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81)
2023(7383)
2022(6493)
2021(6114)
2020(5463)
2019(12795)
2018(12799)
2017(25793)
2016(14335)
2015(16339)
2014(16604)
2013(16984)
2012(15924)
2011(14570)
2010(14797)
2009(14090)
2008(14248)
2007(13226)
2006(11590)
2005(10264)
作者
(42753)
(36589)
(36262)
(34516)
(22604)
(17609)
(16529)
(14525)
(13522)
(12951)
(12382)
(11988)
(11451)
(11401)
(11398)
(11376)
(11085)
(10514)
(10434)
(10296)
(9227)
(9098)
(8970)
(8396)
(8380)
(8275)
(8263)
(7990)
(7480)
(7461)
学科
(68244)
经济(68166)
(47961)
(45938)
管理(35791)
方法(30311)
农业(30171)
(27407)
企业(27407)
数学(27378)
数学方法(27172)
业经(17253)
(16735)
中国(15334)
地方(13722)
(13595)
(12457)
(12403)
贸易(12402)
(12052)
(10241)
农业经济(10075)
收入(9783)
(9669)
(9470)
(9340)
银行(9315)
(9098)
农村(9090)
(8964)
机构
学院(215223)
大学(211605)
(92925)
经济(91050)
管理(82972)
研究(72314)
理学(71956)
理学院(71206)
管理学(70004)
管理学院(69636)
(58975)
中国(56594)
农业(45475)
科学(45017)
(43785)
(40242)
业大(39982)
(38473)
研究所(34783)
中心(34613)
(33467)
财经(31905)
(28908)
农业大学(27963)
经济学(27646)
北京(27138)
(27074)
师范(26843)
(25936)
经济管理(25883)
基金
项目(139067)
科学(108453)
研究(101842)
基金(100252)
(87034)
国家(86210)
科学基金(72782)
社会(64601)
社会科(60724)
社会科学(60701)
(55846)
基金项目(54035)
自然(46331)
(45737)
教育(45660)
自然科(45212)
自然科学(45197)
自然科学基金(44408)
编号(43078)
资助(40743)
成果(34461)
(33233)
(31756)
(31025)
重点(30795)
课题(28523)
(28322)
科研(26758)
教育部(26489)
创新(26454)
期刊
(108163)
经济(108163)
(62311)
研究(59350)
农业(41941)
中国(41686)
学报(35506)
科学(32676)
(30708)
大学(26984)
学学(25869)
管理(24163)
业经(23940)
(21992)
金融(21992)
(20202)
技术(17705)
教育(17172)
问题(16117)
财经(15540)
经济研究(14733)
农村(14180)
(14180)
农业经济(13862)
(13194)
(12986)
世界(12491)
技术经济(12025)
经济问题(11612)
资源(10644)
共检索到318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吕萍  卢嘉  
本文主要采用调查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城市扩张中农地转用利益分配关系呈现的失衡状态以及需要建立有效的土地利益分配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适于农地转用制度改革的土地利益分配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而近期目标则以建立征地收益金制度为具体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竹  张安录  黄凌翔  
尽管不少文献对农地转用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但我国农地转用政策在农地-市地配置优化中的作用却较少受到关注。论文从外部性内化的视角出发,利用地方政府农地转用模型对土地用途管制、税费政策的作用机制和配置效应进行研究。在考虑多项政策影响的基础上,对湖北省地方政府决策函数进行拟合,并结合近年来农地外部性测算的结果实证分析了农地转用政策的合理性及其对农地转用数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土地用途管制和税费政策均能显著地抑制农地转用数量,但政策的影响效果则存在差异。其中,税费政策的数量标准与外部性数量基本一致,但土地用途管制对农地转用的抑制效果已经超出了外部性内化的目标。根据这一结果,结论部分讨论了相应的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海伟  
农地转非分为公益性征用和商业性开发两种类型。政府公益性征地的补偿标准过低,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而在商业性开发中地方政府的参与影响市场机制正常运行,使农民和开发商无从自由参与交易,也使农民权益受损。农地转非中利益分配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的交叉和错位扭曲了市场机制。只有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形成市场主导下的竞价机制,农民、开发商、政府的利益才都能兼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小映  贺明玉  高永  
本文通过对农地转用项目进行抽样调查,对我国农地转用过程中的征地补偿、初次土地增值收益和二次土地增值收益进行了实证分析。调查研究表明,与土地增值收益和土地供应价格相比,征地补偿的具体执行标准显得过低,导致政府可取得的土地增值收益空间过大,并且土地增值收益主要集中在县、市级政府,绝大部分用于城市建设和城市土地开发。文章提出,在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积极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的农地转用制度和公正的征地补偿机制的同时,必须改革和完善农地转用过程中的土地税费体系,规范土地有偿出让收益的使用和管理,加快建立和完善国有土地收益基金专项管理制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伟  刘晓萍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增值的本质与源泉,然后分析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争论,最后提出一个解释我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格局的理论框架,即"三阶段增值"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来分析我国土地增值收益究竟是如何分配的,基本结论可以总结为"涨价归资本",这一结论明显不同于"涨价归公(私)"的传统争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海龙  李秉龙  
从产业链的视角切入,研究探讨中国奶业不合理利益分配格局的成因及其对中国奶业发展长效机制的影响。以乳品加工企业为中心,竞争激烈的产品市场和作为要素市场上的区域垄断买者,使乳品加工企业为应付产品市场上激烈的价格竞争竞相压低原料奶价格,将产业利润由要素市场移至产品市场,而将成本压力由产品市场向要素市场转移,进而形成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而奶业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通过制约中国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和各产业主体之间形成稳定的供求和紧密的契约关系,影响中国奶业发展长效机制的构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竹  
农地转用决策理论能为农地保护制度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但经典的决策模型并不适用于我国地方政府主导农地转用的现状。本文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理论,构建了适用于国内背景的农地转用决策模型,以分析地方政府农地转用决策的特征。结果表明,建设用地对经济产出的边际贡献、土地出让金水平是地方政府农地转用决策的重要依据,地区经济质量和农地资源禀赋对地方政府决策弹性分别起到负向和正向的影响,由于地方政府在决策时可能存在的偏好和非理性因素,农地转用的最优规模无法仅仅依赖于外部性内化政策实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私营企业内部利益分配关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并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理顺私营企业与各要素投入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搞清其内部利益分配的主体与客体,找出其内部利益分配的主、客体存在哪些问题,剖析其问题的根源,提出相应对策,对于我国私营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增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吕萍  孙琰华  
研究目的:分析和介绍国外农地转用价格的确定方法,为中国农地转用价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农地转用价格的确定方法可以分为三类,依据土地收益确定农地转用价格;依据对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确定农地转用价格;依据已有的经济学模型或经验公式确定农地转用价格、确定农地转用价格。研究结论:农地转用价格是土地价格的一种特殊形式,进行中国农地转用价格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初枝  
如何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农地保护之间的关系,贯彻落实耕地保护基本国策,控制农地转用规模,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命题。这首先需要从根本上认识我国现实中农用地转用存在的问题,找出关键因素所在,建立科学的流转制度,规范农地转用行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德坤  朱道林  
本文以唐山市城乡结合部为例 ,从农民收入非农化对农民从事农业劳动的影响、农村集体组织从不同用途土地获得收益的对比、政府征地与土地出让收益比较三个方面分别分析了不同主体在农地转用中的行为及农地转用对城乡结合部农村发展的影响 ,指出经济驱动力是农地转用的直接原因 ,而集体土地产权不明晰则是导致农地过量转用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莹  张安录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周边农地流转建设用地的数量不断增加。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对农地转用前后农民的福利变化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为了国家利益,农民支持农地城市流转,但对征收政策不满意;征地后农民的经济福利及社会福利下降了。文章从征地类型的界定、农民的补偿安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征地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伟  王喆  
该文旨在分析我国农地转用的制度软约束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作者提出了一个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农地转用决策模型,在该模型中,农地价值、市地价值、不可逆风险和制度性约束是四个主要变量。聚焦农地转用的制度性约束:首先,农民自主转用农地存在法律限制和集体土地所有制内生的产权模糊性,导致农民自我维权能力的弱化,难以有效限制地方政府的农地转用;其次,虽然中央政府试图通过用途管制和指标计划纵向控制地方政府的农地转用行为,但由于其自身的多目标性,往往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目标,纵向控制失灵问题长期存在;最后,现行政治架构和行政体制的局限,农地转用和征收公益性审查过程缺乏民主机制,征收补偿行为和强制执行行为缺乏独立的司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吕萍  孙琰华  
本文对农地转用价格及其在实际应用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农地转用价格的特殊性和影响因素。基于Ricardian地租理论模型和地价确定原理 ,本文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农地转用价格的构成 ,概括了农地转用价格确定的理论和方法模型 ,并利用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地价调查数据对地价模型进行了初步估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道林  强真  毕继业  
研究目的:农地征转用过程中的土地价格变化及其对农民利益的影响。研究方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利用1990年以来的国家建设征地数据和农地产值、城市基准地价等数据,测算出1990—2003年间,农民集体在土地征收环节的贡献值约2.5万亿元;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与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发展落后地区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损失更为严重。研究结论: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对农民利益损害严重,应推进征地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