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42)
- 2023(13778)
- 2022(11475)
- 2021(11016)
- 2020(9244)
- 2019(21242)
- 2018(20928)
- 2017(40301)
- 2016(21363)
- 2015(23975)
- 2014(23394)
- 2013(22983)
- 2012(21176)
- 2011(19078)
- 2010(18881)
- 2009(17465)
- 2008(16778)
- 2007(14513)
- 2006(12695)
- 2005(11245)
- 学科
- 济(92167)
- 经济(92075)
- 业(62068)
- 管理(53602)
- 农(47929)
- 方法(41095)
- 企(39984)
- 企业(39984)
- 数学(37185)
- 数学方法(36727)
- 农业(31691)
- 中国(25755)
- 业经(22699)
- 财(20278)
- 贸(18263)
- 贸易(18253)
- 易(17930)
- 制(17540)
- 学(16883)
- 地方(15040)
- 银(14704)
- 银行(14684)
- 行(14130)
- 融(14108)
- 金融(14106)
- 发(13305)
- 技术(12777)
- 环境(12761)
- 体(12556)
- 策(12394)
- 机构
- 大学(298896)
- 学院(298698)
- 济(132698)
- 经济(130522)
- 管理(117268)
- 研究(102977)
- 理学(102369)
- 理学院(101328)
- 管理学(99565)
- 管理学院(99017)
- 中国(83178)
- 农(64970)
- 京(61879)
- 科学(61032)
- 财(56427)
- 所(50407)
- 农业(49972)
- 中心(49839)
- 业大(48253)
- 研究所(46224)
- 财经(46210)
- 经(42703)
- 江(42641)
- 经济学(41917)
- 范(38356)
- 北京(38279)
- 经济学院(37993)
- 师范(37984)
- 院(36145)
- 财经大学(34503)
- 基金
- 项目(209537)
- 科学(167395)
- 基金(157200)
- 研究(154035)
- 家(137453)
- 国家(136292)
- 科学基金(117465)
- 社会(101835)
- 社会科(96346)
- 社会科学(96322)
- 基金项目(82735)
- 省(78463)
- 自然(74311)
- 自然科(72690)
- 自然科学(72667)
- 自然科学基金(71381)
- 教育(69234)
- 划(66746)
- 资助(63768)
- 编号(61579)
- 成果(49372)
- 部(48335)
- 重点(46782)
- 发(45401)
- 国家社会(44339)
- 创(43648)
- 教育部(41569)
- 创新(40892)
- 课题(40530)
- 科研(40486)
共检索到437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修华 谭开通
本文构建了农户信贷排斥内在机理模型,并采用有序logit方法来检验这一理论模型得出的相关假说。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余钱处理偏好、家庭收入、是否村干部、信贷宣传、每万人银行网点数等对农户信贷排斥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务农收入、向私人借款经历有显著正向影响。政策启示在于从宏观战略层面构建包容性农村金融体系,微观层面推进机制创新。
关键词:
农户 信贷排斥 包容性 内在机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甘宇 朱静 刘成玉
基于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对影响农户信贷排斥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农村地区,农户家庭主事者的性别、年龄对其家庭能否获得贷款用于生产性投资影响显著;家庭成员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缓解家庭受信贷排斥的作用就越大;同样,家庭耕地规模越大和家庭年总收入越高的农户可以避免信贷排斥,而家庭负债越高的农户则面临着严重的信贷排斥。居住在自有住房里的农户和居住在商业中心周边的农户顺利获得贷款的概率较大。
关键词:
农户 农村金融 信贷排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道才 唐凯旋
基于农村信贷排斥理论和静态职业选择模型,以及安徽省696份农户调查数据,选取信贷排斥、家庭资本两个主变量和受教育程度、外出务工经历、农技培训等特征变量,实证分析了信贷排斥和家庭资本对农民创业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信贷排斥对农民创业选择的总体影响为负,但存在结构性失衡,其对家庭资本水平较高的农民创业者影响大于中低家庭资本水平的农民创业者;家庭资本水平与农民创业选择呈倒U型关系;农民本身的资源异质性同样与创业行为存在显著相关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军 陶建平
文章基于山东、安徽和江西500个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农业保险排斥诱因及影响程度。研究认为,农户年龄对农业保险排斥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对政府的信任、对保险公司的信任、从事职业和保险险种是否适合等因素有显著负向影响。提高农户农业收入和农户教育水平,扩大农业保险投保范围,保证政府和保险公司农业政策的公平公正,提高信誉度是解决农业保险排斥的有效方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彭积春 谭燕芝 张子豪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数据,运用Biprobit模型与Tobit模型,分析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户正规与非正规信贷的影响,并采用倾向匹配得分模型(PSM)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外出务工经历无法对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形成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外出务工经历带来的外部社会网络以及人力资本、技术等形成了农户的“隐性担保”,使得农户更容易获得非正规信贷。此外,外出务工经历不能对农户正规信贷额产生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可以显著提升农户获得的非正规信贷额。
关键词:
外出务工经历 正规信贷 非正规信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方志
农户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事关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推进,探讨农户信贷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根据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与Tobit模型,研究农户信贷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尤其是探讨农村金融信贷分配行为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户信贷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与信贷分配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如果信贷资金被用于农业生产之外,则不会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反而会降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如果信贷资金被用于农业生产的中间投入,则会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如果信贷资金被用于劳动投入,则会减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研究结论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
农业信贷 信贷分配行为 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性玉 任乐 赵辉
本文在对河南省农户进行随机入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首先采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社会资本对农户的信贷意愿和农户所受信贷配给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资本对农户信贷意愿的影响有限,只有在金融关系资本上影响显著;在缓解农户信贷配给方面社会资本总体上影响显著,说明社会资本确能有效缓解农户所受到的信贷配给;进一步对不同信贷配给类型进行分类回归分析后发现,社会资本各维度变量缓解信贷配给的侧重点不同,其中,金融关系资本和专业合作组织资本在缓解供给型信贷配给方面更为显著,而政治关系资本和亲缘关系资本在缓解需求型信贷配给方面更为显著。因此,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户应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来发挥社会资本的信号传递作用,从...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信贷意愿 信贷配给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乐 陈炎 赵辉
随着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户分化的态势逐渐显现,兼业农户成为农村创新创业、促进产业发展的主流群体。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改善农户信贷可得提供有利契机,但能否以及如何对兼业农户的信贷可得产生影响尚未可知。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兼业农户信贷可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兼业农户的信贷可得;机制检验发现,收入多样性和社会互动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兼业农户信贷可得中具有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兼业农户信贷可得存在地区异质性和兼业程度异质性,对中西部地区和二兼农户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明晰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兼业农户信贷可得的内在作用机理,对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均衡发展,增强主流农户信贷可得,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程名望 Jin Yanhong 盖庆恩 史清华
本文采用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运用FY方法和MS方法对农户收入不平等进行回归分解,研究发现:区域差异是造成农户收入不平等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产等微观因素,以及家庭特征、行业、职业等因素;制度与政策、政治与社会资本等因素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有限。逐步消除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鼓励农户非农就业,提供向低收入农户倾斜的教育和卫生服务,是降低中国农户收入不平等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农户收入不平等 回归分解 收入决定函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潇
从贷款、储蓄、证券和关系4个维度构建金融排斥指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了4种类型的金融排斥对中国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证券排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最大,储蓄排斥、贷款排斥和关系排斥的影响依次递减;证券排斥和储蓄排斥对东部地区农户收入的冲击较大,贷款排斥和关系排斥对西部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较大。指出:高收入地区应注重开发涉农金融产品,低收入地区应保证提供基础信贷;应实施分类瞄准的普惠性金融政策。
关键词:
金融排斥 农户收入 倾向得分匹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紫嫣 王鹏飞
旅游消费属于享受型消费,受人力资本的影响较为显著。人力资本的提升既加强了旅游者的物质消费能力,也培育了旅游者的精神消费能力。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探究了人力资本对旅游消费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1)人力资本积累显著促进了旅游消费,并且认知和非认知能力对旅游消费决策和参与度有积极影响;(2)人力资本通过支付能力、消费技能、休闲时间和社交能力,对旅游消费水平产生积极作用。为把握旅游消费新需求、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促进旅游需求和供给的有效对接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晓青
结合农户借贷行为特征,采用江苏省金湖县273个农户实地调查数据,通过基于"直接意愿调查法"的二元Probit模型,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实证分析中国较发达地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外出务工人数、农村家庭大额非日常支出、农户人际关系的强弱和正规社会资本资源显著影响农户小额信贷的需求,而非农收入比重、农户兼业类型及地区人均贷款显著影响农户获得小额信贷的概率。因此,重视和挖掘农户潜在信贷需求,改进信贷产品服务和质量,满足农户多样化的资金需求,才是实现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关键词:
农户 小额信贷 需求 直接意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龚政
商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和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对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微观调查数据,探究普遍信任对农户商业保险选购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普遍信任程度越高,农户的商业保险需求越大;作用路径分析发现,普遍信任通过提高信息传递效率,进而促进农户购买商业保险。基于此,政府应着力培育普遍信任文化,同时保险机构应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适合农户的保险服务。
关键词:
普遍信任 商业保险 农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梦滔 毕岚岚 师慧丽
本文利用中国8省农村1420户的微观面板数据,检验了农户消费行为的三个理论假说。经验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①整体上,中国农户消费行为能够很好的用PIH/LCH来描述,但是流动性约束对消费也有重要影响;②对于流动性约束组的农户来说,存在消费的过度敏感现象;而对于非流动约束组而言,则消费行为很好的遵循PIH假说;③根据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流动性约束平均使得农户消费增长率提高1%~2%,农户相对避险系数为1.7~2.1左右;④本文尝试使用动态面板数据进行了IV估计,结果表明,收入的内生性可能会使得标准的固定效应模型产生对流动性约束对消费增长影响的高估。
关键词:
消费 持久收入假说 流动性约束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磊玲 邢琪瑄
农户贷款难问题制约"三农"发展,化解农户贷款难问题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通过分析金融知识能力和家庭资产规模影响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内在机理,构建"金融知识能力—家庭资产—农户信贷可得性"的研究路径。基于河南邓州、陕西杨凌、宁夏同心三地农户调查数据,采用Probit回归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知识能力、资产实力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知识能力有助于缓解农户需求型信贷约束,家庭资产有利于改善供给型信贷约束,且金融知识能力可以通过增加家庭资产来提高农户信贷可得性。据此,从开展农户金融知识教育、促进农户家庭财富增加等角度提出改善农民融资困境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户的需求型与供给型信贷约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3省33个村538户农户的实证检验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内在机理与实证检验
正规信贷排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反事实估计
农产品电商农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甘肃农户微观调查数据
流通驱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微观机理——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机械化及其模式如何影响农户农药投入?——基于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
微观视角下信贷周期形成机制研究——基于四川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户家庭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基于中国农村发展调查的5省农户微观数据
数字技术赋能农户增收的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基于CRRS 2022农户调查数据
农地确权影响农户收入的内在机制检验——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面板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