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3)
- 2023(10278)
- 2022(8577)
- 2021(8160)
- 2020(6818)
- 2019(15632)
- 2018(15822)
- 2017(30385)
- 2016(16662)
- 2015(18958)
- 2014(18844)
- 2013(18402)
- 2012(16659)
- 2011(15115)
- 2010(15641)
- 2009(14726)
- 2008(14551)
- 2007(13314)
- 2006(11963)
- 2005(10931)
- 学科
- 济(70166)
- 经济(70072)
- 业(55838)
- 管理(48694)
- 农(46573)
- 企(35639)
- 企业(35639)
- 农业(30913)
- 方法(27945)
- 数学(24840)
- 数学方法(24311)
- 业经(20909)
- 制(19298)
- 中国(18270)
- 财(17184)
- 体(13731)
- 地方(13461)
- 学(11736)
- 银(11542)
- 银行(11532)
- 发(11427)
- 策(11414)
- 贸(11357)
- 贸易(11349)
- 技术(11139)
- 易(11101)
- 行(11034)
- 理论(10570)
- 农业经济(10546)
- 体制(10383)
- 机构
- 学院(236010)
- 大学(230069)
- 济(97880)
- 经济(95777)
- 管理(92543)
- 理学(79297)
- 理学院(78530)
- 管理学(76962)
- 研究(76791)
- 管理学院(76553)
- 中国(61995)
- 农(55677)
- 京(48507)
- 科学(45880)
- 财(45508)
- 农业(42219)
- 业大(40404)
- 所(38294)
- 江(37965)
- 中心(37153)
- 财经(34695)
- 研究所(34157)
- 经(31350)
- 北京(30025)
- 州(29424)
- 范(29120)
- 师范(28872)
- 经济学(28462)
- 院(27279)
- 经济管理(27210)
- 基金
- 项目(155017)
- 科学(122538)
- 研究(117005)
- 基金(111499)
- 家(96363)
- 国家(95486)
- 科学基金(82522)
- 社会(74316)
- 社会科(70081)
- 社会科学(70063)
- 省(62858)
- 基金项目(58790)
- 教育(53617)
- 自然(52212)
- 划(50952)
- 自然科(50934)
- 自然科学(50925)
- 自然科学基金(49996)
- 编号(49659)
- 资助(45317)
- 成果(39536)
- 重点(34941)
- 部(34683)
- 制(34299)
- 课题(34062)
- 发(33700)
- 创(32385)
- 农(31467)
- 国家社会(30360)
- 创新(30325)
- 期刊
- 济(117793)
- 经济(117793)
- 研究(67832)
- 农(59470)
- 中国(55633)
- 农业(39891)
- 财(35166)
- 学报(34230)
- 科学(33740)
- 管理(32692)
- 大学(27904)
- 教育(26740)
- 学学(26375)
- 融(25457)
- 金融(25457)
- 业经(25367)
- 技术(23209)
- 业(19423)
- 财经(17087)
- 问题(16443)
- 经济研究(15600)
- 农村(14774)
- 村(14774)
- 经(14566)
- 农业经济(14223)
- 版(13027)
- 世界(12307)
- 技术经济(12213)
- 统计(11774)
- 经济问题(11699)
共检索到364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温文静 温伟霆
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符合我国农业经济效益的要求,但是却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综观这些制约,除了历史、自然等方面的原因,土地制度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也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因此,利用政策、经济、法律等杠杆打破这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先宁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 ,暴露出一系列的缺陷。获取家庭经营的激励优势和规模优势是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目标。本文对现有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 ,认为 :进行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创新 ,突破小规模、零散经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已成为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变革的重要目标。创新农地经营模式 ,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关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明月 胡竹枝
分析了现行农地征用制度对农地产权的侵害 ,以及其运行过程中所折射的农地产权的残缺。提出要完善农地产权需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引入市场化手段改革征地制度 ;二是进行农地产权制度建设 ,即明确所有权主体 ,界定产权边界 ,设立农地发展权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 制度建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宏莲 王威武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导向是在利用土地保障功能的前提下形成的,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农地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之一。目前,农地承载的社会保障功能限制了农地的自由交易,阻碍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由于农地制度改革与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推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是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难以实现的实质因素,只有通过土地资本化运作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同时进行与农地制度改革互动的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才能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整体发展,进而推进农地流转与规模经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春华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趋势。通过农地制度改革,因地制宜开展农地互换、流转、入股和退出,有利于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相关改革试点最大的意义在于,在完善农村土地权能、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和发展规模经营之间,找到了多样化的改革路径,提供了鲜活的改革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
关键词:
改革试点 农地制度创新 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恒科
农地流转的高昂土地成本已经成为制约农地规模经营的关键因素。土地成本可以理解为我国农地制度改革中发生的制度变迁成本,需要实现制度化的合理分担。在农地流转中,应坚持市场主导和农民自愿的原则,完善土地经营权人先行承担土地成本的法律制度。政府应当建立并完善农地流转和风险防范补贴制度,对土地经营权人进行适当补偿,以实现土地成本的社会分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涨宝 聂建亮
土地承包关系长期化导致家庭人均土地占有量的不均衡,同时农村中分家习俗造成了土地的琐碎化,而家庭人均土地占有量的减少将进一步加速土地的琐碎化,进而使农民种粮增收的空间进一步缩减。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定程度上实现种粮收益的增加。由于目前大部分农民并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于是那些可以保留农民土地承包权的土地流转方式将有利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云霞
在既定的生产力状况下,最优农地经营规模是一个常数,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农地的产出效率。所以,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农地经营最优规模,应根据各种具体情况来定。我国农地规模经营的路径要遵循这一基本原理。
关键词:
农地 规模经营 适度 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晓莉 杨近娇
[目的]农地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其是否适度经营决定着农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模式,如何有效地推进农地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方法]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和实证分析法,开展农地适度规模的定量研究,在分析农八师农地规模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计量模型,系统性地对农八师农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农八师在新疆建设兵团中有较好的经济优势,通过计量模型计算得出农八师土地产出弹性为4.002 5,劳动力产出弹性为0.721 4,每位兵团职工使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晓莉 杨近娇
[目的]农地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其是否适度经营决定着农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模式,如何有效地推进农地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方法]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和实证分析法,开展农地适度规模的定量研究,在分析农八师农地规模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计量模型,系统性地对农八师农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农八师在新疆建设兵团中有较好的经济优势,通过计量模型计算得出农八师土地产出弹性为4.002 5,劳动力产出弹性为0.721 4,每位兵团职工使用土地的最佳规模为9.79hm~2。[结论]新疆建设兵团农地规模经营要想达到适度规模要求,需要转移出一定数量的人口,以尽早实现兵团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有康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农地规模经营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用于规范农地经营的措施大多停留在政策层面,专门的经营法律法规更新滞后,难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市场配置的作用。在法律规制建设层面尚且面临许多困境,如缺乏专门性法律法规,制度执行和落实不足等。对此,相应部门要高度重视农地规模经营法律规制建设,重构和完善农地规模经营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配套制度体系,确保其能够为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
关键词:
农地规模经营 法律规制 配套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根成 薛云
实行家庭承包制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进而也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农业领域中又出现了新的矛盾,这些矛盾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家庭承包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一定程度上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振环 张光宏
从产权制度安排的角度考察耕地生态环境,通过设立衡量耕地生态环境的相关指标,用实证方法分析建国以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对农民生产活动中的行为选择以及耕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对耕地的影响不同,农地产权制度安排通过影响农民耕种过程中的行为选择而影响耕地生态环境。耕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需要从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水平方面得到提升,更需要通过设计合理的农地产权制度以形成农民良好的环境生态行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金龙 熊凤山 许月明
农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特殊产权,它是借助于签订承包合同、发放承包经营权证等手段在集体的所有权上分设出来的产权束。由于"集体"的含义模糊、层级模糊、性质模糊、成员模糊,导致农地所有权模糊,进而使承包经营权模糊;签订承包合同和发放承包经营权证等工作中的不精细导致证实不符,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障性较差;各种土地产权间边界不清,影响了各项地权的效用和价值。这些因素都对农地流转产生了负面影响。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土地承包经营权 集体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鲁莎莎 刘彦随
农地规模经营是促进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和低碳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利用山东省利津县137个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基于风险厌恶理论和生产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构建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农地规模经营的主要因素,进而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利津县农地适度经营规模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①根据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利津县农户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强烈,64.86%的农户选择农地规模经营的生产决策;②户主就业类型、农地租赁行为、农地资源禀赋、收入非农化程度是影响农地规模经营意愿的主要因素,其中就业非农化程度越高、收入非农化比重越大、农地资源越为匮乏,农户农地规模经营意愿越弱;已经发生农地租赁行为的农户,其农地规模经营意愿相对较强;③当前生产力条件下的农户适度经营规模为22.2亩,据此推算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为65.02%。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家庭土地承包使用权的流转是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前提,创新机制和政策是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关键。
关键词:
规模经营 适度规模 农用地 利津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