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04)
2023(15530)
2022(12823)
2021(11851)
2020(9724)
2019(22130)
2018(21935)
2017(41776)
2016(22514)
2015(25556)
2014(25385)
2013(24951)
2012(23160)
2011(21075)
2010(22061)
2009(20853)
2008(19890)
2007(18153)
2006(16413)
2005(15269)
作者
(64816)
(54539)
(53860)
(51145)
(34108)
(25919)
(24254)
(21086)
(20710)
(19375)
(18637)
(18311)
(17388)
(17379)
(16999)
(16557)
(15871)
(15726)
(15668)
(15537)
(13836)
(13460)
(13260)
(12631)
(12317)
(12202)
(12169)
(12047)
(11115)
(10605)
学科
(97781)
经济(97656)
(71808)
管理(63264)
(48991)
企业(48991)
(48768)
方法(34736)
中国(34177)
农业(32715)
数学(30486)
数学方法(29904)
(28613)
金融(28609)
(27521)
银行(27503)
(26662)
业经(26271)
地方(26114)
(25605)
(24700)
(17131)
(17118)
(16880)
贸易(16860)
(16359)
(16194)
技术(15209)
理论(15144)
环境(14723)
机构
学院(321718)
大学(314253)
(135215)
经济(132246)
管理(121182)
研究(111525)
理学(102777)
理学院(101683)
管理学(99749)
管理学院(99184)
中国(92933)
(67203)
(66944)
科学(65851)
(64504)
(56411)
中心(53543)
(51445)
农业(50978)
研究所(50364)
业大(50202)
财经(49075)
(44276)
北京(42560)
(41742)
师范(41354)
(41251)
经济学(40447)
(39749)
(36940)
基金
项目(206765)
科学(163044)
研究(155748)
基金(147727)
(127733)
国家(126576)
科学基金(108723)
社会(99121)
社会科(93779)
社会科学(93756)
(83840)
基金项目(77303)
教育(70957)
(68645)
自然(67589)
自然科(65958)
自然科学(65947)
编号(65384)
自然科学基金(64715)
资助(60417)
成果(53073)
(49451)
重点(46809)
课题(45922)
(45340)
(43547)
(42424)
国家社会(40757)
创新(40722)
发展(39921)
期刊
(161886)
经济(161886)
研究(98177)
中国(77115)
(68834)
(49302)
(47215)
金融(47215)
学报(46645)
农业(45889)
科学(45407)
管理(44969)
教育(37579)
大学(37218)
学学(35331)
业经(31330)
技术(30316)
财经(24159)
经济研究(23813)
(22942)
问题(21522)
(20692)
农村(16347)
(16347)
(16289)
世界(16258)
技术经济(16043)
统计(15647)
农业经济(15231)
经济问题(14832)
共检索到512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杜明义  
我国存在农地金融抑制,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融资,影响了城乡统筹发展。为此,应借鉴农地金融当前实践模式,设计出农地金融发展模式,并在农地产权制度、政府支持引导、农地流转市场、"期货农业"发展、评估与风险机制、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构建起配套制度,大力促进农地金融发展,促进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剑朝  
在农地流转背景下,积极稳妥推进以农地使用权抵押为特征的农地金融制度势在必行。本文探讨了当前构建农地金融制度的必要性,提出了农地金融制度的组织体系与机构选择初步设计方案,即近期比较可行的办法是选择农村信用社作为开展农地金融业务的信用机构,待条件成熟时组建土地银行或土地金融公司;中长期目标模式是"固定两头,转换职能",即应以国家政权为依托,利用现代信用制度这一人类文明成果,以银行为载体,在最上层构建适合农业特殊需要的宏观信用制度安排,在最下层逐步形成一个与农民具有亲和力的金融组织;成立国家农地抵押贷款委员会,负责国家农地抵押贷款系统的管理,其常设机构是设在财政部的国家农地抵押贷款局;设立国家土地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羽  刘伟平  
加快推动土地金融配套机制建设,是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现有文献对土地金融各项配套制度的“联合效应”与“互动关系”尚未展开系统研究。选取福建省10个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考察确权颁证、价值评估、组合抵押、抵押物处置、流转市场、担保机制与风险补偿金等七项制度因素对贷款规模的影响,得到政府推动型、市场驱动型以及政府与市场协同型三条组态路径。价值评估和担保机制两项配套制度均存在于该三条路径,在一定条件下,确权颁证、抵押物处置的制度组合与风险补偿金制度存在替代关系。研究表明发挥政府和市场联动作用,健全价值评估与风险防控体系是土地金融配套机制建设的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晓敏  
随着时代建设的不断推进,城镇居民愈加重视生产经营和自主创业,农村住户自然也不例外。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农村住宅抵押融资作为农村住户获取有效贷款的重要方式,已然得到很多农村住户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农村住宅抵押融资功能的实现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本文从农村住宅抵押融资功能实现的运作模式着手,并在探究当前农村住宅抵押融资功能基本效用的基础上,寻找出目前农户住宅抵押贷款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试图通过规范农户产权证书的发放、拓宽农村住宅融资法律效力、优化农户房产抵押登记流程以及落实农户房产价值有效评估的配套制度,以保障农民获得平等资产抵押融资的机会和权利,获得现代金融的支撑,实现融资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新旺  
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随着农地金融制度的推行,农业保险的滞后、农村社会保障的缺失以及土地对中国农户的特殊性使得农业风险很容易转化为经济风险,进而转化为社会风险与伦理道德风险。因此,农地金融制度在目前的中国缺乏可行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华星  
中国共产党探寻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不管是农村革命,还是计划经济道路,亦或是市场经济改革,首先都发端于农地制度的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尤其是近30多年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人构建的农地集体所有制及其农村社会经济,构成了推动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经济基础,既支撑了中国经济社会跨越式快速发展的世界独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新阳  王贵彬  
农地金融制度最早试点开始1988年的贵州湄潭,主要试点形式包括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土地资产证券化、农地信托和农地金融合作,但整体推进乏力,反映出在我国构建农地金融制度过程中的多种障碍,表现突出的包括:农地法律依据缺乏、农业保险缺失和社会保障不足。为了破除障碍,需要政府尽早修改相关法律、提供宽松政策环境、加强农业保险建设和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天柱  夏显力  崔卫芳  
农地金融制度的欠缺,业已构成农业投资及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瓶颈”约束,并且对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产生影响。本文以农地金融制度构建为核心,就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外在动因、功能、目标、方案及支持体系做了初步探讨,并指出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是保证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享有完全所有权的必要条件,同时对建立有效率的农地产权制度和加快农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欣欣  
农地金融是农村金融体系和农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农地金融制度对于促进农地流转、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应遵循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及政府支持下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路径选择方面应注意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相契合,次级制度优先、诱导基础性制度变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欣欣  
农地金融不仅是农村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农地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地流转、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农地金融制度应遵循公平与效率兼顾、政府支持下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路径选择方面应注意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相契合,次级制度优先、诱导基础性制度变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彦彬  
随着市场经济向农村推进,农地金融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农村地区货币化的拓展必然带动农地的货币化。经过货币化的农地,具有融资和获利的功能,农地的资本化和证券化运作将成为必然选择。农地金融的这些创新形式可以为农地流转提供合理的模式——转让模式、股份合作模式以及证券化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瑞卿  
面对入世后世界农业的冲击和挑战 ,改革现有的农地制度 ,提高农地产出率及农产品商品率 ,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力 ,已迫在眉睫。本文对近年来有关人士提出的农地制度变迁的主要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认为我国目前农地制度创新的理性模式是 :集体所有制下的租地农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航  秦涛  潘焕学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金融模式呈多样化,以股份制农地金融公司模式、农地抵押合作社+政策银行模式、农村信用社主导的农地金融模式、商业银行主导的农地金融模式和信托公司主导+证券化农地金融模式为代表的农村金融服务推动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种农村土地金融模式的开展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满足农村土地金融需求而进行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差异性。为此,以当前我国5个主要农村土地金融模式为绩效评价对象,选择各农村土地金融模式的案例对象进行实地调查,立足于农村土地金融模式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的相关性、代表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全面性原则,经济绩效从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及农业产业发展3个方面选择指标,社会绩效从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农村土地生态环境2个方面选择指标,应用灰色关联度法计算指标权重,基于样本数据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农村土地金融模式的经济绩效与社会绩效评价,分析各农村土地金融模式绩效,从而提出农村土地金融服务机制优化与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兴亚  
为借鉴发达国家土地融资方面的做法,进一步拓宽我国解决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的视野,笔者对德国、美国、日本在农地金融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路径的有益启示。德国的农地金融制度在德国,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是服务于土地改革运动的长期金融机构,其运作机制是:初期凡地主需要长期借款,可以联合起来组成一种合作社,将土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日  王选庆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国有农场作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排头兵,除了体制、管理、改革不到位等因素之外,融资难以及农场土地流转难也是制约农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我国现行农地金融制度建设存在明显滞后或缺位,由此导致了生产和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源,限制了金融资本对农场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有力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