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4)
- 2023(12642)
- 2022(10758)
- 2021(10203)
- 2020(8884)
- 2019(20511)
- 2018(20528)
- 2017(39970)
- 2016(21632)
- 2015(24345)
- 2014(24343)
- 2013(24007)
- 2012(22065)
- 2011(19839)
- 2010(19894)
- 2009(18536)
- 2008(18416)
- 2007(16662)
- 2006(14346)
- 2005(12566)
- 学科
- 济(91288)
- 经济(91179)
- 业(65318)
- 管理(57034)
- 农(47823)
- 企(44054)
- 企业(44054)
- 方法(42919)
- 数学(38517)
- 数学方法(37998)
- 农业(31521)
- 业经(22895)
- 财(22624)
- 中国(21435)
- 学(17778)
- 制(17366)
- 地方(17026)
- 贸(16831)
- 贸易(16826)
- 易(16415)
- 务(14016)
- 财务(13973)
- 财务管理(13933)
- 银(13792)
- 银行(13756)
- 企业财务(13226)
- 行(13015)
- 融(12906)
- 金融(12902)
- 技术(12874)
- 机构
- 学院(308793)
- 大学(306580)
- 济(126838)
- 经济(124304)
- 管理(121336)
- 理学(105547)
- 理学院(104434)
- 管理学(102435)
- 管理学院(101860)
- 研究(100100)
- 中国(79072)
- 农(70246)
- 京(63518)
- 科学(63340)
- 财(56159)
- 农业(54420)
- 业大(52794)
- 所(50774)
- 中心(49744)
- 江(46809)
- 研究所(46398)
- 财经(45269)
- 经(41253)
- 范(39384)
- 师范(38959)
- 北京(38769)
- 经济学(38482)
- 州(36707)
- 经济学院(35021)
- 院(34872)
- 基金
- 项目(211121)
- 科学(166222)
- 基金(154371)
- 研究(152662)
- 家(134869)
- 国家(133730)
- 科学基金(114779)
- 社会(96782)
- 社会科(91446)
- 社会科学(91417)
- 省(83208)
- 基金项目(82282)
- 自然(75014)
- 自然科(73300)
- 自然科学(73274)
- 自然科学基金(71963)
- 划(69503)
- 教育(69454)
- 编号(63275)
- 资助(62873)
- 成果(50684)
- 重点(47161)
- 部(47024)
- 发(45378)
- 创(43777)
- 课题(41481)
- 科研(41328)
- 创新(40911)
- 国家社会(40317)
- 教育部(39881)
- 期刊
- 济(137082)
- 经济(137082)
- 研究(82626)
- 农(70780)
- 中国(55643)
- 学报(50801)
- 农业(47484)
- 科学(46088)
- 财(43562)
- 大学(39063)
- 管理(38570)
- 学学(37105)
- 融(33121)
- 金融(33121)
- 业经(28291)
- 技术(26831)
- 教育(26612)
- 业(23183)
- 财经(21604)
- 问题(19774)
- 经济研究(19606)
- 经(18442)
- 版(17378)
- 统计(15819)
- 技术经济(15484)
- 农村(15426)
- 村(15426)
- 理论(15253)
- 世界(15065)
- 图书(14843)
共检索到445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庆海 李锐 汪三贵
本文采用2003~2009年我国1000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估计农户遭受信贷配给的程度及其对农户家庭净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64.5%的农户受到信贷配给,其中54.0%的农户受到完全配给,10.5%的农户受到部分配给;信贷配给使农户家庭净收入和消费支出分别减少18.5%和20.8%。
关键词:
信贷配给 福利损失 面板数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治国 景辛辛
农户风险性信贷配给是当前较为重要的农村金融问题,构建理论模型对风险性信贷配给的形成机制进行理论探析,研究表明农户自身的风险偏好特性致使风险性信贷配给自发形成。同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风险性信贷配给对农户家庭纯收入、家庭消费支出、家庭农业生产性投资支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风险性信贷配给导致农户家庭福利受损,尤其对家庭农业生产性投资支出与家庭纯收入引致的损失效应比较明显。且分位数分析发现风险性信贷配给对较低与较高福利水平农户家庭产生的福利损失效应较强,特别是给福利水平较高农户家庭带来的福利损失效应最大。据此在农村金融创新深化期针对性地提出治理风险性信贷配给的政策启示,充分释放农村金融的支农惠农潜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适 文兰娇 熊学萍
文章以湖北省蒲团乡信用社创建的"瓜圻模式"覆盖下的266个农户为研究样本,运用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了样本数据的信贷需求特征,并用基于模糊聚类匹配的平均处理效应模型测算了在完全金融抑制情况下农户的信贷福利损失。研究表明:水面面积、生产经营支出、家庭总资产对贷款需求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农户贷款主要用于生产或者扩大生产规模;在完全金融抑制下,农户平均纯收入损失为7465元,占户均纯收入的21.87%,即每100元资金缺口将导致21.29元的福利损失。因此,应继续加大农户信贷资金投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余泉生 周亚虹
本文利用中国农村金融调查截面数据,主要分析了两个问题:农村信贷约束程度及其对农户福祉的影响。通过有效甄别农户借款需求信息,分析发现:农村中生产领域的农业生产和个体工商业经营,以及消费领域的住房和医疗消费对资金需求最为迫切,因此,农户在这些方面受到信贷约束的程度较高;但是,农户在创办企业方面受到较高程度的信贷约束,其原因是资金需求数额较大且难以得到完全满足。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信贷约束强度平均是14.4%,远低于有些学者估算的70.92%;信贷约束对农户福祉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信贷约束强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户家庭平均生产收入、非基本消费支出和一般资产分别减少61.42元、55.77元和3...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贷约束强度 福祉损失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褚保金 卢亚娟 张龙耀
本文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信贷配给与农户福利水平之间的关系,使用江苏省欠发达的北部地区372个农户调查样本,实证分析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信贷配给状况、影响农户信贷配给的主要因素以及信贷配给下农户借贷的福利效果。计量结果表明,大多数的信贷配给主要是来自于正规金融机构,28.49%的样本农户受到了信贷配给,农户户主年龄、耕地面积、非农收入对其受到信贷配给的概率有统计上显著的负向影响。信贷配给影响农户的收入水平,因此,增加对受到信贷配给农户的贷款可以显著提高其收入水平。
关键词:
信贷配给 农户 借贷 福利 内生转换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静 朱烨炜
运用Biprobit模型和Switching模型,对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47户农户调查的微观数据,分两个阶段对农户受到信贷配给的影响因素及程度和信贷配给下农户的福利效应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金融资产余额对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均为负向影响;是否加入农业合作社对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均为负向影响;总支出对需求的影响显示为正向;家庭劳动力比率、纯收入和固定资产余额对资金供给为正向影响;农户受到信贷约束的程度为74.63%,受到信贷配给的农户的信贷资金有效利用率是未受到信贷配给农户的2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锐 朱喜
本文运用biprobit模型和match模型,采用3000个农户的微观数据,计量分析了农户金融抑制的程度及其福利损失的大小。研究发现,农户金融抑制的程度为70.92%;由于金融抑制,所有样本农户平均所损失的纯收入、净经营收入、消费性支出和非土地性资产分别为9.43%、15.43%、15.57%和14.58%,直接受到金融抑制的样本农户平均所损失的纯收入、净经营收入、消费性支出和非土地性资产分别为9.55%、16.83%、16.46%和14.70%;土地面积、教育和医疗费用支出,对农户资金需求具有正的显著影响,金融资产余额对农户资金需求具有负的显著影响,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受教育水平、交通条件和...
关键词:
农户 金融抑制 福利损失 计量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任劼 孔荣 Calum Turvey
本文基于Boucher、Carter和Guirkinger关于风险配给的研究观点,依据陕西省730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直接诱导式询问方法(DEM)对农户信贷过程中的风险配给进行了识别,并运用二元Logit模型对风险配给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农户中风险配给型农户比例为6.16%;风险规避程度和谨慎程度越强、购买保险种类越多,农户越倾向于风险配给型,保险市场缺失是导致农户风险配给的一个充分但不必要条件;年龄、务农时间、从正规信贷渠道贷款、曾经创业和同意土地使用权抵押均对风险配给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户总资产与风险配给无关;信贷需求价格弹性变量不显著,大多数风险配给型农户信贷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书华 杨有振
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户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平稳运行产生了重要冲击,对金融发展与农户收入差距的分析显示了二者间倒U型关系的存在,破除农户借贷资金的约束可以削弱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利用2 100户农户2005~2009年的微观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农户收入差距与信贷约束的面板门限回归模型,检验了农户信贷约束中的门槛效应,数据分析支持了门槛效应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农户借入资金的信贷约束及其门槛效应是农户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诱因,因此,对农户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倾斜可以打破初始财富禀赋较低农户在信贷约束上的门槛效应,有利于改变农户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
关键词:
信贷约束 收入差距 门槛效应 门限回归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彭澎 吴承尧 肖斌卿
本文结合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实际问题,以信贷配给理论为基础,利用4省1014户农户样本数据,采用Probit、Tobit等方法考察了银保互联贷款模式对中国农村正规信贷市场中信贷配给的影响。研究发现,银保互联可以缓解农户面临的需求方配给和来自于供给方的数量配给。一方面,银保互联使得原本不愿意向银行申请贷款的农户将名义信贷需求转变为有效信贷需求;另一方面,银保互联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得性,其完全数量配给和不完全数量配给都得到了缓解。总之,通过跨行业合作实现信贷和保险耦合的银保互联贷款模式对中国农村正规信贷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数量配给 需求方配给 银保互联 农村金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超平 牛可 张梓榆 但斌
根据补偿变量思想,构建了主产区农户福利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1989年-2014年主产区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粮食价格波动对主产区农户生产福利、消费福利以及总福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主产区各省的粮食消费价值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值(CR)总体呈现递减趋势,粮食生产价值占总收入的比值(PR)和粮食生产净收益率(NBR)存在较大的异质性;粮食生产价格变化影响着农户生产福利同方向变化,粮食零售价格变化影响着农户消费福利反方向变化,但变化幅度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财政支农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税的取消显著增加了农户生产福利,并使得农户生产福利变化对粮食生产价格变化更加敏感;粮食价格稳定有利于农户福利的增加,但增加的幅度有明显的省际差异;在不同阶段粮食零售价格变化与生产价格变化对总福利变化的主导作用不同;短期总福利和长期总福利大多数情况下呈同向变动,个别省份的个别年份也存在异向变动的情况。根据以上结论,结合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出了增进粮食主产区农户福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价格波动 主产区 短期福利 长期福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闫绪娴
自然灾害问题的日益严重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严重威胁,使得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对灾害经济学的研究。本文利用中国31个不同省份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Eviews6.0和Stata11进行了三种情况的面板回归分析:(1)不考虑灾害损失变量的面板回归;(2)考虑灾害损失但无门限变量的面板回归;(3)灾害损失作为门限变量的面板门限回归。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灾害损失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灾害损失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并且存在双门限效应的非线性关系,当灾害损失占GDP比重低于0.0103时,灾害损失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也就是说灾害损失能一定程度...
关键词:
灾害损失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门限回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赖玥 成天柱
运用2001~2010年间的县级面板数据,将贫困县与其他县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财政激励效应进行了实证比较,证明贫困县的财政激励效应低于其他县。由于贫困县财政支出中扶贫定向支出所占比重较大,因此较低的财政激励效应反映了财政扶贫的效率损失。政府扶贫工作应更多考虑一般转移支付的方式,将财政支出决策权交给基层政府;同时,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问题也应该逐步在财政体制改革中解决。
关键词:
扶贫 财政分权 财政激励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涂红星 肖序
根据36个中国工业行业2001~2010年投入产出和工业污染排放数据,运用非参数前沿分析法——方向性距离函数分年度和行业测算了中国工业行业因环境规制导致的效率损失及规制成本。研究发现,中国工业行业的环境技术效率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整体效率水平还不高,改善空间很大;在比较有无环境规制约束下的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普遍都存在环境效率损失和规制成本,而且行业差异明显,污染密集型行业的效率损失和规制成本要高于清洁生产型行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中国工业环境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