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36)
- 2023(21577)
- 2022(18444)
- 2021(17042)
- 2020(14271)
- 2019(32475)
- 2018(31945)
- 2017(60510)
- 2016(33283)
- 2015(37208)
- 2014(36972)
- 2013(36437)
- 2012(33974)
- 2011(30851)
- 2010(31064)
- 2009(28329)
- 2008(27739)
- 2007(24478)
- 2006(21840)
- 2005(19086)
- 学科
- 济(136305)
- 经济(136149)
- 业(90937)
- 管理(87128)
- 企(67187)
- 企业(67187)
- 方法(56368)
- 农(51928)
- 数学(48939)
- 数学方法(48261)
- 中国(38533)
- 农业(34545)
- 地方(33890)
- 学(32168)
- 业经(32003)
- 财(31117)
- 制(24552)
- 贸(24539)
- 贸易(24521)
- 易(23729)
- 环境(21757)
- 技术(21239)
- 理论(20792)
- 银(20686)
- 银行(20599)
- 融(20441)
- 金融(20436)
- 和(20313)
- 行(19788)
- 发(19448)
- 机构
- 学院(472744)
- 大学(472395)
- 济(185338)
- 经济(181371)
- 管理(179070)
- 研究(167662)
- 理学(155133)
- 理学院(153190)
- 管理学(150071)
- 管理学院(149221)
- 中国(123646)
- 科学(109181)
- 京(101534)
- 农(99564)
- 所(86929)
- 财(82119)
- 业大(80282)
- 研究所(79825)
- 农业(77656)
- 中心(76190)
- 江(73739)
- 财经(65441)
- 范(65243)
- 师范(64443)
- 北京(63274)
- 院(60668)
- 经(59743)
- 州(57281)
- 经济学(54895)
- 省(54301)
- 基金
- 项目(329108)
- 科学(256764)
- 基金(236492)
- 研究(233424)
- 家(210665)
- 国家(208728)
- 科学基金(176295)
- 社会(145958)
- 社会科(137958)
- 社会科学(137916)
- 省(130770)
- 基金项目(125569)
- 自然(116952)
- 自然科(114201)
- 自然科学(114165)
- 自然科学基金(112076)
- 划(110327)
- 教育(106816)
- 资助(96811)
- 编号(94302)
- 成果(75925)
- 重点(75112)
- 发(73346)
- 部(71167)
- 创(67789)
- 课题(66031)
- 科研(63403)
- 创新(63398)
- 计划(62059)
- 国家社会(59885)
- 期刊
- 济(207683)
- 经济(207683)
- 研究(134297)
- 中国(95231)
- 农(95193)
- 学报(86790)
- 科学(76683)
- 农业(64700)
- 大学(64510)
- 管理(63477)
- 学学(61113)
- 财(59924)
- 教育(53080)
- 融(42322)
- 金融(42322)
- 技术(40028)
- 业经(38265)
- 业(32527)
- 经济研究(31213)
- 财经(30832)
- 问题(28078)
- 经(26459)
- 版(25619)
- 科技(24603)
- 图书(24294)
- 业大(23849)
- 资源(23146)
- 技术经济(21889)
- 世界(20766)
- 统计(20573)
共检索到701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耿虹 李彦群 范在予
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乡村旅游经济的重要业态,我国农家乐表现出显著的东、中、西区域非均衡发展差异格局。以浙江、湖北、四川3省为研究样本,基于网络数据平台爬取农家乐空间信息,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及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综合比较农家乐地域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3省农家乐均呈凝聚型空间分布状态,但空间集聚格局与均衡指数具有显著的省际差异;其中浙江省农家乐呈网络状均衡集聚;湖北省农家乐点状集聚于武汉、宜昌等市,省域分布不均衡;四川省农家乐团状集聚于成都平原,省内空间分布较均衡。进一步探讨省际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发现区域政策供给导向是农家乐空间集聚的驱力,高经济水平是农家乐规模扩张的基础,完善的设施供给是农家乐空间分布的外部依赖,山脉与平原地貌交错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则成为农家乐集聚的沃土与温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邢剑飞
"农家乐"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旅游产品。作者在引用田喜洲先生关于"农家乐"的概念的基础上,指出了浙江"农家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促进浙江"农家乐"的发展。
关键词:
农家乐 旅游 农业 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瑞林 陈慧媛 陈广平 刘承良
以湖北省342家高星级农家乐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考察湖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湖北省高星级农家乐呈凝聚型分布,空间分布不均衡,空间差异较大;具体来看,湖北省高星级农家乐主要集中于恩施、宜昌、襄阳和武汉等地,在空间格局上,鄂东武汉城市圈基本已形成以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一线集中连片的带状空间格局;鄂西则表现为以恩施、宜昌为核心的多中心格局特征。进一步探讨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认为河谷平原是湖北省高星级农家乐集中布局的沃土,陆路交通是高星级农家乐发展布局的关键,而近域客源则是高星级农家乐布局发展的基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婧 李裕瑞 陈宗峰
农家乐是新时期乡村发展的新业态,其空间分布影响区域旅游和乡村发展格局。已有研究主要基于传统调查或统计数据开展,随着互联网电子地图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为农家乐空间分布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撑。基于POI抓取技术获得北京市农家乐空间分布数据,运用加权几何平均算法和多维组合特征对北京市农家乐发展模式进行类型划分,探讨不同类型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家乐可分为8种类型,包括资源主导型、交通主导型、市场主导型、资源—交通主导型、资源—市场主导型、交通—市场主导型、强综合型和弱综合型,不同类型农家乐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显著。资源主导型、资源—交通主导型和弱综合型农家乐呈离散状分布,且主要集中在生态涵养区,交通主导型农家乐分布具有明显条带状特征,市场主导型、资源—市场主导型和交通—市场主导型农家乐呈环状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强综合型农家乐主导分布在城市功能扩展区。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交通通达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农家乐空间分布的解释度均在0.1以上且高于自然地理因素的解释度;生态涵养区农家乐以资源主导型、交通主导型和弱综合型农家乐为主,占比达到89.89%。为此,文本从全域旅游理念出发,提出空间转型、产业转型和管理转型发展策略,以期为区域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友军 周国忠
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典型形式,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与冲突成为影响其发展的突出因素,由此可以影响到"农家乐"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方法,以旅游客流和社区居民的博弈分析为重点,分析安吉县报福镇"农家乐"发展中利益相关者在合作的前提下进行旅游项目选择,提出"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从而推动该类型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景明
我国乡村旅游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上,定量研究较少。文章在对乡村旅游研究述评的基础上,采用田野调查和统计分析法,以西南农家旅游的典型———成都市为例,分析了影响城市郊区乡村旅游的人文因素、资源因素、管理因素。对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休闲传统、客源市场和交通便捷性、节庆活动和知名度、空间竞争、旅游资源条件、政府的支持力度、经营者投资和管理水平等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影响因素 农家乐 成都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巧 黄萍
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业服务于"三农"的切入点,是以旅助农,促进广大"离土不离乡"的近郊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城乡互动、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宜宾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通过实地调研,对宜宾"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和现状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立足于宜宾独具特色的乡村风情、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从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角度,提出了加快宜宾"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农家乐” 乡村旅游 发展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占风,瞿凌云
本文主要采用经济计量模型、因子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以湖北、浙江、上海为代表,对中、东部地区进行比较分析,找到区域发展差异的根本原因,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由此对中部崛起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强调能够自觉利用区域差距而不可以完全消除区域差距对于东部地区通过发挥先发优势和中部地区通过发挥后发优势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文娟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乡村旅游产业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不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亟需解决的"三农问题",而且积极推动了旅游产业的战略洗牌。在乡村旅游这个蓬勃发展的产业中,农家乐旅游作为一个较为新颖的旅游形式,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在阐述农家乐概念特征与缘起的基础上,对其兴起的原因、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就其如何更好发展提出几点粗浅建议。
关键词:
农家乐 乡村旅游 农村发展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祖良 常艳新 陆森宏 童娇娇 刘亮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景区依托型农家乐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景区依托型农家乐是依托于景区而发展的一种农家乐类型,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其经营状况与景区发展密切相关。农家乐经营者对景区的参与,不仅有助于增加经营者的经济收益,还有助于实现景区的进一步发展,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基于社区参与视角,从农家乐经营者的角度出发,以浙江省临安市西天目乡天目村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景区依托型农家乐的经营现状进行调查,并结合实地访谈法分析了农家乐经营者对社区参与的感知度,提出景区依托型农家乐的社区参与策略。图2表1参12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春智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农业节水工作的"牛鼻子",事关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水安全。本文采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以我国浙江、江苏、湖北和四川四省为样本,评价了各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成效。结果表明:农业水价改革总体成效理想的省份在节水、经济、社会和生态成效等方面较为明显,不存在"偏科"倾向;农业水价改革总体成效不够理想的省份主要是在经济成效和生态成效方面需要加快补短板;浙、苏、鄂、川四个省份农业水价改革的社会成效都比较理想,说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范润卿 罗娇霞 陈政 刘益民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追求更高层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农家乐”这一新兴行业在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背景下出现。文章通过分析农家乐的发展对于农业结构的影响,并以湖南农家乐旅游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湖南农家乐旅游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湖南 农家乐旅游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建国 俞益武 李健 夏盛民 郑国全
浙江"农家乐"旅游的开发是在资源环境保护、社区经济发展和旅游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在旅游产品吸引力的拉动下,以及在中介系统的引导和支持系统的辅助下进行的。在构建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动力结构模型,分析了系统构成与动力机制,探讨了各系统实施主体应承担的作用和不同发展时期的变化,以期为浙江"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也为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的"农家乐"旅游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颖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贵州省地方旅游和农家乐特色旅游已经成为有机整体,随着贵州省农家乐不断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地区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但在地方旅游资源整合和农家乐地域特色开放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应该针对当前存在的制约问题,根据当前贵州省地方旅游发展实际,创造性的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为推动贵州省旅游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海琴 朋文欢 黄祖辉
农户从事家庭型乡村旅游对其收入的影响并未受到学界过多关注。文章借助浙江、四川和湖南三省605位农户调研数据,在阐述家庭型乡村旅游增收机制的基础上,采用PSM法消除样本选择偏差,实证考察家庭型乡村旅游的增收效果。研究发现:1农户从事乡村旅游对提高其收入水平的效果十分明显,相较于未从事者,从事者的家庭收入将提高7万元/年;2随着从业年份的增加,乡村旅游对农户的增收效果越大,说明发展乡村旅游来促进农户增收具有良好的持续性;3乡村旅游的增收效果受农户就业类型影响,表现为全职型的增收效果大于兼业型。研究认为,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使其成为农户增收的重要来源;从业农户应丰富旅游产品,克服乡村旅游的季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