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3)
2023(5663)
2022(4760)
2021(4622)
2020(3862)
2019(8596)
2018(8755)
2017(16552)
2016(9327)
2015(10533)
2014(10300)
2013(9954)
2012(9141)
2011(8491)
2010(8621)
2009(7817)
2008(7618)
2007(7119)
2006(6459)
2005(5708)
作者
(26910)
(23254)
(22806)
(21573)
(14128)
(11253)
(10085)
(9079)
(8686)
(7927)
(7907)
(7669)
(7292)
(7166)
(7154)
(7118)
(6932)
(6676)
(6580)
(6562)
(5955)
(5908)
(5718)
(5428)
(5350)
(5230)
(5181)
(4870)
(4748)
(4738)
学科
(44090)
(33876)
经济(33846)
(30719)
农业(29284)
管理(15641)
业经(13407)
(10393)
企业(10393)
农业经济(9800)
中国(9349)
方法(9194)
(8924)
农村(8914)
(8608)
(8107)
地方(8092)
数学(8060)
数学方法(7955)
(7928)
土地(7466)
(6985)
发展(6773)
(6759)
(6652)
劳动(6651)
及其(6551)
(6511)
理论(6454)
收入(6434)
机构
学院(128130)
大学(121256)
(48983)
(48810)
经济(47850)
管理(47142)
研究(46018)
理学(40721)
理学院(40295)
管理学(39499)
管理学院(39303)
农业(37301)
中国(35914)
科学(30557)
业大(29359)
(25592)
(24342)
中心(23125)
农业大学(22711)
研究所(22236)
(21478)
(19356)
(18428)
(18421)
师范(18198)
(18057)
(16567)
经济管理(16162)
(15606)
技术(15561)
基金
项目(87903)
科学(68625)
研究(66068)
基金(61759)
(55059)
国家(54497)
科学基金(45766)
社会(39730)
(37203)
社会科(36929)
社会科学(36920)
基金项目(33602)
编号(30468)
(29984)
自然(29676)
教育(29594)
自然科(28984)
自然科学(28978)
(28651)
自然科学基金(28444)
成果(23952)
资助(23481)
(20502)
重点(20007)
课题(19706)
(19043)
(18574)
(18205)
创新(17217)
(16852)
期刊
(61672)
经济(61672)
(54810)
农业(37181)
研究(33721)
中国(32992)
学报(24362)
科学(21692)
大学(18747)
教育(18623)
业经(17921)
学学(17920)
(17102)
(14221)
金融(14221)
农业经济(13240)
农村(13060)
(13060)
(11920)
管理(11615)
技术(11204)
(9283)
问题(9105)
农村经济(8734)
业大(8574)
资源(7988)
世界(7942)
农业大学(7650)
经济问题(7551)
社会(6863)
共检索到196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庆  李小建  
农户互动网络正成为农区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农户互动网络具有嵌入性、多功能性、动态性和传承性等一般特征。根据网络结构特征,可划分为共和型互动网络、轮轴型互动网络和核心—边缘型互动网络。从功能角度看,具有资源配置、分工协作、技术扩散和技术创新等功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以某一种经济功能为主。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户互动网络的培育应从重视培育农户创业精神、加强软硬件环境建设、适度加大网络的异质性和多样性、支持引导农户合作组织的建立、加大对孤立农户扶持力度和充分发挥各种类型行动者的作用等方面入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南旭光  章晓明  
文章针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呈现的网络化发展趋势,通过厘清校企合作网络系统具有的动态性、开放性、互补性、扩张性等典型特征,从培育快速反应能力、甄别监察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协调耦合能力出发,建立弹性进出机制、环境适应机制、学习发展机制、共同治理机制,培育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网络动态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效能,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促进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志阳  程海狮  
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的自主创新模式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运行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模式,着重从创业扩散的视角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实质上是战略性新创企业创业扩散的过程。衍生式、裂变式和复制模仿式创业扩散分别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型集群、核心企业型集群和横向产业集群的形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丛雨  
国内外农民职业化的发展实践表明,完善的政府服务功能在农民职业化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从政府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程中已实现的服务功能出发,分析当前政府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政府服务功能的各种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安希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大成  
农户群体的决策优化以农业市场信息的有效流动为条件。针对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了生产规模影响信息市场空间的逻辑过程,指出我国过小的农业生产规模无法满足“买卖双赢”这个信息市场存在的必要条件,是制约其形成发展的重要内因。政府不宜长期扮演目前在农村信息活动中的角色,而应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和组织力引导农户走联合的规模化道路,才能培育起农业生产信息市场,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竹  陈前恒  
为探究社会(关系)网络中行为人行为之间的社会互动效应,采用空间自回归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使用我国甘肃省渭源县某村庄8年平衡面板数据,共1 648个样本,对我国村庄社会(关系)网络中小农户种植行为的社会互动效应进行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学文  刘文烈  
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固定职业,具有较高文化素质、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一代农民,有着较高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关乎农村土地谁来耕种、农业现代化谁来承载的大问题。要根据我国实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付立宏  
网络信息伦理是调控网络信息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网络信息伦理不会自动生成、扩散和发挥调控功能,它需要有意识地加以培育。网络信息伦理的培育途径主要有:①狠抓网络信息伦理教育;②提倡网民“自省”、“慎独”;③调动社会舆论,影响网民道德社会化进程;④完善网络信息行为的赏罚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谯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逐渐拥有了自主经营权,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解放,兼业化也随之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但是,虽然兼业化是农业比较优势下降背景下农户的理性选择,且与家庭收入之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影响了社会资本的优化配置且不利于缩小基尼系数。因此,农户兼业化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其合理性,但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最终势必会被农户职业化所取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龙  
税制设计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税种的功能定位。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对于个人所得税设计的原则以及起征点、费用扣除额、税率、征收模式等确定起到决定作用。个人所得税将意识存在的主体、义务履行的主体、权利行使的主体和责任承担主体高度统一起来,是培育公民意识的"天然途径"。下一阶段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设计应有利于培育公民意识这一功能的发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萃  韩传峰  
网络社会下,基于新媒体的政府公共信息服务方式及功能不断完善,参与诉求逐渐增强的公众得以主动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与政府的交流互动日益频繁。本文以厦门警方通过新浪微博平台征集案件线索为例,深入分析警方的信息公开和公众的网络参与行为,研究政府与公众在网络空间中的互动关系特征。研究发现,公众参与与警方信息发布的主体、内容、方式和参与转发的关键用户相关,少数关键节点控制着信息传播的方向和参与群体,拥有较大的影响力;不同类型的警方微博账户与公众的互动方式不同,机构账户呈"点对面"型,个人账户与公众的"点对点"型互动较多。基于主体间合作与冲突并存的现状,提出网络空间中政府与公众的互动策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竹  陈前恒  
本文兼顾西方"个人主义"(主要关注个人特征变量对行为人行为形成的影响)和东方"关系主义"(社会网络中的社会互动对行为人行为的影响)两种预设,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建立给定社会网络中行为人行为之间产生社会互动的空间自回归(SAR)模型,并使用中国西北一个村庄8年面板数据共1648个样本实证研究中国村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小农户种植多样化行为的社会互动效应。研究表明:小农户之间种植多样化行为的社会互动效应显著为正,且农户种植多样化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与其有关系往来的农户的种植多样化指数就会增加0.332个单位。因此,通过对社会网络中的一部分农户的种植行为进行干预,进而影响其他农户种植行为的改变,有利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毕达天  马卓  刘健  
[目的/意义]重视移动社交网络资源情境的内容建设、丰富和完善服务平台的功能,提升服务的有用性和满意度。[方法/过程]基于用户参与视角,从用户、资源、服务和技术4个维度构建了移动社交网络互动情境,分析探讨了移动社交网络情境互动过程及其关键的3个互动特征:真实性、可用性和有用性。[结果/结论]构建了移动社交网络互动模式,以期为信息服务机构或企业、数据库运营商完善和优化移动社交网络情境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