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9)
- 2023(12201)
- 2022(10204)
- 2021(9339)
- 2020(7964)
- 2019(18200)
- 2018(17686)
- 2017(34126)
- 2016(19112)
- 2015(21213)
- 2014(21231)
- 2013(21171)
- 2012(19896)
- 2011(18243)
- 2010(18420)
- 2009(17300)
- 2008(17408)
- 2007(16051)
- 2006(14157)
- 2005(12365)
- 学科
- 济(82007)
- 经济(81920)
- 业(57448)
- 管理(47971)
- 农(47341)
- 企(36029)
- 企业(36029)
- 方法(35377)
- 数学(31458)
- 数学方法(31152)
- 农业(31139)
- 业经(21471)
- 中国(19652)
- 学(19189)
- 财(19050)
- 贸(16436)
- 贸易(16435)
- 易(16004)
- 地方(15992)
- 制(15882)
- 发(12237)
- 银(12032)
- 环境(11981)
- 银行(11962)
- 技术(11821)
- 行(11371)
- 融(11364)
- 金融(11361)
- 体(11143)
- 策(11135)
- 机构
- 学院(287642)
- 大学(285489)
- 济(116514)
- 经济(114229)
- 管理(105785)
- 研究(101121)
- 理学(92445)
- 理学院(91331)
- 管理学(89606)
- 管理学院(89096)
- 农(79869)
- 中国(75284)
- 科学(67954)
- 农业(62710)
- 京(59619)
- 业大(56569)
- 所(54827)
- 研究所(50531)
- 财(49772)
- 中心(46666)
- 江(44066)
- 财经(40301)
- 农业大学(39629)
- 范(37473)
- 师范(36950)
- 经(36672)
- 北京(36355)
- 经济学(35368)
- 院(34569)
- 省(34471)
- 基金
- 项目(197291)
- 科学(153024)
- 基金(142687)
- 研究(136223)
- 家(128506)
- 国家(127364)
- 科学基金(106063)
- 社会(86384)
- 社会科(81465)
- 社会科学(81434)
- 省(79150)
- 基金项目(76842)
- 自然(70654)
- 自然科(68984)
- 自然科学(68953)
- 自然科学基金(67746)
- 划(66668)
- 教育(61197)
- 资助(56858)
- 编号(54372)
- 重点(45081)
- 发(43680)
- 部(43290)
- 成果(43141)
- 农(41977)
- 创(40938)
- 计划(39391)
- 科研(38636)
- 创新(38374)
- 业(37521)
- 期刊
- 济(129641)
- 经济(129641)
- 农(80242)
- 研究(75827)
- 学报(58442)
- 农业(54094)
- 中国(53784)
- 科学(50455)
- 大学(42550)
- 学学(40955)
- 财(36650)
- 管理(31646)
- 业经(27425)
- 业(26742)
- 融(26254)
- 金融(26254)
- 教育(23588)
- 技术(21266)
- 财经(19343)
- 经济研究(18995)
- 问题(18981)
- 版(18448)
- 业大(17231)
- 经(16538)
- 农业大学(14960)
- 世界(14665)
- 农村(14544)
- 村(14544)
- 技术经济(14423)
- 资源(14386)
共检索到413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尚蒲 罗必良
国家强化农地产权稳定的政策导向与普遍存在农地调整的现实,构成了中国农地制度运行中的重要反差。本丈基于农地调整的机理分析与模型估计,得到了如下结论:第一,农地制度所内含的"均分"基因和植入的"变更"基因,增加了农地调整的概率。第二,人地关系紧张的地区,农地调整更为频繁;农户家庭中女性成员比例上升、家庭成员人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和物质资产水平提升会加剧农地调整。第三,政治关联会增加农地调整发生概率,农户排他能力会促进农地调整,农户处置能力则会抑制农地调整。通过模拟政象性"赋权"对农户行为能力的影响,本文发现,强化农户行为能力能够起到抑制农地调整的效果。
关键词:
农地调整 制度环境 资源禀赋 行为能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严立冬 麦瑜翔 潘志翔 李立
本文以广东省惠州市县域3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调查农户对农地整治项目的满意度状况,并通过计量模型对影响农户满意度的因素进行探讨。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计量经济模型法。研究结果:农户对项目的总体满意度为57.87。其中被调查者中24.4%的农户对实施项目比较满意。而影响农户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收入结构、耕地资源禀赋、项目推广及农户决策参与度等。研究结论:要提高农户对农地整治项目的整体满意度,必须要通过项目实施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农户收入结构水平,转移非农劳动力,积极建立完善的农户参与决策体系等。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满意度 影响因素 农户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乃吉木丁·艾孜孜 阿依吐尔逊·沙木西 孜比布拉·司马义
本文以新疆焉耆县的147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农地投入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农地投入的意愿较高,调查农户中74.15%的农户表示愿意加大对土地的投入;家庭劳动力人口较少,90%以上的农户都雇佣劳动力,一年内雇佣费用7000元以上的农户占总调查农户的42.86%;67.35%的农户认为使用化肥越多,产量越高;家庭总人口、农业劳动力人口、户主文化程度、拥有农地面积、地块破碎程度等因素对农户农地投入的影响为正向;非农业人口、户主年龄和投入产品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为负向。
关键词:
农户 农地投入 Logistic模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乃吉木丁·艾孜孜 阿依吐尔逊·沙木西 孜比布拉·司马义
本文以新疆焉耆县的147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农地投入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农地投入的意愿较高,调查农户中74.15%的农户表示愿意加大对土地的投入;家庭劳动力人口较少,90%以上的农户都雇佣劳动力,一年内雇佣费用7000元以上的农户占总调查农户的42.86%;67.35%的农户认为使用化肥越多,产量越高;家庭总人口、农业劳动力人口、户主文化程度、拥有农地面积、地块破碎程度等因素对农户农地投入的影响为正向;非农业人口、户主年龄和投入产品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为负
关键词:
农户 农地投入 Logistic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佳 柏振忠 王红玲
文章以湖北省41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为基础,采用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户主的主业、家庭的农业劳动力数量、非农收入比重等因素对流转的行为选择有着显著的影响,家庭的劳动力数量与流转意愿正相关,有村干部的家庭也更容易发生农地流转;而户主的主业和农产品价格等因素则与流转意愿负相关。最后就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加快农地流转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黎霆 赵阳 辛贤
本文基于三县(市)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对当前农地流转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Logit模型对农户转出和转入农地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基本上符合理性假设,在当前一系列新的政策条件下,农户土地经营行为的经济特征变得更加显著。另外,新形势下农地流转的"去粮化"现象值得关注。
关键词:
农地流转 特征 影响因素 Logit模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魏 闵捷 张安录
研究目的: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以及政策制度因素对农地城市流转的影响,辨识主导因素,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利用岭回归法,应用SAS软件分析。研究结果:(1)居民收入水平与耕地消耗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地城市流转有加剧趋势;(2)耕地消耗率并没有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而降低,这与中国各地区耕地资源禀赋有关,但同时表明现阶段中国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并没有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而提高;(3)随着地均GDP的增加、征收耕地市价水平的升高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耕地消耗率有上升趋势;(4)随着耕地利用效益的增加、土地市场化配置程度的提高以及总人口的增加,耕地消耗...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洪名勇 王珊 吴昭洋
农地流转具有深刻的时空演变规律,探讨其空间依赖性对从空间视角优化现有土地政策意义重大。本文构建了农地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性分析框架,将农地流转细分为2类流转契约、6类流转形式和4类交易主体,利用2009—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对各类流转行为展开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其空间依赖性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空间依赖关系具有行为间的异质性,从全局层面看,只有书面缔约、转包、出租、转入农户、转入专业合作社及转入其他主体6种行为在地理空间权重下具有显著的空间收敛特征;2)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关系存在时间变异性,书面缔约和转入农户行为的空间自相关性分别从2009年和2011年起逐渐增强,口头缔约和股份合作行为仅在2016年呈现显著的空间依赖性;3)书面缔约行为同时具有外生交互效应和内生交互效应,而转包、出租、转入农户和转入专业合作社行为仅通过外生交互效应相互影响;4)空间杜宾模型结果显示,所选影响因素对不同流转行为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不一致。农地政策制定与调整应关注不同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特征及规律,更为精准地制定具有跨区域及省域化特点的农地流转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杰 宁金萍 张文婷
本文基于辽西北地区三个县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对当地农户农地流转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转入和转出农地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基本特征、农户家庭基本特征和农地流转约束特征均对农户农地转入和转出行为的选择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建亮 钟涨宝
基于对中国5省样本农民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社会养老保险、劳动力市场化与农地重要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农民对农地重要性的评价高,但是社会养老保险的完善以及农村劳动力市场化进程将会降低农民对农地重要性的评价。社会养老保险可以消减农地的养老保障功能,从而降低农民对农地重要性的评价;劳动力市场化可以消减农地的就业保障功能,从而降低农民对农地重要性的评价;而劳动力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又得益于农民人力资本的积累,因而人力资本也直接影响了农民对农地重要性的评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秧分 刘彦随 翟荣新
农地规模经营是促进农民增收与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利用东部沿海3省1市的323个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构建了包括户主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状况、农户经济特征、外部因素在内的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区域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强烈,61.0%的农户期待农地规模经营,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呈现由浙江、江苏、天津向山东递降的趋势;②户主就业类型、农地租赁行为、农业技术培训、通勤条件、农地资源禀赋是影响农地规模经营意愿的主要因素,其中就业非农化程度越高、农地资源越为丰裕,农地规模经营意愿越弱;有效的农业技术培训、完善的通勤条件,有助于推进农地规模经营经营;已经发生农地租赁行为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安海燕 洪名勇
基于辽宁省辽阳县和贵州省5个县的545份农户农农农农调查数据,从经济、关系、习俗、文化等方面选取8个变量,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在土地流转时选择口头契约、书面契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关系、习俗与文化显著影响农户书面契约、口头契约的选择;租金越高越倾向于选择书面契约,原始关系越密切越倾向于选择口头契约,农户选择契约时倾向于与村集体大部分人保持一致,受教育程度越高、受传统行为影响越小越倾向于选择书面契约。经济、关系、习俗与文化分别对应理论上的风险、交易成本与行为认知,农户行为是此多要素的均衡产出,具有其合理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全磊 陈玉萍
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和有序Logit模型,利用2016年湖北新洲区和襄州区225个农地转出户的调查数据,考察农地转出户的生计资本流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土地流转前,各类农地转出户生计资本的位序差异已经存在,土地流转使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的位序差异发生改变,其他资本的位序差异保持不变;土地流转后,农地转出户的生计总资本流动性表现出明显的组间差异,低生计资本组的生计总资本倾向于向上流动,而高生计资本组的生计总资本倾向于向下流动;带动生计总资本向上流动的因素包括打工型生计策略、兼业型生计策略及位于省会近郊的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户 可持续生计 生计资本流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明辉 蔡银莺 朱兰兰
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探讨农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经济效应的影响,为农户权益保障提供参考。采用二值选择Bivariate ProBit模型分析农户参与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农户家庭经济收支状况,利用Match模型评估农地流转行为给农户家庭带来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家庭劳动力比重、受教育程度、人均耕地、农田生态环境等资源禀赋是影响农地流转的关键因素;(2)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农地规模经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能够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3)农地转入或转出对农户家庭经济效益并未产生决定性影响,农户根据家庭实际选择恰当的农地流转方式才能有效提升家庭经济福利水平。建议着力完善农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超 周艳波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第一代与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对持有土地的认知、人力资本特征、外出务工目的、务农经验及年限、家庭情况、收入情况这六个影响因素来分析比较代际差异视角下农业转移人口的农地流出倾向。结果表明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将农地流出的概率要高于第一代农业转移人口。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代际差异 农地流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