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78)
2023(7136)
2022(5801)
2021(5349)
2020(4392)
2019(9378)
2018(9505)
2017(17320)
2016(9898)
2015(10952)
2014(11057)
2013(10559)
2012(9985)
2011(9202)
2010(9225)
2009(8666)
2008(8410)
2007(7814)
2006(7078)
2005(6254)
作者
(31536)
(27201)
(26415)
(25260)
(16706)
(13033)
(11927)
(10637)
(10137)
(9601)
(9300)
(8812)
(8631)
(8594)
(8445)
(8176)
(7964)
(7708)
(7702)
(7681)
(6982)
(6751)
(6680)
(6334)
(6241)
(6132)
(5883)
(5873)
(5770)
(5634)
学科
(44589)
(37862)
经济(37817)
(32439)
农业(29608)
管理(21458)
业经(13337)
(11902)
企业(11902)
中国(10892)
(10361)
方法(10220)
(10119)
农业经济(9885)
(9516)
(9336)
数学(9075)
(9025)
农村(9017)
数学方法(8961)
地方(8881)
环境(8773)
及其(8128)
发展(7544)
土地(7533)
(7531)
(7488)
(7402)
(6867)
(6858)
机构
学院(142419)
大学(135565)
(58827)
(55233)
经济(53997)
研究(53559)
管理(49608)
农业(45987)
理学(42729)
理学院(42269)
管理学(41364)
管理学院(41150)
中国(40391)
科学(36380)
业大(35646)
(29556)
(28708)
农业大学(28399)
研究所(27137)
中心(25763)
(23953)
(23530)
(22641)
(22272)
科学院(18832)
(17972)
技术(17922)
(17600)
(17580)
师范(17279)
基金
项目(98849)
科学(76244)
研究(70381)
基金(69760)
(63356)
国家(62705)
科学基金(51759)
(43330)
社会(43005)
社会科(40159)
社会科学(40146)
基金项目(37198)
(34477)
自然(33928)
自然科(33123)
自然科学(33116)
自然科学基金(32477)
(32284)
教育(30291)
编号(29769)
资助(26779)
(23330)
成果(23239)
重点(22347)
(21581)
(20849)
(20770)
课题(20603)
计划(20559)
创新(19518)
期刊
(70022)
经济(70022)
(65278)
农业(44488)
中国(36094)
研究(35565)
学报(33115)
科学(26374)
大学(24239)
学学(23621)
(20662)
业经(18911)
(15551)
(15374)
金融(15374)
教育(14212)
农业经济(13513)
管理(13446)
农村(13358)
(13358)
业大(12336)
技术(11935)
(11637)
农业大学(11415)
问题(10337)
世界(8921)
农村经济(8890)
中国农业(8315)
经济问题(8217)
经济研究(7792)
共检索到217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兴华  余功新  张端品  谢岳峰  秦发兰  
利用3个带有第5染色体上标记基因的标记基因系,采用BC_1F_2株系分析,对农垦58s的1对光敏感雄性不育基因在第5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了定位。结果表明,农垦58s的1对光敏感雄性不育基因与第5染色体上的gh-1基因以20.3cM的遗传图距连锁遗传,与nl-1,v-10基因的遗传图距较远,在分离群体中不能发现其连锁遗传关系。将农垦58s的1对光敏感雄性不育基因定位于水稻第5染色体上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孟良  郑用琏  张启发  
将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和正常可育农垦58N适时播种,使其光敏感期处于自然长日照控制下。于苗期、分蘖期、第二次枝梗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及减数分裂期分别在暗、光下取其幼穗及第一全展叶作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发现了17个特异的蛋白质组分。其中11个组分在可育与不育水稻间表现为有或无的差异;3个组分表现为表达量的变化;另3个组分表现为位置在双向电泳图谱上的平移。研究结果还表明低温和异常高温不仅可使光敏不育水稻的花粉育性出现部分恢复,而且高温处理还导致了电泳图谱上蛋白组分的相应改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亚芳  林拥军  
利用TAC(transformation competentartificialchromosome)载体 pYLTAC7,将明恢 6 3的 35kb基因组片段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导入水稻品种农垦 5 8S中 ,对 pYLTAC7载体直接用于水稻遗传转化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本试验中 ,pYLTAC7载体转化效率为 10 .1% ,转基因植株R0 代PCR及Southern分析表明 ,外源片段已稳定整合到基因组中 ,从而证明pYLTAC7载体可以在水稻遗传转化中应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云岚  云锦凤  王秀娥  李海凤  方宇辉  
分析rDNA基因位点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可以对新麦草染色体进行识别和分析其基因组特征。利用FISH和顺序C-分带-FISH技术将45S rDNA定位于新麦草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上,结果表明,45S rDNA在二倍体新麦草染色体上有6个主要分布位点,另外几条染色体在两臂中部或长臂末端还显示出较弱的杂交信号,信号强度显示蒙农4号新麦草基因组具有一定杂合性。分析确定新麦草的45S rDNA基因主位点分别位于N1染色体短臂末端、N3染色体短臂末端以及N5染色体短臂末端,推测这3对染色体是NOR染色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文华  张方东  李合生  
盆栽农垦58S及农垦58原种.幼苗6叶期经不同光照长度和光质处理。结果表明,在幼穗发育的第Ⅳ期到第Ⅴ期,农垦58S叶片中叶绿体Ca~(2+)-ATP酶在长日处理和红光间断暗期处理下活性下降,在短日处理和红光/远红光间断暗期处理下活性升高。该酶的活性变化可能与农垦58S的育性转换有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荣伟  李合生  
农垦58s是光敏核不育水稻。多胺在植物体内起着广泛的生理作用。多胺与乙烯共同需要SAM提供丙氨基。由于这种代谢上的联系,因此研究多胺就会联系到乙烯,反过来研究乙烯和衰老也涉及多胺方面。目前已形成2种观点:一种认为多胺外施将延续衰老,另一种观点认为多胺浓度的下降是触发衰老的重要先导步骤,但共同的观点认为乙烯与多胺互相调节其生物合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合生  岳兵  曾汉来  戴秋杰  
UV-B辐射对农垦58s某些生理特性和育性的影响李合生1)岳兵1)曾汉来1)戴秋杰2)(1)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70;2)江苏省农科院,南京210014)EFFECTOFUV-BRADIATIONONSOMEPHYSIOLOGICALCH...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岳兵  李合生  丰胜求  熊秋芳  于永红  
以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为材料,用3种不同波长短波光(UV-B,UV-A,蓝光)进行长暗期间断,结果表明:3种光质都有间断效应,其中UV-B大于蓝光和UV-A。暗期间断15d后,倒二叶及幼穗中POD、S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景红  樊叶杨  吴季荣  庄杰云  
【目的】将水稻第6染色体短臂上产量性状QTL分解到更小的区间中。【方法】从珍汕97B/密阳46重组自交系群体筛选到针对第6染色体短臂RM587-RM19784区间的剩余杂合体,衍生了一个由221个株系组成的F2:3群体,种植于海南和浙江两地,考察每株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和单株产量,建立SSR标记连锁图,应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2.5检测QTL。【结果】在所分析的6个性状中,除穗数外在第6染色体短臂上的目标区间均检测到QTL,分别座落于目标区域中3个以上的不同区间中,单个QTL对群体性状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6.3%~35.2%;控制产量构成因子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林静  张所兵  张云辉  汪迎节  方先文  
【目的】挖掘水稻耐盐新基因,为水稻耐盐性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以籼稻品种9311和粳稻品种日本晴为亲本培育的高代回交置换系为材料,在0.5%Na Cl盐胁迫条件下,以存活率为耐盐指标,对水稻苗期耐盐性QTL进行定位。采用QTL Ici Mapping v3.1软件对存活率进行QTL分析。【结果】在第3染色体相邻标记RM1350附近检测到1个苗期耐盐相关QTL(QSst3),所在遗传区间为113.2132.8 c M,贡献率17.75%,加性效应10.9。【结论】来自供体亲本日本晴相应QTL使苗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能刚  周燮  
运用免疫检测技术测定了光敏核不育水稻(PGMR)农垦58S 育性转换过程中内源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1+4))与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育性转换敏感期(二次枝梗原基分化到花粉母细胞形成),长日(LD)处理的倒二叶和幼穗中 IAA 含量都比短日(SD)处理的低.而 IAA 氧化酶活性则相反,LD 的都比 SD 的高.从另一种 PGMR(双8-14S)也获得了相似的测定结果.此外,LD 的58S 倒二叶中,GA_(1+4)/ABA 值也低于 SD 的,并与该叶的 IAA 氧化酶活性成反相关.作者认为,LD 诱导 PGMR 雄性不育与内源 IAA 亏缺有关,而 IA...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丽  李合生  伍素辉  
光质对农垦58s黄化苗形态建成、色素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刘清丽,李合生,伍素辉(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土化系,武汉430070)关键词农垦58s;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光形态建成;蛋白质;光波长THEEFFECTOFDIFFE...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小平  袁玺垒  陆平  侯典云  戴凌峰  
克隆谷子雄性不育材料1066A的不育基因,分析不育基因与可育基因存在的突变位点,为揭示谷子雄性不育分子机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选育多用途的不育材料奠定基础。利用谷子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及前人不育基因定位结果克隆谷子雄性不育材料1066A的雄性不育基因,发掘导致不育的突变位点,旨在为从分子水平揭示谷子不育机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选育多用途的不育材料奠定基础。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豫谷1号6号染色体找到1个雄性不育基因位点(Si015780m.g),该基因全长5 027个碱基,编码479个氨基酸,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叶新福  杨德卫  
野生稻长期处于野生状态,经受了各种灾害和不良环境的自然选择,保存着栽培稻不具有的或已经消失了的特异基因,抗逆性较强,是天然的基因库。染色体片段置换系是进行基因分析的理想材料。建立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不仅可以挖掘新的基因资源,还可以实现植物分子育种从单个基因利用到基因组综合利用的跨越发展。文中介绍了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的特点和构建原理,综述了野生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构建及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便为今后开发和利用野生稻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陶亚军  徐梦彬  王飞  陈达  周勇  梁国华  
为了鉴定和定位水稻垩白相关QTL,分析其遗传效应,利用籼稻品种广陆矮4号为受体,粳稻品种日本晴为供体构建的84个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s多重比较,对代换片段上垩白相关QTL进行鉴定。以P≤0.001为阈值,共检测到36个垩白相关QTL。其中,垩白度QTL共19个,其加性效应值为-6.44~12.86,加性效应百分率为-34.04%~68.02%。垩白粒率相关QTL共17个,其加性效应值为-7.32~3.63,加性效应百分率为-8.07%~4.00%。这些QTL的鉴定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并克隆相应QTL,提高稻米外观品质奠定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