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19)
- 2023(7195)
- 2022(6235)
- 2021(5985)
- 2020(5189)
- 2019(12203)
- 2018(12163)
- 2017(24157)
- 2016(13528)
- 2015(15291)
- 2014(15630)
- 2013(15799)
- 2012(15007)
- 2011(13727)
- 2010(14030)
- 2009(13330)
- 2008(13454)
- 2007(12584)
- 2006(10989)
- 2005(9769)
- 学科
- 济(60569)
- 经济(60509)
- 农(45946)
- 业(42001)
- 农业(30279)
- 管理(29225)
- 方法(25153)
- 数学(22645)
- 数学方法(22460)
- 企(20877)
- 企业(20877)
- 业经(16206)
- 中国(14355)
- 地方(12777)
- 财(12705)
- 制(12399)
- 学(12088)
- 贸(11268)
- 贸易(11267)
- 易(10979)
- 农业经济(10155)
- 发(10142)
- 土地(9127)
- 村(9084)
- 农村(9075)
- 银(9058)
- 银行(9032)
- 行(8642)
- 融(8591)
- 金融(8589)
- 机构
- 学院(200321)
- 大学(196608)
- 济(84620)
- 经济(82830)
- 管理(75196)
- 研究(69394)
- 理学(64650)
- 理学院(63938)
- 管理学(62905)
- 管理学院(62541)
- 农(57980)
- 中国(54585)
- 农业(44749)
- 科学(43893)
- 京(41349)
- 业大(38197)
- 所(37050)
- 财(36054)
- 中心(33637)
- 研究所(33616)
- 江(31634)
- 财经(28387)
- 农业大学(27434)
- 范(26915)
- 师范(26697)
- 北京(25685)
- 经(25681)
- 经济学(25116)
- 州(24587)
- 经济管理(23850)
- 基金
- 项目(129226)
- 科学(99975)
- 研究(96041)
- 基金(91651)
- 家(79874)
- 国家(79103)
- 科学基金(65902)
- 社会(59567)
- 社会科(55864)
- 社会科学(55843)
- 省(52164)
- 基金项目(49464)
- 划(43006)
- 教育(42754)
- 编号(41743)
- 自然(41435)
- 自然科(40324)
- 自然科学(40311)
- 自然科学基金(39575)
- 资助(36706)
- 成果(33713)
- 农(32755)
- 发(29686)
- 部(29429)
- 重点(28988)
- 课题(27486)
- 创(26354)
- 性(24784)
- 科研(24728)
- 创新(24648)
- 期刊
- 济(99126)
- 经济(99126)
- 农(61893)
- 研究(54886)
- 农业(41832)
- 中国(40606)
- 学报(33480)
- 科学(30854)
- 财(26512)
- 大学(25357)
- 学学(24175)
- 业经(22579)
- 融(21604)
- 金融(21604)
- 管理(20411)
- 业(20382)
- 教育(18374)
- 技术(16241)
- 问题(14972)
- 农村(14117)
- 村(14117)
- 农业经济(13849)
- 财经(13155)
- 经济研究(12993)
- 版(12523)
- 世界(11963)
- 经(11227)
- 经济问题(11028)
- 资源(10789)
- 技术经济(10496)
共检索到298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明月 胡竹枝
农地非法入市实质上是一项合理的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政府应尽快将市场机制引入农地非农化,以取代现行的计划色彩浓厚的土地征用制度。
关键词:
农地 非法入市 征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维清
日本通过长时期的实践探索,在农地流转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地流转制度和支持政策。本文在大量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日本农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日本农地流转的主要动因,阐述了对我国农地流转启示意义。
关键词:
日本农地流转 动因分析 回归分析 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红坤 毛世平 李燕妮
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日本农地改革先后经历了分散和集中两个阶段,既可用邓小平"两个飞跃"论断解释,也是对这一论断科学性的有力证明。本文通过对日本农地改革"两个飞跃"各自的背景、举措和绩效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以低价购买转让的形式快速实现了"第一个飞跃";相反,旨在实现"第二个飞跃"的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却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相比于行政推动的"第一个飞跃","第二个飞跃"在实现过程中,改革手段太过温和,政策缺乏协调,农地流转市场失灵。纵观日本农地改革的"两个飞跃",对我国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启示在于:更加注重以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不能一蹴而就;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应综合施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政
全面理解农地开发规模化的思想,突破传统的以片面扩大农地耕种面积为增收目标的外扩规模型,或以单纯提高小块土地面积上生产要素追加量的内增规模型开发的观念是极端重要的。通过对美国农地开发规模化的实证研究,认为美国农地开发是立足国内资源,通过技术创新,克服资源约束,将以机械技术为特点的农地外扩规模开发与生物良种技术为标志的内含规模开发很好结合的成功典范,这无疑对我国当前农村如何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实施适度的农地开发规模经营,进一步释放农户家庭在经营规模上的内在潜能、增加农户收入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曲福田
西方农地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有力的法律基础。本文立足于我国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在系统总结西方,尤其是欧洲农地法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法律建设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政府对农地最终处置权的享有、区域规划的突出地位、农地转让及农场规模的控制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充分体现是西方农地法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给了我们以下一些启示:①应加强区域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互关系的研究;②积极探索农地管理的市场机制及其实现形式;③重视我国农地取得方式问题和农地细碎化现象;④及时将农地保护以数量保护为主转变为农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三维保护体系。
关键词:
农地保护 土地管理 西方 中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德汉
农地金融是农村土地金融的简称,它是指农业土地经营者以所承包农地的经营权作为抵押向金融机构融资的资金融通形式。农地金融旨在为农业提供中长贷款的资金融通形式,以解决农户的资金缺口,实现农业收入的持续增长,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受农村土地资产非资本化的约束,"三农"领域资金短缺、特别是信贷支持不足问题十分突出。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更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我们可以借鉴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做法,创新农地金融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信贷市场农民贷款难和银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光宏 赵小睿
农村土地不动产证券化作为农村金融的创新,不仅能克服农地制度缺陷,吸引外来资金、盘活农村土地,还推动农村规模经营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实现,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台湾地区与大陆同为大陆法系,农地制度有较多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台湾地区农业转型时期遇到的问题,以及农地制度变迁和农地不动产证券化运行模式的分析,对我国大陆地区农地证券化的实施提供参考。并结合我国现有问题和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贾雪池 吴次芳
农地地籍管理是国家为获取农地地籍资料、建立农地地籍而实施的一系列地政措施。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实行的农地私有化改革使农地权利内容和产权主体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能够使土地发挥其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俄罗斯在进行农地私有化改革的同时确立和完善了农地地籍管理。本文认为,现阶段俄罗斯农地地籍是多用途的现代地籍,其构建过程中有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技术和人员作保障。
关键词:
俄罗斯 农地 地籍管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阎炎
11月24日,国土资源部发表声明称近期流传的"国土部酝酿新版土地调控",纯属个别媒体误读,至于"国土部将推‘农地入市’调控房价"一说更是媒体牵强附会。一篇报道地方改革试点个案文章,竟然掀起全国舆论对国家"土地新政"的连番揣测,引出了相关部委发表正式声明澄清——虚空的谣言为何有这么大的能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乔博
世界小农制国家在推进农地流转中,注重完善法律制度和配套政策体系,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采用多样的农地流转形式,鼓励规模经营,为中国农地流转提供了借鉴。建立健全中国农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有序推进农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农地流转 预备年金 合作组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延敏 罗剑朝
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地金融设立的背景和作用的分析, 对比分析了这些国家农地金融制度的组织结构、资金来源和业务范围以及政府的作用。提出要建立我国的农地金融制度: 近期, 应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作为试点农地金融业务的机构; 中长期, 在政府扶持下成立土地银行, 但应逐步减弱政府在农地金融制度中的作用, 增强农地金融机构自身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农地金融制度 发达国家 政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斯亮 谭术魁
研究目的:追溯负责任的农地投资理念在全球范围的兴起过程,以代表性案例为基础梳理负责任的农地投资实践,揭示其对中国推进新型农地流转的启示意义。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案例研究、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工商和金融资本的介入使得中国的农地流转愈发具有农地投资色彩,防范农地资本化的负面社会效应需要引入负责任的农地投资理念;负责任的农地投资实践旨在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回报,其要点体现为全周期实践、突出重点实践和循证实践。研究结论:中国应当结合国情实际,以负责任的农地投资理念为导向,着力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机构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新艳 杨晓莹 罗锦涛
对于确权所引致的农地流转效应,政界学界的舆论期待非常高。但是土地确权一定能促进农地流转吗?基于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学界存在"确权促进农地流转"、"确权不一定促进甚至抑制农地流转"的两派观点。这两派观点背后所对应的分别是产权理论的解释逻辑和行为经济学的解释逻辑,二者在"确权与农地流转"问题上具有不同的解释力及其适用性。由此认为,有必要借鉴两派理论的合理见解与学术贡献,为构建一个直面问题本身的跨学科农地流转研究框架提供新的视野,拓展农地流转问题研究的理论空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克春
本文认为,比较国内外农地流转,中国农地流转率偏低,土地私有化并不必然带来有效土地市场的建立,土地租赁市场已经成为农地资源配置的最主要方式。农地市场的发育不仅取决于农地产权制度,交易费用、制度环境、经济环境、非农产业的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等也是影响农地流转的因素,甚至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实行农地制度创新,培育土地使用权市场,推动非农产业的发展,发展农村金融与保险市场,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培育中国土地市场,推动农地流转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土地租赁市场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