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0)
- 2023(11158)
- 2022(9265)
- 2021(8596)
- 2020(7244)
- 2019(15972)
- 2018(15931)
- 2017(30532)
- 2016(16835)
- 2015(18926)
- 2014(18870)
- 2013(18374)
- 2012(17000)
- 2011(15372)
- 2010(15459)
- 2009(14616)
- 2008(14330)
- 2007(13210)
- 2006(11783)
- 2005(10712)
- 学科
- 济(65474)
- 经济(65363)
- 业(55163)
- 管理(47247)
- 农(46519)
- 企(36176)
- 企业(36176)
- 农业(30845)
- 业经(22482)
- 方法(20354)
- 制(20030)
- 财(18680)
- 中国(17686)
- 数学(17015)
- 数学方法(16794)
- 体(15451)
- 学(14536)
- 地方(12692)
- 银(12204)
- 银行(12165)
- 行(11676)
- 融(11273)
- 金融(11266)
- 贸(11166)
- 贸易(11161)
- 发(11032)
- 体制(10942)
- 易(10808)
- 策(10642)
- 务(10473)
- 机构
- 学院(239724)
- 大学(235467)
- 济(98313)
- 经济(96236)
- 管理(88656)
- 研究(84842)
- 理学(75979)
- 理学院(75119)
- 管理学(73846)
- 管理学院(73393)
- 中国(66268)
- 农(61836)
- 科学(51755)
- 京(50099)
- 农业(47703)
- 财(47338)
- 所(43892)
- 业大(42836)
- 中心(39780)
- 研究所(39552)
- 江(38568)
- 财经(36274)
- 经(32810)
- 范(30811)
- 北京(30685)
- 师范(30439)
- 院(30140)
- 州(29704)
- 农业大学(29589)
- 省(29498)
- 基金
- 项目(160380)
- 科学(125960)
- 研究(120304)
- 基金(115291)
- 家(101507)
- 国家(100535)
- 科学基金(84978)
- 社会(76190)
- 社会科(71657)
- 社会科学(71644)
- 省(63918)
- 基金项目(60833)
- 教育(53807)
- 自然(53308)
- 划(53107)
- 自然科(52022)
- 自然科学(52009)
- 自然科学基金(51077)
- 编号(50139)
- 资助(45367)
- 成果(41203)
- 重点(36515)
- 部(36209)
- 发(35498)
- 制(35447)
- 课题(34670)
- 农(34049)
- 创(33604)
- 国家社会(31678)
- 性(31471)
- 期刊
- 济(118507)
- 经济(118507)
- 研究(70291)
- 农(65077)
- 中国(55556)
- 农业(43779)
- 学报(41011)
- 财(37230)
- 科学(36915)
- 大学(31524)
- 管理(30241)
- 学学(30096)
- 教育(26377)
- 融(26116)
- 金融(26116)
- 业经(25389)
- 业(20899)
- 技术(19294)
- 财经(17976)
- 问题(16605)
- 经济研究(15970)
- 经(15472)
- 农村(14764)
- 村(14764)
- 版(14314)
- 农业经济(14175)
- 世界(13319)
- 业大(11988)
- 经济问题(11607)
- 资源(11383)
共检索到369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海 李红梅
本文以安徽农垦为例,分析了农垦“两田制”的变化:身份田承包经营权因流转回农场而呈现价值化或股份化,身份田向招标田与农场统一经营田转化,招标田租赁权短期化。农垦“两田制”变化,因强化农场公司制规模经营,将引领农垦国有农用地权利体系重构为“所有权+农场国有农用地使用权+股权+招标田租赁权”。其中,身份田承包经营权面积比较少且已价值化或股份化,不宜定性为用益物权;农场统一经营田之使用权即为农场国有农用地使用权,宜按照用益物权的性质进行制度构造;而招标田租赁权因期限短、支配性弱,宜定性为债权。这一变化不同于集体农用地“三权分置”之“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的延长权利链思路,会启迪宜强化“所有权+股权+以其他方式承包之土地经营权”的实施路径,并为重构集体农用地“三权分置”权利体系提供示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海
农垦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农垦国有农用地使用权是介于国有农用地所有权与职工国有农用地承包租赁权的中间权利,其性质影响着职工国有农用地承包租赁权的定性。基于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确定的法政策,农垦国有农用地使用权宜定性为用益物权。民法典物权编既应推进农垦国有农用地使用权从划拨取得方式向出让、作价出资、授权经营等有偿取得方式转化,又应充实其处分权能、明确其期限限定和登记效力,还应完善其物权法定的具体方式。由此,为职工国有农用地承包租赁权的定性乃至农垦国有农用地双层使用权权利体系的系统构造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继明
对新中国农用地评价研究进行分析,认为中国现行农用地评价体系有农业部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和国土资源部的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估价体系两大类。两大体系在评价的目标、内容、指标和方法体系上存在着区别,但最终目标都是实现农用地资源由"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管理的转变,实现土地资源的环境友好利用。新时期,在农用地流转的背景下,通过论述比较两大评价体系,指出现行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展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葛吉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潘佳瑭
随着集体土地用途的改变,土地收益通常发生显著的变化,客观上存在公平与效率俱损的问题,表现为国家征地补偿标准偏低,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加剧了贫富分化,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城市化进程受到制约。基于这些现实问题,本文提出实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国有化政策,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分配征地补偿费或建设用地收益等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集体农用地 建设用地 公平 效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萍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实质是改革现有的征地制度和土地增值收益模式,有助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实现,但它的消极影响也显而易见:农用地保护形势更加严峻,城乡利益失衡加剧,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受冲击,传统的农用地保护行政管制手段亟需改进与完善。生态补偿作为一种利益协调机制,通过公平合理配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增值收益,能更好地贯彻环境公平原则,彰显农地的发展权,保障农民共享改革成果,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等公共利益的实现。农用地的生态补偿宜采用政府补偿为主,市场补偿为辅的模式,补偿标准宜采用机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凡文 孙军
农用地流转价格形成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地租地价理论和土地产权理论等。农用地流转价格主要包括农用地转包价格、出租价格、入股价格、转让价格和其它流转价格等。农用地流转价格的确定方法主要有收益还原法、市场比较法、基准地价修正法以及纯收益年数法等。
关键词:
农用地 流转价格 方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勇 雷爱先 孙天旭 郑燕凤
本文分析了国有农用地的概念及内涵,梳理了现行国有农用地产权制度的主要特征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提出了国有农用地的权利体系设计框架和权利内容,并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实际出发,提出了完善国有农用地产权体系的工作路径。
关键词:
国有农用地 产权体系 问题的思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绍安 李应鑫
农村集体非农用地流转的现状及对策吴绍安李应鑫农村集体土地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土地使用权交给了农户。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集体土地作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已经以各种形式进入非农建设市场流转,尤其是市、县城郊结合部和经济比较发达的集镇更为活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诚
从“农村集体非农用地进入市场”问题谈起周诚《编者按》农村集体非农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问题,是当前土地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它涉及到一系列理论和政策问题,而且现在认识不一,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使其得以解决。对此,我们在《探索与争鸣》栏目内刊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月蓉
农村集体非农用地进入市场的思考张月蓉在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大潮的推动下,“三资”企业不仅在沿海城市及其开发区发展起来,同时,也扩展到内地直至建制镇。也就是说,“三资”企业用地不仅涉及国有土地,而且也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自1990年国务院55号令颁布以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月蓉
对农村集体非农用地进入市场的思考张月蓉在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大潮的推动下,“三资”企业不仅在沿海城市及其开发区发展起来,同时,也扩展到内地直至建制镇。也就是说,“三资”企业用地不仅涉及国有土地,而且也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自1990年55号令颁布以来,城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许月明 梁山
对农用地也要分等定级许月明,梁山(河北农业大学)为解决农用地浪费,除加强宣传有关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规,使人们在思想上形成以土地法规为准绳,珍惜利用每寸土地的自觉意识外,还需要对土地的质量、生产能力做出科学评估,确定其质量等级与价格,以乡、村为最基本单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建辉#博士 吴克宁#教授 赵华甫#副教授 许妍#博士 周子健#硕士
针对以县为单位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的技术需求,该文构建了包括指标体系、网络体系、评价体系以及组织体系的质量动态监测体系。其中,监测指标体系包括开放性可选择的监测指标的构成及其监测周期;监测网络体系则由监测控制区、监测样区和监测样点构成;监测评价体系包括耕地生产性评价、保护性评价、稳定性评价、经济可行性评价、环境健康性评价、等别变化评价。重点阐述了根据耕地等别限制因素及限制系数划分耕地等别类型的方法、监测控制区划定的方法以及从不同角度进行监测评价的评价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蕾 彭培好
文章以以南充市高坪区喻家乡、鄢家乡、擦耳镇、黄溪乡4个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及权重,构建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的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鄢家乡土地整理项目优先实施,以期为土地整治规划、项目立项和实施等实践工作提供有益探索。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层次分析法 综合效益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