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18)
- 2023(7791)
- 2022(6697)
- 2021(6241)
- 2020(5352)
- 2019(11940)
- 2018(11966)
- 2017(23392)
- 2016(12719)
- 2015(13984)
- 2014(13885)
- 2013(13911)
- 2012(12804)
- 2011(11543)
- 2010(11793)
- 2009(11533)
- 2008(11545)
- 2007(10693)
- 2006(9741)
- 2005(8990)
- 学科
- 济(50989)
- 经济(50895)
- 业(49652)
- 农(47346)
- 管理(36451)
- 农业(32098)
- 企(27045)
- 企业(27045)
- 制(17753)
- 业经(17281)
- 方法(16792)
- 财(16019)
- 数学(14669)
- 数学方法(14514)
- 中国(13045)
- 体(12348)
- 银(10647)
- 银行(10637)
- 收入(10257)
- 农业经济(10125)
- 行(10110)
- 地方(9703)
- 发(9452)
- 贸(9436)
- 贸易(9429)
- 融(9323)
- 金融(9321)
- 易(9284)
- 村(9260)
- 体制(9258)
- 机构
- 学院(181642)
- 大学(178625)
- 济(80639)
- 经济(79051)
- 管理(71205)
- 理学(61109)
- 研究(60812)
- 理学院(60560)
- 管理学(59771)
- 管理学院(59435)
- 中国(52021)
- 农(50382)
- 财(38872)
- 农业(38116)
- 京(36573)
- 科学(33829)
- 业大(32370)
- 中心(30920)
- 所(30420)
- 江(29563)
- 财经(29550)
- 研究所(26893)
- 经(26796)
- 经济学(24030)
- 农业大学(23198)
- 州(22703)
- 北京(22420)
- 经济管理(22378)
- 范(21883)
- 师范(21683)
- 基金
- 项目(117780)
- 科学(93772)
- 研究(91056)
- 基金(86719)
- 家(74338)
- 国家(73583)
- 科学基金(63416)
- 社会(60064)
- 社会科(56496)
- 社会科学(56483)
- 省(46426)
- 基金项目(45838)
- 教育(39804)
- 编号(38470)
- 自然(38049)
- 划(37485)
- 自然科(37149)
- 自然科学(37143)
- 自然科学基金(36507)
- 资助(34148)
- 成果(31772)
- 制(29453)
- 农(29289)
- 部(27577)
- 发(25941)
- 重点(25796)
- 国家社会(25357)
- 课题(25002)
- 创(24654)
- 性(24356)
- 期刊
- 济(97456)
- 经济(97456)
- 农(56131)
- 研究(55452)
- 中国(41147)
- 农业(37158)
- 财(30322)
- 融(27899)
- 金融(27899)
- 学报(26721)
- 科学(25439)
- 大学(22301)
- 管理(22276)
- 业经(21608)
- 学学(21322)
- 业(16771)
- 教育(16092)
- 农村(15147)
- 村(15147)
- 财经(14775)
- 问题(14104)
- 技术(14059)
- 农业经济(13976)
- 经(12511)
- 经济研究(12260)
- 世界(11444)
- 版(11271)
- 经济问题(10289)
- 农村经济(9443)
- 社会(9329)
共检索到286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绍进 李善民
农户信贷是金融扶贫的主要形式和重要载体。建立农户信贷扶贫机制的一个理论模型,揭示农户信贷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并以我国首个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县农户信用信息系统的微观数据为样本,运用倾向匹配得分法控制了农户信贷影响因素的内生性后,对农户信贷的收入效应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农户信贷带给农户更高的收入和更快的收入增速。进一步分析显示,农户的信用水平和收入水平越高,信贷的激励效应越明显;同时经营性信贷对农户收入的激励效应越强。因此,提高农户的信贷可得,特别是农户经营性信贷可得,以及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金融扶贫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绍进 李善民
农户信贷是金融扶贫的主要形式和重要载体。建立农户信贷扶贫机制的一个理论模型,揭示农户信贷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并以我国首个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县农户信用信息系统的微观数据为样本,运用倾向匹配得分法控制了农户信贷影响因素的内生性后,对农户信贷的收入效应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农户信贷带给农户更高的收入和更快的收入增速。进一步分析显示,农户的信用水平和收入水平越高,信贷的激励效应越明显;同时经营性信贷对农户收入的激励效应越强。因此,提高农户的信贷可得,特别是农户经营性信贷可得,以及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金融扶贫的主要抓手和有力支点。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范香梅 张晓云
抵押和声誉机制在农户贷款中发挥着不同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抵押在总体上降低了农户贷款可得性,而声誉机制有助于增加农村地区的贷款。抵押贷款下,利率较低、期限较长、额度较大,且与生产性目的相匹配;声誉机制下,贷款利率较高、期限短、额度小,主要用于满足流动性和消费性资金需求。对客户信贷分层研究发现,抵押贷款适用于较富裕农户,而声誉机制贷款适用于中低收入者。
关键词:
抵押 声誉机制 农户贷款可得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磊玲 邢琪瑄 张云燕
降低农户信贷风险是提高金融机构放贷意愿、缓解农村信贷约束、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论文构建抵押、担保、信用贷款三种贷款监督机制与农户信贷风险缓释机制的理论模型,并运用Log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抵押贷款能够防范信贷风险;担保贷款防范信贷风险的效果通过担保人异质性发挥作用,优质担保人能有效约束农户道德风险,影响农户还贷意愿,但对农户还款能力没有积极影响。最后从优化信贷决策、提高客户风险筛选能力、提高农户信用意识、重塑农村信用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贷款技术 监督机制 信贷风险 担保异质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荣 张珩 罗剑朝
本文基于2014年西部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的581户农户数据,从农户经营类型视角切入,运用Heckman广义三阶段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经营类型农户的信贷需求及约束程度。分析发现,西部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农户受信贷约束程度不太明显;农户在面临资金困难时,对正规金融机构的依赖性较强;信贷约束程度与农户经营类型呈现明显的反向关系,非农经营方式的农户由于缺乏土地抵押品导致受信贷约束的程度较大。因此,应建立合理有效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机制,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解决非农经营方式农户的信贷需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易海峰
本文从我国农户贷款的现状与风险出发,通过构建实现信贷合约的理论博弈模型,分析信贷合约实现的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改善农户贷款环境、促进农户信贷合约达成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贷合约 农户贷款 博弈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亚兰 吕德宏
利用陕西省贫困山区305个农户调研数据,采用L-ISM模型,研究生计资本对健康、教育和经济致贫的3类农户贷款违约的影响及其次序性。研究表明:社会资本与金融资本是影响健康贫困农户贷款违约的显著因素,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金融资本是影响教育和经济贫困农户贷款违约的显著因素;不同生计资本的显著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关联性与次序性。其中,社会资本是影响健康贫困农户贷款违约的深层根源因素;人力资本与金融资本是影响教育贫困农户贷款违约的深层根源因素;社会资本为影响经济贫困农户贷款违约的深层根源因素。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朝晖 贺文红
贫困农户因缺乏可用于抵押担保的物权而难以进入金融市场,金融扶贫需要通过增信机制解决信贷配给问题。实践中的农户增信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基于农村外部正式制度的增信,如农业保证保险贷款;二是基于农村内部非正式制度的增信,如农户联保贷款。农业保证保险贷款制度以"保险合同"为增信标识,是一种建立在法律合约基础上的经济性制度安排,其制度缺陷容易导致合作博弈低效和需求刺激不足;农户联保贷款以"共同还款责任"为担保约束,是一种以社会资本内生激励机制为核心的非经济制度安排,既有信用发现和监督惩罚的优势,又存在农户还款集体违约的风险。在精准扶贫目标下,湖南"瞄准"扶贫项目的农业保证保险贷款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而农户联保贷款还需要更多的模式创新,如激励乡村精英与贫困农户组成联保小组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设清 刘士谦 卓鹏
调查显示,支农贷款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但与农民收入增幅缓慢形成较大的反差。这表明,支农贷款对促进农户收入快速增长的宏观效果难以充分显现,其中有着特定的原因,需要加大支农力度,改进支农方式,切实发挥金融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关键词:
支农贷款 农民收入 农村金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志坚 郑超群 吕建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玮
面对农户贷款难的现实问题,农业银行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坚持商业运作原则的前提下,确保在支农、惠农的同时,又能控制好风险,实现业务发展的持续性、安全性、效益性。农户贷款发展的宏观背景当今以集群化布局、机械化生产、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戎爱萍
国内外诸多研究证明,充足的金融资本是一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认为,这一结论在我国农村也适用,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VAR模型,对农村居民户均贷款与户均纯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证明,在短期内贷款与农户收入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而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一步描述农户生产性贷款与生活性贷款对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贷款对收入的促进作用是生活性贷款的3倍,但从整体上来看,两种贷款对收入的影响作用很有限。
关键词:
金融 贷款 收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明星
我国自2000年颁布《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以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诸多金融机构相继开展了农户联保贷款业务,以此作为解决农户贷款难、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途径。然而,就实际的运行效果来看,农户联保信贷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信贷质量不高、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成为制约联保信贷发展的障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庆康 林乐芬
探析不同农地抵押贷款机制设置下异质性农户面临的信贷配给情况,对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在农地抵押贷款目标机制下,存在较多农户面临着新的交易成本配给、风险配给以及数量配给,实践中农地抵押贷款设置了不同的增信机制,分为内部增信与外部增信两类,其中外部增信又分为信息甄别机制与风险分担机制。不同增信机制对缓解农户信贷配给有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相应的局限性,农户普遍面临不同程度的供需型信贷配给。在推进以农地为代表等"估值难、处置难"的标的物抵押贷款可从,下沉信贷服务覆盖范围优化农村贷款流程,稳步推进政府引导下的预授信模式;增强标的物价值稳定性,完善农村农户信息体系建设,构建多元风险分担机制等多方面着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