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41)
- 2023(14074)
- 2022(11434)
- 2021(10712)
- 2020(8469)
- 2019(19740)
- 2018(19414)
- 2017(36820)
- 2016(19567)
- 2015(21921)
- 2014(21574)
- 2013(21393)
- 2012(19880)
- 2011(18153)
- 2010(18601)
- 2009(17094)
- 2008(16539)
- 2007(14819)
- 2006(13479)
- 2005(12295)
- 学科
- 济(92570)
- 经济(92481)
- 业(56600)
- 农(51115)
- 管理(45516)
- 农业(34269)
- 企(33335)
- 企业(33335)
- 方法(30694)
- 中国(27621)
- 数学(26950)
- 数学方法(26370)
- 地方(26203)
- 业经(24954)
- 学(17212)
- 发(16599)
- 制(16588)
- 财(15741)
- 贸(15456)
- 贸易(15438)
- 易(14886)
- 银(14289)
- 银行(14266)
- 融(14027)
- 金融(14026)
- 行(13920)
- 环境(13047)
- 技术(13005)
- 发展(12978)
- 展(12945)
- 机构
- 学院(278768)
- 大学(271839)
- 济(116718)
- 经济(114365)
- 管理(104118)
- 研究(101092)
- 理学(88926)
- 理学院(87891)
- 管理学(86084)
- 管理学院(85584)
- 中国(78440)
- 农(66180)
- 科学(62111)
- 京(58790)
- 所(51594)
- 农业(50376)
- 财(50311)
- 业大(47342)
- 中心(47003)
- 研究所(46531)
- 江(44034)
- 范(39138)
- 师范(38784)
- 财经(38681)
- 北京(36996)
- 院(36065)
- 州(35216)
- 经(35066)
- 经济学(34394)
- 省(33679)
- 基金
- 项目(185222)
- 科学(146410)
- 研究(138521)
- 基金(132710)
- 家(116270)
- 国家(115227)
- 科学基金(98231)
- 社会(88322)
- 社会科(83356)
- 社会科学(83336)
- 省(74915)
- 基金项目(69722)
- 教育(61954)
- 划(61877)
- 自然(61350)
- 自然科(59902)
- 自然科学(59892)
- 自然科学基金(58762)
- 编号(57445)
- 资助(52543)
- 发(46436)
- 成果(45931)
- 重点(42033)
- 课题(40209)
- 部(40127)
- 创(38890)
- 发展(37624)
- 展(37009)
- 国家社会(36722)
- 农(36315)
- 期刊
- 济(141900)
- 经济(141900)
- 研究(83711)
- 农(70256)
- 中国(66654)
- 农业(47418)
- 学报(44560)
- 科学(43261)
- 管理(36922)
- 财(35590)
- 大学(34835)
- 教育(33696)
- 学学(32893)
- 融(30266)
- 金融(30266)
- 业经(30052)
- 技术(25551)
- 业(23505)
- 经济研究(20909)
- 问题(19277)
- 财经(18203)
- 经(15805)
- 农村(15744)
- 村(15744)
- 版(15701)
- 农业经济(15629)
- 世界(15005)
- 资源(14435)
- 技术经济(14128)
- 经济问题(13680)
共检索到437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新艳 张日新
通过对百岭村由"传统"至"现代"的个案考察,分析农地规模流转、契约安排对村庄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涉农企业进入、推动农地流转是村庄发展转型路径得以运行的外在条件,而以土地流转为起点的"土地—资金—就业"三重契约及其衍生的关系契约是内在制度根源。在"三重契约"安排下,东进公司作为剩余控制权拥有者,有效发挥着"田场企业"效能,推动村庄农业转型,进而带动农民转型,使农民地权主体身份得以强化,职业身份得以转换,并获得了股民身份。另一方面,企业组织根植于农村社区发展,衍生出企业与村民、村组织间一组关系契约,推动了村庄组织转型。百岭村个案能为中国农村实现现代化以及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农地规模流转 契约安排 村庄 发展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艾大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艾大宾 姜世中 方美燕
当前,四川欠发达地区广泛进行了农地流转及规模经营的自发性尝试。本文以实地调查材料为基础,对其发展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立足于四川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深入探讨了该类地区发展农地流转及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思路。最后,从完善政策体系、健全管理机构、规范运行机制、培育经营主体、优化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梅琳
相对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更强,因此,农地流转中遇到的困难更多。文章通过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地流转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可以学习经济发达地区农地流转的相关经验,但不能盲目照搬,不能急于求成,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审慎、稳妥地推进农地流转工作。
关键词:
农地 流转 欠发达地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新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通过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实现现行农地流转制度。本文以我国欠发达地区的河南西部的三门峡市为个案,针对河南西部地区的农地流转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农地流转 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洪名勇
贵州省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本文通过对贵州省4个县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在"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农地制度安排下农地流转的基本特征。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农地家庭承包制完成之后就已经有农户进行农地租赁,活跃的农地市场能够帮助那些土地较少的农户获得土地,以满足农户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增加收入的需求;农地租赁的空间范围主要限于行政村内部,即农地租赁市场是一个典型的行政村内部市场;租赁农地的租金形式以固定租金为主、分成租金为辅,以实物租金(产品租金)为主、货币租金为辅;同时,"顶田吃土"作为一种新的租赁形式也在部分地区存在;农地租赁是承租农户和出租农户双方之间的自我行为,其契约基本上为口头契约,这种口头契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雯
强调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村集体决策对农民意愿的影响,旨在解释欠发达地区村集体在村务中的角色定位及功能发挥直接影响到农户农地流转意愿。不同村庄的资源禀赋差异决定其村集体决策作用空间,而农地流转中农民意愿则受到村集体决策的推动和约束。因此,农地流转中农民意愿取决于村集体决策及其所处场域的资源状况。研究通过对粤东两个村庄案例的对比性分析,解读欠发达地区村集体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行动逻辑及作用机理。
关键词:
农地流转 村集体 欠发达地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海霞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进行农业规模化经营,而农地流转有利于农地适度集中和农业现代化。文章通过观察山西省农地流转现状,分析影响农地流转的制约因素,从而寻求欠发达地区农地流转效率提高的途径。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农地流转 制约因素 化解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鹏翼 李善民
本文根据农地使用权可流转性理论,在对南海农地使用权流转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南海农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是南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不仅促进农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而且取得了显著的制度经济绩效。因此,合理界定和安排农地产权,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地产权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地使用权 市场化 制度变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晗 邵彦敏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更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土地银行"模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土地互换"模式、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专业农场模式等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典型模式作案例,总结出关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的重点,即:切实保障农民权益、政府发挥好引导和扶持作用、拓宽利益联结和共享机制、实现土地流转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土地流转 模式 创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珉 阮梦君
我们几位"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以本专业知识为依托,运用调查研究等实证性的方法,考察和分析永康市财政支农政策在当地的实施绩效,讨论和总结支农政策形成、制定、实施和修正的经验。希望通过对永康市等发达地区财政支农政策先进个案的探寻,能在众多个案中发现可供借鉴性的经验,以此为浙江省内"欠发达地区"乃至整个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农工作带来一点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强
我国发达地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其基本原因是这些地区农村工业化的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原来“乡村办企业、自己用土地”的模式,转变为产业用地流转、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通过招商引资兴办企业的模式。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农村企业经营模式转变和工业化方式进步在用地方式上的表现。适应农村工业化方式转型,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是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基本保证,也是在发达地区实现耕地保护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集体建设用地 土地流转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姝洁 马贤磊 陆凤平 蓝菁 石晓平
研究目的:检验外生型中介组织和内生型中介组织对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行为以及参与程度的影响,为不同类型农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建设提供经验与建议。研究方法:基于Logit和T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外生型中介组织对农户是否转入、转出农地决策及其流转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内生型中介组织对农户是否转入农地决策和转入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是否转出农地决策有负向影响,对转出程度的影响不显著;(3)外生型中介组织对流转双方的影响超过内生型中介组织的影响。研究结论:充分发挥外生型中介组织的作用,同时防止村集体强制推动农地流转;加强内生型农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培育与建立,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农地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卞琦娟 周曙东 葛继红
本文以浙江省的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研究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现有耕地面积对于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和农户农地流转规模均存在较大的影响;农户家庭人口数、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农地特征和农地流转租金是影响农户流转农地的重要因素;户主年龄影响农户的农地转出行为,但对农户转入行为影响不显著。建议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鼓励承包农地的农民从事现代农业,为农户农地流转创造先决条件;规范农地租金数额,并可根据市场行情上下浮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弱化农地的养老保障功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余鹏翼 李善民
本文根据农地使用权可转性理论,通过对南海市农地使用权流转的调查和研究,认为南海市农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是南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不仅促进了农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而且取得了显著的制度经济绩效。因此,合理界定和安排农地产权,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地产权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地使用权 可转让性 市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