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53)
2023(5799)
2022(4934)
2021(4767)
2020(4005)
2019(9375)
2018(9651)
2017(19107)
2016(10396)
2015(11706)
2014(11661)
2013(11409)
2012(10218)
2011(9338)
2010(9708)
2009(9069)
2008(8823)
2007(7997)
2006(7191)
2005(6353)
作者
(29291)
(25123)
(24359)
(23397)
(15282)
(11945)
(10928)
(9818)
(9306)
(8705)
(8429)
(8367)
(7841)
(7715)
(7469)
(7451)
(7211)
(7128)
(7036)
(6951)
(6265)
(6150)
(6061)
(5907)
(5622)
(5585)
(5485)
(5336)
(5091)
(4837)
学科
(50589)
经济(50552)
(44652)
(38437)
农业(29718)
管理(23437)
方法(22975)
数学(21514)
数学方法(21032)
(18279)
企业(18279)
业经(14941)
中国(10582)
农业经济(9904)
(9890)
(9001)
(8991)
农村(8983)
地方(8887)
土地(8740)
(8454)
(8210)
(7436)
(7417)
贸易(7413)
(7289)
(7240)
发展(7142)
(7140)
(6852)
机构
学院(150088)
大学(142603)
(64956)
经济(63794)
管理(62015)
理学(54329)
理学院(53904)
管理学(52745)
管理学院(52530)
(46768)
研究(46434)
中国(38297)
农业(35426)
业大(30675)
科学(29126)
(29070)
(24986)
(23445)
中心(23087)
(22750)
农业大学(21901)
研究所(21339)
经济管理(20554)
财经(20080)
(18281)
经济学(18208)
(17712)
(17649)
北京(17592)
师范(17525)
基金
项目(101700)
科学(80776)
研究(75079)
基金(74017)
(64039)
国家(63458)
科学基金(55221)
社会(48325)
社会科(45549)
社会科学(45536)
(42221)
基金项目(39544)
自然(35713)
自然科(34856)
自然科学(34852)
自然科学基金(34228)
教育(33444)
(33368)
编号(32353)
资助(30547)
(27873)
成果(23657)
(22734)
(22665)
重点(22381)
(21192)
课题(20687)
创新(19786)
国家社会(19650)
(19373)
期刊
(75856)
经济(75856)
(52456)
研究(38156)
农业(35470)
中国(30747)
科学(22688)
学报(21962)
业经(20384)
管理(18166)
大学(17918)
学学(17458)
(16997)
(16603)
(16001)
金融(16001)
技术(14609)
农业经济(13433)
农村(13402)
(13402)
教育(11821)
问题(11214)
经济研究(9403)
统计(9375)
财经(9139)
(9099)
世界(9060)
农村经济(8922)
技术经济(8906)
经济问题(8857)
共检索到217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罗必良  
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经济组织规模效率的若干决定因素 ,并以此作为分  析维度对农地经营规模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研究 ,揭示了农业在本质上并不是一个  有显著规模效率的产业 ,论证了农地家庭经营的规模有效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谢冬水  
本文从农地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及其形成的原因等几个方面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述评,并对国内理论界就农地规模化经营问题讨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表明,农地规模经营与效率的关系往往因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发展政策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中国应该全面考察发展中国家农地规模经营低效率的原因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现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实际,审时度势地实行农地规模经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倪国华  蔡昉  
在农地经营规模不断集中成为不可逆转之发展趋势的背景下,仍陷于"反向关系"还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争论已无太大意义,尊重农户自身意愿并借助市场力量实现农地经营规模的逐步集中,成为未来顶层设计的基本共识。基于此,本文从微观视角出发,利用国家统计局2004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及2012年农村住户调查面板数据,从如何实现家庭劳动禀赋和土地禀赋的最大化利用这一家庭决策视角,定量回答了"农户究竟需要多大的农地经营规模"这一核心问题,进而给出了农户视角的"农地经营规模决策图谱"。此类图谱在以往国内外相关文献中从未见到,对于中国未来的宏观决策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万龙  
农地经营规模是农业经济学研究领域一个持续讨论的话题,也是中国目前极具现实政策含义的话题。本文对农地经营规模变化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总结,并从城镇化发展水平制约下,农业劳动力可能的转移规模这一现实约束的新视角,对我国未来农地经营规模的现实选择进行了分析。分析显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农业在总体上都无法实现户均百亩或千亩以上的大规模经营,户均几十亩耕地将是中国未来农地经营规模的常态。为此,应削减对过大规模经营者的扶持力度;同时,必须下大力气完善对兼业农户的支持服务政策,以稳定农户农业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万龙  
农地经营规模是农业经济学研究领域一个持续讨论的话题,也是中国目前极具现实政策含义的话题。本文对农地经营规模变化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总结,并从城镇化发展水平制约下,农业劳动力可能的转移规模这一现实约束的新视角,对我国未来农地经营规模的现实选择进行了分析。分析显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农业在总体上都无法实现户均百亩或千亩以上的大规模经营,户均几十亩耕地将是中国未来农地经营规模的常态。为此,应削减对过大规模经营者的扶持力度;同时,必须下大力气完善对兼业农户的支持服务政策,以稳定农户农业收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延廷  
本文从农场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效率、农地配置状态关系的假说出发,提出了一条在自由农地市场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激励性、诱导性乃至一定程度上的强制性调控的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瑶  张小雪  樊嘉琦  温良友  伦飞  段增强  
基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农户调研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探究不同类型农户农业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随着农业经营规模的增大,单位面积均资本投入和均毛收入增加,而单位面积均劳动力投入和均净收入减少,说明扩大耕地经营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土地由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方式向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2)不同种植类型的规模效应呈现出不同的规律:粮食作物和核桃在中等规模型(0.67~3.33hm2)生产效率最高,而草坪种植则在小规模型(0~0.67hm2)生产效率最高。3)影响不同种植类型的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不同:户主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数量与粮食作物、草坪生产效率均呈显著正相关;是否从事其他工作与粮食作物、草坪生产效率均呈显著负相关性;化肥农药投入与粮食作物生产效率呈负相关性,与草坪生产效率呈正相关性;年龄对草坪、粮食作物生产效率影响均不显著。因此,适当推动土地流转、确定合理的生产规模、加大农业先进技术投入等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中伟  
由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可知,随着农民职业分化导致劳均农地经营规模增加,但我国仍以小农户兼业经营农地为主,经营方式仍以传统经营为主。利用县域数据验证农民职业分化、农地经营规模对农地生产效率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农民职业分化的广度对农地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U”型,当前非农比例增加有利于农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农民职业分化的深度与农地全要素生产率、亩均产出和劳均产出均呈负相关,农民家庭非农收入比重越高农地经营越被忽视;劳均农地经营规模增加,有利于农地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均产出水平提高,但不利于亩均产出水平提高。加之考虑平原、山地、丘陵等农地异质性,进而得出相比平原地区,山区、丘陵地区农民职业分化深度(兼业程度)对亩均产出、劳均产出的负作用更大;山地、丘陵地貌下农地经营规模扩大造成亩均产出水平降低的作用更明显,导致劳均产出水平提高程度低于平原地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晓平  郎海如  
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农业经济学领域的关注,在中国关注该问题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本文通过综述和比较国内外关于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率关系的研究进展发现,由于学者对农地规模概念的理解存在差异,且在研究中选取了不同的指标衡量农业生产率,得到的研究结论不一致。此外,还发现已有研究往往从要素市场不完善、遗漏变量问题等角度对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率之间的经典的"反向关系"进行解释,但对于两者之间呈现的其他关系,学者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上述结论的解释意味着目前中国推行规模经营仍然需要考虑地区条件、市场发育特征等条件的差异而适度开展。进一步的研究还需要分析农村要素市场完善程度与开展农地适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俊凯  李光泗  李宁  
[目的]农地种植结构与中国粮食安全直接相关,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保证粮食安全要实打实地调整种植结构,因此有必要对农户的种植结构调整决策进行深入研究。[方法]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运用OLS回归模型与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农地经营规模对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第一,农地经营规模与种植结构存在“U”型关系,拐点为2.533hm~(2)。当农地经营规模小于拐点时,规模扩大会引起种植结构“非粮化”;当农地经营规模超过拐点后,规模扩大会引起种植结构“趋粮化”。第二,分粮食功能区考察,农地经营规模与种植结构的“U”型关系仍然存在,但在不同粮食功能区产生了不同的种植结构调整效应。第三,地权稳定性对农地经营规模与种植结构调整的“U”型曲线关系具有调节效应。[结论]提出发展农机服务市场、协调各区域粮食生产责任、引导农户签订权责明确的土地流转契约、增加政策性种粮补贴、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农地经营规模与种植结构调整之间的内在机制,确保农户种植行为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相契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恒  周应恒  严斌剑  
本文对江苏省稻谷种植户微观数据分析发现,稻谷单位成本与种植规模间呈现"U型"关系,即随着规模的扩大,农户的单位稻谷生产成本呈现下降趋势,但当规模超过200亩后成本开始上升;稻谷生产成本过高与农户过度投入化肥和人工两种要素有关。本文的政策启示是,随着水稻种植户中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比重的提升,规模经济效应带来的生产成本的下降为调整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创造了条件。同时,我国应该进一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粮食生产各环节机械对劳动的替代,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恒  周应恒  严斌剑  
本文对江苏省稻谷种植户微观数据分析发现,稻谷单位成本与种植规模间呈现"U型"关系,即随着规模的扩大,农户的单位稻谷生产成本呈现下降趋势,但当规模超过200亩后成本开始上升;稻谷生产成本过高与农户过度投入化肥和人工两种要素有关。本文的政策启示是,随着水稻种植户中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比重的提升,规模经济效应带来的生产成本的下降为调整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创造了条件。同时,我国应该进一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粮食生产各环节机械对劳动的替代,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同山  吴刚  
农村人口乡城迁移必然要求农地资源在剩余农业劳动力中再配置。将劳动力转移与农户的农地经营规模调整需求、农业经营收益纳入统一框架进行理论分析,利用黄淮海农区6省523户农户的一手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估计农地资源错配造成的收益损失。研究结果表明:与想减少农地规模的农户相比,想增加农地经营规模者的亩均净收益更高,农地在农户间的错配造成了收益损失,其具有较好稳健性。农户需求、制度与自然因素是造成农地资源错配的主要原因。农地资源错配通过人、地和农作物影响务农收益。因此,为了提高农业效率和农户的农业经营收益,需要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在农地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加快消除农地资源错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京  杨钢桥  周厚智  
基于农户微观角度,首先运用经济学理论模型推导出农地整理对农户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影响,然后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测算农地整理影响下的农户农地适度经营规模,进而得出劳动力转移和耕地流转的规模。结果表明,农户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受到农地整理的影响;农地整理区农户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大于现有农户农地规模,农地整理区户均农地适度经营规模为1.96hm2;湖北省农地整理区户均应转入农地量为1.17hm2,户均劳力转移人数为1.25人。因此,应建立完善的农地流转机制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通过农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扩大农户农地经营规模,并加大农地整理力度和提高农地整理质量,从而实现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