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52)
2023(13225)
2022(11584)
2021(11012)
2020(9140)
2019(21033)
2018(21102)
2017(41393)
2016(22397)
2015(25401)
2014(25337)
2013(25147)
2012(23212)
2011(20910)
2010(20933)
2009(19510)
2008(19172)
2007(17294)
2006(15408)
2005(13394)
作者
(64851)
(54397)
(53588)
(51129)
(34307)
(26172)
(24349)
(21428)
(20495)
(19207)
(18550)
(18223)
(17031)
(16775)
(16556)
(16338)
(16182)
(15897)
(15555)
(15197)
(13448)
(13417)
(13154)
(12545)
(12296)
(12175)
(12040)
(11849)
(10941)
(10766)
学科
(93519)
经济(93332)
(69637)
管理(61988)
(49424)
企业(49424)
(48133)
方法(41859)
数学(35284)
数学方法(34865)
农业(32000)
业经(25045)
中国(24006)
(22400)
(19447)
地方(18483)
(18096)
理论(16096)
(15591)
贸易(15583)
(15162)
(14784)
技术(14097)
(13899)
银行(13862)
(13818)
财务(13752)
财务管理(13724)
(13301)
环境(13275)
机构
学院(321833)
大学(321779)
管理(130674)
(129087)
经济(126305)
理学(113871)
理学院(112694)
管理学(110747)
管理学院(110188)
研究(104909)
中国(81456)
(68995)
(67763)
科学(65734)
(57313)
业大(53971)
农业(52986)
(52640)
中心(49592)
研究所(47848)
(47057)
财经(46374)
(42322)
北京(42308)
(42281)
师范(41935)
(38145)
经济学(37506)
(36616)
经济管理(35881)
基金
项目(220426)
科学(173440)
研究(162892)
基金(160746)
(139002)
国家(137751)
科学基金(118794)
社会(103705)
社会科(97259)
社会科学(97230)
基金项目(86108)
(85953)
自然(76544)
自然科(74772)
自然科学(74759)
自然科学基金(73431)
教育(73247)
(71116)
编号(68078)
资助(65564)
成果(54894)
(48953)
重点(47992)
(46539)
(45203)
课题(44688)
国家社会(42060)
创新(42002)
教育部(41810)
科研(41614)
期刊
(145635)
经济(145635)
研究(94002)
(70351)
中国(61330)
学报(52918)
科学(48509)
农业(47425)
管理(43511)
(41821)
大学(41025)
学学(38716)
教育(34126)
(33505)
金融(33505)
业经(28254)
技术(26652)
财经(22439)
(21988)
经济研究(20489)
问题(19970)
(19034)
(17303)
图书(17243)
理论(16495)
技术经济(15916)
科技(15628)
实践(15199)
(15199)
农村(15125)
共检索到471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性玉  杨涛  王开阳  
本文以信号传递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号传递博弈分析框架,研究农户信贷中社会资本的信号传递机制,并讨论了如何依据社会资本来区分不同农户的风险类型。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资本可以作为一种抵押替代传递出农户的风险状况;(2)当社会资本处于一定区间内时,农户与金融机构间的信号传递博弈达到分离均衡,此时社会资本可以准确的传递出农户的风险类型;否则会出现混同均衡,无法传递有价值的信号;(3)金融机构可以在信贷业务中设置社会资本门槛,以规避信用风险;农户可以调整所提供的社会资本,以增加获得贷款的可能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慧贤  肖一鸣  
贫困地区农户社会网络资本有助于农村信贷市场金融机构对贷款农户进行筛选,缓和农村信贷市场中常见的信息不完备和不对称问题。本文主要探求社会网络资本对农户信贷信号的传递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地区农户社会网络资本能够作为传递农户风险状况的信号、反映农户还款能力的一项指标。同时,合理设置农户的社会网络资本,可以分离农户风险类型,既有助于低风险的农户获得贷款,也有助于正规金融机构规避信用风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晓红  
农户声誉是一种显示农户内在特征的信号机制。农村借贷市场中,农户声誉能揭示其偿还能力、偿还意愿等信息。贷方可以经由声誉信号判断借方农户的还款能力与意愿,并据此进行贷款决策,从而影响农户的借贷结果。研究中利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构建变量间关系模型,实证分析显示,代表农户声誉的偿还历史、人缘关系、经营效果与代表还款特征的偿还能力、偿还意愿总体是正相关的,而后者又对农户借贷结果有显著影响。由此证明,农户声誉具有信号传递功能,可以降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实现借贷交易的帕累托改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樱  王静  
信誉机制是缓解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制度补充。从信誉机制中的信誉传递环节出发,建立信号传递博弈模型,探究金融联结中信誉传递的制度优势。基于金融联结信贷模式的信息传递均衡分析,提出研究假设:金融联结的信誉传递机制可以改善农户信贷可得性和信贷数额;金融联结的信誉传递机制可能存在中介效应。利用陕西省725户农户实际数据进行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农户+农民合作社+银行”的金融联结模式,并运用逐步检验回归系数法和Bootstrap方法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证明通过农民合作社向正规金融机构传递农户信誉信息,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用评级反馈,金融联结的信誉传递机制能使农户信誉起到抵押品替代作用,对改善农户信贷配给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性玉  任乐  赵辉  姚唯一  
本文通过建立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分析信誉作为农户还款意愿的抵押品替代与农户信贷可得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并根据信号传递博弈的均衡分析结论提出研究假设,进一步以农户获得各类荣誉称号、表彰以及他人评价情况作为农户信誉的替代变量,利用河南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通过Logit回归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农户具有高信誉特征能够有效增加其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额度,表明农户信誉可以作为一种抵押品替代缓解农户所受信贷配给。此外,农户是否获得信用评级、家庭总收入也显著影响农户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额度。研究结论对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推进金融扶贫工作,振兴乡村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勇  
在金融抑制较为普遍的农村地区,作为建立在亲缘与业缘基础上的农户社会资本,在农村信贷资金的配置过程中发挥"特质性"资源的作用。为此,本文从社会资本视角,对农户的非正规信贷行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户社会资本对非正规信贷的影响,进而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庆海  吕小锋  李成友  何婧  
本文采用2013年苏鲁两省农户调查数据,从农户角度出发,采用具有异质性的基于工具变量的Probit模型,考察和比较正式和非正式社会资本对农户信贷违约的影响及其差异,并基于还贷意愿和还贷能力角度对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有效解决了以往研究忽略的由于内生性问题和多笔贷款异质性问题引致的估计偏误。研究发现,正式社会资本对农户信贷违约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非正式社会资本具有显著激励作用。进一步来看,正式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在于同时提高了农户的还贷能力和还贷意愿,最终降低信贷违约可能性;非正式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温雪  
随着逆全球化思潮的逐步发酵,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如何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的数据,将社会资本、消费信贷与农户家庭消费纳入统一框架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拥有较强社会资本的农户更容易获得消费信贷,消费信贷可获得性有利于提升农户的家庭消费,社会资本通过提升农户消费信贷可获得性对农户家庭消费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丹  张兵  
本文采用Heckman两步法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当前农户所拥有的不同的社会资本是否能够缓解信贷约束,提高信贷可得性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社会资本中以血缘为基础的强关系减少,而以朋友为主的弱关系增加,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户的信贷约束,但这种以弱关系为主的社会资本是需要农户投入资金进行维持的,并不完全是穷人的社会资本。此外,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工商经营的农户以及人情支出越多的农户更可能发生融资行为;户主是男性以及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越高的农户受到的信贷约束越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谭燕芝  胡万俊  
本文根据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CHIP2013数据,研究社会资本、家庭财富对农户正规信贷配给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社会资本显著降低了农户受正规信贷配给约20%的概率,家庭财富负向影响农户正规信贷配给但影响程度有限;社会资本显著降低了因信贷被拒绝、信贷价格高、交易成本高及投资项目风险高造成正规信贷配给的概率,其中影响最大的为因信贷价格高而造成的未借贷型信贷配给;家庭财富显著降低了因信贷价格高造成正规信贷配给的概率,却提高了受到数量配给的概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谭燕芝  胡万俊  
本文根据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CHIP2013数据,研究社会资本、家庭财富对农户正规信贷配给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社会资本显著降低了农户受正规信贷配给约20%的概率,家庭财富负向影响农户正规信贷配给但影响程度有限;社会资本显著降低了因信贷被拒绝、信贷价格高、交易成本高及投资项目风险高造成正规信贷配给的概率,其中影响最大的为因信贷价格高而造成的未借贷型信贷配给;家庭财富显著降低了因信贷价格高造成正规信贷配给的概率,却提高了受到数量配给的概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性玉  任乐  赵辉  
本文在对河南省农户进行随机入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首先采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社会资本对农户的信贷意愿和农户所受信贷配给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资本对农户信贷意愿的影响有限,只有在金融关系资本上影响显著;在缓解农户信贷配给方面社会资本总体上影响显著,说明社会资本确能有效缓解农户所受到的信贷配给;进一步对不同信贷配给类型进行分类回归分析后发现,社会资本各维度变量缓解信贷配给的侧重点不同,其中,金融关系资本和专业合作组织资本在缓解供给型信贷配给方面更为显著,而政治关系资本和亲缘关系资本在缓解需求型信贷配给方面更为显著。因此,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户应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来发挥社会资本的信号传递作用,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芳  潘跃  
文章利用定序logit模型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型社会资本中,与家庭密切的邻居数量和对邻居的信任程度对联保贷款效应影响显著为正;农忙时是否帮助别人、参加过的联保贷款小组个数对联保贷款效应影响显著为负。垂直型社会资本中,对信贷员满意度、获得的联保贷款次数、对贷款额度的满意度和对贷款利率的满意度对联保贷款效应影响显著为正。并且,对邻居的信任度、对信贷员的满意度及获得联保贷款次数对联保贷款效应为"大"的概率影响程度更大。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对农户联保贷款的积极效应,需要农户、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北啸   丁志勇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互联网使用增加了农产品产量和农业生产力,提高了农产品价格,突破了时空限制,重塑了农产品流通渠道,帮助更多农特产品走向市场,带动农民增收。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通过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探究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使用互联网对家庭农业收入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同时提升了网络销售农产品占比。进一步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主要增加了家庭的经济作物收入和林木种植收入。农户接触互联网渠道越多,农业增收效应越显著。中介效应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通过提升农业信贷可得性、增加社会资本等渠道促进家庭农业增收。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家庭农业增收的效应主要存在于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四五线城市和户主受教育年限小于9年的家庭。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杰  
在金融抑制较为普遍的农村地区,建立在亲缘与业缘基础上的农户社会资本在农村信贷资金的配置过程中发挥了"特质性"资源的作用。分析表明,社会资本水平在农户间存在不均等性和非同构性;社会资本水平较高的农户正规信贷的实际发生率较高,且户均信贷规模明显较大;农户非正规信贷发生率有随其社会资本水平的提高渐次下降的趋势,而户均信贷规模则有增加趋势;不同社会资本的农户通过非正规途径的信贷发生率高于通过正规途径的信贷发生率,而前者的户均信贷规模明显低于后者;不同社会资本水平农户信贷目的差异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