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13)
2023(11397)
2022(8846)
2021(8026)
2020(6655)
2019(14536)
2018(14423)
2017(27975)
2016(14892)
2015(16486)
2014(16430)
2013(15833)
2012(14092)
2011(12243)
2010(12738)
2009(12094)
2008(12247)
2007(11413)
2006(10383)
2005(9571)
作者
(41135)
(34901)
(34452)
(32374)
(22033)
(16617)
(15559)
(13421)
(13146)
(12256)
(11828)
(11603)
(11048)
(10960)
(10677)
(10459)
(10121)
(10075)
(10030)
(9888)
(8688)
(8566)
(8422)
(8137)
(7919)
(7788)
(7731)
(7596)
(6922)
(6851)
学科
(80433)
(67579)
经济(67480)
(63639)
企业(63639)
管理(52800)
(45214)
农业(30188)
业经(28945)
方法(24166)
(21585)
中国(19449)
数学(16649)
数学方法(16560)
(16121)
财务(16103)
财务管理(16090)
技术(15744)
企业财务(15192)
(15092)
(14353)
(12709)
地方(12623)
(12399)
(11927)
(11791)
理论(11758)
(11228)
贸易(11220)
(10864)
机构
学院(217676)
大学(208142)
(96283)
经济(94592)
管理(88822)
理学(76260)
理学院(75558)
管理学(74647)
管理学院(74273)
研究(68504)
中国(55835)
(49559)
(43006)
(42709)
科学(39125)
农业(37305)
(35090)
业大(34816)
财经(33772)
(33442)
中心(32455)
(30651)
研究所(29869)
经济学(28202)
(27044)
经济管理(26939)
(26272)
北京(26133)
师范(26092)
经济学院(25592)
基金
项目(141122)
科学(114267)
研究(107981)
基金(104200)
(89466)
国家(88263)
科学基金(77912)
社会(72904)
社会科(68818)
社会科学(68799)
(57477)
基金项目(56235)
自然(47729)
教育(46812)
自然科(46671)
自然科学(46660)
自然科学基金(45868)
(45250)
编号(44595)
资助(39235)
(34684)
成果(34027)
(32511)
(32338)
(31141)
重点(30631)
国家社会(30528)
(29569)
创新(29494)
(29242)
期刊
(120113)
经济(120113)
研究(62803)
(54289)
中国(44036)
农业(36521)
(34709)
管理(34557)
科学(30257)
学报(28352)
业经(27353)
大学(23391)
(22638)
金融(22638)
学学(22509)
技术(20138)
(19088)
教育(17308)
经济研究(16711)
问题(16706)
财经(16600)
(14409)
农村(14073)
(14073)
农业经济(13854)
世界(13637)
技术经济(13079)
现代(11990)
(11627)
经济问题(11508)
共检索到331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金明  
从农家生活空间─"圈"及其扩张的角度,分析了农业现代化的演进过程,得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实质上是由农户必然性行为圈到农户选择行为圈,再到农户完全自主性行为圈的不断拓展的过程,亦即由必然性农业到选择性农业再到完全自主性农业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农业现代化固然是农业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现代化,但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工程与生物技术现代化基础之上的农民生产与生活行为的现代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靳相木  薛兴利  
首先从社会进步与体制变革、时机与条件以及产业分类目的三方面,揭示把农业外延拓展为“以动植物生产为中心,产前、产中、产后三领域全部内容的总和”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拓展农业外延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鹰  
本文在阐明农业现代化核心要义的基础上,试图分析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约束和中国农业领域的重要阶段性变化,并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进策略。研究表明,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面临着两方面的约束:一是微观主体方面农户属于典型的东亚小农类型;二是资源禀赋方面"人多地少水更少"。不过,中国农业领域出现了产业结构性变革发生、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非农产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比值明显缩小等重要阶段性变化,这些从积极方面昭示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可能前景。要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应重视统筹安排好国内农业的供给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积极稳妥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优化农业技术体系,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文化  钱友山  王超铁  袁士畴  
本文论述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应优先考虑土地产出率,同时具有高产出、高效益,高效率,持续、稳定及协调,资源节约,农村经济结构多元,模式种类丰富等特点。并提出:①产出与投入均具有三维结构和品种的三元结构,及其高产出、高投入的含义。②农业综合发展反馈环是农业持续发展的机制,它由六个子环组成,现代化生产要素是其枢纽。③“接口工程”的概念,它既是系统的组成又是系统的调节器。最后,对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凌启鸿  张晓铃  
1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为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农业必须相应地加快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晓君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在当今开放的世界格局中,很难想象,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能够关起门来独善其身,农业的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晰。在国内农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过程中,对外开放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可为农业的对外开放注入活力,并在农业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中获得更多更高的比较利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波  
党的十九大指出,当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小康,一个都能少"。保险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保险业的天职和宗旨,应当把更多的行业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近年来,保险业立足黑龙江农业大省实际,以创新农业保险供给、服务脱贫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永良  任志祥  
阐述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含义、基本内容、目标和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讨论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方法及应遵循的原则,指出了目前几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改进意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土地问题》课题组  张曙光  
本项研究梳理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政策演变,概括了土地规模流转的阶段特征和地域差异,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北京通州、山东宁阳、成都郫县和崇州市等地6个案例的分析,说明了土地规模流转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揭示了其在农村所引起的巨大变化,对现有流转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指标交易与土地流转的本质差别,并讨论了政府行为和农村金融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星明  杨万江  
在大量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确立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筛选的原则 ,经过多层次指标筛选 ,建立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 ;并根据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把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划分为准备阶段、起点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发达阶段 ;然后根据系统学、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原理 ,采用弹性系数方法 ,建立“综合目标分层加权测评法”测算我国各地及沿海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测评表明 ,总体上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将于 2 1世纪 2 0年代前后先后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温信祥  
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现代化过程中,农业、农民和农村是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短板"。日本是从低收入国家发展为中等收入国家、而后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典型经济体。吸收和借鉴日本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促进与推动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意义。日本农业现代化发展伴随经济发展,日本农业在国民产值结构中的比重持续下降。日本始终将农业置于国家战略安全高度,走适合本国农业特点的道路。日本农户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种的培育,从源头上打造精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凌启鸿  张晓铃  
一、农业现代化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为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农业必须相应地加快发展,一方面不断地满足整个社会对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和出口创汇的需要;另一方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经过80年代的改革与发展,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基本矛盾:一是资源约束。江苏人均耕地由解放初的2.36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国桢  
农业现代化再界定 ,具有农业自身的内在依据。农业现代化要突破产业局限 ,进一步拓展内涵 ,其内涵包含农村现代化与农民现代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星  张泽荣  路兴涛  
本文认为,就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而言,农业现代化应当包括农业企业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产业化、农业信息化等。农业企业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业科技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它们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支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