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2)
2023(10614)
2022(8459)
2021(7796)
2020(6725)
2019(15314)
2018(15483)
2017(30604)
2016(16784)
2015(19137)
2014(19515)
2013(19220)
2012(17884)
2011(16015)
2010(16325)
2009(15486)
2008(15730)
2007(14728)
2006(13141)
2005(11974)
作者
(50180)
(42596)
(42058)
(40356)
(26526)
(20255)
(19430)
(16574)
(15975)
(15094)
(14333)
(14104)
(13309)
(13253)
(13186)
(13148)
(13141)
(12360)
(12319)
(12138)
(10691)
(10613)
(10300)
(9750)
(9701)
(9677)
(9646)
(9272)
(8642)
(8610)
学科
(74838)
经济(74773)
(53340)
(46519)
管理(43645)
(32487)
企业(32487)
农业(30633)
方法(29776)
数学(26206)
数学方法(25985)
业经(21057)
中国(19993)
(17641)
(15595)
地方(15221)
(15053)
(12990)
贸易(12985)
(12646)
(12573)
(11939)
银行(11910)
(11347)
(10650)
金融(10648)
(10633)
(10607)
财务(10602)
财务管理(10570)
机构
学院(248295)
大学(245861)
(103059)
经济(100889)
管理(94505)
研究(84247)
理学(80887)
理学院(80059)
管理学(78686)
管理学院(78236)
中国(66241)
(63484)
科学(52755)
(51788)
农业(48989)
(45395)
业大(44174)
(43938)
中心(41215)
研究所(39823)
(39278)
财经(35970)
(32735)
(32645)
师范(32392)
北京(31955)
经济学(31057)
(30937)
农业大学(30235)
(28485)
基金
项目(161741)
科学(126065)
研究(119616)
基金(116100)
(101070)
国家(100159)
科学基金(84861)
社会(75534)
社会科(71033)
社会科学(71010)
(64477)
基金项目(61939)
自然(53262)
教育(53122)
(52981)
编号(52027)
自然科(51987)
自然科学(51970)
自然科学基金(51039)
资助(46202)
成果(42780)
(36201)
重点(35964)
(35771)
(35114)
课题(33520)
(32767)
国家社会(31255)
科研(30830)
创新(30680)
期刊
(118999)
经济(118999)
研究(69153)
(66108)
中国(49567)
农业(44376)
学报(42647)
科学(37327)
(35087)
大学(31929)
学学(30059)
管理(28348)
(26891)
金融(26891)
业经(25367)
教育(23063)
(21792)
技术(20550)
问题(17638)
财经(17439)
经济研究(17363)
图书(15966)
(14915)
(14832)
农村(14767)
(14767)
农业经济(14211)
世界(13492)
理论(13083)
技术经济(12650)
共检索到373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路剑  
如何使农户充分有效地接收和利用农业信息 ,是我国农业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从确定农户信息化的内涵入手 ,分析了发展农户信息化的困境 ,提出了实现农户信息化的措施 ,以期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所裨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侯建昀  霍学喜  
在转型时期,信息化工具的引入对农户打破低水平均衡、改善信息困境、提高市场进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比较静态分析和专业化苹果主产区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手机和电脑这两种信息化工具的应用能够改善信息的流动性和共享程度,会对农户的销售市场选择和垂直协作参与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此外,电脑和互联网的引入也有助于提高农户的信息可得性以及与收购商的博弈能力,进而对农产品销售价格产生积极影响。因此,进一步克服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约束,提高信息化工具普及率,注重农产品生产、销售相关信息的搜集和发布等信息源建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侯建昀  霍学喜  
在转型时期,信息化工具的引入对农户打破低水平均衡、改善信息困境、提高市场进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比较静态分析和专业化苹果主产区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手机和电脑这两种信息化工具的应用能够改善信息的流动性和共享程度,会对农户的销售市场选择和垂直协作参与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此外,电脑和互联网的引入也有助于提高农户的信息可得性以及与收购商的博弈能力,进而对农产品销售价格产生积极影响。因此,进一步克服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约束,提高信息化工具普及率,注重农产品生产、销售相关信息的搜集和发布等信息源建设仍是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题中之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琦  王溪薇  
在微观用能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可带来"标准化""柔性化"和"集成化"的节能效果。但在宏观视角上,信息化带来的能源回弹效应会影响其节能效果,从而可能不利于宏观能效的提升。当分别就产业和日常生活两个领域分析信息化对宏观能效产生的净效应时发现:在产业领域,信息化对能效提升的作用较为显著,特别是以信息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可对因技术应用引发的能源回弹产生有力抑制;而在日常生活领域,因人们使用信息技术的行为方式不确定,信息化更容易产生较大能源回弹。据此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改变使用能源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相对成本,降低生产对能源要素的依赖;二是以信息化抑制高耗能产品过剩生产;三是以信息化助力新业务、新业态的发展;四是引导节能生活理念的厚植以及推广有利于节能的信息技术产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俊伍  龙政  
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分析发现,现有研究多是从外部宏观的角度来审视农村土地流转。有鉴于此,本文以农户作为研究视角,探讨其在参与土地流转中的影响因素,并尝试分析这些因素与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意愿往往是有限理性的,在不同要素资源禀赋下,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意愿偏向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家庭外出务工占比、家庭年收入对农户参与土地流转意愿具有积极影响,这可更好地解释以民意为导向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便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庆海  李锐  
本文采用中国977个样本农户2003-2009年的调查数据,运用面板动态二元Tobit模型分析了农户农业和非农投行为的影响因素,解决了以往文献所忽视的内生性问题,同时考察了投资行为的动态特征。研究发现,农户上期投资规模、期初投资规模和投资回报对于农户投资规模影响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霍学喜  
 以农户与村级合作经济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乡村党政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的原则、方式、机理为主线,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农户运行中的微观组织机制。结果表明:(1)农户与现行村级组织之间联系的机理,同时受行政管理机制、村民自治机制、市场经济机制调节,这也是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程度较低、服务功能较弱的根本原因。(2)新形势下村级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行为存在差别,其根源在于农村经济体制方面;与此相对应,农户一直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体制性摩擦的微观环境中生存发展,因而农户自组织化程度难以提高。(3)村级组织的功能之所以错位,关键是村级组织和乡镇组织之间存在着组织人事和经济利益关系,而这种内在的关系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建昀  霍学喜  
本文以专业化农户农地流转模型为起点,基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判断农户参与农地流转市场的影响因素和农地流转的经济影响,并利用来自专业化苹果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首先,农户生产能力、农地流转的交易对象、流转程序复杂性、流转契约形式、亩均经营收益和流转价格是决定农户农地流转市场参与的主要因素。其次,农地经营数量的变化并未改变其单位面积劳动投入的密度,但租出土地会增加单位面积的固定资产投入数量。最后,就农地流转的经济影响而言,农地流入改善了家庭农业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纯收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梦滔  毕岚岚  
本文利用来自中国的微观面板数据分析了村干部的知识化、年轻化对于农户收入和贫困发生率的影响。经验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2003~2006年间,村干部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逐年增加,而35岁以下者的比例逐年减少,村干部配备倾向于有经验,并且学历相对较高的人群。(2)村干部的知识化对于农户平均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但对于贫困率的降低没有显著作用。(3)村干部的年轻化对于降低贫困率具有显著作用,但对于农户平均收入增长却有不利影响。村干部同时向知识化、年轻化转变对于农户收入没有影响,但是具有明显的减贫效果。(4)村干部的知识化必须与经验有效结合才能发挥增加农户收入与降低贫困发生率的双重效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荣耀  
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并不平衡,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并未得到有效满足。从农户需求视角入手,综合运用首选项决定法、加权频数法和聚类分析三种方法,从整体和不同群组层面分析当前农户对种苗提供服务、农业技术服务、生产资料采购服务、生产计划安排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优先次序及差别。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种苗提供、农产品销售等服务的需求迫切程度远高于其它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农业基础设施服务则排在最后;而具体研究方法的选取、区域、收入水平、是否合作社成员、受教育水平、经营类型等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芳  李永亮  李懿  
在外部资本不断进入农业的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体现出社会化组织发展加快、农民务农的收入份额下降等特点。对农地具有经营权的农户,是将土地流转出去、还是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自己经营土地而与公司签订产销合同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值得探讨。本文就此问题通过对河北省及其他部分省份的农户随机调查,应用多元逻辑选择回归模型进行计量经济分析。结论显示:农户家庭特征因素中劳动力数量影响农户参与农业组织的意愿、农户所拥有的资源与资金因素中打工收入与政府补贴的多少影响农户意愿,而农户已经参与组织的行为结果对农户参与农业组织的意愿影响较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方志  
农户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事关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推进,探讨农户信贷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根据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与Tobit模型,研究农户信贷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尤其是探讨农村金融信贷分配行为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户信贷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与信贷分配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如果信贷资金被用于农业生产之外,则不会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反而会降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如果信贷资金被用于农业生产的中间投入,则会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如果信贷资金被用于劳动投入,则会减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研究结论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展进涛  陈超  
本文利用2007年对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411个县的技术需求及渠道选择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农户农业技术需求和渠道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劳动力转移程度越高的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就越小,并且选择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作为技术渠道的可能性会随着家庭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增加而降低,但这一结论并不适用于农机使用技术。此外,家庭经营规模越大,农户对技术的需求则越大,并偏好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指导,但病虫害防治技术除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斌  
以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模型为工具 ,对当前的公司加农户经营模式进行了全面的经济学分析。结果认为 ,在公司的市场势力减弱之前 ,公司加农户模式可以提高生产力 ,但对农民增加收入作用不大 ;过分地强调这种模式 ,将会加强公司的市场势力 ,使农户的利益受损 ;这一模式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以市场为纽带、以生产要素自由流转为前提、以公司间充分竞争为保证的三大基础之上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妮妮  徐卫军  曹鹏宇  
文章利用2005年中国农村固定观察点(9省)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户生活能源消费模式的选择行为。研究发现,收入仍然是影响农户向清洁、高质能源转变的重要因素,其次是以私营企业经营为主和家庭经营工业的农户及教育因素。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更有可能选择清洁、高质能源;取暖度日和降温度日的值越大,农户使用高质能源的概率越高,且降温度日的影响要大于取暖度日。房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农户比房屋为砖木结构的农户更有可能使用高质能源,且房屋结构的影响大于面积因素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