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86)
- 2023(16930)
- 2022(14259)
- 2021(13545)
- 2020(11026)
- 2019(25780)
- 2018(25245)
- 2017(49017)
- 2016(26010)
- 2015(29291)
- 2014(29031)
- 2013(29098)
- 2012(26703)
- 2011(24237)
- 2010(24321)
- 2009(22986)
- 2008(21724)
- 2007(19379)
- 2006(17345)
- 2005(15689)
- 学科
- 济(112360)
- 经济(112247)
- 业(79915)
- 管理(70435)
- 企(56308)
- 企业(56308)
- 农(52014)
- 方法(48374)
- 数学(43037)
- 数学方法(42694)
- 中国(35671)
- 农业(34496)
- 融(30124)
- 金融(30123)
- 银(28496)
- 银行(28461)
- 财(28338)
- 业经(27862)
- 行(27428)
- 制(24575)
- 地方(22859)
- 贸(21755)
- 贸易(21732)
- 易(21250)
- 学(20154)
- 务(18176)
- 财务(18112)
- 财务管理(18080)
- 企业财务(17335)
- 体(16606)
- 机构
- 大学(372299)
- 学院(371350)
- 济(163291)
- 经济(160168)
- 管理(148797)
- 研究(129122)
- 理学(128366)
- 理学院(127076)
- 管理学(125280)
- 管理学院(124617)
- 中国(108132)
- 京(78853)
- 科学(74424)
- 农(73013)
- 财(72868)
- 所(64009)
- 中心(61097)
- 财经(58611)
- 研究所(58038)
- 业大(56944)
- 农业(55899)
- 经(53659)
- 江(52892)
- 北京(50288)
- 经济学(50069)
- 范(46113)
- 师范(45761)
- 院(45415)
- 经济学院(45237)
- 财经大学(43627)
- 基金
- 项目(249682)
- 科学(197406)
- 研究(186151)
- 基金(184419)
- 家(159799)
- 国家(158449)
- 科学基金(136312)
- 社会(120485)
- 社会科(114113)
- 社会科学(114081)
- 基金项目(97379)
- 省(93942)
- 自然(86068)
- 自然科(84093)
- 自然科学(84075)
- 自然科学基金(82598)
- 教育(82543)
- 划(78863)
- 资助(75921)
- 编号(75743)
- 成果(61069)
- 部(56945)
- 重点(55008)
- 发(53901)
- 创(51640)
- 国家社会(50702)
- 课题(50303)
- 教育部(49071)
- 创新(48220)
- 人文(48065)
- 期刊
- 济(180582)
- 经济(180582)
- 研究(115193)
- 农(73908)
- 中国(72499)
- 学报(56116)
- 融(54301)
- 金融(54301)
- 科学(53764)
- 财(53238)
- 管理(51082)
- 农业(49695)
- 大学(44091)
- 学学(41814)
- 教育(33349)
- 业经(31825)
- 技术(29764)
- 财经(29016)
- 经济研究(27810)
- 经(24803)
- 问题(24376)
- 业(23814)
- 世界(19924)
- 理论(19601)
- 技术经济(18851)
- 贸(18630)
- 版(18076)
- 实践(17631)
- 践(17631)
- 国际(17179)
共检索到563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孔令安
0.1 198T——1988年,“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投资与生产率”研究课题在全国4省5县1000样本农户中进行。这次大规模的农户问卷凋查选择了三大类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吉林为玉米、江苏为水稻、河北和河南为小麦。本项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于考察中国农村信贷水平、制约因素及其对投入和生产率的影响。 0.2 吉林200样本农户的抽样调查表明,吉林农村的金融活动相对频繁,而且,伴随着大量农户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荣 Calum Turvey 罗剑朝
本文立足于孟加拉格莱闵银行(GB模式)小额信贷运作的理念和原理建立小额信贷市场一般模型,并衍生出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理论模型及其扩展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认为信任在小额信贷市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农村信用社、微型金融组织(MFI)、非政府组织(NGO)等信任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群体,农村信用社行政性低贷款利率难以覆盖小额信贷业务的经营成本和贷款风险,并导致"市场挤出MFI(NGO)"现象发生,影响了农村小额信贷市场上MFI、NGO、农村信用社、民间借贷等的公平竞争和有效合作,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理论模型 农村小额信贷 信任 贷款利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兴端 杨少垒
目前,新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面临各种壁垒。鉴于此,本文针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行政性和经济性两大外生性壁垒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调整和放宽金融市场准入政策后,高经济性壁垒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更为重要。因此,农村金融市场既定的寡占结构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单纯调整和放宽市场准入都不会引发大规模的市场进入。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 行政性壁垒 经济性壁垒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磊 李俊丽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态势:一方面,农户对资金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对资金的“有效供给”不足。这对矛盾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基于2005年对山东省泰安市农户信贷需求现状的实地调研,剖析了农户信贷需求与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供给之间存在的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提出了探索解决农村金融市场非均衡态势的几点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农户信贷需求 农村金融市场 非均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龙耀 江春
本文建立农村金融市场中非价格信贷配给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特殊设计的直接诱导式询问方法,对农户面临的非价格信贷配给机制进行调查和识别,并实证分析影响非价格信贷配给机制的因素。研究发现,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将灵活的利率差异化管理作为弥补潜在贷款损失的手段。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中多种类型的非价格信贷配给机制并存,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合约特征和放贷行为偏好使得一部分农户被配给出信贷市场,一部分农户主动退出信贷市场。农村金融机构倾向于与农村地区少数生产规模较大、具有稳定收入和身份特征的农户建立稳定的、以重复放贷为基础的信贷供给机制,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农户将面临配给,这与利率管制时期的放贷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守卫
基于2005—2016年29个省(区、市)际的面板数据,对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影响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表明,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同样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垄断程度较强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不利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值,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主要来自于农业技术进步,从农业粮食生产功能区层面,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性。因而,推进与农村、农业经济结构相匹配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改革,进而调整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结构,要充分考虑农业发展的区域异质性特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大庞
信贷配给现象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普遍存在,并且将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这会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进程。本文试图在S-W模型的基础上,从信用成本的角度建立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配给模型,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配给机理,为缓和农村金融市场信贷配给问题、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瓶颈提供一些思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大安
当前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是在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二元框架所规定的秩序下运行的。这种秩序对农村金融的规模、结构和功能等的作用或影响,既可以结合中国实际、进而从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正效应来理解,也可以从其抑制农村金融发展的负效应来解说。以理论层面来分析,这种负效应产生的根源在一定程度上是农村金融市场存在风险使然。农村金融市场风险是中国金融市场风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分为内部构成风险和外部冲击风险两大部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二元框架会引致农村金融市场呈现什么样的风险构成?外部金融市场波动对农村金融市场会产生什么样的冲击?研究者在说明这些冲击的同时,也要思考和寻找揭示这些冲击的分析方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正平 圣英 郭永春
外资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来,外资参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力度进一步加强。本文系统分析了外资参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历程,深入剖析了外资进入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并对外资深度参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实现双赢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富民
在非对称信息的农村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着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配给。而目前垄断性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加剧了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引发了农村信贷资金的外流,最终导致更为严重的信贷配给问题。因此,必须发展农户贷款担保组织和乡村银行,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更好地克服或减弱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切实解决农户贷款难题。
关键词:
非对称信息 农村金融 市场结构 信贷配给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秦建群 秦建国 吕忠伟
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基于我国12省(市)农户家庭信贷的微观数据,在正规金融渠道与非正规金融渠道相互独立和相互影响的前提下,运用Probit模型对农户信贷渠道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解析了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特征下农户信贷渠道的选择行为,并提出了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田雅群 范亚辰
运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普惠金融调查"数据,就"大五"人格特征对农户信贷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为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新的经验证据。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开放性、严谨性和外向性等积极人格特征对信贷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顺同性和神经质等消极人格特征对农户信贷行为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因开放性人格特征对农户信贷行为的边际贡献更明显,运用处理效应模型,就开放性人格特征对信贷行为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发现高开放性农户的信贷需求更强,获得正规信贷的可能性更大、额度更高。同时,以"是否使用移动互联支付工具"作为开放性人格特征的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一致结论。
关键词:
人格特征 信贷行为 农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焦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余泉生 周亚虹
本文利用中国农村金融调查截面数据,主要分析了两个问题:农村信贷约束程度及其对农户福祉的影响。通过有效甄别农户借款需求信息,分析发现:农村中生产领域的农业生产和个体工商业经营,以及消费领域的住房和医疗消费对资金需求最为迫切,因此,农户在这些方面受到信贷约束的程度较高;但是,农户在创办企业方面受到较高程度的信贷约束,其原因是资金需求数额较大且难以得到完全满足。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信贷约束强度平均是14.4%,远低于有些学者估算的70.92%;信贷约束对农户福祉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信贷约束强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户家庭平均生产收入、非基本消费支出和一般资产分别减少61.42元、55.77元和3...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贷约束强度 福祉损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