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5)
- 2023(12301)
- 2022(10445)
- 2021(9964)
- 2020(8620)
- 2019(20029)
- 2018(20010)
- 2017(39025)
- 2016(20643)
- 2015(23350)
- 2014(23483)
- 2013(23307)
- 2012(21565)
- 2011(19437)
- 2010(19349)
- 2009(17872)
- 2008(17534)
- 2007(15970)
- 2006(13813)
- 2005(11957)
- 学科
- 济(90871)
- 经济(90777)
- 业(64020)
- 管理(55569)
- 农(48274)
- 企(42297)
- 企业(42297)
- 方法(41252)
- 数学(37264)
- 数学方法(36814)
- 农业(31929)
- 财(21895)
- 业经(21796)
- 中国(21075)
- 地方(20469)
- 制(17210)
- 学(16723)
- 贸(16556)
- 贸易(16547)
- 易(16113)
- 务(13166)
- 财务(13121)
- 财务管理(13085)
- 环境(12872)
- 银(12673)
- 银行(12648)
- 技术(12514)
- 企业财务(12406)
- 发(12404)
- 策(12181)
- 机构
- 学院(298499)
- 大学(293837)
- 济(124243)
- 经济(121799)
- 管理(118512)
- 理学(102982)
- 理学院(101919)
- 管理学(100018)
- 管理学院(99474)
- 研究(95863)
- 中国(74330)
- 农(68053)
- 科学(60407)
- 京(59930)
- 财(54071)
- 农业(52547)
- 业大(51307)
- 所(48226)
- 中心(47677)
- 江(44950)
- 研究所(43897)
- 财经(43515)
- 经(39619)
- 范(37447)
- 经济学(37199)
- 师范(36991)
- 北京(36619)
- 州(35093)
- 经济管理(34307)
- 经济学院(33821)
- 基金
- 项目(205376)
- 科学(161427)
- 基金(149329)
- 研究(148577)
- 家(130509)
- 国家(129383)
- 科学基金(111314)
- 社会(94294)
- 社会科(89094)
- 社会科学(89069)
- 省(81605)
- 基金项目(80153)
- 自然(73007)
- 自然科(71242)
- 自然科学(71222)
- 自然科学基金(69925)
- 教育(67691)
- 划(67585)
- 编号(60936)
- 资助(60606)
- 成果(47610)
- 重点(45806)
- 部(45662)
- 发(44842)
- 创(42433)
- 课题(40643)
- 科研(39794)
- 创新(39710)
- 国家社会(39040)
- 教育部(38661)
- 期刊
- 济(135802)
- 经济(135802)
- 研究(78984)
- 农(68932)
- 中国(54651)
- 学报(46913)
- 农业(46707)
- 科学(43919)
- 财(41672)
- 管理(39236)
- 大学(36068)
- 学学(34552)
- 业经(28695)
- 融(28097)
- 金融(28097)
- 技术(27772)
- 教育(24392)
- 业(23035)
- 财经(20693)
- 问题(19855)
- 经济研究(19377)
- 经(17687)
- 版(16265)
- 技术经济(15086)
- 资源(15085)
- 农村(15067)
- 村(15067)
- 统计(14779)
- 农业经济(14501)
- 世界(14330)
共检索到428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喻永红 刘耀森
尊重农户意愿是休耕项目顺利推行及政策可持续的基础性要求。基于重庆十区县353户农户的选择实验问卷,采用多元Logit模型和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农户的休耕意愿及其补偿方式偏好。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休耕意愿对各种补偿方式具有显著的积极响应;各种补偿方式是农户休耕的主要激励因素,环境意识、青壮年劳动力数和耕地面积是影响农户休耕意愿的主要个体因素;农户对补偿方式的平均偏好顺序为社保补偿>现金补偿>就业补偿>原粮补偿,但休耕农户对现金补偿、原粮补偿和社保补偿只存在异质性偏好,对就业补偿除了异质性偏好之外,总体上具有更大的平均偏好。因此,顺利实施休耕项目必须给予农户补偿,补偿方式建议结合农户偏好采取多样化、差异化设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佰林 杨庆媛 严燕 薛梅 苏康传 臧波
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Logistic分析法,基于农户兼业活动探讨不同类型农户弃耕特点及原因,为破解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农地资源低效利用问题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重庆市农户兼业普遍,根据非农收入比重、劳动力配置状况和生计策略,将农户划分为纯农户、I兼农户和II兼农户;②农户耕地转出行为普遍,无偿转出比重偏高。II兼农户弃耕及有偿转出比重均最高,与I兼农户相比,纯农户耕地转出的户数多,但转出面积少且多为无偿转出;旱地撂荒较水田普遍,撂荒的多为地块破碎、耕作条件差的地块;③由于家庭成员年龄偏老、劳动能力偏弱等的局限,纯农户会放弃对区位偏远、零星分散地块的耕种;I兼农户更关注土地经济收益,将资本投入到...
关键词:
弃耕 土地转出 撂荒 城乡统筹 重庆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曾黎 杨庆媛 廖俊儒 陈展图 陈伊多 杨人豪
为探讨农户效用最大化条件下有效激励农户主动参与休耕的补偿标准,以效用理论为指导,依托河北省293户样本,构建农户受偿意愿的效用函数测定休耕补偿标准,并通过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农户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通过多角度的验证,农户意愿视角下测定的休耕补偿标准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合理性;②休耕补偿标准测算结果显示,参数估计结果为7677.60元/hm~2,非参数估计结果为9962.40元/hm2;③回归分析表明在河北整村推进实施休耕的背景下,农户的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对受偿意愿的影响被削弱,生产特征和农户对休耕补偿政策的认知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农户生产特征中投入产出比过高是农户选择休耕的根本动因。基于上述结论,建议适当提高现行休耕补偿标准,休耕政策的推行应尊重农户意愿,并积极探索农民增收渠道以降低农户对土地的依赖性。本研究从农户意愿的角度出发探讨休耕补偿标准,是耕地休耕理论研究的新尝试,以期为完善休耕经济补偿机制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鸣
推进宅基地腾退是缓解中国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重要举措。这一政策的核心在于了解农户补偿偏好,设计合理的补偿方案,促进农户自愿退出宅基地。本文设计了一个包括补偿方式、补偿速度、补偿比例、付款模式、配套服务和资金来源6个属性在内的分组选择实验方案,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重点比较了货币补偿、住房置换和就业安置3种补偿方式下的农户选择偏好以及异质性来源。结果发现:(1)只要政策公开透明,补偿标准合理,多数农户具备参与宅基地腾退的意愿,且更倾向于选择直接的货币补偿方式;(2)非货币补偿方式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政策潜力,对于更为年轻、受教育程度更高、收入水平更高以及所拥有的宅基地距离县城更远、重要程度更低的群体具有吸引力;(3)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户选择何种配套服务和资金来源的两个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越低、年收入越低的农户越偏好教育培训与补缴社保,且更倾向选择财政拨付渠道的补偿资金来源。本文的发现为如何更加科学精准地制定退地补偿计划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俞振宁 谭永忠 吴次芳 张晓滨
研究目的:利用浙江省嘉善县428户农户调查数据,从兼业分化视角分析农户耕地轮作休耕参与意愿和最低受偿金额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完善中国的耕地轮作休耕模式提供参考。研究方法:CVM法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研究结果:(1)农户耕地轮作休耕参与意愿随着兼业程度的加深而升高:纯农户、Ⅰ兼农户与Ⅱ兼农户相应比例分别为30.00%、77.69%和78.90%;(2)同意参与农户中平均最低受偿金额随着兼业程度的加深而升高:纯农户、Ⅰ兼农户与Ⅱ兼农户平均最低受偿金额分别为975.00元/亩·年、1041.58元/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双 黄和亮 陈思莹 范夏敏
从行为经济学决策理论出发构建分析框架,研究农户森林保险决策,设计包含保障额、保险费、财政补贴率、获得补贴及时性和赔付的难易程度5个属性的森林保险方案,利用选择实验法获取福建省和湖南省共20个县的745个农户的样本数据,通过RPL模型对异质性森林经营主体的森林保险支付意愿及其政策偏好进行研究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从随机参数均值估计结果来看,保障额、保险费、财政补贴率、获得补贴及时性和赔付的难易程度的均值系数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2)对设计方案中农户各属性边际价值的计算结果表明,属性的边际价值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保险费、财政补贴率、获得补贴及时性、赔付的难易程度、保障额。
关键词:
森林保险 属性价值 选择实验法 政策偏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丹 杨文杰 巩前文
理论分析农户休耕行为及其意愿决策机理的基础上,构建Probit模型,采用重金属污染区湖南省长沙市和株洲市部分休耕试点农户入户调研的243个样本,实证分析农户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研究表明:1)被调查者的年龄、耕地离家距离、耕地等级和对休耕政策认同程度对农户休耕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劳动力人数占总人数比例、休耕前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和休耕补偿期望偏差对农户休耕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劳动力占比、不同耕地离家距离和不同休耕政策认同程度限定下,影响农户休耕意愿的因素具有差异性。其中,对休耕政策认同限定下女性农户的休耕意愿比男性农户低,且农户年龄越大越愿意休耕;家庭劳动力人数占总人数比例在50%及以下的农户受教育程度与休耕意愿呈现正向影响;农户家庭特征和对休耕政策的认知是在大多数限定条件下影响农户休耕意愿的重要因素。重金属污染区农户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分析结论将为制定政策调动农户休耕积极性和完善耕地休耕制度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花林 程玲娟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耕地休养生息,推行土地休耕制度,以提高地力,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由于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华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华北地下水漏斗区作为土地休耕的三个试点之一,主要目标是退耕高耗水的冬小麦,实现"一季休耕、一季雨养",以减少地下水用量,修复地下水环境。农户作为农村最主要的生产与经营主体,如何给予农户合理的补偿,使其有效地实施冬小麦休耕政策成为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关键因素。论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机会成本法与Logistic模型对意愿与补偿标准进行分析,探讨了河北衡水地下水漏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肖轶 魏朝富 尹珂
本文以重庆市22个县(区)1141户参与农村"三权"抵押贷款意愿调查的农户问卷为样本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影响重庆市农户参与农村"三权"抵押贷款融资的各种因素。计量结果表明:户主性别、户主是否有外出打工经历、家庭对投资风险的承受能力、家庭是否有贷款投资项目、是否已与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距离县城远近、距离公路远近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农村"三权"抵押贷款的意愿有显著的正影响;户主年龄、非农就业人口占家庭总人口比重、是否有其他贷款需要偿还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农村"三权"抵押贷款的意愿有显著的负影响。因此,一方面,应加大宣传,提高农户对政策的认知;另一方面,政...
关键词:
三权抵押 意愿 影响因素 重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龙玉琴 王成 邓春 王钟书 刘素花 陈思
耕地休耕是实现中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措施的重要举措。农户作为耕地休耕的直接执行者与受益主体,合理引导不同类型农户参与耕地休耕有利于耕地休耕制度试点的稳妥推进。本文基于河北省邢台市农户调查数据,在农户类型划分基础上辨析不同类型农户的耕地休耕意愿,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不同类型农户耕地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研究表明:邢台市农户兼业行为较为普遍,农户对耕地休耕的意愿较强,但不同类型农户对耕地休耕意愿有所差异,且影响因素包括共同因素和差异性因素两类。共同影响因素包括年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龙玉琴 王成 邓春 王钟书 刘素花 陈思
耕地休耕是实现中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措施的重要举措。农户作为耕地休耕的直接执行者与受益主体,合理引导不同类型农户参与耕地休耕有利于耕地休耕制度试点的稳妥推进。本文基于河北省邢台市农户调查数据,在农户类型划分基础上辨析不同类型农户的耕地休耕意愿,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不同类型农户耕地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研究表明:邢台市农户兼业行为较为普遍,农户对耕地休耕的意愿较强,但不同类型农户对耕地休耕意愿有所差异,且影响因素包括共同因素和差异性因素两类。共同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小麦库存是否充足及休耕补助核算方式满意度;纯农业型农户受抚养未成年数量、农业劳动力数量、其他收入比例及村干部态度等差异性因素影响,且抚养未成年数量影响程度最为显著;Ⅰ兼农业型农户休耕意愿受耕地质量、灌溉难易程度、所在村乡镇企业数量及村庄距离集镇远近等差异性因素影响;Ⅱ兼农业型农户休耕意愿的差异性影响因素包括非农务工收入比例、地块破碎度及灌溉难易程度;耕地是否转出是影响非农业型农户耕地休耕意愿的差异性因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炳薪 贺超
采用选择实验法分析了辽宁省10个样本县的478户农户对不同林权转出方案的偏好及接受价格。结果显示:转出林地价格、林业经营支持政策项数、城乡社保统筹程度、外出务工机会可能性、进城落户难易程度、资源利用政策封闭程度对农户林权转出偏好影响显著,其中林地转出价格、林业经营支持政策项数、城乡社保统筹程度、外出务工机会可能性的影响为正,进城落户难易程度、资源利用政策封闭程度的影响为负;家庭林地面积、林业补贴金额和家庭总收入显著影响农户对林权转出的偏好,家庭林地面积对农户转出林权意愿的影响为负,林业补贴金额和家庭总收入的影响为正。为促进农户转出林权,一方面要完善相关配套扶持政策,吸引其进行林权流转,另一方面还要统筹城乡福利水平,保障农户的基本生存福利。
关键词:
林权 选择实验法 偏好 转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汤颖梅 蔡惠芳 刘荣茂
运用选择实验法,通过混合Logit模型分析了营销渠道对农户巨灾保险偏好及支付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户更偏好村干部营销,其支付意愿相比于保险公司营销提高了11.62元/亩;此外,免赔率对农户巨灾保险需求和支付意愿的影响最大,免赔率提高时,农户支付意愿下降20.4元/亩。农民的偏好是异质的,女性、年龄较大、家庭人数较少、观看天气预报频率和对巨灾保险了解较少的农户更偏好村干部营销。因此,在推广巨灾保险时地方政府机构应与保险公司合作,分别利用村干部和保险公司进行营销将有利于产品的销售。
关键词:
巨灾保险 营销渠道 支付意愿 选择实验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丹 巩前文
风险偏好影响个体决策行为。研究耕地休耕政策主要参与主体农户的风险偏好对耕地休耕决策行为的影响,将有助于合理引导不同类型农户参与耕地休耕,加快耕地休耕试点政策的推进。基于甘肃省白银市、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和河北省衡水市683份农户调查问卷,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异质性风险偏好对耕地休耕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调研农户中,风险规避型农户占比远高于风险偏好型农户;2)农户风险偏好对耕地休耕决策行为具有正向影响,风险偏好型农户耕地休耕意愿明显强于风险规避型农户;3)风险规避型农户内部,风险规避等级与农户耕地休耕决策行为负相关,极度风险规避者耕地休耕意愿强烈;4)农户家庭劳动力结构、收入特征和农户对耕地休耕政策的认知影响农户耕地休耕决策。因此,中国可以通过开发政策性耕地休耕保险产品、建立耕地休耕与农村劳动力就业保障联动机制和增强农户对耕地休耕风险的认知等,着手提高农户参与耕地休耕政策的积极性,增加耕地休耕政策执行效益。
关键词:
农户 异质性 风险偏好 休耕 决策行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柳荻 胡振通 柳金昊
休耕是实施“藏粮于地”战略、落实耕地保护政策、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探究休耕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对于评估和完善休耕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区为例,运用330个农户样本的调研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分位数回归法,分析休耕生态补偿对休耕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对不同收入水平休耕农户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1)休耕生态补偿对休耕农户收入整体上具有正向影响,家庭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约24%;农户主要通过增加非农就业来增加间接收入实现增收,而无法实现非农就业的休耕农户收入会减少。(2)休耕生态补偿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休耕农户收入影响存在差异,对中等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农户群体的家庭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低收入、中等偏上和高收入农户群体的家庭收入影响不显著。(3)农户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受到农户自身特征的影响,家庭平均受教育程度、平均健康程度、村干部家庭、外出务工劳动力、耕地面积、租入耕地、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对农户家庭人均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完善休耕生态补偿制度,需要充分尊重农户休耕意愿,着力解决休耕区域剩余劳动力再就业的问题,对于低收入水平的休耕农户,可以提供公益性岗位等特殊就业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选择实验法的湿地保护区农户生态补偿偏好分析——以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为例
茶农生物农药属性偏好及支付意愿研究——基于选择实验的实证分析
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退耕还湿补偿标准实证分析——来自鄱阳湖区1009份调查问卷
小农户参与农业全产业链的选择偏好及其异质性来源——基于选择实验法的分析
农户分化、土地退出意愿与农民的选择偏好
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与补偿方式选择——基于全国11省(区)1012份农户问卷调查
三江平原井灌稻区农户休耕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多分类有序Logit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
农户参与生态补偿行为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农户兼业行为对其耕地流转方式影响分析——基于重庆市1096户农户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