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88)
- 2023(16298)
- 2022(13405)
- 2021(12426)
- 2020(10619)
- 2019(24279)
- 2018(24254)
- 2017(46943)
- 2016(25587)
- 2015(28942)
- 2014(29095)
- 2013(28760)
- 2012(26213)
- 2011(23540)
- 2010(23673)
- 2009(22167)
- 2008(22113)
- 2007(19857)
- 2006(17599)
- 2005(15833)
- 学科
- 济(108749)
- 经济(108611)
- 业(78047)
- 管理(75067)
- 企(56749)
- 企业(56749)
- 农(49511)
- 方法(45744)
- 数学(40400)
- 数学方法(39890)
- 农业(32516)
- 财(30013)
- 中国(28156)
- 业经(27597)
- 制(25175)
- 学(21388)
- 地方(20849)
- 贸(18401)
- 贸易(18392)
- 务(18226)
- 财务(18164)
- 财务管理(18117)
- 易(17924)
- 体(17709)
- 企业财务(17220)
- 银(17124)
- 银行(17086)
- 环境(16535)
- 发(16353)
- 行(16232)
- 机构
- 学院(366773)
- 大学(363701)
- 济(151356)
- 经济(148064)
- 管理(140940)
- 研究(122622)
- 理学(121060)
- 理学院(119788)
- 管理学(117626)
- 管理学院(116969)
- 中国(95675)
- 农(77332)
- 京(76969)
- 科学(75506)
- 财(70953)
- 所(62287)
- 业大(59950)
- 农业(59851)
- 中心(58902)
- 江(57180)
- 研究所(56229)
- 财经(55570)
- 经(50406)
- 北京(47677)
- 范(46280)
- 经济学(45948)
- 师范(45784)
- 州(44576)
- 院(43907)
- 经济学院(41546)
- 基金
- 项目(245206)
- 科学(193236)
- 研究(178382)
- 基金(178358)
- 家(155881)
- 国家(154577)
- 科学基金(132592)
- 社会(113567)
- 社会科(107400)
- 社会科学(107368)
- 省(96954)
- 基金项目(94699)
- 自然(86012)
- 自然科(83922)
- 自然科学(83900)
- 自然科学基金(82349)
- 教育(81504)
- 划(81192)
- 编号(73213)
- 资助(72075)
- 成果(58471)
- 重点(55271)
- 部(54716)
- 发(53257)
- 创(50772)
- 课题(49977)
- 制(48001)
- 创新(47639)
- 科研(47276)
- 国家社会(47219)
- 期刊
- 济(170577)
- 经济(170577)
- 研究(103924)
- 中国(76818)
- 农(76619)
- 学报(58344)
- 财(56999)
- 科学(54684)
- 农业(51672)
- 管理(49424)
- 大学(44891)
- 学学(42682)
- 融(36303)
- 金融(36303)
- 教育(34401)
- 技术(32537)
- 业经(32369)
- 财经(27399)
- 业(26400)
- 经济研究(25019)
- 问题(24238)
- 经(23431)
- 版(19693)
- 资源(18153)
- 技术经济(18015)
- 世界(17451)
- 理论(16855)
- 统计(16697)
- 现代(16577)
- 科技(16240)
共检索到547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秀芝 陈会广 陈利根
农地非农化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如何处理好农地非农化与农地保护的关系,建立有效的农地非农化调控机制,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因而,基于农地非农化调控的要求,从农地非农化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来探讨农地非农化的调控机制问题及创新。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 调控机制 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晶 曲福田
发展与保护始终是资源优化配置必然面对的难题,这也为中国农地非农化的政策调控提出了挑战,即应当建立怎样一种政策调控框架,才能在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实现农地非农化的优化配置。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农地非农化的市场结构、配置方式和效率损失,阐明中国农地非农化配置中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并存的现状,进而提出以内生性政策调控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以外生性政策调控解决政府失灵问题,并以此为分类基础构建中国农地非农化政策调控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参照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思路,反思中国现行农地非农化政策调控的运行体系,提出改良现行政策框架的设计路径,具体包括:促进行政性规制政策的市场化改良、加强经济性规制政策...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 政策调控 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江龙 曲福田 陈雯
根据效率原则配置土地资源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在理论上分析了土地资源空间效率配置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系。通过计算省级区域建设用地和耕地产出效益,结果表明,我国的土地利用效益存在明显的区域梯度差距;在产出效益的基础上计算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在建设用地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大部分中部地区则在农地利用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文章应用C-D生产函数测算了我国不同区域1989~2001年农地非农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农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中部地区的1.24倍,西部地区的1.39倍。文章据此对我国当前的土地利用政策进行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曲福田 陈江龙 陈雯
协调好经济发展和农地保护的矛盾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而农地非农化又是这一矛盾的焦点,合理调控农地非农化需要掌握其驱动因素的作用机理,辨识主导因素。论文从影响土地资源部门配置的社会经济因素出发,构建了一个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应用1995~2001年省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是农地非农化的主要推动因素;土地利用的比较效益和耕地资源禀赋是农地非农化的基础因素;地方政府的收益以及地方政府的管制应对行为与农地非农化呈正相关关系,而土地的市场化配置程度与农地非农化的面积呈负相关关系。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曲福田 冯淑怡 诸培新 陈志刚
本文在考察中国农地非农化途径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市场结构及其价格形成机制,认为中国土地市场结构不合理及其价格扭曲是农地过度非农化的原因。形成这种土地市场结构的深层原因则是土地产权不清晰,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和土地管理体制不完善。我们运用苏南G市的数据对土地市场发育、土地产权和土地管理体制与农地非农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验证了我们的理论推理。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 土地产权 土地价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德坤 朱道林 王霞
农地除了具有生产功能外,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同时还具有生态的、社会的功能,而在土地市场上的土地价格中仅仅反映了前者,后者却没有得以有效的体现,而土地产权制度也无法提供一种农地有效保护的激励。因此对于农地保护而言,斯密所称的那只"看不见的手"无法有效地配置土地以达到社会最优。从农地保护、农地转用和土地征用三个方面分析了外部性对农地非农化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 外部性 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伶俐 王定祥
本文通过对城镇化中农地非农化配置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均存在失灵,并且政府失灵引致的农地非农化效率损失远大于市场失灵引发的效率损失。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都是农地非农化配置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即使是两者协同发挥作用也难以促进农地适度非农化。只有引入政治协商制度,使之与市场机制、政府机制有机耦合和协同作用,才能最终实现农地适度非农化目标。中国要构建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政治协商制度"三位一体"的农地适度非农化机制,还需要对现有的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征用与管理制度、土地利用质量考核制度进行必要的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宏斌 贾生华
随着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 ,土地非农化不可避免。中国人多地少 ,农用地资源相对比较稀缺 ,生态、吃饭、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必须对土地非农化进行调控。由于农用地存在外部性 ,单纯市场调控失效 ,政府调控成为必然。政府调控有三种方法 :减少建设用地收益、提高农用地收益、既减少建设用地收益又提高农用地收益。政府调控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通过市场发挥作用 ,中央政府应该收取地方政府的土地非农化收益 ,以此对农民的农用地经营进行补贴 ,以达到有效调控土地非农化的目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振荣 白国雄
集体农地非农化转换应建立“征购制”李振荣,白国雄集体农地的非农化转换,表面上看只是土地用途的改变,实际上却触及到集体土地产权的界定与建立,牵扯到国家、集体及个人诸方权利关系的调整。集体农地的非农化转换,引致农地大幅增值。根本原因是国家长期投资建设基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汪险生 郭忠兴
论文运用DEA方法构建了一个农地非农化效率指标,并利用2001—2008年间省级层面数据,测算得到各省以及4个地区历年农地非农化效率,结果表明:省域农地非农化效率呈现波动上升、波动下降、保持平稳三种趋势,4个区域唯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农地非农化效率均值高于0.6,全国农地非农化效率均值为0.489,表明8 a中我国多耗用了51.1%(将近91 455.75 hm2)的建设占用耕地的指标。同时,由于初始年份的低效区与高效区在效率变动趋势上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省域及4个地区之间农地非农化效率出现趋同的现象。对农地非农化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蕴含着"权利二元"的土地制度是过度农地非农化与农地非农化配置结构...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 农地非农化效率 DEA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万胜超 王良健 刘敏
运用空间面板模型,选取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9—2008年农地非农化及其影响因素的数据构建不同的计量模型。运用Moran’sI指数测度出我国农地非农化与其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空间效应为一种趋同效应,省际间农地非农化存在正的空间相关关系。根据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估计结果,通过对比得出,地区总人口、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地方政府收益、城市化水平、耕地资源禀赋对农地非农化存在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农地非农化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农地保护政策对农地非农化的控制效果并不明显。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 空间面板模型 驱动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雲泰 黄贤金 陈志刚 彭佳雯
基于DEA和Malmquist TFP指数模型方法研究分析2000~2008年我国省域和区域层面农地非农化效率及其变化,为优化土地利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省域层面各项平均效率水平一般,超过80%的省份农地非农化综合效率未达到有效状态;(2)农地非农化效率总体呈现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状态,区域差距呈现缩小趋势;(3)农地非农化平均综合效率的提升主要源于纯技术效率的贡献,而生产效率的明显改善得益于技术进步;(4)东部和东北地区农地非农化综合效率有所下降,中西部地区综合效率呈现上升趋势,西部地区上升显著。通过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农地非农化存在要素资源的利用不充分现象,效...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雄 张紫芬
由于现行的农地非农化补偿仅仅对农用地经济价值进行补偿,忽视了对农用地其他价值进行补偿,导致农地非农化效率不高,针对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承担的成本与获得的收益的研究已成为保护农民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课题。从农用地综合价值的角度出发,以耕地为例,基于农民利益视角,综合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探究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群体成本收益的构成并对农地非农化效率进行估算,立足实际提出提高农地非农化效率的可行性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农民的农地非农化效率分别是:陕西卢县为0.26、贵州盘县为0.26、广西兴业县为0.35、湖北咸宁为0.35、湖南吉首为0.51。以上五个地区的农地非农化效率均小于1,且各地区农地非农化效率存在差异。估算结果说明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负担的成本远大于农民获得的收益,农民切身利益得不到维护。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牟燕 钱忠好
研究目的:测度2003—2008年中国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并运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差异化的原因,揭示提升中国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的政策含义。研究方法:比例分析法、变异系数分析法、泰尔指数分析法。研究结果:(1)2003—2008年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6年平均值为18.50%,2003年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为20.69%,2008年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为11.45%;(2)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平均值最高的地区与最低的地区相差35.18%,2003—2008年间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的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均有所上升。研究结论:(1)中国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不高且呈现下降趋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孟平
农地对于农民来讲 ,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 ,亦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去农地的转居农民 ,随着市场取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 ,将可能在生存、就业和发展等方面遇到困难。之所以如此 ,主要是因为用来处理城市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问题的现行制度安排存在明显缺陷。为了弥补这些制度缺陷 ,在重新安排相关制度时 ,应当允许农民从农地非公共目的的转让中取得一定收益 ,并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关键词:
农民 城市化 农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