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3)
- 2023(8615)
- 2022(7132)
- 2021(6630)
- 2020(5591)
- 2019(12309)
- 2018(12292)
- 2017(23555)
- 2016(13080)
- 2015(14426)
- 2014(14149)
- 2013(14022)
- 2012(12838)
- 2011(11756)
- 2010(11940)
- 2009(11370)
- 2008(11440)
- 2007(10377)
- 2006(9438)
- 2005(8647)
- 学科
- 济(52928)
- 经济(52835)
- 业(49557)
- 农(45283)
- 管理(38093)
- 农业(30032)
- 企(29217)
- 企业(29217)
- 方法(18654)
- 业经(17536)
- 制(17302)
- 财(17044)
- 数学(16589)
- 数学方法(16439)
- 体(12937)
- 中国(12729)
- 务(10567)
- 财务(10548)
- 财务管理(10528)
- 企业财务(10163)
- 农业经济(10115)
- 学(10022)
- 体制(9906)
- 发(9602)
- 地方(9440)
- 土地(9408)
- 村(9150)
- 农村(9137)
- 银(8927)
- 银行(8914)
- 机构
- 学院(187629)
- 大学(183131)
- 济(80054)
- 经济(78502)
- 管理(72188)
- 研究(64461)
- 理学(62344)
- 理学院(61733)
- 管理学(60813)
- 管理学院(60494)
- 中国(52175)
- 农(52060)
- 农业(39592)
- 财(39235)
- 科学(38641)
- 京(37651)
- 业大(34279)
- 所(33038)
- 中心(30850)
- 财经(30037)
- 江(29604)
- 研究所(29518)
- 经(27294)
- 农业大学(24267)
- 经济学(23316)
- 省(23104)
- 北京(22985)
- 范(22589)
- 院(22577)
- 州(22512)
- 基金
- 项目(124836)
- 科学(99576)
- 基金(92535)
- 研究(92135)
- 家(81083)
- 国家(80339)
- 科学基金(68990)
- 社会(60128)
- 社会科(56626)
- 社会科学(56613)
- 基金项目(49789)
- 省(48973)
- 自然(44223)
- 自然科(43131)
- 自然科学(43122)
- 自然科学基金(42384)
- 划(40504)
- 教育(40322)
- 编号(37895)
- 资助(36089)
- 农(30073)
- 成果(30011)
- 制(29668)
- 部(28687)
- 重点(28216)
- 发(27299)
- 创(25968)
- 国家社会(25167)
- 课题(25029)
- 业(24731)
- 期刊
- 济(95435)
- 经济(95435)
- 农(56640)
- 研究(54185)
- 中国(41264)
- 农业(37985)
- 财(31132)
- 学报(30080)
- 科学(29096)
- 大学(24050)
- 学学(23326)
- 管理(23070)
- 融(22760)
- 金融(22760)
- 业经(21401)
- 业(17955)
- 财经(15029)
- 教育(14458)
- 农村(14026)
- 村(14026)
- 技术(13933)
- 问题(13785)
- 农业经济(13708)
- 经(12643)
- 经济研究(12040)
- 版(11487)
- 世界(10995)
- 资源(10147)
- 经济问题(10025)
- 农村经济(9211)
共检索到287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彭美玉 王成璋 田焱
我国农地股份制创新的一般经济学解释是农地股份制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本文提出农地股份制变迁的动因在于征地制度的缺陷的论点。
关键词:
农村土地 股份制 征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红菊 高雄 杜跃平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关键。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尽管在一定时期内对中国农业生产力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其弊端日渐突出 ,因此 ,中国迫切需要进行新的土地制度创新。在现有的土地制度创新模式中 ,“公司 +农户”的农地股份制不失为一种合理有效的土地制度。但在实施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 :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重构和再造政府职能 ,实行政企分开 ;二是股价确立的方法应灵活多样 ,由农民自主地与股份公司协商确定 ;三是需要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的同步进行
关键词:
农地 改革 股份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晨
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创新傅晨发轫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农地股份合作制是蕴涵着适应市场经济产权制度变革需求和农民群众创新精神的制度变迁,其不仅有可能成为沿海发达地区农地制度选择的普遍模式,也昭示着其他地方农业制度创新的前景。本文分析了农地股份合作制度变迁的起...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振军
综观国内20年来关于农地制度的研究,意识形态限制和国情把握始终是制约研究进展的瓶颈。按照"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逐步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思想,实行国家与个体农民共同所有的农地股份制,不仅可以有效克服当前农地集体所有制的弊端,而且兼顾了主流意识形态要求和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下农地制度承载的多重社会功能,对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国家土地安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钱忠好 曲福田
本文运用科斯的分析思路对农地股份合作制进行了制度解析。在分析农地股份合作制外部利润对当事人制度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农地股份合作制效率损失的制度规则之源基础上,作者指出,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创新源于当事人对外部利润的追逐以及由此形成的制度创新一致同意,农地股份合作制制度规则的不完善导致了农地股份合作制的效率损失,农地股份合作制生成、发展或衰败源于外部利润和效率损失之间的对比。要推动农地股份合作制的生成和发展,就必须努力提升其外部利润、减少效率损失。
关键词:
农地股份合作制 外部利润 效率损失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颖 张文秀 张玲玲
通过分析田间股份制的创新性,根据都江堰283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对田间股份制的参与意愿,并建立二元Prob it模型,识别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田间股份制的参与意愿并不强烈;影响其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农户对田间股份制的认知程度与收益预期,地震灾害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照文那木拉
文章认为,现行农地股份合作制的股份设置存在着国家股、集体股带来的产权问题及各生产要素入股机制不健全等弊端。针对这些弊端,作者主张:(1)不配置国家股;(2)改造集体股,关键是明晰产权关系;(3)选择入股生产要素。同时,文章还对个人土地股、集体土地股,其他生产要素股的流转方式进行了理论探索,认为:(1)个人持有土地股流转方式应是无调整、有流动的股份管理方式;(2)集体土地股的流转途径有集体与集体之间、集体与国家之间、集体与农户之间;(3)资金股,技术股要根据农业股份合作企业的章程流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灵辉
清晰界定农地产权体系构成以及单项权利的主体归属,科学测算单项权利的功能价值,剥离单项权利之间的价值交叉,据此确定征地补偿标准与收益分配,实现农地产权制度与征地补偿制度关联互动改革,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合理性。同时,农民行使不同类型的土地处分权会诱发农地权利的差异化变动,造成农地权利在多个利益主体之间产生事实上的分割共享或者权利归属主体发生彻底转移。另外,农民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用益物权,是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利,理应作为遗产被继承。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亦会导致农地权利主体归属的转移。因此,在土地征收时,其他单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冀县卿 钱忠好
土地征收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与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不尽合理有关: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使当事人缺乏维权的法律支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缺乏排他性,使当事人缺乏维权的自我激励;政府对农地产权的不当限制直接侵害了当事人的土地权益。我国征地制度的改革思路应该是:以"尊重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为思想指导,通过重构农地产权制度以有效约束政府征地行为,通过规范政府征地行为以有效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并逐步实现城乡土地市场的一体化。
关键词:
农地产权 征地制度 产权保护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冀县卿
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之所以成功,不仅在于通过赋予农民企业家企业控制权实现了企业控制权与企业家才能的匹配,而且通过监督、产权合约等正式规则的设计以及企业家道德、声誉等非正式规则的建设有效地抑制了农民企业家的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秀娟 许月明
农地股份合作制是指农地承包方自愿联合起来,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全部或者部分放弃土地经营,由集体经济组织或者专业的土地经营者统一支配土地从事农业合作生产,农民分享土地股权收益的经营制度。农地股份合作制是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土地流转方式,一种以价值形态的股份代替实物形态的土地进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柱 崔民选
1978年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这种分散经营的模式下,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比较低,与规模经营相比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的效率很低。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效率必须依赖生产方式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发挥规模效应。股份合作制正是应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要求出现的,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经营,还有利于降低农业活动中的交易费用,此外,股份合作制推广有利于保障农民获得农地的非农化收益。但农地股份合作制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
关键词:
农村土地 规模经营 股份合作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盖凯程 于平
城乡土地市场二元分割和非对称的土地权利架构塑造了非均衡的土地利益分配机制,模糊产权制度环境使地方政府成为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的实际最终剩余控制者和索取者。各利益主体围绕争夺土地增值收益和外部利润的博弈推动着农地非农化模式的变迁,从征地出让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地非农化模式变迁中内嵌着一个土地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向农民(集体)转移的核心逻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盖凯程 于平
城乡土地市场二元分割和非对称的土地权利架构塑造了非均衡的土地利益分配机制,模糊产权制度环境使地方政府成为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的实际最终剩余控制者和索取者。各利益主体围绕争夺土地增值收益和外部利润的博弈推动着农地非农化模式的变迁,从征地出让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地非农化模式变迁中内嵌着一个土地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向农民(集体)转移的核心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