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79)
2023(19983)
2022(16730)
2021(15361)
2020(12987)
2019(29218)
2018(29060)
2017(55615)
2016(30659)
2015(34227)
2014(34051)
2013(33862)
2012(30983)
2011(27689)
2010(27647)
2009(25764)
2008(25328)
2007(22763)
2006(20276)
2005(17879)
作者
(91067)
(76007)
(75514)
(71660)
(48029)
(36594)
(34108)
(29829)
(28935)
(27089)
(25759)
(25641)
(24187)
(24052)
(23357)
(23109)
(22876)
(22520)
(21752)
(21725)
(19252)
(18624)
(18598)
(17432)
(17026)
(17005)
(16846)
(16797)
(15248)
(15091)
学科
(126696)
经济(126545)
(109318)
管理(93756)
(90865)
企业(90865)
方法(53291)
(50812)
数学(42945)
数学方法(42536)
业经(38990)
(35037)
农业(33867)
中国(32765)
地方(28149)
(25334)
(24621)
(24028)
财务(23958)
财务管理(23928)
技术(23264)
企业财务(22653)
(21934)
贸易(21922)
理论(21540)
(21266)
(21040)
(19530)
(19311)
环境(18847)
机构
学院(438682)
大学(432814)
(174414)
管理(172872)
经济(170737)
理学(149192)
理学院(147553)
研究(146211)
管理学(145088)
管理学院(144319)
中国(110720)
科学(93929)
(92372)
(91064)
(77500)
(74771)
业大(73842)
农业(70737)
研究所(68311)
(67379)
中心(67108)
财经(61901)
北京(57239)
(56274)
(56144)
师范(55534)
(53758)
(52322)
经济学(51235)
(49168)
基金
项目(300193)
科学(235103)
基金(216348)
研究(216013)
(190483)
国家(188765)
科学基金(161485)
社会(136225)
社会科(128777)
社会科学(128738)
(120718)
基金项目(115910)
自然(106094)
自然科(103614)
自然科学(103582)
自然科学基金(101744)
(99571)
教育(97055)
编号(88398)
资助(87075)
成果(69794)
重点(67269)
(65568)
(64359)
(63986)
课题(60151)
创新(59283)
科研(56982)
(56330)
国家社会(55679)
期刊
(200079)
经济(200079)
研究(122975)
(88426)
中国(84958)
学报(76054)
科学(68316)
管理(64291)
(60535)
农业(59758)
大学(57011)
学学(54181)
教育(43231)
业经(38646)
(38535)
金融(38535)
技术(37748)
(31749)
财经(29945)
经济研究(29490)
问题(27350)
(25778)
(23397)
科技(22625)
技术经济(22495)
业大(20734)
图书(20713)
现代(20700)
资源(20495)
商业(20094)
共检索到646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纪广  李二玲  李小建  
基于对鄢陵县花木产业集群农户、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的实地调查,构建了影响农户企业化演变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农户企业化是农户内生能力、外部契约关系和企业家精神三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对164份调查问卷的分析,将农户企业化的演变过程分为自给经营阶段、商业经营阶段、联户经营阶段和农业企业阶段。计量经济建模分析结果表明:①农户的内生能力对农户的企业化演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知识累积能力和创新能力来自农户生产中的种植品种、技术人员和设备技术。②农户契约关系对农户企业化演变影响复杂。提供额外服务和市场可信度越大,农户企业化演变的可能性越小;而守密性越好,农户企业化演变的可能越大。③企业家精神也是促使农户企业化演变的显著因素。户主的学历与感知度越高,演变成企业的可能性越大。同时促进这些因素的充分发挥,才能使农户在组织和经营方式上真正转变为现代企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二玲  史焱文  李小建  
基于创新体系理论构建了农业创新体系的结构分析框架,通过对河南省鄢陵县花木产业集群91家农户和46家农业企业的实地调查,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农业创新体系的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业创新体系可以看做是由创新主体、创新网络以及创新内容三个部分组成。外地同行企业对农业集群创新起主导作用,而传统农户仅仅是用祖传技术或模仿;本地企业中创新地位异质性较高;政府在农业集群创新中的直接作用较小,但紧密的产学研结合,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对于合作网络来说,知识网络呈多核心结构,网络集中度和密度均较高。与农区制造业集群相比,农业创新更加依赖外地同行企业和市场需求,更重视与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史焱文  李小建  张少楠  陈强  
聚焦农业产业化典型区聚落空间演变,以花木产业发展较突出的河南省鄢陵县为案例,利用大比例尺空间数据和实地调研数据,运用空间统计General G指数、核密度估计法、齐夫指数、多元回归模型,对鄢陵县聚落空间演变及驱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1975—2017年鄢陵县聚落空间分布表现为"整体随机、局部集聚"的特征,在规模上表现为"低值集聚、高值分散"的分布特点,在数量上呈现出显著的南北空间分布差异;(2)在空间体系关系演变上,鄢陵县聚落体系的齐夫指数随花木产业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逐渐趋近于齐夫定律(q=1);(3)自然禀赋、花木种植历史基础、花木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村民人居环境改造意愿等是鄢陵县聚落空间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强海洋  杨海宾  李品  王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一种有效的地域生产组织形式和一种重要的区域经济现象,产业集群已成为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以及公共政策等领域的热门话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研究产业集群,增强区域经济运行效率,提高国家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在分析研究河南省鄢陵县花卉产业集群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以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促进产业集群创新和打造区域产品品牌为主要途径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二玲  胥亚男  雍雅君  魏莉霞  
农业转型升级是中国乡村转型发展的主要引擎。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是国际农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本文以两个不同乡村转型道路的典型县域(工业化转型的巩义市和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鄢陵县)为例,利用区位熵、结构变化指数和专业化指数,在乡镇尺度深入分析新世纪以来乡村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乡村农业结构调整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乡村景观再造。主要结论为:(1)基于市场需求的农业结构调整与乡村转型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农产品提质增效倒逼耕地利用方式的现代化转变,并引致乡村景观的多功能再造。未来中国农业的转型方向将是规模化大宗农业与专业化精细农业并存;(2)无论是乡镇的非农化转型还是农业现代化转型,均可带来乡镇耕地的规模化、专业化利用以及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并引致乡村的进一步转型。工业转型县农业结构以粮食作物为主要调整方向,农业现代化转型县以粮食和特色农作物为主要调整方向,并形成了特色专业村或产业集群;(3)农业结构调整方向更加与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相匹配,空间配置更加合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若愚  
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成为农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型经济形式,但它的运行也存在问题。制约其发展的首要因素即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巨大资金缺口无法得到满足。本文以河南省部分地区农户为样本,探索出农业产业化视角下的农户融资的多种模式,针对影响农户融资因素进行分析,解决目前存在的农户融资不畅、不合理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善农村融资渠道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孟俊杰  田建民  王静  杜涛  上官彩霞  
[目的]探究农户种植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主要影响因素,为决策部门扩大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进行小麦供给侧改革提供政策依据。[方法]文章运用农户调查问卷和Logistic模型,以农户是否种植优质专用小麦为因变量,用反映农户户主特征和家庭情况、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产业化组织情况、区域政策支持情况的10个变量为自变量,对农户种植优质专用小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是否与企业或者合作社签订协议、是否统一供种、所在地区是否享受价格补贴政策等自变量具有正向影响,达到1%显著水平。农户家庭劳动力个数、农户文化程度等自变量具有正向影响,达到5%显著水平,农户非农收入比例具有负向影响,达到10%显著水平。[结论]农户是否与企业或者合作社签订协议、是否统一供种、所在地区是否享受价格补贴政策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优化利益联结机制、扩大统一供种力度、加大价格补贴,是加快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的重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琳  刘彦随  
基于"推—拉"理论、新经济学劳动力流动理论,剖析了农民进城落户意愿的城乡作用力、农民进城落户的内部影响因素,并结合郸城县169份农户有效问卷和村干部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农民进城落户意愿可用"推力—拉力"范式解释,包括生活便捷程度、子女的受教育环境、养老医疗等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家庭收入和非农就业、消费和生活成本,其中,便捷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子女受教育环境是最大的城镇拉力,没有稳定的非农工作是最大的城镇推力。②农民进城落户决策的影响因素涉及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村庄因素三个层面。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生活水平、亲朋好友是否进城落户、村庄医疗卫生条件是影响郸城县农民进城落户决策的主要因素,其中文化程度、亲朋好友是否迁户的影响效应为正,年龄、家庭生活水平及村医疗卫生条件的影响效应为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洁  刘永平  
农户农业生产经营行为对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农产品的供给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对河北省7个县(市)16个村庄558个农户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运用Logit模型对农户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认为农户户主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及土地调整频率、社区及政府对规模经营的支持对农户农业企业化经营产生重要影响,而土地可获得性、非农就业的难易程度、获得社会化服务的难易程度、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以及当地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户农业企业化经营影响不显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庆  李小建  
农户互动网络具有嵌入性、多功能性、动态性和传承性等特征。文章针对农户互动网络的动态性,提出农户互动网络的四阶段演化模型,并以河南省杞县孟寨村为例对其进行案例研究。文章认为,初始阶段,互动内容单一、规模小且结构离散;单核阶段,个别农户的能量得到迅速积累,与周围农户的能量呈现显著的差异,并成为农村社区的"明星"农户;多核阶段,互动网络出现多个核心,互动规模较大,但网络结构混乱、无序;高水平互动阶段,互动规模大,能量和能量流呈现等级、有序的结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句芳  高明华  张正河  
农业生产的本质特征为兼业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农户兼业化必然是中国农户家庭内部分工的长期组织均衡形态。本文利用实地调研数据,运用Tobit模型判断影响农户兼业时间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成玉  
本文根据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了农地质量对农户流转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质量对农户流转意愿有显著影响,但对转出和转入影响方式不同;对于同一转出户,农户将优质农地留作口粮田,愿意先转出劣质农地;对于同一转入户,农户处于经济收益的考虑,更愿意转入优质农地;受农地质量的影响,农户转入、转出意愿差异较大,改善农地质量有利于减少农地撂荒形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安士伟  樊新生  
利用农户家庭调查数据,分析了家庭特征和区域因素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农户生计呈现出非农化、多样化发展趋势。其次,农户资本禀赋影响农户生计策略选择。人力资本中,劳动力数量显著影响生计选择,而教育程度影响不显著;社会资本对农户生计并未产生显著影响;物质资本越丰富,农户选择基于当地的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大,否则,采取外出务工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大;金融资本越多,生计策略的选择就具有越大的主动性。再次,地形、区位和通达度等区域因素差异导致农户生计策略呈现地域性差异。距离城市近、通达度好的平原地区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娜琳  李小建  
从村域视角探讨农业区域专业化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可透视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实现过程。以河南省西峡县香菇产业为例,以村域为单元,运用调查数据,采用Arc GIS空间分析法,对该县香菇产业空间分布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西峡县香菇种植专业村数、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村数均在逐年增加,且以西北部为重心,空间分布范围逐渐扩大。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线性回归分析法对以上空间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能人带动作用、政府推动作用对村域专业化生产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机会成本深刻影响村域专业化生产水平的状态;但并非所有类型的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邹彦  姜志德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农户的积极参与。通过对河南省淅川县15个村庄的实地调查,在统计描述基础上用logistic方法研究了农户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水平、家庭纯收入以及家庭目前在学人数对农户的支付意愿有正的显著影响,户主健康状况、家庭人口规模对农户的支付意愿有负的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