2015(19883)
- 2014(19832)
- 2013(19797)
- 2012(18452)
- 2011(16717)
- 2010(16883)
- 2009(15884)
- 2008(15825)
- 2007(14673)
- 2006(12855)
- 2005(11211)
- 学科
- 济(76081)
- 经济(76008)
- 业(55442)
- 农(46588)
- 管理(45027)
- 企(34102)
- 企业(34102)
- 方法(33436)
- 农业(30617)
- 数学(30277)
- 数学方法(30041)
- 业经(20156)
- 中国(18064)
- 财(17927)
- 贸(16022)
- 贸易(16020)
- 学(15800)
- 易(15636)
- 制(15075)
- 地方(14762)
- 银(11797)
- 银行(11735)
- 发(11237)
- 行(11094)
- 技术(11045)
- 环境(10798)
- 融(10798)
- 金融(10796)
- 务(10397)
- 财务(10384)
- 机构
- 学院(263652)
- 大学(260525)
- 济(109255)
- 经济(107145)
- 管理(99610)
- 研究(89824)
- 理学(86923)
- 理学院(85963)
- 管理学(84510)
- 管理学院(84047)
- 农(75167)
- 中国(70084)
- 科学(59229)
- 农业(58976)
- 京(53584)
- 业大(52310)
- 所(48031)
- 财(46422)
- 研究所(44101)
- 中心(43524)
- 江(40289)
- 财经(37453)
- 农业大学(36899)
- 经(34154)
- 经济学(33022)
- 北京(32537)
- 范(32513)
- 师范(32037)
- 州(31469)
- 省(31237)
- 基金
- 项目(180783)
- 科学(140231)
- 基金(130881)
- 研究(125644)
- 家(117092)
- 国家(116040)
- 科学基金(97320)
- 社会(80162)
- 社会科(75649)
- 社会科学(75619)
- 省(72833)
- 基金项目(70555)
- 自然(64326)
- 自然科(62842)
- 自然科学(62817)
- 自然科学基金(61734)
- 划(60584)
- 教育(56031)
- 资助(51999)
- 编号(50977)
- 重点(40685)
- 农(39959)
- 成果(39932)
- 发(39897)
- 部(39631)
- 创(37753)
- 科研(35559)
- 计划(35551)
- 创新(35351)
- 业(35113)
- 期刊
- 济(119833)
- 经济(119833)
- 农(76326)
- 研究(69571)
- 学报(51881)
- 农业(50874)
- 中国(49064)
- 科学(44166)
- 大学(38019)
- 学学(36615)
- 财(34503)
- 融(29620)
- 金融(29620)
- 管理(28838)
- 业经(26384)
- 业(25005)
- 教育(19883)
- 技术(19753)
- 财经(17910)
- 问题(17718)
- 经济研究(17599)
- 版(16447)
- 经(15265)
- 业大(15229)
- 农村(15024)
- 村(15024)
- 农业经济(13922)
- 世界(13534)
- 技术经济(13482)
- 农业大学(13472)
共检索到380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樱 王静
根据陕西省324户农户的实际调查数据,对信贷配给类型按数量配给、价格配给、风险配给、交易成本配给和自我配给进行识别,并运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了不同信贷配给类型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信贷配给类型之间的相对风险比(RRR)。结果表明,有50%的农户受到信贷配给;教育、借贷渠道、家庭变化和家庭总收入对数量配给有显著影响;购买保险数量对价格配给影响显著;年龄、教育和信贷需求对风险配给影响显著;购买保险数量、贷款需求和加入农民合作组织对自我配给影响显著;各因素对交易成本配给影响不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樱 王静
根据陕西省324户农户的实际调查数据,对信贷配给类型按数量配给、价格配给、风险配给、交易成本配给和自我配给进行识别,并运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了不同信贷配给类型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信贷配给类型之间的相对风险比(RRR)。结果表明,有50%的农户受到信贷配给;教育、借贷渠道、家庭变化和家庭总收入对数量配给有显著影响;购买保险数量对价格配给影响显著;年龄、教育和信贷需求对风险配给影响显著;购买保险数量、贷款需求和加入农民合作组织对自我配给影响显著;各因素对交易成本配给影响不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樱 王静
根据陕西省324户农户的实际调查数据,对信贷配给类型按数量配给、价格配给、风险配给、交易成本配给和自我配给进行识别,并运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了不同信贷配给类型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信贷配给类型之间的相对风险比(RRR)。结果表明,有50%的农户受到信贷配给;教育、借贷渠道、家庭变化和家庭总收入对数量配给有显著影响;购买保险数量对价格配给影响显著;年龄、教育和信贷需求对风险配给影响显著;购买保险数量、贷款需求和加入农民合作组织对自我配给影响显著;各因素对交易成本配给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任劼 孔荣 Calum Turvey
本文基于Boucher、Carter和Guirkinger关于风险配给的研究观点,依据陕西省730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直接诱导式询问方法(DEM)对农户信贷过程中的风险配给进行了识别,并运用二元Logit模型对风险配给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农户中风险配给型农户比例为6.16%;风险规避程度和谨慎程度越强、购买保险种类越多,农户越倾向于风险配给型,保险市场缺失是导致农户风险配给的一个充分但不必要条件;年龄、务农时间、从正规信贷渠道贷款、曾经创业和同意土地使用权抵押均对风险配给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户总资产与风险配给无关;信贷需求价格弹性变量不显著,大多数风险配给型农户信贷需...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澎 吕开宇
以信贷配给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依据浙江和黑龙江两省466份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影响中国农村信贷市场中农户的正规信贷交易成本配给的因素。结果表明:样本地区14%的农户受到了交易成本配给。对于这部分农户来说,相比于社会资本,与银行的高强度关系以及当地金融服务供给的高水平能够显著降低其面临交易成本配给的概率。这是因为,较高的金融服务供给水平不仅可以降低农户贷款的交易成本,还能强化其对于正规金融的正确认知,而稳固的银农关系则可以通过缓解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来提高农户主动申请贷款的意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澎 吕开宇
以信贷配给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依据浙江和黑龙江两省466份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影响中国农村信贷市场中农户的正规信贷交易成本配给的因素。结果表明:样本地区14%的农户受到了交易成本配给。对于这部分农户来说,相比于社会资本,与银行的高强度关系以及当地金融服务供给的高水平能够显著降低其面临交易成本配给的概率。这是因为,较高的金融服务供给水平不仅可以降低农户贷款的交易成本,还能强化其对于正规金融的正确认知,而稳固的银农关系则可以通过缓解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来提高农户主动申请贷款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飞燕 李孟刚 吴伟
随着商业银行不断从基层农村撤离,我国农户面临较为的信贷约束更加严峻。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发布的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农村农户的信贷状况,讨论影响农户信贷行为的相关因素。文章从农户个体和家庭特征、项目生产经营状况方面选取指标,构建有序Logsitc模型和Tobit模型分别检验了影响农户信贷的主要因素,表明项目规模、家庭收入等因素的作用比较显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吕德宏 吕京娣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西部地区小额信贷还款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户专业技能、信用等级、农户收入、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贷款用途等因素与小额信贷还款率显著相关,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贷款金额等因素对小额信贷还款率的影响不显著,不同因素在影响小额信贷还款率时具有重要次序性,农户专业技能、信用等级、农户收入、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贷款用途、是否贴息、经营能力对小额信贷还款率的影响最为重要,其次为劳动力人数和耕地面积因素。
关键词:
农户小额信贷 还款率 主成分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颜志杰 张林秀 张兵
本文通过2001年全国范围内的农户抽样调查资料对农户信贷活动情况以及农户获得信贷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采用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近年来农户信贷服务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非正规信贷依然是最主要的来源,正规信贷来源进一步缩小。而影响农户获得信贷资金的因素主要包括:户主年龄、家庭的财产状况、非农就业人数、正规贷款用途以及地区经济条件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褚保金 卢亚娟 张龙耀
本文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信贷配给与农户福利水平之间的关系,使用江苏省欠发达的北部地区372个农户调查样本,实证分析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信贷配给状况、影响农户信贷配给的主要因素以及信贷配给下农户借贷的福利效果。计量结果表明,大多数的信贷配给主要是来自于正规金融机构,28.49%的样本农户受到了信贷配给,农户户主年龄、耕地面积、非农收入对其受到信贷配给的概率有统计上显著的负向影响。信贷配给影响农户的收入水平,因此,增加对受到信贷配给农户的贷款可以显著提高其收入水平。
关键词:
信贷配给 农户 借贷 福利 内生转换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静 朱烨炜
运用Biprobit模型和Switching模型,对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47户农户调查的微观数据,分两个阶段对农户受到信贷配给的影响因素及程度和信贷配给下农户的福利效应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金融资产余额对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均为负向影响;是否加入农业合作社对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均为负向影响;总支出对需求的影响显示为正向;家庭劳动力比率、纯收入和固定资产余额对资金供给为正向影响;农户受到信贷约束的程度为74.63%,受到信贷配给的农户的信贷资金有效利用率是未受到信贷配给农户的2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艳华 辉敏敏 李明
本文采用半变异函数、GMM估计等方法探索分析了我国农户信贷配给程度的空间异质特征。研究表明,我国农户信贷配给程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异特征;农村金融机构、农户和区域经济属性中的随机性因素是导致农户信贷配给程度空间变异的主因,而其结构性因素是导致农户信贷配给程度空间异质的重要原因。随机性和结构性因素会导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户信贷配给程度产生差异。基于此,我国应建立地区差别化的信贷支农体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言
本文基于2 399家银行机构样本数据,从信贷供给方视角实证分析农户正规信贷配给变化影响因素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风险管理能力、区域信用环境等因素通过改变银行机构担保管理、审贷管理等行为,进而影响农户的贷款需求行为,导致数量配给、担保配给、风险配给、交易成本配给、社会资本配给等各类信贷配给现象强弱变化,最终表现为农户正规信贷配给的松紧变化。而政府干预因素可能主要通过改变银行机构担保管理行为的途径影响农户正规信贷配给的松紧变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璋勇 杨贺
本文运用我国西部地区11省(市、区)1664户农户的调研数据,通过建立需求可识别的双变量probit模型,比较研究了农户特征及农户社会资本对其正规信贷和非正规信贷供需倾向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正规金融机构、还是非正规金融机构都倾向于向具有良好社会资本的农户提供信贷;但社会资本的不同层次对农户信贷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正规金融机构倾向于向拥有良好政治关系资本和金融关系资本的农户提供信贷,非正规金融组织则更看重农户的人际关系资本;收入高且人际关系资本优越的农户在融资时倾向于正规信贷;而年龄高、具有一定政治关系资本的农户更倾向于非正规信贷。据此,本文提出在现有的农村金融运行环境下,通过农户社会资本积累提升农户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能力才是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的现实可行途径;并提出了增加农户社会资本积累的具体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彭澎 吴承尧 肖斌卿
本文结合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实际问题,以信贷配给理论为基础,利用4省1014户农户样本数据,采用Probit、Tobit等方法考察了银保互联贷款模式对中国农村正规信贷市场中信贷配给的影响。研究发现,银保互联可以缓解农户面临的需求方配给和来自于供给方的数量配给。一方面,银保互联使得原本不愿意向银行申请贷款的农户将名义信贷需求转变为有效信贷需求;另一方面,银保互联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得性,其完全数量配给和不完全数量配给都得到了缓解。总之,通过跨行业合作实现信贷和保险耦合的银保互联贷款模式对中国农村正规信贷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数量配给 需求方配给 银保互联 农村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