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67)
2023(12881)
2022(10890)
2021(10253)
2020(8805)
2019(20316)
2018(20088)
2017(39320)
2016(21201)
2015(24100)
2014(24079)
2013(23968)
2012(22138)
2011(19939)
2010(19758)
2009(18417)
2008(18246)
2007(16348)
2006(13984)
2005(12160)
作者
(60693)
(51717)
(51232)
(48905)
(32424)
(24891)
(23348)
(20274)
(19573)
(18168)
(17474)
(17353)
(16023)
(15921)
(15907)
(15888)
(15865)
(14891)
(14861)
(14648)
(12750)
(12595)
(12518)
(11944)
(11723)
(11652)
(11408)
(11381)
(10527)
(10474)
学科
(97061)
经济(96976)
(65679)
管理(56180)
(51309)
方法(46137)
(43634)
企业(43634)
数学(42125)
数学方法(41674)
农业(33848)
业经(23978)
(23267)
中国(21734)
地方(19170)
(17963)
(16926)
贸易(16924)
(16905)
(16464)
(14385)
财务(14343)
财务管理(14304)
(13732)
企业财务(13605)
技术(13025)
环境(12801)
(12670)
银行(12639)
农业经济(12560)
机构
学院(306730)
大学(301702)
(127560)
经济(125082)
管理(121880)
理学(106408)
理学院(105318)
管理学(103498)
管理学院(102952)
研究(97076)
中国(75500)
(69308)
(61449)
科学(60326)
(55709)
农业(53605)
业大(52168)
(48615)
中心(48460)
(45625)
财经(45145)
研究所(44252)
(41262)
经济学(38814)
(38407)
师范(38017)
北京(37277)
(35632)
经济学院(35491)
经济管理(35127)
基金
项目(210744)
科学(166380)
基金(153914)
研究(153093)
(133532)
国家(132365)
科学基金(114472)
社会(97921)
社会科(92577)
社会科学(92549)
(84281)
基金项目(82219)
自然(74373)
自然科(72619)
自然科学(72600)
自然科学基金(71313)
教育(69950)
(69218)
资助(62921)
编号(62882)
成果(49000)
(47353)
重点(47004)
(45928)
(43732)
课题(42231)
科研(40968)
创新(40908)
国家社会(40464)
教育部(40190)
期刊
(137340)
经济(137340)
研究(79574)
(71122)
中国(56566)
农业(48655)
学报(48633)
科学(45370)
(42979)
大学(37803)
管理(37787)
学学(36293)
业经(29517)
(28983)
金融(28983)
技术(26543)
教育(24918)
(23010)
财经(21746)
问题(19964)
经济研究(19769)
(18469)
(17295)
统计(16064)
资源(15337)
技术经济(15328)
农业经济(15294)
农村(15221)
(15221)
世界(14878)
共检索到435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勤  周静  
湖北农村实证调查的结果显示了农地抛荒的重现与蔓延之势。农地抛荒的结构原因并非在于农业比较收益较低,而是人地关系紧张所致的适度规模经营困难的结果,引发了家庭分工下老人种田的现象。技术制约、责任弱化和流转不通畅导致了老人种田背景下的农地抛荒。解决老人种田背景下的农地抛荒现象,需要在技术层面改善生产条件,强化主体责任,推进土地流转,在结构层面培育新"中农",完善农地退出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邾鼎玖  许大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尹坤  
我国虽地大物博,但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并不丰富。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但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土地抛荒现象却愈加严重。土地抛荒是我国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晓峰  李宽  
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是当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热点和难点。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税费上涨的压力促使湖北荆门蒋村所在区域的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土地抛荒现象,并由此导致在地方政府"土政策"的推动下出现了一种本地要流离的农户与外来要进入的农户之间通过买卖房屋连带"流转"宅基地和承包地的小农经济逻辑的土地流转实践形式,为我们理解当下规模化经营导向的土地流转试验可能出现的后发效应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视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佳  柏振忠  王红玲  
鼓励农村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贯的农村政策。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以及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有利于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文章就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新世纪以来农地流转出现的新问题,并从农地流转市场的供求角度分析了阻碍流转的因素,最后就加快农地流转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和城市占用土地快速增加,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全国各地农村出现了土地抛荒日益严重的现象,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增加了我国的粮食安全隐患。本文认为,农地抛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自主选择的结果,是"经济人"的理性选择,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劣等地"提供较低的级差地租、土地流转交易成本高是当前农地抛荒的主要原因。建议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推进土地流转和集中,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实行农地抛荒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有效遏制农地抛荒现象。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扬  
农村土地抛荒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一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完全有效的解决。本文基于N市G村调查发现,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不断外流和"老年农业"凸显使得村中耕地效率不断降低,出现季节性、阶段性抛荒。与土地利益相关的村民、土地承包户、基层组织,从个体"理性"的视角,分别选择脱离土地和从事非农工作、注重经济效益和兼事非农生计、弱化农业管理和重视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使得土地抛荒被忽视,造成集体的"非理性"。从顶层设计的法律选择规则、政策制定与执行的集体选择规则以及引导与扶持的操作选择规则三个层次提出我国目前土地抛荒的治理策略。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沃林  罗必良  
已有研究缺乏从产权激励的角度,剖析农地确权颁证对农地抛荒的传导机制。为了进一步明确农地确权颁证对农地抛荒的影响,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文章采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13 750名受访者的数据,分别使用Logistic、Probit、OLS以及Tobit回归模型检验了农地确权颁证对农地抛荒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农业投资在农地确权颁证情景下对农地抛荒的产权激励效应。研究表明:农地确权颁证存在明显的产权激励效应,能够显著减少农地抛荒现象,而农业投资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在推进农地确权颁证后续工作时,应重视农地确权颁证对农地抛荒的正向作用,出台相对应的农业投资政策,激励农户对抛荒地进行复耕或者流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键  陈雩桢  肖红林  齐保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代彦  周郑攀  匡远凤  
农地冲突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的普遍问题,在—些地方相当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探讨农地冲突的原因有助于化解农村矛盾及构建和谐繁荣的农村社区。本文利用笔者在湖北和湖南两省收集到的数据,应用Logit概率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分配制度、非农就业收入及其差距和人力资本等可能引起农地冲突的因素的影响。与通常的看法不同,本文并没有发现农地分配制度是农地冲突的显著诱因,原因可能在于我国的农地在改革初期是按人口或劳动力平均分配的,其后的调整大多也是经农民自主协商按照市场规则完成的,并没有引起农民的明显不满,因而也就没有成为农地冲突的诱因。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非农就业收入、非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湖北  戴晶晶  刘天宇  
文章以甘肃省Y县J村的农地抛荒现象为个案分析,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出发,结合典型的抛荒案例,运用实地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个以交易成本分析农地抛荒原因的解释框架。实证研究表明,农户选择抛荒农地最重要的原因是农地流转与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包括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与缔约成本、执行成本与违约成本以及运输成本)过高。通过分析农地抛荒的生成机理,提出必须推广"土地银行"、成立农地流转中介机构、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等解决措施,以期降低农户的交易费用,缓解农村耕地大面积抛荒的现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丁玲  钟涨宝  
农村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时期,研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对完善当前土地确权政策、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湖北省6个地区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情况的实地调查,运用Probit模型和Logistic模型,分析是否确权和确权满意度对农户转入和转出的影响,探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确权比例为75.56%的样本数据中,农户土地确权使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边际效应提高14.0%,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能够显著促进农地转出,而对农地转入影响不显著。土地确权的满意度高使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边际效应提高16.4%,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满意度对农地转出和转入均影响显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受到调查村所处地形条件等社会经济特征、承包耕地面积等家庭特征和主要工作等个人特征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可以采取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土地确权颁证的满意度、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更好地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丁玲  钟涨宝  
农村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时期,研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对完善当前土地确权政策、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湖北省6个地区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情况的实地调查,运用Probit模型和Logistic模型,分析是否确权和确权满意度对农户转入和转出的影响,探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确权比例为75.56%的样本数据中,农户土地确权使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边际效应提高14.0%,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能够显著促进农地转出,而对农地转入影响不显著。土地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晓铭  李爽  
失宠的黄土地──农村弃田抛荒现象扫描王晓铭,李爽自古以来,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是农民的传家宝,土地是农民幸福的摇篮。然而如今,有一些农民却失去了对土地那种如痴如醉的深情。他(她)们纷纷背起行囊,从与之相生相息的故土离去,留下的是一片一片被遗弃荒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田千禧  徐植兰  
本文针对近年来农地弃耕抛荒的现象和现状,总结了农地弃耕抛荒的几个特点,分析了产生弃耕抛荒的主要原因和生态经济代价,并对遏制农地弃耕抛荒,进一步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