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9)
- 2023(12619)
- 2022(10619)
- 2021(9660)
- 2020(8319)
- 2019(18966)
- 2018(18530)
- 2017(36511)
- 2016(20134)
- 2015(22377)
- 2014(22110)
- 2013(22202)
- 2012(20823)
- 2011(18808)
- 2010(18844)
- 2009(17768)
- 2008(17920)
- 2007(16332)
- 2006(14270)
- 2005(12471)
- 学科
- 济(89111)
- 经济(89015)
- 业(65141)
- 管理(54917)
- 农(47310)
- 企(43613)
- 企业(43613)
- 方法(42231)
- 数学(38378)
- 数学方法(38130)
- 农业(31114)
- 财(25586)
- 业经(22002)
- 中国(20586)
- 制(18118)
- 贸(17502)
- 贸易(17500)
- 学(17229)
- 易(17045)
- 地方(16264)
- 务(14867)
- 财务(14849)
- 财务管理(14813)
- 企业财务(14147)
- 银(13765)
- 银行(13711)
- 行(12966)
- 融(12624)
- 金融(12622)
- 技术(12587)
- 机构
- 学院(297523)
- 大学(295341)
- 济(125589)
- 经济(123261)
- 管理(114916)
- 理学(100331)
- 理学院(99286)
- 研究(98455)
- 管理学(97777)
- 管理学院(97252)
- 中国(76260)
- 农(75986)
- 科学(62761)
- 京(59980)
- 农业(59447)
- 财(55831)
- 业大(54737)
- 所(51586)
- 中心(47078)
- 研究所(47069)
- 财经(45331)
- 江(44454)
- 经(41482)
- 经济学(38788)
- 农业大学(37412)
- 北京(36810)
- 范(35768)
- 经济学院(35642)
- 师范(35283)
- 州(34650)
- 基金
- 项目(203048)
- 科学(158947)
- 基金(149407)
- 研究(141985)
- 家(132736)
- 国家(131596)
- 科学基金(111525)
- 社会(92336)
- 社会科(87384)
- 社会科学(87352)
- 基金项目(80163)
- 省(79808)
- 自然(73402)
- 自然科(71709)
- 自然科学(71685)
- 自然科学基金(70475)
- 划(66874)
- 教育(63581)
- 资助(60212)
- 编号(56352)
- 部(45604)
- 重点(45506)
- 成果(44221)
- 发(43711)
- 创(42131)
- 农(40776)
- 科研(39866)
- 创新(39466)
- 国家社会(38901)
- 计划(38572)
- 期刊
- 济(136222)
- 经济(136222)
- 研究(79106)
- 农(76142)
- 学报(55081)
- 中国(52872)
- 农业(50907)
- 科学(47948)
- 财(42678)
- 大学(40881)
- 学学(39445)
- 管理(35089)
- 融(30822)
- 金融(30822)
- 业经(28575)
- 业(25251)
- 财经(22670)
- 技术(21828)
- 经济研究(20501)
- 问题(20057)
- 教育(19894)
- 经(19307)
- 版(17364)
- 业大(15156)
- 技术经济(15110)
- 世界(15097)
- 农村(14985)
- 村(14985)
- 农业经济(14176)
- 商业(14059)
共检索到425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建军 舒帮荣
农地流转是促进农地集中和规模化经营的重要手段,而明确农地经营权配置的集中程度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对于完善农地流转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运用2006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利用基尼系数测算了农地经营权配置的集中程度,实证分析了农地经营权的集中程度对农户收入的影响,OLS回归分析发现,农地经营权的集中有利于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农地经营权的集中更加有利于高收入农户,明显地提高了高收入农户的收入水平,而不利于低收入农户。因此,应当保证农地自由流转,促进农地经营权集中,提高大部分农户的收入水平;同时,对于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低收入农户,应当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和社会保障措施,保障其生活水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珩 罗剑朝 王磊玲
本文基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的农户调查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总体上讲,在控制了农户户主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等变量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能使农户农业收入平均提高7.99%,且该正向影响具有持续效应;进一步从农户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角度剖析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影响农户收入增长的内在根源,发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资本要素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劳动力要素投入无显著影响;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会显著提高资本要素投入和劳动力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但不会提高土地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此外,政府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市场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要素投入产出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政府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市场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袁士超 王健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潜在融资需求与渠道偏好视角研究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农户融资诉求效应。研究方法:二元及排序Logit模型。研究结果:(1)在农户潜在融资需求方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行为对农户潜在融资需求促进作用明显。流转规模越大,农户潜在融资需求越高;流转合同签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稳定性和农地可抵押性增强,农户潜在融资需求越高。(2)在融资渠道偏好方面,流转后农户沿着"非正规渠道—非正规与正规两者兼有—正规渠道"的偏好路径转变,逐步增加对于正规渠道的偏好。流转规模扩大及流转合同的签订会显著提升农户对正规渠道的偏好。研究结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会引致农户产生融资诉求效应,增加农户潜在融资需求,促使农户融资渠道向正规化转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瓅 罗剑朝
本文运用宁夏同心县、平罗县1272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零膨胀负二项模型实证分析了市场主导型模式和政府主导型模式下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响应、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户主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农户家庭劳动力占比、土地经营面积、经营类型、家庭社会资本、金融机构业务办理积极性、农户贷款经历及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差异均对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响应频次具有显著影响。相较于政府主导型模式,市场主导型模式下农户对贷款的响应更为积极;户主性别和年龄、有无家庭成员或亲威朋友担任村干部以及农户有无贷款经历是两种模式下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响应的共同影响因素,其中,农户有无贷款经历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付兆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而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增加了农户财产处置决策的选择。采用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时点DID方法实证研究发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能够提升农户收入,相关法律颁布后影响更为明显,通过了平行趋势、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且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颁布较早地区农户的政策增收效应更为明显。从影响机制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通过投资水平、信贷水平和非农就业水平的中介机制,促进了农户增收,缩小了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有助于实现农村共同富裕。从农户异质性结果看,教育培训多的农户、粮食作物种植农户、土地相对规模大的农户受到政策带来的增收效应更加明显。因此,我国各地应稳定土地承包权,积极响应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因地制宜鼓励农户实现非农就业,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拓宽农户增收渠道。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克春 林坚
目前,学术界对我国农地市场流转率偏低的原因,以及农地行政性调整是否阻碍了市场流转尚未达成一致观点。本文提出假说认为,农地供求状况主要取决于农户对非农收益期望值的预期;市场发育、交易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农户之间非农收益期望值的预期差异;在开放与二元经济条件下,市场流转对行政性调整具有某种替代性。并通过构建农地供求理论决策模型,运用统计和经验数据对上述假说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农地承包经营权 市场流转 行政性调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宋坤 聂凤娟
[目的]由于成都市温江区和崇州市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类型均属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可将两地进行合并讨论政府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效应的影响,同时相较崇州市,成都市温江区在担保和抵押物处置环节引入第三方参与而更趋于市场化运作,因此将两地进行对比分析以进一步探讨第三方参与是否会使农户信贷约束和收入效应产生显著差异。[方法]文章将成都温江和崇州市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研共获取249个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探讨政府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缓解农户信贷约束、增加收入的影响。[结果]政府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能缓解农户信贷约束、增加农户户均总收入、户均农业收入和户均非农收入,且引入第三方参与的温江区相较崇州市在信贷约束缓解程度、农户收入提升方面表现更优。[结论]应大力推广政府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和积极引入第三方参与,以扩大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规模,促进农户增收和释放土地红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忠好
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取决于有效的农地需求和农地供给。在构建农户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理论决策模型的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土地产品价格、非生产性收益、生产性成本、非生产性成本、土地使用成本、土地交易成本、现有土地经营规模等因素对农地供求的影响作用。基本结论是 :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面临刚性的需求约束 ,总体水平上呈现需求大于供给的不均衡态势。为此 ,需要改善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的外部条件 ,促进农地有效供给的形成
关键词:
农地承包经营 市场流转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梓榆 王定祥
文章基于农业劳动力持续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宏观背景,从农户经营特征分化视角出发,分析了当前异质性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机理,并利用微观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全职型农户均有较强的土地转入意愿,但普通农户因土地流转市场缺失难以转入土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地租承受能力较强且受到政府支持,转入土地较容易。非全职型农户中,兼业农户基于边际产出拉平效应与社保功能,倾向于维持现有土地规模;工商农户具有较强的土地转出意愿,但土地流转市场缺失、种粮补贴政策扭曲、土地社保功能突出制约其转出土地。据此政策启示:建立健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哲 李梦娜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2011年和2013年数据,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及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地确权能直接增加农户家庭的总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但并未对农业生产收入产生直接促进作用;农地确权通过产权经济激励促进农户家庭的农业生产收入,并通过土地交易价格对财产性收入起促进作用;农地转入和农地转出均能提高农户家庭的总收入,但农地确权仅通过农地转出实现总收入的增加。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土地流转 农户收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启宇 张文秀
本文以成都市和重庆市农村地区农户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农地经营权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影响农户农地转入意愿和转出意愿的因素不尽相同:农地流转价格、有无农地流转中介、有无政府补助购买社会保险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对农户农地转入意愿影响显著;家庭收入及构成、农地流转价格、有无农地流转中介和有无政府补助购买社会保险等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影响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成明 孙博文 董志勇
农地流转收入分配效应研究较为丰富,但既有文献大都关注其平均效应,忽视了农户个体异质性结果。基于2010年和2014两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微观数据,利用贝叶斯估计方法下的"反事实"检验思想,实证检验了农地流转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农户异质性。进一步,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对相关结论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农地流转显著提高了农户的收入,无论是转入户还是转出户,农地流转的收入效应都比较显著;但是,农地流转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效应高于低收入群体,农地流转市场的出现扩大了农村收入差距,这意味着农地流转政策面临着"效率"与"平等"两者的权衡。政策启示是重点关注并帮扶低收入农户,在乡村振兴中做好精准扶贫,发挥好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上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户异质性 农村收入差距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曹瓅 罗剑朝
本文运用包含交互项的Logit模型分析了土地规模、收入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规模、收入水平对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具有极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农户收入较低时,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需求随土地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当农户家庭土地规模处于较小规模时,随着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需求并不会提高。研究还发现了影响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的其他主要因素。针对结论,未来仍需不断加大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宣传力度;针对农户需求差异,可适当结合当地农户有效融资需求划分差异性贷款额度,充分发挥抵押贷款对较高收入农民的有效性;针对大规模经营农户,依据其经营能力和还款能力实施农业生产专项抵押贷款,适当放宽还款时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曹瓅 罗剑朝
本文运用包含交互项的Logit模型分析了土地规模、收入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规模、收入水平对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具有极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农户收入较低时,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需求随土地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当农户家庭土地规模处于较小规模时,随着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需求并不会提高。研究还发现了影响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的其他主要因素。针对结论,未来仍需不断加大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宣传力度;针对农户需求差异,可适当结合当地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廖洪乐
本文兼顾日本和我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兼业标准,提出了划分农户兼业的新标准。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户兼业的地区差异和阶段性差异两大特征,将农户兼业分为前期成长、中期平稳发展和后期分化3个阶段,并据此推断我国农业生产的兼业化与专业化并存会成为一种常态。文章认为我国农地流转呈现流转规模逐年增长、地区差异明显和流转主体趋向多元等3大特征,并利用Log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重点分析了农户兼业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简单地认为农户兼业会妨碍农地流转是不妥当的,有些地区兼业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概率并不必然显著低于纯农户和非农户;农户农地转出比重与农户兼业程度呈现U型曲线关系。模型结果显示一些地方农地转出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