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01)
2023(12014)
2022(10042)
2021(9378)
2020(7995)
2019(17811)
2018(17613)
2017(34616)
2016(18911)
2015(21292)
2014(21230)
2013(21183)
2012(19730)
2011(17801)
2010(18537)
2009(18182)
2008(17413)
2007(16183)
2006(14964)
2005(13993)
作者
(52857)
(44342)
(43787)
(42051)
(27521)
(20937)
(19983)
(16900)
(16887)
(15856)
(15163)
(14759)
(14118)
(13987)
(13866)
(13513)
(12871)
(12819)
(12800)
(12685)
(11412)
(10799)
(10723)
(10160)
(10108)
(10085)
(10024)
(9890)
(9068)
(8631)
学科
(74328)
经济(74212)
(62102)
管理(53253)
(47278)
(40346)
企业(40346)
(32630)
银行(32619)
农业(31333)
(31226)
(29830)
金融(29827)
中国(29577)
(28848)
方法(26724)
(23702)
数学(23615)
数学方法(23388)
业经(22157)
(17031)
地方(16155)
(15533)
制度(15502)
(14679)
贸易(14660)
(14418)
(13872)
财务(13836)
财务管理(13799)
机构
学院(266446)
大学(262390)
(116487)
经济(113926)
管理(100471)
研究(89436)
理学(84229)
理学院(83429)
中国(82697)
管理学(82292)
管理学院(81819)
(60423)
(58017)
(55138)
科学(49018)
财经(45734)
中心(45256)
(44682)
农业(44099)
(43426)
(41278)
业大(40485)
研究所(39342)
经济学(35782)
(34978)
北京(34920)
(34741)
财经大学(33495)
银行(33484)
(32463)
基金
项目(163331)
科学(128438)
研究(126553)
基金(117792)
(100265)
国家(99293)
科学基金(85024)
社会(81590)
社会科(77118)
社会科学(77100)
(64595)
基金项目(62038)
教育(57006)
编号(53751)
(52732)
自然(50678)
自然科(49389)
自然科学(49380)
自然科学基金(48504)
资助(47633)
成果(44998)
(37563)
(37000)
课题(36621)
重点(36449)
(36245)
(34238)
(34053)
国家社会(33842)
教育部(32351)
期刊
(138161)
经济(138161)
研究(86849)
中国(62781)
(61148)
(54233)
金融(54233)
(46751)
农业(39733)
学报(36489)
科学(35031)
管理(35000)
大学(29639)
学学(28033)
教育(27388)
业经(26921)
财经(23286)
技术(21927)
(19817)
问题(19730)
经济研究(19641)
(18790)
农村(16761)
(16761)
理论(14972)
农业经济(14588)
(13962)
世界(13758)
实践(13495)
(13495)
共检索到437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新旺  
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随着农地金融制度的推行,农业保险的滞后、农村社会保障的缺失以及土地对中国农户的特殊性使得农业风险很容易转化为经济风险,进而转化为社会风险与伦理道德风险。因此,农地金融制度在目前的中国缺乏可行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天柱  夏显力  崔卫芳  
农地金融制度的欠缺,业已构成农业投资及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瓶颈”约束,并且对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产生影响。本文以农地金融制度构建为核心,就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外在动因、功能、目标、方案及支持体系做了初步探讨,并指出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是保证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享有完全所有权的必要条件,同时对建立有效率的农地产权制度和加快农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新才  陶君道  
建立农地金融制度有助于解决我国农村地区缺乏抵押品、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难题,对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文在分析比较国内外农地金融制度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建设的可行性和现实约束,最后对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提出初步设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者贵昌  朱霁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地制度和土地流转政策的解读,分析了建立农地金融制度的必要性,在学习借鉴国外农地金融体系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基本设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新阳  王贵彬  
农地金融制度最早试点开始1988年的贵州湄潭,主要试点形式包括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土地资产证券化、农地信托和农地金融合作,但整体推进乏力,反映出在我国构建农地金融制度过程中的多种障碍,表现突出的包括:农地法律依据缺乏、农业保险缺失和社会保障不足。为了破除障碍,需要政府尽早修改相关法律、提供宽松政策环境、加强农业保险建设和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欣欣  
农地金融不仅是农村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农地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地流转、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农地金融制度应遵循公平与效率兼顾、政府支持下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路径选择方面应注意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相契合,次级制度优先、诱导基础性制度变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欣欣  
农地金融是农村金融体系和农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农地金融制度对于促进农地流转、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应遵循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及政府支持下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路径选择方面应注意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相契合,次级制度优先、诱导基础性制度变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速韬  朱斌  李体欣  
美国土地广袤,大型农场、专业化的农业生产高度发达,但农场以家庭为主。日本人多地少,在上世纪和中国几乎同时完成了土改,传统的封建"佃耕农"变成了自耕农,以农户家庭为主的精细化农业比较发达。美日两国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农业生产,对我国当前的城镇化下的农地制度及农业金融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俞敏  刘晓芬  
本文拟在已有理论基础上,以中国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为主线,对中国农地金融制度构建中的现实约束及障碍破解进行论述。文章从法律制度建设、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农地价格评估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农地金融制度进行了初步方案构想。最后,提出我国农地金融组织体系“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云松  
论以农地使用权抵押为特征的农地金融制度尹云松建立以农地使用权抵押为特征的农地金融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深层次改革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拟就此展开论述,阐明笔者的管窥之见,以期将这一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一、建立以农地使用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日  王选庆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国有农场作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排头兵,除了体制、管理、改革不到位等因素之外,融资难以及农场土地流转难也是制约农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我国现行农地金融制度建设存在明显滞后或缺位,由此导致了生产和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源,限制了金融资本对农场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有力支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爱喜  
本文认为,通过成立专门土地银行来构建农地金融制度不符合效率原则;农业银行承担农地金融业务有悖于商业化改革方向和市场定位;受制于定位不明和实力不足,农业发展银行无法承担农地金融业务。因此,中国农地金融业务应由农村信用社来承担,其原因和优势:合作金融特征为农村信用社承担农地金融业务提供了制度保障,基层组织的广泛性和扁平式为农村信用社承担农地金融业务提供了组织保障,由农村信用社来开展农地金融符合农村金融的改革方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延敏  罗剑朝  
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地金融设立的背景和作用的分析, 对比分析了这些国家农地金融制度的组织结构、资金来源和业务范围以及政府的作用。提出要建立我国的农地金融制度: 近期, 应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作为试点农地金融业务的机构; 中长期, 在政府扶持下成立土地银行, 但应逐步减弱政府在农地金融制度中的作用, 增强农地金融机构自身的可持续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笑寒  
21世纪初期的美国农地金融制度是政府对农业生产的干预和调整政策之一,它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式的组织机构体系,拥有以股金和债券为主的资金来源渠道,农户贷款的操作方式详细而规范。本文即通过总结美国早期农地金融制度的成功经验,得出了我国未来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几点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