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50)
2023(13995)
2022(11599)
2021(10877)
2020(8988)
2019(20643)
2018(20777)
2017(40530)
2016(22088)
2015(25024)
2014(25228)
2013(24957)
2012(22615)
2011(20339)
2010(20308)
2009(18715)
2008(18468)
2007(16410)
2006(14707)
2005(12977)
作者
(64422)
(54044)
(53023)
(50819)
(33961)
(25838)
(24076)
(21260)
(20357)
(18938)
(18297)
(18039)
(17071)
(16702)
(16439)
(16340)
(15934)
(15794)
(15477)
(15194)
(13444)
(13301)
(13020)
(12362)
(12162)
(12045)
(11951)
(11844)
(10888)
(10522)
学科
(95106)
经济(95009)
(69141)
管理(62214)
(49968)
企业(49968)
(48139)
方法(38066)
数学(32872)
数学方法(32557)
农业(32017)
业经(27150)
中国(24962)
(21688)
(20030)
地方(19214)
(18334)
(15202)
理论(14354)
(14216)
(14026)
(13992)
银行(13989)
贸易(13983)
环境(13937)
技术(13836)
(13794)
财务(13723)
财务管理(13701)
(13591)
机构
学院(316980)
大学(315904)
管理(129483)
(127383)
经济(124651)
理学(112021)
理学院(110882)
管理学(109058)
管理学院(108512)
研究(105442)
中国(81275)
(68252)
(68007)
科学(66406)
(55639)
业大(53506)
(53114)
农业(52377)
中心(48856)
研究所(48435)
(46776)
财经(44753)
北京(42644)
(41782)
师范(41451)
(40801)
(37809)
(37355)
经济学(36687)
经济管理(35452)
基金
项目(218286)
科学(171567)
研究(161717)
基金(158149)
(137261)
国家(136035)
科学基金(117053)
社会(101736)
社会科(96011)
社会科学(95984)
(85538)
基金项目(84879)
自然(75487)
自然科(73561)
自然科学(73546)
自然科学基金(72232)
教育(71990)
(70874)
编号(68179)
资助(63690)
成果(54352)
(48182)
重点(48024)
(47215)
课题(44999)
(44801)
创新(41719)
国家社会(41621)
科研(41091)
教育部(40692)
期刊
(144777)
经济(144777)
研究(90537)
(69116)
中国(63633)
学报(51289)
科学(48408)
农业(46874)
管理(43454)
(40648)
大学(38951)
学学(36633)
教育(32417)
(30108)
金融(30108)
业经(28887)
技术(26234)
(22283)
财经(21262)
问题(20479)
经济研究(20248)
(17976)
图书(17880)
资源(16927)
(16484)
理论(15584)
技术经济(15558)
科技(15486)
现代(14962)
农村(14805)
共检索到464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范志明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农垦改革纳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明确了农垦未来改革的方向。文件提出了农垦实行"三化"改革和创新"3个体制"的政策措施。"三化"改革即农场企业化、垦区集团化、股权多元化改革;创新"三个体制"即创新行业指导管理体制、企业市场化经营体制、农场经营管理体制。其中,贯穿整个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土地资源的资产化、资本化问题。农垦土地资源现状及其资本化意义农垦土地资源现状。资料显示,全国农垦系统现在拥有国有农场1779个,人口1412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郝希亮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当前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中国第一产业的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对于缩小我国城乡差距、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等都具有决定性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智育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部,东起乌鞘岭,西止甘新省界,是一条东西长约一千公里、南北宽在5~50公里的狭长地带,因地处黄河以西而得名。历史上是我国通往中亚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正处于我国三大沙漠之中,北部是巴丹吉林沙漠,东北为腾格里沙漠,西南是库姆塔格沙漠。走廊北部有马鬃、合黎和龙首诸山,成了防止巴丹吉林沙漠向南扩张的天然屏障;南面是著名的祁连山,高山雪岭,全区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见后图)。为了改变甘肃省贫穷落后的面貌,尤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凤林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机制对于农村土地资源的配置作用,使得土地资源的大量闲置和低利用率弊端显现无遗,该种缺陷使得农民对于土地、人力以及其他多种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加期待,在此背景下便形成了以土地有偿流转和公司制的农村土地资源资本化运作模式。因为农村地区拥有极为丰富的土地资源,所涉及到的范围较为广阔,因此其自身也存在极大的生态风险。基于此,现在需要对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极其自身的附属物存在的生态风险进行深入分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邹富良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对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土地资源商品化,二是土地资源资本化。土地资源商品化主要采用政府征地,政府进行土地开发的方式将农业用地转化为工业和城市化用地;土地资源资本化主要采用政府规划用地,土地所有权人与政府共同开发土地资源。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方式,也就有两种模式:以土地资源商品化为主体的"土地换社保"保障模式和以土地资源资本化为重要补充的"农民留用地"保障模式。实践中,两种保障模式都为失地农民提供一定的保障,但效果各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寅康  徐梦洁  彭补拙  
本文建立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城镇类、等、级及基准地价的城镇土地等级体系,为兵团农垦城镇不同层次的土地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深化我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合理的土地市场,实现土地资源资产化等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继军  
江苏农垦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实践王继军(江苏省农垦总公司南京210008)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和奋斗目标。农业实现现代化,农民生活实现小康进而达到比较富裕,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它关系到整个现代化的进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贵银  
据统计,目前广西农垦各农场被侵占和存在纷争的土地已超过35万亩,大部分未能收回,或者收回此地,丢掉彼地,农场穷于应对,给正常的生产和当地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林勇  
该文在分析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资源利用市场化改革必然性基础上,从基本思路、遵循原则和配置机制、开发机制与引导机制等方面系统设计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资源利用市场化改革路径,并就相应的制度创新设计进行了效果评价。分析认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市场化改革是可行的,改革必将使我国农村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土地释放出巨大的资源价值、市场价值、甚至产权私有化预期,为我国持续减少城乡差距、整体改变农民弱势地位、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耀明  
强化国有土地资产管理中共陕西省富平县县委书记张耀明土地是国家所拥有的最大公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最根本、最充分的体现。如果我们不加强对土地的资产管理,势必在一定程度上使公有制经济受到削弱,使国家政权丧失赖以生存的基础。为此我们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梦玲  周芳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与保障,农垦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所以推进农垦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前期研究基础,跟踪湖北农垦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新进展,本文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分析2003—2017年湖北农垦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探讨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结果表明,2003—2017年湖北农垦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2003年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标得分为0.532 6,达到初步实现阶段;2014年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标得分达到0.711 9,进入基本实现阶段;2017年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标得分提升到0.714 1,但距离完全实现阶段(>0.9)尚有一定的距离。2017年除农业产出水平外,其他一级指标按制约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投入水平,制约度分别为0.499 1、0.295 5和0.205 4;从二级指标来看,劳均耕地面积、城镇化率和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增加值比重这几个制约因素的制约度较高,分别为0.390 7、0.246 2和0.180 1,成为阻碍湖北农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因此,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资源循环型产业、提升社会公共事业、完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创建农垦特色产业体系等推动湖北农垦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学义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企业采取了在煤炭矿区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建矿经营的模式。这种"煤矿实体经营"模式存在的弊端是:在同一矿区,地面和地下有两个不同的经营实体——煤炭经营实体和农业经营实体。他们往往在煤炭资源采空地面塌陷进行赔偿时产生利益冲突,同时,采矿遗留下来的生态补偿问题大多甩给了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2016、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涉及"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容给煤炭矿区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推行中央关于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对维护矿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法权益,发挥土地经营权的资本性作用,改革矿区土地无偿供给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增加矿区农民财产性收入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探索了煤炭矿区土地资源资本化运作的模式,提出了煤矿经营实体向整个矿区经营实体转化的思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学义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企业采取了在煤炭矿区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建矿经营的模式。这种"煤矿实体经营"模式存在的弊端是:在同一矿区,地面和地下有两个不同的经营实体——煤炭经营实体和农业经营实体。他们往往在煤炭资源采空地面塌陷进行赔偿时产生利益冲突,同时,采矿遗留下来的生态补偿问题大多甩给了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2016、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涉及"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容给煤炭矿区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推行中央关于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谭道发  
国有土地资本运营的思考谭道发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以资本为纽带”,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这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按照这一思路,把搞好资本运营作为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力。资本运营是通过产品形态、资产形态、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尤飞  李红梅  
本文归纳了农垦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对农垦制度安排的理论基础、区域公共服务、管理模式选择、制度存在合理性评价进行了综述。对国有经济和农业农村经济改革对农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企社不分、定位不准仍是当前制约农垦改革的重要因素。同时,农垦立法空白也是其改革发展的掣肘。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农垦改革不能侧重部门利益,应尊重农业经营特性和农工利益,改革利益取向必须进行根本性转变,并提出新时期农垦和国有农业改革设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