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36)
2023(18748)
2022(15662)
2021(14367)
2020(12305)
2019(28015)
2018(27660)
2017(53185)
2016(28720)
2015(31637)
2014(31266)
2013(31104)
2012(28362)
2011(25379)
2010(25314)
2009(23820)
2008(23835)
2007(21605)
2006(18759)
2005(16421)
作者
(83758)
(70813)
(70241)
(66506)
(44454)
(33969)
(31712)
(27822)
(26496)
(24950)
(23807)
(23609)
(22182)
(22160)
(21763)
(21653)
(21508)
(20751)
(20264)
(20184)
(17609)
(17202)
(16969)
(16199)
(16010)
(15719)
(15640)
(15559)
(14243)
(14141)
学科
(121753)
经济(121622)
(109277)
管理(93733)
(90799)
企业(90799)
方法(56545)
(49447)
数学(47076)
数学方法(46581)
(36660)
业经(35528)
农业(32577)
中国(29324)
(25701)
财务(25656)
财务管理(25615)
(24410)
企业财务(24363)
(23177)
技术(23031)
(22444)
贸易(22433)
(21858)
地方(20825)
理论(19570)
(19146)
(19043)
(18630)
(18273)
机构
学院(414721)
大学(408518)
(171808)
经济(168590)
管理(167559)
理学(145358)
理学院(143910)
管理学(141623)
管理学院(140885)
研究(130465)
中国(102970)
(85939)
(83981)
科学(82262)
(77827)
业大(68419)
农业(67111)
(65843)
中心(63023)
财经(62842)
(62787)
研究所(59982)
(57224)
经济学(52094)
北京(51162)
(48956)
(48552)
师范(47926)
经济学院(47435)
(46457)
基金
项目(282635)
科学(224006)
基金(208146)
研究(199963)
(183182)
国家(181599)
科学基金(157094)
社会(129943)
社会科(123127)
社会科学(123092)
(112165)
基金项目(111247)
自然(104183)
自然科(101873)
自然科学(101841)
自然科学基金(100113)
(93244)
教育(90388)
资助(83613)
编号(78913)
(63098)
重点(62978)
(62138)
成果(61154)
(60454)
创新(58422)
(55390)
科研(54875)
国家社会(54220)
课题(53095)
期刊
(188091)
经济(188091)
研究(109235)
(82806)
中国(77957)
学报(67659)
科学(63727)
(63103)
管理(62553)
农业(55589)
大学(51177)
学学(49304)
(38559)
金融(38559)
业经(36631)
技术(35802)
教育(31346)
财经(31143)
(30550)
经济研究(28510)
(26777)
问题(25607)
技术经济(22462)
(21634)
科技(20452)
商业(19733)
统计(19514)
(18880)
现代(18874)
世界(18803)
共检索到597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邱骏   吕萍  
本文从农民最优劳动供给的视角构建农地资本禀赋对农户非农创业的影响机制,提出“土地粘性”和“资本激励”两条影响路径,并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拥有土地资本将提高农户非农创业的可能性(1.31%);(2)土地资本规模和土地资本价值对农户非农创业的影响均呈现显著的“U”型;(3)土地资本规模对农户非农创业行为存在“土地粘性”和“资本激励”两个影响路径,在土地资本规模较低时,主要表现为“土地粘性”效应,土地资本规模的提升对农户非农创业行为有抑制作用,而当土地资本规模达到临界值(9.33亩)之后,主要表现为“资本激励”效应,土地资本规模的提升对农户非农创业行为有促进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彩华  党红敏  余劲  
基于粮食主产区4省12县960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实证研究农户非农就业的代际分工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差异化影响,并分析农业生产服务外包在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行为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整体来看,非农就业对农地转出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转入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代际差异来看,父代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的边际影响大于子代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的边际影响。(2)在考虑生产服务外包的影响以后,非农就业对农地转出的促进作用下降,而对农地转入的抑制作用也有所缓解,这说明生产服务外包在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如果不考虑生产服务外包的影响,现有研究高估了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驱动效应。因此,实现农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不能只单纯依靠劳动力市场的引领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服务外包市场优势,将小农户卷入农业分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柳建玲   彭开丽   李胜鹏   刘楠楠  
[目的]农地禀赋差异是影响区域农地流转的农户福利效应不平衡的关键因素,与流转价格和政府参与行为共同影响农户福利,本研究揭示农地禀赋对农户土地流转福利的影响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研究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运用piecewiseSEM实证检验农地禀赋影响农户福利的路径。[结果](1)农地禀赋越高,流转价格越高,且非自发流转模式下流转价格高于自发流转模式,但流转模式在农地禀赋与流转价格间的调节效应不显著。(2)农地禀赋通过流转价格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农户福利,并通过流转模式的直接调节效应影响农户福利,非自发流转模式下农地禀赋越高、农户福利越高。[结论]研究认为不同农地禀赋条件下农地流转的农户福利效应差异明显,流转模式与流转价格在农地禀赋与农户福利间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扩大了这一差距,建议适当调控流转价格,并制定差别化政策,激励禀赋较差地区的农地发生流转,同时关注禀赋较差区域农地流转后农户福利的保障与提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明忠  陈江华  
基于广东省部分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农地禀赋、处置能力、交易能力对其农业经营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户所在村庄地形地势、承包耕地的面积、肥力与交通条件、农户家庭务农人数、参加农业培训次数、技术服务满意度、雇工人数与农机设备价值、农户家庭在村级事务中发挥作用程度、运销加工服务能力等对其经营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承包耕地的块数对其经营收入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农户耕地灌溉条件、农户间相互帮助、农资购买服务、农业生产服务以及农户是否加入合作组织对其经营收入的影响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为此,要增加农户经营收入,应建立健全农地流转机制,推进农地有序流转,引导农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新艳  许金海  陈相泼  谢琳  
基于广东省阳山县土地常规确权、整合确权的准自然实验调查数据,利用双稳健的IPWRA模型识别两种不同地权界定方式的投资激励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不同确权方式对农户长期投资意愿的影响有着显著差异。相比常规确权方式,整合确权使农户的农田机械和有机肥投资意愿分别提高78.7%和52.6%。其异质性的投资激励效应源于两种确权方式给农户带来不同的产权稳定性预期和地块资源属性改善。对于农田机械购置的投资意愿,产权稳定、资源改善两种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5.93%和35.81%;对于有机肥投入意愿,产权稳定、资源改善则为完全中介效应。中国农业政策有必要从"以地权为本"转向统筹"资源与产权"的匹配协调,从而最大程度上激活和释放确权政策的制度红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明辉  蔡银莺  朱兰兰  
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探讨农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经济效应的影响,为农户权益保障提供参考。采用二值选择Bivariate ProBit模型分析农户参与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农户家庭经济收支状况,利用Match模型评估农地流转行为给农户家庭带来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家庭劳动力比重、受教育程度、人均耕地、农田生态环境等资源禀赋是影响农地流转的关键因素;(2)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农地规模经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能够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3)农地转入或转出对农户家庭经济效益并未产生决定性影响,农户根据家庭实际选择恰当的农地流转方式才能有效提升家庭经济福利水平。建议着力完善农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占辉斌  胡庆龙  
本文以农业生产和技术推广为例,从农地规模与市场激励的视角出发,基于激励机制理论,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种植规模与农户化肥使用量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污染的内在原因主要在于农业生产的激励和约束水平不足所导致的化肥施用技术落后。而由于农村社区网络的存在,在化肥施用技术选择时,农户更多的倾向于学习周边农户的方法或总结以往的经验。基于上述分析,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水平来改变农业生产的激励结构和激励水平是改善农业污染的根本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诗嫚  杨钢桥  赵微  
研究目的:揭示农户利益损失的内在行为机理,为农地整治项目利益损失补偿机制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运用禀赋效应理论提出农户利益损失内在行为机理的理论假说,并以湖北省部分县市340份农户问卷为样本,采用定序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对耕地被占用禀赋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农地整治过程中农户存在经济损失和主观损失,青苗压占、林木损毁、田块分割只存在经济损失,为补偿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差值;房屋拆迁、坟墓迁移和耕地占用经济损失和主观损失并存,主观损失源于禀赋效应引起的农户主观价值和市场价值的认知差异。研究结论:不具有禀赋效应的物品发生损失时,应根据物品的市场价格进行补偿;具有禀赋效应的物品发生损失时,应根...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晓宇  王楚男  韩昱洁  
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保证稳定的农业投入和提高农业劳动力分配效率对维护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至关重要。一方面,文章从农村家庭层面出发,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探究了土地租赁市场、非农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土地权利的稳定对农业生产中劳动力与资本投入决策的影响,发现农地确权前土地行政再分配频次的增加会导致劳动力和资本投入显著减少,村庄农业用地多增加一次行政再分配,家庭对单位面积土地的劳动力投入每年会显著减少35.684小时,资本投入会显著减少60.161元,说明农户对农地稳定持有的顾虑会减少农户对土地的投入;相对劳动力投入,对资本投入的影响更大。另一方面,文章从劳动力分配效率的角度分析农业逆向关系问题,估计模型建立过程遵循从构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完全要素市场模型发展到考虑中国国情的非完全要素市场估计模型,在此市场条件下农户的劳动力投入决定将基于不可观测的影子价格,其中除了通常文献考虑的代表非农劳动影响的影子工资,还加入土地租赁的影子价格,实证进一步验证了我国仍然存在显著的农业逆向关系问题。在考虑农业活动的季节性差异时发现,农忙季节的无效率问题相对农闲季节较弱。在探究农地政策和非农劳动力市场发展对投资激励的影响中考虑了土地租赁市场的内生性问题,并从劳动力分配效率角度对农业逆向关系进行再认识。研究结论能为现今土地确权的必要性提供事实依据,提出在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改革过程中要探索适度的规模经营以减轻逆向关系的影响、在乡村振兴新发展阶段需要重视村级公共服务的完善等政策启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赟   李韬  
在中国农地经营权抵押实践中,出于管控经营风险的考量,金融机构一般采用市场法而不是收益法评估被抵押农地经营权的价值,这种评估法往往忽视务农人力资本禀赋创造财富的价值作用,低估了农地经营权价值,从而潜在性诱致农户面临生产性融资约束。利用2022年中国西部4省原国务院、地方政府授权农地经营权抵押试点区1 539份实地调研数据,结合收益和市场两种评估法核算出的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溢价差值,探究农户务农人力资本禀赋对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的溢价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后,农户务农人力资本禀赋对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溢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务农人力资本数量禀赋显著降低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溢价影响概率和影响程度,而务农人力资本质量禀赋的影响则与之相反,经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户务农人力资本禀赋对农地经营权抵押价值溢价的正向影响在户主为青年、中年与农地经营规模大的家庭中更明显。因此,应当建立务农人力资本禀赋评价制度、创新“抵押+务农人力资本禀赋”评估方法,在农地经营权抵押实践中量化、变现并最终认可农户务农人力资本禀赋创造的经济价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连华  尤亮  霍学喜  
基于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771个苹果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考察市场激励、农地确权对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受到农产品市场和农地市场的双重激励,短期内对农地产出贡献相对较高的保护行为主要受到农产品市场激励,长期内对农地质量贡献相对较高的保护行为主要受到农地市场激励;农地确权对长期保护行为具有正向激励效应,但对短期保护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农地确权在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农地市场激励中存在负向调节效应。政府应注重完善农地市场制度、农地价格机制以及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同时重视农地确权改革宣传和信息披露,有效发挥农地市场和农地确权对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正向激励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妍   杨玉新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进一步发展完善,其服务农业农村的能力水平和覆盖领域同步提升,加速农村资本深化,对于农户家庭禀赋改善而言这就意味着更灵活更多元的资金支持与消费、投资缓解。具体而言,资本深化可加速农户现代化因子,则其生产效率与科技创新将更为迅速;资本深化可提升农户受教育程度,在其生产领域与生产方式选择将更为充分;资本深化可拓展农户资金来源,则其生产规模和转型升级将更为顺畅;资本深化可加速农户社会融入度,则其在产业承接与城乡融合中将更为适应。基于此,未来应进一步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统筹城乡产业布局优化资本导向效应,注重农户家庭投资支出引导与要素配置,并强化现代因子在农户生产生活中的嵌入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佳贤  皮婷婷  郑逸芳  
[目的]在土地流转发展缓慢而农地确权工作已经完成之际,基于农地确权对土地转出的影响研究中产权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两派观点的分歧,同时引入交易成本和禀赋效应两个中介变量,深入研究农地确权对农户土地转出的影响机理,将有助于推进农地确权成果应用以及农地流转制度的完善。[方法]使用CHARLS2018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一元并行多重中介模型实证分析农地确权对农户土地转出的影响机理。[结果]研究发现:(1)确权促进了土地转出,使土地转出的概率提高了6.60%;(2)确权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交易成本,进而抑制了土地转出;(3)确权有利于增强禀赋效应,但禀赋效应反而促进了土地转出;(4)中介效应上交易成本和禀赋效应为部分中介作用,交易成本中介效应比例为-10.46%,禀赋效应中介效应比例为13.35%,从而禀赋效应的中介作用更强并能强化确权对土地转出的促进作用。[结论]农地确权工作有其正面的成效,但还需完善政策并建立配套制度以克服负面效应,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和交易平台,宣传普及农地确权和相关“三农”政策,提高农户认知,同时还需防范禀赋效应过强和流转租金过高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翠娥  李跃梅  李欢  
本文基于山东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和四川省5省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类型的资本禀赋对农民社会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农民的社会治理参与行为呈现出参与程度低且地域间差异显著的特点。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地域因素的基础上,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均显著地正向影响农民的社会治理参与行为;社会资本的影响则较为复杂:在特定性社会资本中,具有党员身份和村干部经历的农民,其社会治理参与程度更高;与村干部接触的频率越高、经常接触的村干部人数越多,农民的社会治理参与程度越高;而作为共通性社会资本,普遍信任较强,农民的其社会治理参与程度反而更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石志恒  崔民  
以有机肥的施用行为为例,利用甘肃省的调研数据采用Logit回归方法和调节效应方法,从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3个维度实证分析了资本禀赋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同时基于对农户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的特殊认识,笔者对文化资本中的"文化程度"与社会资本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有76.7%的农户施用有机肥较为理想;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均对农户施用有机肥产生正向,其中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依次为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文化程度能通过对社会资本的调节更好地发挥作用。最后从适度提高农户播种面积,提高农户的文化程度,增强媒介信息对绿色发展的推广宣传,加强与技术单位和技术人员的合作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