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27)
2023(19255)
2022(16485)
2021(15550)
2020(12992)
2019(29406)
2018(29371)
2017(55950)
2016(30911)
2015(34623)
2014(34247)
2013(33566)
2012(31298)
2011(27959)
2010(28341)
2009(26066)
2008(25447)
2007(22731)
2006(20276)
2005(17748)
作者
(89281)
(74894)
(73761)
(70533)
(47405)
(35836)
(33657)
(29061)
(28281)
(26730)
(25410)
(25177)
(24026)
(23502)
(23350)
(22723)
(22314)
(21945)
(21483)
(21280)
(18727)
(18573)
(18079)
(17229)
(16801)
(16674)
(16648)
(16470)
(15199)
(15043)
学科
(116569)
经济(116419)
(90218)
管理(86164)
(67632)
企业(67632)
(50999)
方法(47203)
数学(40332)
数学方法(39773)
农业(33906)
中国(33328)
(30867)
业经(29758)
(27542)
地方(26588)
(25675)
技术(21908)
(20833)
贸易(20821)
(20778)
银行(20721)
(20233)
理论(19846)
(19827)
(19284)
金融(19275)
(19122)
(18160)
财务(18080)
机构
学院(427361)
大学(425553)
(167642)
管理(165223)
经济(163759)
研究(148828)
理学(142223)
理学院(140530)
管理学(138032)
管理学院(137246)
中国(112614)
科学(94190)
(91130)
(88796)
(78202)
(76151)
业大(70389)
研究所(69216)
中心(69064)
农业(68763)
(66606)
财经(61017)
(58242)
师范(57621)
北京(56920)
(55573)
(53702)
(52869)
(48690)
经济学(48444)
基金
项目(291650)
科学(228654)
研究(213239)
基金(209720)
(184276)
国家(182471)
科学基金(155416)
社会(132577)
社会科(125146)
社会科学(125112)
(116583)
基金项目(111197)
自然(101565)
自然科(99197)
自然科学(99170)
自然科学基金(97376)
教育(97306)
(97158)
编号(88236)
资助(85116)
成果(72393)
重点(65401)
(63599)
(63017)
(61508)
课题(61140)
创新(57451)
科研(55629)
国家社会(53913)
教育部(53634)
期刊
(191248)
经济(191248)
研究(126039)
中国(91033)
(86491)
学报(73568)
科学(66119)
(59224)
管理(58960)
农业(58382)
大学(55284)
学学(52039)
教育(51347)
(42751)
金融(42751)
技术(36604)
业经(35150)
(29609)
财经(28817)
经济研究(28304)
问题(25447)
(24634)
(22881)
图书(22767)
科技(21818)
业大(19989)
技术经济(19979)
理论(19513)
现代(18964)
资源(18834)
共检索到64610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浩天  
"新农保"制度作为国家惠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执行效果与农户个体差异休戚相关。本研究以全国20省1942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结果显示:农户个体年龄结构与参保率成正倚变关系,即年龄层越高、其参保意愿越强;受教育程度与参保率成逆倚变关系,即教育程度越高,其参保意愿不断弱化;务农家庭参保更积极,务工家庭参保率相对较低。同时,农户家庭结构类型与其参保意愿具有显著的相关度,家庭子女的数量与其参保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对于已经参保的农户而言,家庭收入对农户参保意愿的影响效果甚微,但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别。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程利英  
农业、农村、农民是古今中国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封建时代的统治者和当今的中央政府都针对三农问题实施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都推进了农业的发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农村的建设。比较而言,封建时代的一些支农惠农措施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不是真正的为广大劳动人民着想。当今的政府是真正的为农民着想,关注农民,重视农业,大力建设新农村,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广大农民的关爱、对农村繁荣的关心、对农业发展的关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文慧  程实  
基于农户满意度视角,通过安徽省惠农政策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运用满意度测评方法对安徽省惠农政策实施绩效进行实证分析。调查表明,整体而言,安徽省现阶段惠农政策农户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但对政府惠农政策的实施表示认可。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政策认知程度低,执行手段单一,欠规范以及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户满意度。据此,提出提高基层部门政策执行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建立健全执行力评估制度以及强化责任追究机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志国  赵帮宏  王余丁  李存超  
本文从农户的视角,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围绕粮补政策的补贴金额、补贴依据、补贴结构、补贴程序、补贴方式等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粮补政策对粮农产生了一定的制度激励效应,降低了粮农的粮作经营制度成本,增加了其制度收益。但是,补贴金额有待进一步提高,补贴品种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补贴手续有待进一步简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田进  凌卯亮  
效果转换是一种政策领域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对我国惠农政策效果转换机制的研究和完善,有利于减少政策实施的反效果,促使政策尽可能地实现预期目标。本文以"家电下乡"政策为例,在对其预期目标与实际效果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转换机制理论对其实际效果产生转换的原因和过程进行具体阐释,并提出完善惠农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来位  
政策资源的非均衡性、执行机构的科层性、目标群体的低组织化等制约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惠农政策"自上而下"执行及其结构性冲突,而执行环境的复杂性、目标群体的异质性又对该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且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将加剧这种模式的结构性损耗。须通过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目标群体功能;重配政府功能和职责,减少政策执行层级;完善政策运行机制,降低结构性损耗等优化路径来提升我国惠农政策的执行效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来位  
惠农政策执行效力是指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调研发现,政策普惠性程度不高,政策执行不确定性很大;部分政策方案科学性不强,政策执行效果难以保证;农民对政策知晓程度不高,农民主动参与严重不足;政策执行激励监督机制不健全,执行机构积极性不高;特惠性政策执行效率低下,削弱了农户的申请积极性等因素制约了惠农政策执行效力的提升。因此,必须加强农民需求调查研究,提高惠农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特惠政策普惠化,增强政策执行效果的确定性;针对农民现实情况,加强政策宣传,发动农民参与政策执行;健全政策执行激励机制,增强执行机构的积极性;建立以执行需求为导向的组织体系,促进农业公共服务社会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薄志广  方鸿安  赵武  高伟  
近年来,随着各级财政实力的日益充盈,国家对"三农"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原有的各项惠农政策相继提标扩面,新的财政支农政策不断出台,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现行惠农政策尤其是财政部门主导的补贴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执行效果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与政策设计的初衷存有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一、主要问题1.政策种类繁多,整体效应不甚明显。面对同一区域的同块土地,各种政策纷纷空降,林林总总,无论对一个县、一个乡还是一个村,几乎都涉及粮食直补、农资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萍  
在当今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事关经济稳定,更事关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中外经验表明,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无论是数量方面还是质量方面),就必须持续实行有利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杰  
农户粮作经营行为取向是对自身因素与外界环境变化的理性反应。研究表明,满足自家需要以及增加现金收入是农户从事粮作经营的主要动机所在,且随种植规模的扩大,农户满足自家需要的动机在减弱,而增加现金收入的动机在增强;较小规模粮作经营户有动态缩减粮食播种面积的行为取向,而较大规模粮作经营户则有动态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的行为取向;较大规模的粮作经营户更易于实现规模化经营收益,具有相对较高的内在动力从事粮作经营;在现行粮食政策下,政策对农户粮作经营行为的制度激励效应有限,因而亟需采取优化粮食政策目标、强化粮食政策手段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完善粮食政策传导机制等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梅  赵颀  
在对河北省承德市两家乡的调研中发现,有75.77%的乡民通过电视知晓惠农政策,所占调查样本的比重最大;有29.90%的乡民通过与亲友、邻居或村干部的交流等人际传播的方式知晓惠农政策;有12.37%的农民通过农村"大喇叭"广播知晓惠农政策。由此可知,大众传媒和人际传播是两种最有效的惠农政策传播方式,电视是当地农民获取惠农政策信息的首要渠道,亲友、邻居或村干部的交流等人际传播也在惠农政策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拟在2014年文的基础上,结合惠农政策的传播效果与创新扩散理论的关系,进一步探究大众传媒和人际传播两种主要惠农政策传播方式对农民认知、态度和行为三个方面的产生的影响与作用;通过政策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曾文明  魏秋华  廖春光  
以近5年来江西省惠农政策实施为例,系统分析各项惠农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效果、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深入了解地方政府、农村集体、农户对惠农政策的期望,构建我国现阶段惠农政策实施成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惠农政策的方案优化、惠农政策执行力度的强化、惠农政策的监督管理、惠农政策的评估与反馈等方面提出完善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永恒  陈雪  
"三结合"模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贯彻落实中央治疆方略的创新举措,将党的政策、中央的关怀直接覆盖至基层群众,是新时期推进新疆工作的重大改革举措和开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新手段、新方法。今年以来,乌鲁木齐市全面加强县乡财政资金管理,并在惠农补贴资金发放中实行"提升责任意识、宣讲惠农政策、发放惠农资金"三项工作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发挥好村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永恒  陈雪  
"三结合"模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贯彻落实中央治疆方略的创新举措,将党的政策、中央的关怀直接覆盖至基层群众,是新时期推进新疆工作的重大改革举措和开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新手段、新方法。今年以来,乌鲁木齐市全面加强县乡财政资金管理,并在惠农补贴资金发放中实行"提升责任意识、宣讲惠农政策、发放惠农资金"三项工作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发挥好村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魏欣  苏杨  杨蕊  
授利、造福、方便于民的惠农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出现了普惠性惠农政策在关联影响尤其是利益导向上不利于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的现象。根据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从政策过程理论角度分析。未建立有效的政策协调机制是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为此,本文以计划生育为例提出了建立基本国策协调机制的三务路径,并明确在当前形势下,既需要建立以"以和为贵兼顾优先优惠"为特征的基本国策协调机制,也需要计划生育部门与时俱进地调整人口政策的内容、导向和手段,通过有为有位实现三个转变。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