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98)
2023(15103)
2022(12318)
2021(11180)
2020(9236)
2019(20543)
2018(20297)
2017(39238)
2016(21412)
2015(23594)
2014(23268)
2013(22978)
2012(20975)
2011(18590)
2010(18860)
2009(17421)
2008(17379)
2007(15726)
2006(13893)
2005(12250)
作者
(63572)
(53317)
(53020)
(50029)
(33468)
(25673)
(23832)
(21008)
(20116)
(18972)
(18109)
(17782)
(16921)
(16863)
(16353)
(16054)
(16017)
(15755)
(15198)
(15132)
(13590)
(13063)
(12807)
(12345)
(11995)
(11937)
(11844)
(11709)
(10626)
(10593)
学科
(94134)
(92817)
经济(92707)
(76770)
企业(76770)
管理(73328)
(47063)
方法(42795)
数学(34508)
数学方法(33947)
业经(32025)
农业(31306)
(27093)
中国(21823)
(19727)
财务(19694)
财务管理(19674)
技术(18684)
企业财务(18630)
(18517)
(16964)
贸易(16956)
(16949)
(16839)
环境(16647)
(16528)
(16486)
理论(16412)
(15686)
地方(14497)
机构
学院(314740)
大学(304615)
(129791)
经济(127459)
管理(126915)
理学(110589)
理学院(109506)
管理学(107509)
管理学院(106980)
研究(97313)
中国(77179)
(72640)
(62474)
科学(62338)
(56468)
农业(56302)
业大(55647)
(49473)
(47868)
中心(45742)
财经(45453)
研究所(45091)
(41349)
经济学(38210)
北京(37911)
(37293)
经济管理(36544)
(36329)
农业大学(35914)
师范(35864)
基金
项目(214210)
科学(169913)
基金(157224)
研究(151851)
(138519)
国家(137209)
科学基金(118930)
社会(99567)
社会科(94248)
社会科学(94218)
(86866)
基金项目(83430)
自然(78468)
自然科(76743)
自然科学(76723)
自然科学基金(75422)
(71011)
教育(68335)
资助(63012)
编号(60572)
重点(47837)
(47562)
(46771)
(46285)
(46075)
成果(45291)
创新(43666)
国家社会(41253)
科研(41110)
课题(40589)
期刊
(147664)
经济(147664)
研究(81391)
(73279)
中国(59190)
学报(52775)
科学(49855)
农业(49244)
管理(47967)
(44965)
大学(40600)
学学(39397)
业经(32230)
(28322)
金融(28322)
技术(27915)
(26213)
教育(24933)
财经(22264)
经济研究(21600)
问题(19957)
(19218)
技术经济(18120)
(17602)
商业(15955)
科技(15632)
统计(15597)
(15210)
业大(15183)
世界(14990)
共检索到453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琼  肖海峰  
在农地经营规模、要素投入强度、劳动力文化素质以及农业碳排放之间逻辑关系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文章作者利用2000年~2016年中国31省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对农地经营规模影响农业碳排放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碳排放的作用路径在于要素投入强度扮演的中介作用,即农地经营规模变化诱发化学品投入强度和技术投入强度变化,继而影响农业碳排放。劳动力文化素质可以有效调节要素投入强度在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碳排放间的中介作用:较高的劳动力文化素质加强了技术投入强度与农业碳排放之间的负向关系,削弱了化肥投入强度与农业碳排放之间的正向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范国华  韩建民  
[目的]当前有关农地经营规模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经济影响方面,基于农业要素投入的视角,就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进行系统分析和实证检验,对当前我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理论分析法、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和综合评价法。[结果]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的总效应显著为正。从影响路径看,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中介效应为负;在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间接影响中,资本中介效应显著为负,而劳动中介效应与要素组合中介效应并不显著,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间接影响主要通过资本中介效应表现出来。[结论]当前,要大力发展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同时也应采取措施,降低这一过程中资本要素投入大量增加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祝伟  王瑞梅  
厘清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份1995-2021年的面板数据测算出各省份历年的农业碳排放,进而分析技术进步与经营规模对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碳排放总量和单位面积碳排放有正向影响,对单位产量碳排放有负向影响;合理施用化肥可以减少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灌溉条件的改善对碳排放总量有负向影响,对碳排放强度有正向影响;经营规模对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均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丽英  雷鹏程  刘晏彤  
农地利用效率反映了农业用地利用水平与其他生产要素配置的合理程度。为考察农地经营规模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以耕地面积为门槛变量的三重门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单纯扩大耕种规模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农地利用效率;农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农业生产投入的资本、农技培训和种植作物类型的选择;在三重门槛模型中,亩均资本对农地利用效率随农地规模的变化而呈"先递减,后递增,再递减"的变化规律。无论在哪一个门槛值前后,亩均资本的回归系数均为大于1,并在1%水平上显著。亩均资本对农地利用效率显著正向影响说明走土地集约化经营道路是农地利用效率提高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丽英  雷鹏程  刘晏彤  
农地利用效率反映了农业用地利用水平与其他生产要素配置的合理程度。为考察农地经营规模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以耕地面积为门槛变量的三重门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单纯扩大耕种规模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农地利用效率;农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农业生产投入的资本、农技培训和种植作物类型的选择;在三重门槛模型中,亩均资本对农地利用效率随农地规模的变化而呈"先递减,后递增,再递减"的变化规律。无论在哪一个门槛值前后,亩均资本的回归系数均为大于1,并在1%水平上显著。亩均资本对农地利用效率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阳  许属琴  
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19932014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区域间的时空变迁规律、要素增长源泉和动态演化特征进行解析,根据面板门槛原理解析了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呈稳步增长态势且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技术变化效应是提升农业产出效率的动力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抑制作用,并且会随农地经营规模扩大而逐渐加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阳  许属琴  
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1993~2014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区域间的时空变迁规律、要素增长源泉和动态演化特征进行解析,根据面板门槛原理解析了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呈稳步增长态势且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技术变化效应是提升农业产出效率的动力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抑制作用,并且会随农地经营规模扩大而逐渐加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必良  洪炜杰  
农地确权会如何影响农户生产要素的配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认为:(1)农地确权在强化农地产权改善农地潜在价值的同时,将诱导农户不断提高其转出农地的保留价格,从而抑制农地流转。(2)农地确权并不必然促进农户对农地的长期投资,在农民倾向于非农就业的情景下,投资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并非是有效的行为选择,甚至存在农地非农化的风险。(3)在小农经营格局下,农地确权对抵押贷款市场的促进作用将是有限的。因此,农地确权并不必然存在促进农地流转、诱导投资激励、改善信贷可获性的内在逻辑。作者强调,挖掘农地确权的制度红利,关键在于盘活农地经营权,通过迂回投资、生产性社会化服务,从而将农户卷入分工经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晓平  郎海如  
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农业经济学领域的关注,在中国关注该问题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本文通过综述和比较国内外关于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率关系的研究进展发现,由于学者对农地规模概念的理解存在差异,且在研究中选取了不同的指标衡量农业生产率,得到的研究结论不一致。此外,还发现已有研究往往从要素市场不完善、遗漏变量问题等角度对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率之间的经典的"反向关系"进行解释,但对于两者之间呈现的其他关系,学者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上述结论的解释意味着目前中国推行规模经营仍然需要考虑地区条件、市场发育特征等条件的差异而适度开展。进一步的研究还需要分析农村要素市场完善程度与开展农地适度...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罗必良  
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经济组织规模效率的若干决定因素 ,并以此作为分  析维度对农地经营规模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研究 ,揭示了农业在本质上并不是一个  有显著规模效率的产业 ,论证了农地家庭经营的规模有效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亚辉  李秀彬  辛良杰  谈明洪  李薇  
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依旧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瓶颈,它关系着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迫在眉睫。在土地规模不断集中已成为顶层设计基本共识的前提下,理清农地经营规模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基于此,论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理论推断与实证检验,对劳动生产率与农地经营规模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国、不同地貌及三大经济带来看,劳动生产率与农地经营规模之间均存在鲜明的"倒L型"关系,即初始阶段,扩大农地经营规模能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区域间差异明显,后期劳动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亚辉  李秀彬  辛良杰  谈明洪  李薇  
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依旧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瓶颈,它关系着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迫在眉睫。在土地规模不断集中已成为顶层设计基本共识的前提下,理清农地经营规模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基于此,论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理论推断与实证检验,对劳动生产率与农地经营规模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国、不同地貌及三大经济带来看,劳动生产率与农地经营规模之间均存在鲜明的"倒L型"关系,即初始阶段,扩大农地经营规模能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区域间差异明显,后期劳动生产率会稳定在某一状态。当前,农地规模远小于人均农地的最优经营规模,农地规模的集中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举措,推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仍有较大的操作空间。政府需要做的是,降低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推动实现多种形式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并兼顾不同区域的差异。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澎  孙顶强  
作为一种内生于产业链中的信用形式,商业信用在工业企业中的情况已被大量研究,但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却较少被关注。以粮食规模经营户的化肥施用行为为例,基于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内生于产业链的商业信用和农业规模经营要素投入之间的关系,以厘清农业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结果表明:在农资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商业信用使得粮食规模经营户有能力以较低的成本投入农业要素。相比于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在商品价格和相对交易成本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一方面,它的资金价格更低,因此农户实际为要素投入支付的总成本更低;另一方面,它的还款机制更灵活,农户需要承担的相对交易成本也更加有限,进而优化受到流动性约束的粮食规模经营户的农业要素投入。对此,政府应从制度上为商业信用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构建农业产业内生的信用闭环,同时鼓励其他信用形式发展,以提高农业产业韧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鸣  周发明  
以中国1997-2013年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门槛模型研究农业科技投入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非线性作用。首先,根据户均农地经营规模的门槛特征值将样本分为农地经营规模较小、中等和较大三组,再分别对各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回归检验。结果表明:在农地经营规模的不同区间,农业科技投资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存在差异;科技驱动效应随着农地经营规模扩大而提高,但农地经营规模最大的样本中,其科技驱动力又不及农地经营规模中等的样本。因此,应根据各省(市、自治区)农地经营规模所在的不同区间采取差异化政策,注意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纪刚  张日新  
减少农药过量施用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山东省农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外包服务对农户农药过量施用行为的影响以及经营规模对外包服务影响农户农药过量施用行为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农药施用环节外包能够显著减少农药过量施用的概率,但通过对比发现,非专业外包服务对减少农药过量施用的效果不显著,只有购买专业外包服务才能够显著降低过量施用农药的概率;与小农户相比,规模户过量施用农药的可能性更低;经营规模在外包服务与农药过量施用行为关系中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即当外包服务匹配规模户时,对减少农药过量施用的效果更加显著。为此,应该积极培育外包服务市场,加强外包服务市场的监督和管理,重视小农户与外包服务市场的对接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