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3)
2023(9762)
2022(7620)
2021(7048)
2020(5786)
2019(12766)
2018(13084)
2017(25685)
2016(14261)
2015(15964)
2014(16012)
2013(15773)
2012(14725)
2011(13095)
2010(13462)
2009(12821)
2008(12812)
2007(11903)
2006(10884)
2005(9872)
作者
(41913)
(36143)
(35352)
(33914)
(22393)
(17402)
(15813)
(14199)
(13688)
(12704)
(12417)
(12137)
(11483)
(11468)
(11278)
(10860)
(10489)
(10474)
(10349)
(10168)
(9223)
(9023)
(8756)
(8298)
(8208)
(8179)
(8030)
(7796)
(7366)
(7224)
学科
(64696)
经济(64618)
(46339)
(44716)
管理(33672)
农业(30676)
(23808)
企业(23808)
方法(21948)
数学(19203)
数学方法(18957)
业经(18217)
中国(17371)
(15555)
(14508)
地方(14358)
(13369)
土地(12901)
(12741)
(10433)
农业经济(10420)
发展(10171)
(10158)
(9912)
贸易(9903)
(9638)
(9569)
(9389)
农村(9371)
(9120)
机构
学院(205224)
大学(200920)
(84537)
经济(82759)
管理(74238)
研究(74131)
理学(63127)
理学院(62432)
管理学(61111)
管理学院(60794)
中国(59815)
(59369)
科学(47553)
农业(45406)
(43721)
(39502)
业大(39318)
(37593)
研究所(35622)
中心(35477)
(33733)
财经(29181)
农业大学(28185)
(27303)
(27247)
师范(27049)
北京(26969)
(26506)
(26091)
(25712)
基金
项目(134222)
科学(104744)
基金(97329)
研究(96950)
(86611)
国家(85815)
科学基金(71839)
社会(62088)
社会科(58313)
社会科学(58296)
(52739)
基金项目(51705)
自然(45971)
自然科(44721)
自然科学(44711)
自然科学基金(43893)
(43474)
教育(41865)
编号(40543)
资助(38809)
(32770)
成果(32349)
(30358)
重点(30322)
(29647)
课题(26805)
(26242)
国家社会(26214)
科研(25365)
(25072)
期刊
(104082)
经济(104082)
(63134)
研究(58682)
中国(48645)
农业(42587)
学报(37506)
科学(35170)
大学(28808)
(28805)
学学(27629)
管理(23169)
业经(22697)
(22189)
金融(22189)
(20816)
教育(18391)
技术(15977)
问题(15460)
农村(14446)
(14446)
财经(14304)
农业经济(14187)
经济研究(13846)
(13360)
资源(13058)
(12331)
世界(12309)
业大(11354)
经济问题(10860)
共检索到321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孟宏斌  
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一些地方农地非农化征用倾向严重。由于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失地农民无法享有绝对地租,分配级差地租比例极低,失地农民农地增值收益分配权益受损害。为此,可通过转换政府征地角色、明确农地产权归属、规范农地征用目的、建立市场化补偿制度及完善失地农民安置制度等措施,既维护失地农民获取农地增值收益的权益,又化解潜在的农村征地冲突,确保城乡统筹发展基础上的"四化"目标协调同步实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孟宏斌  
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一些地方农地非农化征用倾向严重。由于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失地农民无法享有绝对地租,分配级差地租比例极低,失地农民农地增值收益分配权益受损害。为此,可通过转换政府征地角色、明确农地产权归属、规范农地征用目的、建立市场化补偿制度及完善失地农民安置制度等措施,既维护失地农民获取农地增值收益的权益,又化解潜在的农村征地冲突,确保城乡统筹发展基础上的"四化"目标协调同步实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一中  曹裕  
基于土地发展权概念建立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理论模型,并以广州市为例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认为,农民应获得土地增值中的农地发展权收益,政府应获得市地发展权收益,开发商应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下的土地开发资本投入收益。农民、开发商和政府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理想比例是农民约占25%—30%,开发商约占15%—20%,政府约占50%—55%。以农地发展权的平均价值作为制定征地补偿标准的依据不仅体现了补偿公平原则,也符合通过市场机制对被征农地进行补偿的制度改革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臧俊梅  王万茂  陈茵茵  
我国农地发展权的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农民权益尤其是失地农民权益问题。本文认为,过速的农地非农化产生的内在原因即由于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缺乏农地发展权这样一种产权制度安排而使得农地用途转变后巨大的土地增值分配混乱,引起土地权利相关主体的无序争夺,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巨大。当前,我国的农地发展权就是为适应土地用途管制、保护耕地和防止征地权被滥用的需要而设立的,是一项可以兼顾国家、农民集体及农民权益的独立支配的财产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瑞林  庄国波  唐焱  
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根据农地非农化增值的形成环节、增值收益相关利益主体的权益分析,构建了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的概念模型,测算了主要利益相关主体的收益分配,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地开发商、地方政府、被征地农民、中央政府、支农惠农和其他主体,比例依次为62%、15%、12%、7%、2%和2%。收益分配政策的优化,需要跳出单纯的"涨价归公"和"私权保护"之争,只有通过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平衡进城农民福利保障和地方财权之间的关系。当前应保障农民土地权益,避免掉入中等收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曹飞  
基于地租理论分析了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地租增值来源:自然增值、资本投入增值及超额需求引致的虚拟地租,其中后二者占据了地租增值的大部分。地方政府获得了第一次地租增值收益,房地产企业获得了社会平均利润和第二次地租增值收益,农民及农民集体获得农业地租。郑州市惠济区的案例表明:农民及农民集体、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分别获得地租增值部分的0.6%、58.8%和40.6%。由此说明当前的农地非农化地租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存在不少问题,应当以土地供给制度改革为首,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财税制度来优化农地地租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瑞林  庄国波  唐焱  
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根据农地非农化增值的形成环节、增值收益相关利益主体的权益分析,构建了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的概念模型,测算了主要利益相关主体的收益分配,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地开发商、地方政府、被征地农民、中央政府、支农惠农和其他主体,比例依次为62%、15%、12%、7%、2%和2%。收益分配政策的优化,需要跳出单纯的"涨价归公"和"私权保护"之争,只有通过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平衡进城农民福利保障和地方财权之间的关系。当前应保障农民土地权益,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可持续市民化,确保地方政府土地增值收益获利份额。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瑞林  庄国波  唐焱  
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根据农地非农化增值的形成环节、增值收益相关利益主体的权益分析,构建了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的概念模型,测算了主要利益相关主体的收益分配,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地开发商、地方政府、被征地农民、中央政府、支农惠农和其他主体,比例依次为62%、15%、12%、7%、2%和2%。收益分配政策的优化,需要跳出单纯的"涨价归公"和"私权保护"之争,只有通过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平衡进城农民福利保障和地方财权之间的关系。当前应保障农民土地权益,避免掉入中等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荣宏庆  李玮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地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这预示着持续多年的征地补偿制度将要有大的变革。这些年来中国城镇化一直保持了较高发展速度,截至2012年底,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2.27%,城市面积相比改革开放之初扩张了五倍,城镇化率持续提升的背后是大规模的土地征收。由于当前中国土地征收制度还存诸多问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低,这不仅损害到了农民的切身利益,更导致因为征地而产生的纠纷在全国各地不断上演,给和谐社会的建设蒙上了一层阴影。在既有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弊端不断彰显的背景之下,当务之急是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比例,维护...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瑞林  庄国波  
研究现行农地非农化收益分配政策对市民化推进的影响,能够厘清市民化成本分担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对应关系,理解可持续市民化的内涵。在下一步改革中,要做实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深化征地制度改革,深化土地有偿使用改革,完善土地税费制度设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瑞林  庄国波  
研究现行农地非农化收益分配政策对市民化推进的影响,能够厘清市民化成本分担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对应关系,理解可持续市民化的内涵。在下一步改革中,要做实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深化征地制度改革,深化土地有偿使用改革,完善土地税费制度设计。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雄  张紫芬  
由于现行的农地非农化补偿仅仅对农用地经济价值进行补偿,忽视了对农用地其他价值进行补偿,导致农地非农化效率不高,针对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承担的成本与获得的收益的研究已成为保护农民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课题。从农用地综合价值的角度出发,以耕地为例,基于农民利益视角,综合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探究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群体成本收益的构成并对农地非农化效率进行估算,立足实际提出提高农地非农化效率的可行性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农民的农地非农化效率分别是:陕西卢县为0.26、贵州盘县为0.26、广西兴业县为0.35、湖北咸宁为0.35、湖南吉首为0.51。以上五个地区的农地非农化效率均小于1,且各地区农地非农化效率存在差异。估算结果说明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负担的成本远大于农民获得的收益,农民切身利益得不到维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开勤  
我国现行征地制度形成于建国初计划经济时期,对新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曾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征地制度的弊端日趋显现:征地范围不明确、补偿标准有失公平、补偿费用偏低、失地农民安置欠妥、征地程序不合理以及征地中出现的腐败问题等等。因此,征地制度改革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探讨,其中,征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是倍受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征用土地增值的原因入手,对征用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进行探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素芳  
采用综合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以天津市西青区为例,对土地收益及其分配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土地供应过程中会产生巨额土地增值收益。(2)由于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农民所得份额偏低。如果让农民参与土地发展权价格的分配,农民应得的合理补偿标准会比现行补偿标准高出3~4倍。(3)不公平的土地收益分配关系不利于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且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有鉴于此,应尽快构建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证城市化顺利推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会苹  
农地征收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甚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地加速向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转移,围绕农地征收产生的巨额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成为焦点。目前,我国现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补偿制度设计尚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是导致农民得到的征地补偿偏低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应完善土地征收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建立健全政府行为监督约束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