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1)
2023(5460)
2022(4610)
2021(4630)
2020(3943)
2019(9303)
2018(9552)
2017(19100)
2016(10058)
2015(11319)
2014(11038)
2013(10884)
2012(9821)
2011(9066)
2010(9516)
2009(8835)
2008(8473)
2007(7727)
2006(6984)
2005(6167)
作者
(28763)
(24760)
(23982)
(22906)
(15078)
(11770)
(10728)
(9704)
(9203)
(8540)
(8303)
(8271)
(7705)
(7575)
(7335)
(7300)
(7215)
(6986)
(6976)
(6788)
(6126)
(6095)
(6010)
(5774)
(5513)
(5464)
(5449)
(5248)
(5020)
(4806)
学科
(48443)
经济(48408)
(44607)
(34038)
农业(29645)
方法(19693)
管理(19652)
数学(18484)
数学方法(18013)
业经(13788)
(13750)
企业(13750)
中国(9968)
农业经济(9912)
土地(9545)
(9119)
(8998)
农村(8989)
地方(8624)
(8442)
(8102)
(7530)
贸易(7526)
(7419)
(7379)
发展(7086)
(7084)
(6729)
劳动(6728)
收入(6565)
机构
学院(143979)
大学(136338)
(59817)
经济(58623)
管理(57468)
理学(50251)
理学院(49813)
管理学(48622)
管理学院(48416)
(47820)
研究(46899)
中国(38024)
农业(36438)
业大(30856)
科学(30602)
(28771)
(24279)
中心(22973)
农业大学(22619)
(22308)
研究所(22178)
(22063)
经济管理(19060)
(17859)
财经(17813)
师范(17720)
(17492)
北京(17433)
(17235)
(17109)
基金
项目(98237)
科学(77168)
研究(72030)
基金(70626)
(62022)
国家(61464)
科学基金(52563)
社会(45027)
社会科(42278)
社会科学(42266)
(40666)
基金项目(37546)
自然(34443)
自然科(33610)
自然科学(33606)
自然科学基金(32946)
(32581)
教育(31896)
编号(31742)
资助(29015)
(28097)
成果(23399)
(22197)
重点(21721)
(21538)
课题(20438)
(20168)
创新(18837)
(18533)
科研(18522)
期刊
(70813)
经济(70813)
(53480)
农业(36417)
研究(35299)
中国(31418)
科学(23008)
学报(22670)
业经(19343)
大学(17827)
学学(17263)
(17195)
管理(15961)
(14346)
金融(14346)
(14272)
技术(13740)
农业经济(13401)
农村(13141)
(13141)
教育(12306)
问题(10574)
资源(9930)
(9179)
农村经济(8867)
世界(8731)
统计(8591)
经济研究(8450)
经济问题(8395)
技术经济(7953)
共检索到209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霄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2013年中央1号文件也紧密围绕现代农业建设,提出了致力于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战略目标。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农地的规模利用和集约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前提。但同时需要认清的问题是,规模利用并不意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凤芹  
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农业生产规模与工业生产规模一样不存在一个理论上的边界。农业资源禀赋的限制并不能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土地和劳动力稀缺可以通过生物技术和机械技术的进步解决。如果一种要素的价格相对于其他要素价格上涨,就会产生减少这种要素相对使用量的一系列技术制度变迁。一个国家获得农业生产率迅速增长的能力,取决于在各种途径中进行有效选择的能力。有效促成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应该是,通过它一个社会可以选择农业技术变迁的最优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美玉  田焱  
本文运用杨小凯-黄有光的间接定价企业理论分析了与农地相关的产品市场、土地租赁市场、土地买卖市场、劳动力市场的交易效率相互权衡情况,提出了农地规模经济无关论的假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第26个全国土地日即将到来,公众对土地的关注再度升温。然而,不同人士或许关注点会大不相同:普通市民多半关心地价,其实质涉及的是城市建设用地的供应问题;农村村民多半关心农产品的市场行情,其背后涉及的是农地的产出率与经营方向问题。而业内人士则不言自喻——"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作为土地管理的两大核心问题,是土地日的永恒主题。但对于广大业外人士而言,今年的土地日宣传主题"节约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映慧  赵旭朦  宁静  姜博  
[目的]农地集约利用是提高农地利用效率、缓解人地供求矛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研究农地集约利用时空演变及驱动力,有利于提高东北地区农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农地利用效率,实现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文章在构建农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利用GIS10.2空间分析软件对2001—2016年东北地区下辖40个市市农地集约利用水平作时空格局演变分析。并采用SPSS22.0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其农地集约利用驱动力。[结果]黑龙江省集约利用水平最高的为佳木斯市,最低的为伊春市;吉林省集约利用水平最高为白城市,最低为延边市;辽宁省集约利用水平最高为盘锦市,最低为葫芦岛市;内蒙古集约利用水平最高为通辽市,最低为赤峰市。农地集约利用度在空间上由不均匀分布趋向于均匀分布。[结论](1)2001—2016年东北地区农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较低,除长春、松原、白城、盘锦、通辽、沈阳等几个市利用集约度为中度水平外,其余各市均处于粗放利用阶段;(2)东北地区集约度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以"通辽—松原—长春—沈阳—四平"较高利用区为核心,且沿通辽和沈阳至佳木斯沿线,构成了显著的东北地区农地集约利用高值区的集聚化特征,农地集约利用低值区分布于该沿线两侧;(3)东北地区农地集约利用驱动力总体上可归纳为农地环境驱动、农地科技资金要素投入驱动、农业经济发展驱动。综上,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区域农业发展与农地利用结构相融合的复杂系统,下一步宜对各驱动因子影响的过程和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明确农地集约利用驱动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涨宝  聂建亮  
土地承包关系长期化导致家庭人均土地占有量的不均衡,同时农村中分家习俗造成了土地的琐碎化,而家庭人均土地占有量的减少将进一步加速土地的琐碎化,进而使农民种粮增收的空间进一步缩减。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定程度上实现种粮收益的增加。由于目前大部分农民并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于是那些可以保留农民土地承包权的土地流转方式将有利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罗必良  
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经济组织规模效率的若干决定因素 ,并以此作为分  析维度对农地经营规模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研究 ,揭示了农业在本质上并不是一个  有显著规模效率的产业 ,论证了农地家庭经营的规模有效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成胜  
基于PSR模型,从时间尺度上对江西省1990~2007年的农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农地压力指数呈现出快速上升后趋于稳定;农地状态指数则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3个阶段;响应指数则呈现出先快速上升后,趋于稳定并略有上升的趋势;而农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则一直呈线性上升的趋势。运用多元回归定量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农地集约利用影响的结果表明,城市化是农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驱动因子,其影响最大;人均GDP和农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其影响最小;第三产业的发展则与农地集约利用程度存在负向相关关系。从农业科技、物资使用效率、城市化进程、第三产业、农民收入,提出了提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云霞  
在既定的生产力状况下,最优农地经营规模是一个常数,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农地的产出效率。所以,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农地经营最优规模,应根据各种具体情况来定。我国农地规模经营的路径要遵循这一基本原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邢玉忠  
土地整理出效益——山西省临汾地区农地集约利用的调查邢玉忠临汾地区位于山西省中南部,现辖17个县(市),有人口78.8万。全区土地总面积3041.2万亩,其中耕地796.3万亩,人均2.09亩;未利用土地756.3万亩,其中可开发为耕地的约有120万亩...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晓忠  倪志良  
经济增长和农地资源保护是当前农地非农化过程中需要权衡的两大内容。文章基于我国1997-2012年省际土地数据和边际收益理论,运用动态面板和门限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兼顾经济增长和农地资源保护的农地非农化最优规模。研究结果表明:依赖土地调节而提升经济增长的政策忽视了农地资源的生态和社会成本,致使我国农地过度非农化;农地非农化虽在短期内促进经济增长,但长期内由于资源约束效应而抑制经济增长,其最优规模应该不超过实际非农化的73.56%。因此,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新常态时期,为了减少农地过度非农化以及保护农地资源,应完善资源补偿机制以及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减少对土地价格的行政干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丁万良  
青海省地处“世界屋脊”,地势高耸,空气稀薄,气候严寒,雨量稀少,土地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影响了全省农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促使我省对现有农地资源加强保护和合理、高效、集约利用。据统计,我省国土面积达72万平方公里,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牧草地面积达6亿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倪国华  蔡昉  
在农地经营规模不断集中成为不可逆转之发展趋势的背景下,仍陷于"反向关系"还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争论已无太大意义,尊重农户自身意愿并借助市场力量实现农地经营规模的逐步集中,成为未来顶层设计的基本共识。基于此,本文从微观视角出发,利用国家统计局2004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及2012年农村住户调查面板数据,从如何实现家庭劳动禀赋和土地禀赋的最大化利用这一家庭决策视角,定量回答了"农户究竟需要多大的农地经营规模"这一核心问题,进而给出了农户视角的"农地经营规模决策图谱"。此类图谱在以往国内外相关文献中从未见到,对于中国未来的宏观决策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文斌  龙禹桥  余强毅  宋茜  陆苗  杨鹏  
[目的]集约化与规模化利用是提高我国耕地资源利用效率的两个重要途径。已有研究多针对单一的耕地集约化或规模化利用,考虑两者相互关系的研究缺乏,使得两化的耦合特征尚不明确。[方法]文章选择表征耕地集约化与规模化利用的重要指标,在县级尺度上分析我国耕地集约化和规模化利用特征,引入耦合模型揭示耕地集约化和规模化利用的耦合特征,并对两化的耦合发展模式进行划分。[结果]我国县级尺度耕地集约化和规模化利用耦合度较高,两化之间密切关联;但耦合协调性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两者的耦合性较好,而西北、西南、东北等区域的耦合协调度偏低,部分县域甚至失衡。从耦合相对发展度看,南方耕地的规模化利用程度较低,集约化利用水平较高,北方耕地呈现相反态势。在耕地集约化和规模化利用耦合模式中,"初级协调—集约化发展滞后型"和"中级协调—规模化发展滞后型"两种模式占主导地位。[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农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布局、结构优化与调整等提供科学支撑,促进农业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延廷  
自由农地流转可促进农地规模化经营存在着严重的理论误区。国内外实践表明,农地规模化经营缘于农业产出效率越来越低、政府施行具有农地规模经营偏向的财政金融税收等经济措施和政治性措施、以及科学技术的广泛采用。我国农地规模化经营宜从四方面进行:必须端正我们在农地规模化这件大事上的态度;实行具有农地规模偏向的财税金融等经济措施;尝试推行一些强制农地规模化的政治性措施;对在农业经营中应用新科技的经营者给予重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